內在的智慧是真正的驅動力 「叛逆期」是一個人從兒童到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 是培養獨立還是誘導依賴?

內在的智慧是真正的驅動力「叛逆期」是一個人從兒童到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

為什麼一個小孩會說不?那是因為他發現了他自己,並且要堅持他自己。

長期心理逆反會導致各種病態性格 扭曲的主見 叛逆期其實是寶寶自己的探索期

養育孩子,很重要的就是讓這個自我充分活出來。但是,養育孩子的最大問題恰恰在於,父母會太強求孩子,會壓抑孩子的這個內在自我。社會要求的聲音太強大了,常常壓制了小孩內在自我的聲音。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就會變得很弱,因為他的內在自我不能夠做出判斷,不能做出選擇。

所以人與人之間要遵守原則邊界線和責任範圍,告訴他們自己要對自己負責,這樣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才有可能逐漸建立起來。他們才有可能在「承擔」中,成熟起來!

當一個孩子對發生的事情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他會放棄作為一個人的權利和空間。

教育也需要做出選擇:是培養孩子獨立,還是誘導孩子依賴?

「叛逆期」是一個人從兒童到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會導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抗社會等病態性格,使之信念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從而走向極端。

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認為絕大多數規章都是不合理的,應該廢除;如果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認為別人的話有漏洞,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和憤怒;一旦決定做某件事,不管別人怎樣勸阻也不會改變主意;越是不讓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東,他一定往西。

「叛逆期」是怎麼回事

人在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到了青春期,孩子除了身體方面的變化外,思維方式也由兒時的形象思維逐步轉變為抽象思維。自我意識逐漸加強,處處要體現「自我」的存在,是諸多變化中的一個特殊變化,於是他們會利用多種機會來體現自我,如和父母對著干。其實他們反叛的對象並不只是父母親,對老師乃至整個社會都會產生強烈的對抗情緒。因此,心理學家把十五六歲這段專愛和家長、老師「作對」的青少年時期稱為「叛逆期」。

「叛逆期」是一個人從兒童到成人過渡的關鍵時期,所以兼有兩個時期的特點:一方面,青少年缺乏適應社會環境的獨立思考能力、感受力和行動能力等;另一方面,初步覺醒的自我意識支配強烈的表現欲,即處處體現自己,通過展示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來體現自己的價值。這個時期的年輕人愛打扮得與別人不一樣,愛做一些引人注目、與眾不同的事,愛說一些令人吃驚的話,讓人另眼相看,這都是他們想要的效果。了解到這些,家長就不難理解孩子的表現了。

第一,叛逆與成長的關係。第二,孩子的叛逆與父母如何管教。第三,叛逆與心理癥狀的關係。 這三個方面,有一定的內在聯繫。

首先,生命成長過程中需要有適當的叛逆,叛逆是一個人自我形成的表現,是他要成為自己的願望的反映。

其次,作為孩子的養育者,父母需要正確看待和適當處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叛逆情緒與行為。如果沒有處理好,過於加以控制和壓制,可能激發孩子身上過多的叛逆行為,形成一種關係性的叛逆。

其三,關係性的叛逆變得嚴重的時候,孩子會發展成為一種叛逆性的心理習慣,形成一種癥狀性叛逆,即不自覺用叛逆的態度和方式對待自己、他人和世界。

因此談到叛逆,我們把它分成三種形式:一、成長性叛逆;二、關係性叛逆;三、癥狀性叛逆。

關於生命成長,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比喻,叫「橡樹的種子」。有一些心理學家,像馬斯洛、羅傑斯、霍妮,都使用過這樣一個比喻。許多年來做心理輔導,我也不斷重複這個比喻。這個比喻是這樣說的,一顆橡樹的種子,它內部包含著一個渴望:我要長成一棵高大的橡樹。雖然是一個關於樹的比喻,卻向我們展現一個關於生命成長的基本事實,即,在每一個人的內心裡,也被賦予了一個成長的渴望:我要長成自己。如果我們說生命的方式是成長,那麼我們也可以說,生命成長的目標就是要長成自己、實現自己。因此,羅洛·梅說,實現潛能就是他充分成為一個人。

心理工作,最關心的問題是,心理困難的根源是什麼,心理困難的本質是什麼。如果用最簡要的方式來作出回答,就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他遭受了壓抑、阻礙、損害,他感到害怕,他內心有很深的不安全感,他不自覺會選擇各種方式去逃避,而不是去面對。當一個人習慣於逃避,他就不能夠,也沒有勇氣真正活出自己來。

心理諮詢的動機或目標是什麼呢?在我們的理解里,就是幫助一個人去經歷一個直面的過程。雖然他過去遭遇過壓抑和傷害,他依然能夠去面對而不是逃避,直到他最終活出真實的自己,而不是用許多的理由讓自己一直逃避下去,以致在逃避的途中迷失自我。

有一位教育家叫陶行知,他說過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心理輔導正是「求真」,幫助一個人成為「真人」。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經歷過反抗或叛逆,他就很難真實,很難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真實才有力量,這話是基於長期的觀察:人在逃避中變得越來越虛弱。

生活中有許多人,他們很有才能,卻沒有真正活出生命的力量來。我們也看到,有許多真實的人,他們身上卻有充沛的力量去實現自己。我們養育子女,面對一個非常根本的問題就是成長,就是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充分活出他自己,就好像一顆橡樹的種子,被播種在土地里,長出苗,長成樹榦,伸展出枝葉,最終長成一棵高大的橡樹。

我們從生命的源頭來看,胎兒在母體里的時候,跟母親是一體的。當胎兒生出來,成了嬰兒,就在經歷跟母體的分離。在生命的最初階段,嬰幼兒的自我意識還沒有完全分離出來,他在意識上跟母親,跟周圍的環境是混為一團的,也就是說,他還沒有發展出分明的自我。有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一個概念,叫個體化,或者叫自我分化,是指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從最開始跟母體分離,在意識上漸漸跟母親和跟周圍的人分別開來,跟周圍的環境分別開來,他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且越來越發展出一個分明的自我來。這個自我,就是羅洛·梅所說的從「原初的我們」到分離出來的「我」。

身體的分離是相對容易的,但心理的分離卻很難,而且要經歷更長的過程。在生命早期,孩子對母親有天然的依戀,他需要從母親的照料中感受到一種安全,並且發展出一種信任,這是他經歷分離或個體分化的基礎。這種依戀關係還由母親延伸到跟父親的關係,並且發展出跟周圍其他人的關係,並在關係里,他開始有了越來越多的自我意識,越來越能夠經歷分離,從依賴走向自主的意識,在關係中發展出獨立的能力。

自我意識向我們透露的是一個存在的基本事實:人寧願痛苦,也選擇有自我意識。 為什麼一個小孩會說不?那是因為他發現了他自己,並且要堅持他自己。

為什麼一個小孩會說不?那是因為他發現了他自己,並且要堅持他自己。因此,直面心理學甚至把說「不」看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的一種能力。在我從事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有一個基本的發現,各種各樣的人發展出各種各樣的癥狀,許多類型的癥狀包括一個共同的本質:他們失掉了說「不」的能力。他們內心有太多的害怕,認為世界有許多的威脅,他們不斷地依從,總是對世界說「是」,卻不能說「不」。癥狀的根源就在於,他們在過度的順從里失掉了自我。 要經歷成長,長出自我,孩子需要有適當的叛逆。我曾經遇到一位心理學家,他把一般人稱為「叛逆」的行為叫「試翅」,就是小鳥試翅。小鳥為了能飛,要不斷練習自己的翅膀,直到翅膀硬了,可以飛出去了。這就如同小孩為了能走,他會反覆練習走路,經過蹣跚學步,最終能夠走路了。小鳥不試翅,就不能成為會飛的鳥;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經歷適當的叛逆,就無法長出一個真實的自我來。羅洛·梅把人生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其中有一個階段他稱為反抗期,指的是一個人為了成為自己,他要堅守自己的獨特性,不讓自己被抹殺於眾人之中。 人生是在獨立與依賴之間進行的一場戰鬥,成長之所以發生,是人鼓起勇氣選擇獨立。而在許多神經症者那裡,獨立與依賴是一場持續的衝突,他們無法做出選擇。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選擇了依賴,但又不甘於依賴;他們很想選擇獨立,卻不具備勇氣。於是,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在那裡痛苦著,掙扎著。

我們的教育也需要做出選擇:是培養孩子獨立,還是誘導孩子依賴? 我一直記得兒子上幼兒園時的一個故事:幼兒園的老師為了幫助孩子們學禮貌,用了一個很生動的寓言。故事說,冬天到來之前,小松鼠就在樹洞里儲存了很多食物。冬天來了,小松鼠邀請小白兔到他家作客,拿出小白菜、胡蘿蔔招待小白兔。故事講到這裡,老師問:小朋友們,這時小白兔應該對小松鼠說什麼?在座都知道,應該說謝謝。因此,小朋友們都一致回答說:謝謝。可見這種訓練很好。 但是,這天班上有一個孩子不是對小松鼠說「謝謝」,而是問小松鼠:「你還有什麼?」問這個話的是我兒子。老師對其他小朋友說,這個孩子不禮貌,太貪心了。但是,各位,你們覺得這是貪心還是好奇心?是的。其實這是好奇心。我要說,好奇心是創造的動力。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需要教會他們規則,卻不能壓抑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簡單來講,創造力來自「不安分」,來自「別出心裁」,來自於我們的孩子「敢於不同」的勇氣。 我們可以這樣概括生命成長的全部意義:一個人生下來本來就是獨特的,他的成長就意味著他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並且敢於活出自己的獨特性。在我的理解里,獨特不只是指一個人生來與眾不同,更包括他在成長過程中間敢於活得與眾不同,而好的教育需要培養孩子與眾不同的勇氣,支持他與眾不同的行為。 但在我們的文化習慣里,父母和老師會太強調小孩聽話,太考慮孩子的安全,過多限制,過多保護,這會抑制孩子的自我成長。如果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文化容不得不同,沒有給一個人的自我留下更大一點的空間,反而太強調一致,這是在局限人而不是在發展人。在我的記憶里,有一件事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可以說是刺激,那就是,當一個小孩做了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或者他犯了一個錯誤,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會對他說這樣一句話: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這個世界會成為什麼樣子?這句話沉澱在我內心很深的地方,我之所以現在還能夠很清晰地記住它,那一定是因為它對我意味著什麼。我後來才明白這句話里有一種很深的威脅的性質。本來,不管我們做了一件什麼事,它不過是一個個人的行為,但這個個人化的行為卻被假設成一個很可怕的後果,導致整個人類或者全世界陷入一種萬劫不復的災難,而我們自己就成了罪魁禍首。 我也是到了後來才意識到,這個假設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不管一個人的行為有多麼特別,也不會讓全世界都來模仿,更不會讓全世界陷入可怕的災難之中。但是把一個可怕的後果和我們一個特別的行為聯繫在一起,讓我們受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威脅。一個人在受到威脅的時候,是不會看清事情的真相的。 我接待任何一位來訪者,都會非常關注他的文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給他造成影響的那些因素,就是他的文化。一個神經症者感到害怕,他的害怕很深、很劇烈,以至於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麼,這就是焦慮。焦慮被描述為「對害怕的害怕」或「對恐懼的恐懼」。如果我們害怕,總有一個具體的威脅對象,但是,當我們感到焦慮,就成了我們不知道在害怕什麼,卻在那裡害怕著,那害怕就彷彿是一種世界末日就要到來的恐慌感。但是,當我們看他們的生活,卻找不到有什麼具體的威脅在逼近他們。然而,我們又不能說他們沒有理由害怕,那些理由常常掩藏在他們過去成長的悠遠而模糊的背景里。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師範大學的學生要畢業了,到一個學校去實習。上課的時候,因為初出茅廬,難免會感到緊張。因為緊張,他在黑板上板書的時候寫錯了一個字。你們覺得這件事情是不是很可怕?其實並不可怕。即使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難免犯錯。我們成熟的人都會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甚至犯錯誤是人類的特點。西方有一句話說,「To error is human」,意思就是,是人就會犯錯誤。中國也有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這件事情卻給這個實習大學生造成了很深的恐懼,他越想越怕,就有了焦慮,就在暗地裡把這樣一個小小的錯誤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災難——在他的想像里,班上的學生放學回家,會把這個錯字告訴父母,父母會以訛傳訛,導致他們周圍的人都會寫錯這個字。再有,這些學生將來長大之後也會做老師,又去把這個錯字教給他們的學生,結果,這個錯誤就會蔓延到全世界,導致整個人類都會因為他犯的一個小小的錯誤而受到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說,許多患有心理癥狀的人,會把一個小小的私人事件變成一個巨大的世界災難。 在許多神經症者那裡,獨特是不安全的,只有跟眾人一樣才是安全的。因此,為了安全的緣故,他們不敢非同一般,不敢與眾人不同,不敢標新立異,一句話,他們不敢獨特,反而拚命壓抑自己的獨特。他們越是這樣想,越是這樣掩藏自己,他們就越在削弱自己,最終就不能夠真正實現自己。

這些年來,我做心理諮詢工作,內心一直都有一種期待,這個期待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於個體的期待,就是每一個人有敢於活出自己獨特性的那種勇氣。第二個期待就是,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公眾、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教育要給每一位個體留下空間,有意識地去培養每一個人呈現和發展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是過於強求他們跟別人一樣,而不是過於要去提供一個標準的答案,而不是不允許小白兔對小松鼠說「你還有什麼」。 心理諮詢就好像一個窗口,通過它可以看到中國社會正在發生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家長面對孩子叛逆這樣一個問題。有許多父母對孩子過於保護,使孩子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到了外面,不知道如何跟人相處,不開心也不敢掛臉,以至於受到壓抑,回到家裡對父母肆意發泄情緒,胡鬧,踢門、砸東西;甚至,許多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中國社會的許多家庭正在發生一種變化:父母打孩子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少了,而孩子打父母的事情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了。這便是我所說的關係性叛逆。那麼,遇到孩子的叛逆,父母怎樣理解,怎樣反應,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它關係到我們的每一個家庭,也關係到整個社會。如果父母處理得好,會為整個社會造就和輸送更多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如果弄得不好,孩子就會發展出心理的障礙和精神的癥狀,使許多家庭受到拖累。這是當下中國社會許多家庭正在經歷的情形。

涉及到生命成長,在直面心理學看來,一個人內心裡有兩種基本傾向:一個是逃避、依賴的傾向,一個是直面、成長的傾向。父母養育孩子,需要選擇一個態度、方式。你的每一個觀念和每一個行為,是讓孩子發展出依賴、逃避,還是讓孩子通過直面去經歷成長,從而變得獨立? 我們講一點青少年期的特徵,可以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叛逆。當一個小孩進入12歲,他的兒童期就結束了。從12歲到20歲這個期間,青少年的身體機能正在發生劇變,心理和情緒也處於相當不穩定的狀態。這也是讓許多父母感到很麻煩的時期,有些家長甚至說,這個時期的孩子簡直就是半個神經病。 我們需要了解,青少年之所以有這麼多苦惱和混亂,是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告別兒童時期和進入成人時期的中間階段,因為不再是小孩子,又要預備承擔成人的角色,他們的心理壓力驟然增加了。他們對自我有了一些經驗和認識,但又不能確認自己的角色或身份,不能確認用怎樣的態度和方式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和跟他人的關係。他們很在意別人怎樣看自己。他們會跟同伴有更多的交往,從而尋找一種認同感。在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對孩子有過多的限制,不讓孩子參與同伴的交往,就會局限他們發展自我認同的直接經驗,會導致一種角色混亂,即,孩子不能在自己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我是誰」。角色混亂表現為,青少年不能在生活中選擇自己的角色,或者時而認為自己是這個角色,時而認為自己是那個角色,無法確定下來。有時候他認為自己很了不起,一旦發現自己某種能力不足,他的自信就會崩潰,以至於會否定自己,反抗現實,把自己的問題推諉於社會不公等;甚至,角色混亂會導致一些青少年偏激的反抗行為,包括離家出走、放棄學業、反抗社會的一切。角色混亂也會使青少年去發展過分的自我認同,比如追星,即把明星作為自己的認同對象,拚命去維護他,模仿他,把自己等同於對方。這一方面反應了青少年尋求自我的渴望,但另一方面,如果追星的行為持續過久,可能反映他不能在現實中尋找真實的自我,沒有意識到和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性。找到自我感和發展相對穩定的自我,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父母要有耐心,讓孩子去經歷一連串的自我認同,直到找到自己。

一個人找到自己,是生命成長中最重要的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心理諮詢就是幫助一個人找到他自己。我講一個案例: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我接待了一個小學生。他的媽媽帶他來接受心理諮詢。這個小傢伙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的樣子很可愛,壯壯實實,性格很爽朗。他知道我是從國外回來的,進門的時候,還用英語跟我打招呼。但在這之前,他媽媽在電話里對我說,這個孩子有偷東西的習慣。甚至有一天他爸爸暴怒之下,把他吊起來,拿出菜刀,要把他的一隻手剁掉。只是當時被爺爺奶奶抱住不放,孩子才得以倖免。但這對父母常常指著小孩說:你將來只能進監獄,成為社會渣滓,成為垃圾。 講到這裡,各位就知道了,父母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會損害孩子的自我,就是孩子內部那個「我是誰」部分。 為什麼一個人的「我是誰」很重要呢?因為我們內心裡有一個怎樣的「我是誰」,我們就會按這個「我是誰」去思想、去感受、去行動,結果就活出這個「我是誰」來。這個「我是誰」是怎樣形成的呢?它有自然的部分,也有長成的部分。成長的內在部分,就是這個「我是誰」。一個孩子形成怎樣的「我是誰」,與周圍的人怎樣看待他、怎樣對待他有很重要的關係。如果這對父母總是對他們的孩子說:你是一個社會渣滓。很有可能導致這樣的後果:終於有一天,這個孩子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社會渣滓。這時,麻煩可就大了。因為當他認為自己是一個社會渣滓,他就會自暴自棄,用各樣的行為證明自己真的就是一個社會渣滓。 這個孩子被父母認為是「小偷」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情況呢?我發現,孩子的父母在用錢上十分節省,其實可以用「吝嗇」來形容。比如說,學校安排旅遊,每個學生要交20塊錢。父母就會對孩子說:為什麼要交20塊錢?10塊錢不行嗎?結果就只給孩子10塊錢。其他的學生交20塊錢,這個孩子只從父母那裡要到10塊錢。這個孩子怎麼辦?他只能在家裡各個角落裡找到一些硬幣,來湊夠這個數目。他還有其他一些合理的需求,總是被斤斤計較的父母。結果,就只能這樣到處找一些零碎的錢。這種行為被父母認為是偷錢。但他們卻沒有去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所幸的是,在諮詢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孩子內心的自我形象(即「我是誰」)是很好的,沒有受到過多的損害。記得我問他:你將來想做什麼?他告訴我說:我想成為一個警察。你看,雖然父母對他說,你是一個小偷,但他內心卻有一個聲音:我要成為一個警察。這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形象。我覺得很好,相信他會沿著內心的這個自我形象行走。心理學家叫榮格講過一個案例:有一位社會地位很高,非常受人尊敬的一個上層社會人士,有一天被發現在一堆垃圾上舉槍自殺了。周圍的人感到很驚訝,說,為什麼一個體面的人,會選擇死在一堆垃圾堆上。做了許多年心理諮詢之後,我對此並不感覺驚訝。因為,一個人可以有很高的地位,很好的身份,很有錢,有好的容貌,但這些並不表明他有很好的價值感。很有可能,在他的內心裡,他覺得自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就如同一堆垃圾。

曾接待許多這樣的來訪者,其中最顯著的一個案例是:一位非常美麗的女子,畢業於名牌大學,家庭條件很好,又在一個收入很高的著名企業工作。像她這樣一個人,在生活中會讓幾乎所有的人羨慕或嫉妒。她在這一天來訪,坐在我的對面,我們還沒有開始說話,我便看到她的眼淚從臉上淌下來,接著我聽到她用很微小的聲音介紹自己:王老師,我其實是一隻臭蟲……這一幕發生在十年前,當時的我驚呆了。我無法把這麼美麗的一個人類跟一隻臭蟲聯繫起來。後來我慢慢了解,她內在的自我價值感被一點一點破壞掉了。這種內在的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常常是外在的條件無法彌補的。 這便是我在心理諮詢裡面經常接觸到的類型,他們出現了心理癥狀,不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恰恰相反,許多神經症者是我們這個社會裡非常聰明的類型,他們的智力,甚至他們的相貌,都在中等以上。他們不缺少生存條件,恰恰相反,他們的生存條件往往比許多人都好,甚至讓許多人羨慕。但是他們內在的自我價值感遭受了剝奪。這種價值感的缺失,導致他們拚命追求卓越,目的是滿足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他們成了外面很光彩,內心卻空空蕩蕩的人。他們實現了家人、周圍的人期望的一切,自己卻感受不到價值;他們讓別人感到滿足,自己卻一點都不快樂。他們讓別人羨慕,卻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他們有足夠的生存條件,卻失掉了自我存在的意義。 心理諮詢做得越久,我越是相信,不是你外在的條件,而是你內在的條件,在決定你過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因此,只要有機會,我總會提醒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要為了讓他們擁有多少條件上的保障,以至於壓抑他們內心的需求,阻礙他們生命自然的發展。我們做父母,要讓自己的心變得柔軟,不要強求孩子,不要征服孩子。那些征服了孩子的父母,最後成了失敗的父母,成了非常痛苦的父母,不管他們在事業上多麼成功,在社會上多麼耀眼。

在我們的社會裡,在許多的家庭里,我們經常看到許多讓孩子無能為力的事情發生。我最近讀到,在一個學校,老師叫學生用「可能」造句,有一個小孩造句說:今天爸爸可能不會打我。這個小小的造句反映了很多的信息。還有一個幼兒園的小女孩,她還不會寫字,但是她會寫拼音,你看,當這個小女孩剛剛找到自己有限的表達方式的時候,她用拼音寫了這樣一段日記:ma ma bu yao da ma wo。據報道說,她的媽媽聽了以後淚流滿面。我經常在大街上看到父母或家人粗暴對待孩子的情景。有一天,我看到這樣一幕:就在南京的上海路,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跟在媽媽和奶奶後面過馬路,大人在前面走,也沒有管後面跟著的孩子。走到自行車道的時候,一個摩托車突然開過來,差一點撞到這個小孩。然後,摩托車又呼地開走了。這時我看到,這個媽媽迴轉身來,一把把小孩抓過來,抬手就給了他一個嘴巴子。他的奶奶(我猜想是孩子的奶奶)站在旁邊手足無措,她想保護孫子,但又不敢說話。我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跟幾個同事走過去,對她們說:這不是孩子的錯。我們養育孩子,需要意識到,孩子也會有情緒,他的情緒需要有適當的表達或釋放。沒有釋放的空間,情緒就會在內部積聚起來,發展出心理的癥狀來。生命是一個系統,需要有自己的出口,我們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出口。

弗洛伊德有這樣一個觀察,他說,如果人類壓抑自己的情緒,並且試圖表現得好像他們的憤怒根本就不存在一樣,那麼他們最終會患上神經症。選擇承受一切,其實,就在這個時候生命里已經埋下了神經症的種子。我曾經在一個學校做輔導,有一個學生畫了一幅畫。他向我出示了這幅畫,我一看,就立刻明白了。你們看這幅畫,這是他自己,抱著頭,蹲在地上。這是現實中的他。這裡有一個圈,圈裡的內容表示是他頭腦里想像的內容——這是一個皇帝,頭上戴著皇冠,手裡拿著權杖。這是幻想中的他。在他的下邊,有很多像小蝌蚪一樣的東西,事實上是一大群人,在向他跪拜。 看了這幅畫之後,我了解了這個孩子的生活。這個小孩有一個很粗暴的父親。他家門背後總放著一根棒子,是父親用來打他的。棒子打斷了就換一根,現在放在門背後的已經不知是換了幾根棒子了。你們可以想像,這個孩子,可能在他父親的眼中,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他的父親可能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以為打他是為了他好。看到這幅畫,我知道這個小孩在現實里是這樣一個人,但在他頭腦里,他變成一個皇帝,人們在向他跪拜。各位肯定聽說過,有人患上精神分裂症,其中有一種癥狀叫誇大妄想,表現為一個人忘記了自己在現實中的角色,賦予自己一個虛幻的角色,卻信以為真。如,有人相信自己是國家主席,有人以為自己是愛因斯坦,也有人認為自己是比爾·蓋茨,還有人相信自己是耶穌基督。如果一個人的情緒沒有適當的渠道表達,他可能會選擇用一種扭曲的方式來表達;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發展出一個健康的自我,他可能會把自己變成一個虛幻的角色。 因此,羅洛·梅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人類不能夠實現他作為一個人的潛能,那麼他也會在那個程度上變得枯竭和生病。這就是神經症的實質——那個人閑置不用的潛能受到環境中(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的)敵對性條件以及他自己內化了的衝突的阻礙,轉而朝向內部,於是導致發病。」 門林格爾在《人對抗他自己》一書中講到,人有一種自我攻擊、自我毀滅的傾向。這種自我毀滅的根源在哪裡呢?門林格爾認為,它是根植於人性,而我則認為它來源於現實生活。一個人長期受到壓抑,他的內心會形成了一種反抗的力量,這種反抗的力量無處釋放,要麼導致他懲,即攻擊別人;要麼導致自懲,即攻擊自己。過度的他懲會導致人格障礙,而大多數神經症者選擇的是內懲,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找不到攻擊的目標,或者不敢與他人為敵,最後就以自己為敵來攻擊自己。心理癥狀是一件武器,本來是為了防禦他人,常常卻導致自我傷害。 自我成長的過程中常有兩種非常極端的情況:一個人在小的時候過於叛逆,他會在成長過程中遭到許多威脅、壓制和損害,使他越來越害怕槍打出頭鳥,以至於在不覺之間變成了一個極為順從的人;同樣,一個人自幼過於順從,他會把過多不情願的東西壓抑下去,累積多了,心裡難受,結果他可能會變成一個反抗一切的人,包括反抗好的東西。而這兩種情況都表明,一個人被自己的過去所探索,不能真正成為自己。我曾經接待過一個來訪者,他存在非常嚴重的社會交往或人際關係障礙,他是這樣描述他跟爸媽的關係:我跟爸媽的關係是,我可以打他們,但我同時又依賴他們。

下面是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一段對話: 我:當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你心裡有沒有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做這些? 他:好玩,就是以糟蹋自己的人生為樂。 我:你在反抗什麼? 他:我只是在耍他們。 我:你怎樣形容你跟母親的關係? 他:她對我控制,我對她既依賴又抗拒。 我:你在人際關係里有什麼經驗,被你認為是重要的? 他:我就是重要的,我要掌握一切、支配一切。 我:當你依賴的時候,你也在表達你的重要性嗎? 他:是的,是支配感,我用依賴她(母親)來支配她。

下面我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涉及到比較具體的方面,用來說明,面對孩子叛逆的時候,我們如何來應對?我是一個諮詢師,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會有困惑,孩子在成長,我也在成長,像任何一個父親一樣。 前面講過,我的兒子就是那個問小松鼠「你還有什麼」的孩子,你們就可以想像,他不大會是一個安分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有過不少叛逆的行為。而我也是一個在處理孩子的叛逆行為的過程中經歷著個人發展的父親。在那個時候,我會忍不住懲罰我的兒子,有時是過分的。

妻子會責怪我兩件事情:一,她說,你輔導別人那麼有耐心,對自己的孩子卻沒有耐心。她責怪的是事實。在工作中,我把耐心給了許多家長和孩子,也的確有許多孩子通過我的輔導獲得了成長,甚至,他們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二,她又說,你的爸爸從來都不打你,而你卻打你的兒子。這說的也是事實。這些年來,我就是在這兩個事實中反省自己,我也是在錯誤中長成為一個父親的。

做父母的,我們只懂得自己的一套道理,卻不願意去弄懂孩子的道理。

衝突常常是這樣發生的。孩子有了什麼言行,父母總是選擇走到他的反面,告訴他一番道理,這就導致我們的孩子站在我們的反面,去防備和抵禦我們。心理學裡有一個很好的原則,說起來大家都懂,要做的時候,都忘掉了。我們做心理諮詢,很多時候就是靠這個,才做出了專業的品質。這個原則是什麼?就是嘗試站在來訪者的那一邊去理解他。如果我們做父母能夠學到這一點,就是盡量站在孩子那一邊,去體會他的感受,認同他的言行,就會化解他叛逆的情緒和行為。許多家長做不到這一點,原因在於,他們總擔心站在孩子一邊,會讓孩子更加堅持錯誤。事實卻正好相反。當你站在孩子那一邊,孩子反而會去反省他的行為。當你站在他的對立面去指責他的行為,孩子反而堅持他的行為,哪怕它是錯誤的。這就是叛逆行為發生和持續的根源。再講一點,父母要學會保護孩子的榮譽感。每個孩子的自我都有一種榮譽感、價值感,我們要小心加以保護,這很重要。我的孩子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身上有很多缺點,但他內部有一種要做好的追求。那天他得了一個獎,就把獎品放在他的書包里。他媽媽到學校去看他踢足球的時候,他把書包放在球場邊上,對媽媽說:媽媽,你可以打開我的書包。他的意思是說,他書包裡面有獎品。然後他就跑去踢足球了。 這天晚上回到家,我們坐在桌上吃飯,他走了過來,我看到一種比較自豪的表情從他臉上掠過。他手上拿著一本書過來給我看,告訴我說:爸爸,這是老師給我發的獎品,上面有一朵花。然後他又說,如果我表現得更好一點,可以得兩朵花。我說:這真不錯。然後他走回他的房間,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他一直坐在那兒看,享受著他的獎品。因為他受到的批評很多,而這次得到了榮譽,需要慢慢享受。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榮譽是很重要的東西。孩子得了榮譽,我們就跟他一起高興,不要總是說孩子做得不夠。 有一個來訪者講到她小時候的一件事:她考試得了87分,高興得不得了,回加對媽媽說:我得了87分。她媽媽說:人家得90多分也沒有像你這樣高興,你得了87分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後來,她也得了90多分,卻高興不起來了。甚至,她得了100分也不高興,為什麼呢?因為100分也不是永遠的,說不定下一次就得不到了。所以,不管怎樣,她都再沒有高興的時候了。而我的兒子,得一朵花就高興,得了兩朵也高興,不管怎樣都高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是讓他們享受生活中任何一點得來的樂趣,這樂趣非常重要。英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叫溫尼科特,他有一個觀點很簡單,卻實在精闢。他說,心理癥狀反映的是一個人失去遊戲的能力,失去享受快樂的能力,而心理治療,就是讓一個人恢復玩耍和快樂的天性。在我的治療經驗里,考察一個抑鬱症者或強迫症者的生活,常常會發現,他一路過來幾乎沒有享受什麼樂趣,要麼是真的沒有樂趣,要麼是他感受樂趣的能力喪失了。 我前面說到要寫一本書,叫《兒子教我心理學》,其中會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們帶兒子到他小姨家做客,大人在說話,兒子不管旁人,把電視開得很響。我說了一下他,他便開始反抗。我說,我們在談話,你到小房間去看小電視。他心裡不滿,氣不順,跟我生氣。我便問他:如果你是爸爸,你兒子這個樣子,你會怎麼辦?兒子說:我就愛他,他就會知道我對他好,就會聽我的話。我聽了之後,心想,這個道理很簡單呀,我怎麼就忘了呢? 父母養育孩子,要充分考慮小孩的基本需求。第一,要適當滿足孩子的安全需求,讓他感受到「我是安全的」。第二,要幫助孩子發展出關係需求,讓他感覺到「我是可愛的」。第三,盡量去滿足孩子的價值需求,讓他在內心有這樣一種體驗:「我是有用的」。

研究者根據父母對孩子的反應,把父母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稱之為專制型或獨裁型,第二種叫縱容型或溺愛型,第三種叫權威型。 獨裁型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的損害最深。伊利莎白·艾利絲在《培養有責任心的孩子》一書中說:「許多研究表明,獨裁型家庭出來的孩子過得都不好……他們都不快樂,離群索居,難以信任他人。與控制不太嚴的家庭出來的孩子相比,對自己的評價最低,最缺乏自信。」 縱容型父母會造成許多有問題的孩子。縱容孩子的真正意思就是剝奪孩子盡量發展他自身潛能的機會,這會阻礙孩子成為一個能幹的、獨立的和自我調節的人。從一個沒有規則的家庭環境里出來的孩子,在進入社會後會遭遇沉重的打擊,可能變得一蹶不振,原因很簡單,社會是有規則的。 第三種類型稱為權威型父母,他們儘力創造積極的環境來培養孩子,能夠為孩子確定明確的限制或規則,他們給孩子提供指導,卻不會控制孩子,他們對自己的行為能夠做出解釋,讓孩子明白理由。他們也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並且提供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欣賞孩子的獨立性,同時培養孩子對家庭、同伴和社會的責任感。他們反對孩子的依賴性和幼稚行為,會鼓勵和讚揚孩子發展自主的能力。這正如沙皮羅所說,「權威型父母必定更可能培養出自信、獨立、想像力豐富、適應性強、很受歡迎的孩子,也就是高情商的孩子。」

天一講堂:有些孩子在青春期可能對親戚或者朋友不會特別的反感,尤其是對父母特別會反感,這是什麼原因? 王學富:因為父母跟孩子過於熟悉,孩子不大能夠一直感受到父母的好處,加上溝通方式不大好,甚至會引起孩子反感的情緒。比如父親教兒子,兒子可能聽不大進去,同樣的話從叔叔、舅舅,父母的男性同事嘴裡說出來,味道就不一般了。因此,過去有一個說法,叫「易父而教」。甚至有魯迅研究者發現,魯迅的兒子對他爸爸有多偉大,都沒有足夠的認識。還有一個原因,應該涉及到父母在用怎樣的方式跟孩子溝通,方式不恰當,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感。比如說,有的父母跟自己的孩子溝通有問題,而跟朋友的孩子卻有很好的溝通,這就是態度與方式的問題。比如,爸爸跟兒子說話,因為過於在意做爸爸的身份,可能一講話就太板著面孔,講一大堆生硬的道理,就可能引起兒子的反感。有一些孩子出現了心理困難,他們的父母以為是他們跟孩子講的道理不夠多或不夠好,就帶孩子到我這裡來接受心理諮詢。他們以為,所謂心理諮詢,就是給他們的孩子講道理,讓他們明白。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孩子到這裡來,往往不是來聽我講道理,而是我要聽他們講道理。有許多孩子,因為聽父母的道理聽得太多了,反而受到壓抑,跟父母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到了我們這裡,他得到了一雙可以傾聽他們的耳朵。這時,他們就會把跟父母都不會講的話跟我們講。這會讓許多父母感到很驚訝。為什麼孩子有這麼多話,卻不對他們的父母講述呢?原因也很簡單,父母沒有很好地傾聽他們。被父母傾聽的孩子,是不會對父母有那麼多的反感和叛逆的。

許多人把心理諮詢說得神乎其神,媒體也會做一些誇大的宣傳,讓人聽了,以為心理學很神乎其神,是讀心術之類。其實心理諮詢是很樸素的,心理諮詢就是去傾聽對方,感受對方,理解對方,做出積極的回應。 例如有一個心理學家叫羅傑斯,他發展了一種以來訪者為中心的方法,這種方法也稱為非指導性輔導,就是不給對方提供指導。在諮詢過程中,他總是點頭、微笑,用「嗯啊」作出回應。以至於不懂的人把他稱為「嗯啊大師」。在他的理解里,來訪者就好像一棵樹,諮詢師為他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讓他能夠得到成長。這適宜的環境是由傾聽、關注、同理、接納等條件構成的,如同空氣、土壤、水分之於植物的生長。在養育孩子方面,如果父母能夠為孩子提供傾聽與理解等條件,就會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有一項父母養育子女的比較研究發現,在中國,當孩子向父母講說自己遭遇的困難的時候,父母永遠都會跟孩子講你怎麼做,而在美國,更多的父母則關心孩子的感受,然後再來探討該怎麼辦。可見,對於許多中國父母來說,孩子遭遇了困難和挫傷,似乎他們有什麼感受是不重要的,因此,他們只需要向孩子提供答案,告訴解決辦法。但是,如果不關心孩子的感受,總是跟孩子講道理,會引起孩子的抵觸或反感。我們做父母,為什麼不坐下來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聽聽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他的感受是什麼呢?對於建立關係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體諒對方的感受。 天一講堂:叛逆期的獨立人格和自我認同都很需要培養。過度叛逆的度在哪裡?一般意義上的傳統美德或者是普世價值如何塑造在獨立的人格當中? 王學富:問題提得很好,在今天的講座里,我較多講到父母去理解孩子,培育他們的自然,讓他們獨立。如果要發展出一個比較健全的人格,兩樣東西很重要:第一是獨立,第二是關係。當二者整合了,就形成了「關係的自我」。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這裡的自我,並不等於自私,這裡的獨立,並不是指一個人只有他自己。沒有關係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獨立的人,都有他的責任,包括他的家庭、社會的責任等。一個人有沒有活出他的意義來,並不是他為自己做了多少,而是他在活著的時候,對別人意味著什麼。 在一百年前魯迅已經講過,個人主義並不是自私主義,自我也並不是自私。相反,有很多強調發展自我的人,同時強調發展個體的責任和價值。有一個心理學家叫阿德勒,他的心理學叫個體心理學,他很強調這一點:一個人追求從自卑走向卓越,不僅是追求他的個人利益,非常重要的是,他需要追求社會利益或公共利益。一個人的意義並不在於他擁有多少,而在於他為別人做了多少。 就在最近錢理群在一次演講,提到我們的社會對價值、服務、社會意義的追求變得十分缺乏了。他說,我們的教育變得越來越技術化,沒有了對價值的關注。從這樣的教育里出來的人,只知道如何利用資源去為個人謀取利益,形成了「精緻的自私主義」。 這跟阿德勒的說法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只追求個人意義,這等於沒有意義。如果一個人活著,只是為了佔有更多的財富或其他條件,地球都會生氣,對他說:這裡不歡迎你。一個人的意義不是以他擁有多少、佔有多少而決定,而是他對別人、對社會具有什麼樣的價值來決定的。因此,我們的教育需要讓孩子發展出這樣的自我,他具有判斷與選擇的能力,他知道並且能夠選擇價值、責任、理想、服務的精神。可惜的是,我們的社會風氣常常不是在有意識地培育這樣的人格精神,而是損害這樣的人格精神。

怎樣的媽媽會養出叛逆孩子?4類媽媽容易讓孩子叛逆叛逆的產生階段

  叛逆主要分為三個階段:3歲左右是第一個反叛期,第二、第三反叛期分別在10歲和13歲發生,被界定為「准大人期」和「青春反叛期」。  「執拗」的3歲——3歲是孩子自主能力的形成期,這時孩子的自尊心開始出現,但他們非常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非常任性。這一階段的寶寶非常需要秩序感,但不會表達,因此表現出對物品強烈的佔有慾,他們會覺得「東西出去就回不來了」,所以這一時期也叫「執拗期」。3歲的孩子非常自命不凡,也特別容易受挫,由於不會表達情緒,所以顯得脾氣很壞。  准大人期——9歲到10歲半的時候,孩子進入了第二個叛逆期:「准大人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會用很大的力量「往外走」,因為在他們的心目中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是一個小大人」。表現為不願意讓家長拉手、喜歡讓別人叫自己的全名。不過與此同時,孩子還會表現出一小段時間的「回歸嬰兒期」表現,表現得非常依賴、不講道理,或者嬌氣、容易哭,要求父母的力量。當「回歸嬰兒」和「准大人期」同時出現的時候,家長就要留心告訴自己: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來了。10~11歲:喜愛群體,要有大人的權利但不願承擔責任。

叛逆的產生原因

  青少年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是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  一:傳統思想影響著一些家長。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要絕對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對著干」,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後,受到家長責備。許多中學生認為自己做錯事後,最反感家長的指責,而對他們反感的原因是因為家長們盛氣凌人,態度生硬。  二:家長認識上的錯誤,造成教育方式不當。一些家長缺乏普通的心理學常識,對子女教育急於求成,方法簡單粗暴,經常無視子女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特別是孩子們有了過失時,不是與孩子們一起分析錯誤,商量補救辦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孩子,使孩子在犯錯誤時感到孤立無援,產生叛逆心理。  三:父母與子女缺乏雙向交流,產生思想矛盾。隨著高中生的成長,獨立意識漸強,要求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長出於對子女的保護,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包辦,這樣子女的渴望獨立與家長不恰當的好意關心,就會產生思想上的衝突、矛盾。或許有些家長因工作繁忙,很少與子女談心,進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嚴格的規定來約束限制子女的行為。因此,作為子女的高中生沒有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與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為。  學校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是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師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居高臨下,指示學生必須怎樣想,必須怎樣做,根本不與學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這容易激起學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眾媒體一些不恰當的渲染也是導致叛逆心理一個因素。比如一些影視作品,極力美化叛逆者的個人行為,誇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個人主義。許多高中生十分欣賞電視、卡通片中描寫的「叛逆英雄」。

  叛逆心理對孩子人生觀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會導致青少年出現對人對事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等病態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學習被動、意志衰退、信念動搖、理想泯滅等。叛逆心理的進一步發展,還可能向病態心理或犯罪心理轉化。

  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導致了他們心裡的不健康,致使孩子的自閉,對社會和世界的不相信,造成懦弱,膽怯,嚴重可能引起自殺。年幼時的小型偷竊,違背良心的話和事,甚至是面對了不該面對的事,或者過早見識了悲慘死亡,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叛逆期其實是寶寶自己的探索期

  「寶寶,穿衣服。」

  「我不穿衣服。」

  「不穿衣服會感冒。」

  「我就要感冒。」

  「感冒要打針。」

  「我就要打針。」

  「打針會很疼。」

  「我就要疼。」

近90%的父母不了解「第一個叛逆期」或是缺乏正確的教育態度和手段,60%以上的家長會對孩子採用專制性教育態度或過度限制和保護。

  當孩子處於叛逆期時,家長該如何處理「無理取鬧」的孩子?

  「第一個叛逆期」 出現在2-3歲

  說反話、頂嘴、反抗是正常現象

  母嬰專家陳曉青說寶寶從一歲多開始就會變得有「脾氣」,在兩歲時會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心理學上稱這一時期為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將延續到3歲左右,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時間最長的一個敏感期,家長需要的是無限的耐心與忍耐力。

  這一時期的寶寶活動能力開始變強,活動範圍開始變大,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心理發展出現獨立的萌芽,好奇心強。一方面,他們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行動;可另一方面,他們尚未成熟的身體無法滿足他們動作的需要,有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無法清楚地告訴大人他們到底想要怎樣。所以,一旦遭到父母的干涉和制止,就容易產生說反話、頂嘴、反抗等現象。

  嬰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嬰幼兒「叛逆」並非壞事,而是開竅的可喜表現。「嬰幼兒開心才會開口,開口才能開竅。現在小孩子不僅開口早,而且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逆來順受』,這是智力發展的表現。」

  叛逆期其實是寶寶自己的探索期

  處理方法不同 鑄就寶寶不同的性格

  福建省情商研究會潛能開發工作委員會主任陳明興表示,讓嬰幼兒多體驗,是早期教育的方法之一。家長對孩子的行動不要輕易加以干涉,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積累經驗,體會成功的快樂。

  陳明興建議面對幼兒的「反抗」,家長要放棄不分青紅皂白的強硬態度,應該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的某些行為給予適當的鼓勵,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以及動作技巧、能力的發展。

  曾有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多年後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幼兒中,有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幼兒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所以,對於兩三歲至六歲的孩子,反抗不是什麼壞毛病。如果家長能突破傳統的束縛,認清孩子的反抗並不是在挑戰你的威嚴,抓住孩子發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引導孩子從叛逆走向獨立,相信一定能促進孩子良好個性的形成。

  寶寶叛逆期 不聽話

  家長應該不妥協、不粗暴

  「第一個叛逆期」是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小寶寶不知道如何把握,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陪著寶寶走好這第一步,在面對寶寶不乖的情況下,家長應該尊重理解孩子,不能粗暴處理也不能過於溺愛妥協處理。以下方法從各早教中心的專家處收集,正一籌莫展的大家不妨試試。

  多項選擇法。在親子間發生對抗衝突的時候,你不必急於將自己的意見堅決執行。我們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寶寶,必須睡覺了,因為明天我們還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現在還不想睡覺,可以選擇再聽一個故事或者玩十分鐘,你選擇哪一個?」這種多項選擇法在與寶寶打交道的過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寶寶即使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感覺,所以能接受,並且因為方案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執行起來十分利落。

  反行其道法。當寶寶針對你說的話總是反行其道的時候,家長也可以效仿,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如家長想先帶寶寶去動物園再去遊樂場,擔心寶寶唱反調,就可假裝說,先去遊樂場,大部分叛逆寶寶會上當,會反對說要去動物園。

  約法三章法。寶寶生來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時間及對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則一個外在的規則會被寶寶視作異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參與了制訂,他便會覺得這些規則很神聖,會努力遵守。你也要認真對待你寶寶的約定,在發生衝突的時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約定。

  自然後果處罰法。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運用孩子行為後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懲罰他的行為。

 解讀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動機

  導讀: 很多的「叛逆」,都是源於一種對束縛的抵抗,如果你強迫孩子聽話,命令他服從你的指揮,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甚至還痛下毒手、又打又罵,那麼,孩子只會在「壓迫」下「反抗」!你敢打他罵他,他必然以牙還牙,也打你罵你,「不聽話」的狀況只會愈演愈烈!

  其實我最想強調的,不是暴力問題,而是心態問題。也就是說,即便你不出手、不打、不罵,你有沒有在心理上認為,孩子就應該服從你呢?你有沒有認為,你是大人你就有權利命令和強制孩子聽話呢?你有沒有認為,只要孩子一不聽話,就是叛逆、就是和你對著干呢?

  爸爸、媽媽也是「人」,偶爾控制不住情緒,言行過激,是可以理解的。並不是說父母不允許犯錯,只要父母善於反思,不斷學習,陪孩子一起「成長」,就能進步。

  悲哀的是,仍然有很多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濫用家長的權威「仗勢欺人」,並不認為自己有錯,反而一個勁兒地抱怨孩子「不聽話」!教育孩子,不能只盯著孩子的問題,不能只是發愁只是發怒,更要冷靜地思考背後的原因,並尋求解決的辦法。有一句話我常說,育兒跟處理生活中其他問題一模一樣。

  一、什麼是「叛逆」?「叛逆期」有哪些表現?

  給「叛逆」打上引號,是因為我非常不喜歡用這個詞形容孩子。一說叛逆,我怎麼就聯想到電視劇里那些大逆不道、忤逆反叛的事兒?小小的孩子到底犯了什麼錯惹了什麼禍,要背上「叛逆」的罪名?無非是他「不聽話」,他的言行沒有遵從大人的安排罷了。

  心理學上認為,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有兩個「叛逆期」:第一個階段是3歲左右,第二個階段是青春期。

  相信以下的場景,是媽媽們都遇到過而且非常頭疼的——

  唱反調,你指東,孩子偏偏朝西;

  你越是不讓乾的事,孩子偏要干;

  孩子突然什麼都要自己做,不允許你幫忙,誰幫跟誰急;

  孩子不愛搭理人,不聽勸不講理,就認為他自己是對的;

  ……

  絕大多數時候,孩子並非存心找茬,並非故意搗亂,他的「叛逆」往往源於一些發自內心的動機,就看我們家長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

  二、實例分析:解讀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動機

  1、獨立宣言,我長大啦!我要自己做決定!

  外出遊玩之前,我們在家換衣服,整裝待發。因為急著趕車,我匆忙給笑笑拿出一件襯衫,往他脖子上套。誰知笑笑忽然大哭起來:「我不要~我不要~」家人以為孩子故意耍賴:「怎麼回事啊你?越趕時間越磨蹭?快穿上!」然而事與願違,你越催,孩子越是抗拒,還一生氣把衣服扔掉了。媽媽:「笑笑,告訴媽媽,你為什麼哭?你想怎麼樣?」笑笑:「嗚嗚嗚嗚,我我我不要穿這件!」媽媽領著笑笑來到衣櫃前:「那你自己說,你想穿哪件呢?」笑笑翻來翻去,隨便拿出另外一件:「我要穿這個!」行,由孩子自己決定!笑笑很快就破涕為笑。

  孩子是故意磨蹭、故意反抗、故意拒絕嗎?傾聽孩子的心聲:他只是不想服從大人的安排,他想自己做決定!

  【解讀】叛逆的感覺真好,是一種「長大了」的興奮,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欲,不必再聽從父母發號施令、指手劃腳,不必再永遠跟在大人身後,孩子因為可以自己做決定而得到充分的心理滿足。這不是「執拗」,這是不是「任性」,而是孩子的獨立宣言。

  2、誰說我是小屁孩?你們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哼,不信你們瞧瞧!

  笑笑看見大人做飯之前切菜,覺得很有意思,也想玩菜刀。但是大人會說:「小孩子怎麼能玩刀啊?會切到手的!千萬不能動啊!」然而適得其反,你越是說不能動,孩子越想去動,哼,瞧不起小孩?

  有一天笑笑居然趁人不備,偷偷溜進廚房,幸好被逮了個正著。阻止,有用嗎?勸說,有用嗎?

  媽媽拿起刀:「笑笑你看啊,這個刀太尖了,一不小心就會割到手,太危險了,對不對?不如我給你另外一個刀,你來玩,好不好?」笑笑的注意力被轉移了,很好奇:「哈哈,什麼刀?」媽媽拿出一把生日蛋糕里搭配的切蛋糕的塑料小刀:「你看!」笑笑樂了:「切蛋糕?」再拿出一些西紅柿:「來,今天這些菜都歸你切了!」笑笑哇地一下張大嘴,很興奮:「啊?都歸我切了?」媽媽:「是啊,一會我們要用你切的西紅柿做湯哦!」笑笑點點頭:「行!」然後很認真地開始幹活。切好後,再拿出一些豆芽:「笑笑,你能幫我們摘豆芽嗎?」笑笑信心十足:「能,沒問題!」

  孩子是故意跟大人唱反調、故意對著幹嗎?傾聽孩子的心聲:他只是想證明,你們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解讀】有很多事情,大人出於保護,不允許孩子去做,但是孩子並不理解大人的好心,並不接受這樣的「保護」,當你說「不」的時候,只會增加他非要去做不可的慾望。排斥、抵抗、反方向的行為,能帶來一種「成就感」,意味著他也能做大人的事,並且希望得到肯定。所以大人不妨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證明他的能力。

  3、我忙著呢,我玩的可開心呢,討厭,別打擾我!

  要吃飯了,笑笑還在聚精會神地搭積木。媽媽喊到:「笑笑,洗手吃飯嘍!」笑笑反感地搖搖頭:「嗯~我還在搭積木呢!」媽媽繼續嚷嚷:「現在應該吃飯了,等會再玩!」然而無濟於事,你越是命令他,他越是堅持。

  換一種態度:「笑笑,你是不是玩的很開心啊?哇,這麼高!」笑笑:「當然嘍,這是高空城堡,哈哈!」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勸說起來就容易多了。媽媽靈機一動:「城堡現在要舉辦晚會,王子公主一起來參加!」笑笑興奮地笑起來:「啊哈哈,還有晚會?什麼晚會?」媽媽:「晚會就是大家先吃一點東西,然後再跳舞!」笑笑:「吃飽了才有勁跳舞,對嗎,媽媽?」媽媽順著竿子就爬:「對,對啊。現在,哪個王子要吃東西啦?」笑笑一邊笑著,一邊高高舉起手!媽媽:「好~笑笑王子,你來吃東西,吃完了就可以跳舞!」笑笑乖乖地坐到桌邊。

  【解讀】在最早的時候,孩子還不能區分自己的意願和別人的意願。漸漸地,孩子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當他陶醉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大人強迫他結束,他肯定會反抗,會抵觸,或者根本不搭理大人。這個時候,大人只能用巧妙的辦法去引導他,而不是命令。

  4、為什麼沒人注意我?咦,我一唱反調,媽媽就理我了!

  某日,笑笑在畫畫,媽媽在埋頭看一份重要的資料。笑笑:「媽媽,我喜歡藍色,我畫了一棵藍色的樹。」媽媽隨口應和:「呵呵,藍色的樹?好有趣啊。」笑笑:「結什麼果子呢?綠色的吧?哦不,還是咖啡色的吧!」媽媽敷衍了事:「呵呵,咖啡色的是什麼果子啊?」

  你有沒有用心,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顯然我當時搭話心不在焉。笑笑忽然跑過來,拿水彩筆,在我的資料上猛畫一通。媽媽措手不及:「啊?你幹什麼啊?這是有用的東西,別亂畫!」笑笑才不聽勸,你越是制止,他越是亂畫。

  媽媽這才引起重視:「寶貝,你想幹什麼?我們到紙上去畫,這是媽媽要用的資料,畫的這麼亂,就沒法看了,對不對?」笑笑陰謀得逞,竊笑,拉著媽媽的手一起去畫畫。

  【解讀】渴望被關注,這是每一個人的天性,孩子更是如此。我們常常因為自己的工作,而忽視了孩子,冷淡了孩子,這個時候,他只能通過一些「反常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實際上當你給予足夠的關注,他並非蠻不講理。

  5、嘿,有意思,我很好奇,如果……會怎麼樣呢?我要試試看!

  在公園裡,笑笑看見湖邊有一些怪異的石頭,想要上去爬。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太危險,如果你爬上去,會掉湖裡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試一試:嘿,是嗎?如果爬上去,會怎麼樣?不如拉著孩子的手,讓他勇敢地去嘗試,感覺很刺激哦。

  再說一個例子,浴室有很多水,地上很滑,笑笑偏要進去玩。大人阻止:「不行不行,地上太滑了,如果你進去,會滑倒的!」你越是阻止,孩子越想去試一試:嘿,是嗎?如果走進去,會怎麼樣?不如給他機會,讓他自己去嘗試,只需要提醒他小心一點而已。

  【解讀】孩子天生都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什麼都要試試,常會惹怒大人,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他更渴望擴大自己的活動空間,不斷獨立地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尤其是大人不讓做的事情。如果大人只是盲目地橫加阻攔和限制,勢必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給孩子成長的機會,在保護安全的前提下,試一試,又何妨?

  膽大而心細,就是在實踐中鍛鍊出來的。孩子會懂得自我保護,會明白冒險精神與安全意識,必不可少。

  6、什麼都不行,嘮嘮叨叨真煩人,我偏不照你們說的做!

  吃飯的時候,笑笑想把飲料倒進菜湯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先後阻止:「不準調皮搗蛋!不能倒在一起!」人多未必力量大,大人們越是集中火力炮轟,孩子越是一意孤行。

  還有一個網友給我講的例子,媽媽不讓孩子趴在地上,反覆跟孩子講:「太涼了,太髒了,不準趴著哦,聽話!」但是孩子根本無動於衷,好像外星人一樣完全聽不懂媽媽的話。當媽媽把孩子抱起來,孩子還固執地跑到原來的位置,繼續趴著。

  【解讀】我們大人最經常跟孩子說的一個字就是:「不」,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什麼都不行,嘮嘮叨叨沒完沒了。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非不知道大人所說的道理,當孩子已經習慣了大人們阻止他,他就會厭煩,並努力打破常規。

  7、我倒要看看,媽媽會不會生氣?挑戰媽媽的底線!

  外出前,媽媽給笑笑抹防晒霜,笑笑不好好獃著,拿著防晒霜的瓶子哧溜一下跑掉了。媽媽喊:「喂,去哪兒啊?趕緊擦好,我們就出發了!」笑笑不聽,擠出一些防晒霜,抹在了鏡子上。媽媽制止:「啊呀,別亂抹,別浪費!」笑笑得寸進尺,又擠出一些,抹在了門上、沙發上。媽媽繼續制止:「怎麼回事啊你?擦臉的東西擦哪兒了?」笑笑激情澎湃,又擠出一些,居然抹在了電視機上。媽媽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笑笑!!!」

  跟孩子鬥智斗勇,無時無處不在。媽媽:「笑笑,你來,告訴媽媽,防晒霜是幹什麼用的?」笑笑不以為然:「擦臉唄!」媽媽:「防晒霜,就是防晒,你出門的時候,曬不曬啊?」笑笑咪起眼睛看著天,好像很曬的樣子:「嗯,太曬了!」媽媽:「所以啊,擦上這個,咱們就不怕曬了。」笑笑點點頭。媽媽:「那你看這些鏡子、門、沙發、電視機,它們怕曬嗎?」笑笑想了想:「我覺得,應該不怕曬吧?」媽媽:「為什麼呢?」笑笑:「因為它們沒有出去,沒有看到太陽。」媽媽:「呵呵,對!那咱們還是別給它們擦了,留著我們下次出去再擦。」

  就這麼一邊說著,一邊已經給笑笑擦好了,看你往哪兒躲?

  【解讀】孩子經常會試探性地去挑戰父母的底線,看見你吹鬍子瞪眼,他就特別高興。該堅持的原則,就要堅持;該生氣的時候,就要生氣;當然,除了斗勇,更需要鬥智。

  8、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哼,憑什麼我就要聽你的?

  孩子想在外面玩,不願回家,這是父母們經常碰到的問題。

  媽媽命令,孩子不聽;媽媽動手,孩子還手,進而演變成一場轟轟烈烈的母子對打。媽媽怒斥孩子:「你不聽話還敢打我啊?」

  實際上,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孩子還手是一種本能。無奈,孩子在大人面前總是弱者,最後在權威面前不得不屈服求饒。

  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玩在興頭上不願回家是正常的,一旦跟孩子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勸說起來就容易多了。

  【解讀】很多的「叛逆」,都是源於一種對束縛的抵抗,如果你強迫孩子聽話,命令他服從你的指揮,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甚至還痛下毒手、又打又罵,那麼,孩子只會在「壓迫」下「反抗」!你敢打他罵他,他必然以牙還牙,也打你罵你,「不聽話」的狀況只會愈演愈烈!

  【結束語】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為什麼「叛逆」?

  因為長大了,可以自己做決定,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因為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因為渴望被大人關注,被大人重視,被大人認可;

  因為好奇心和探索欲,想去嘗試一切新鮮的東西;

  因為不想被大人安排,不願服從大人的命令和指揮。

  ……

  「叛逆」就像一顆等待萌生的種子,在孩子的身體深處蠢蠢欲動。

  孩子不是我們隨便操縱的「棋子」,他是一個獨立的「人」,「叛逆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我們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抱怨孩子不聽話。

  請放下權威,去傾聽孩子們的內心!


推薦閱讀:

孩子2-16歲要經歷三個叛逆期,家長們知道如何應對
教育專家:叛逆期其實是好的開始,家長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
如何反駁「我花錢到學校來是買服務的,老師無權管我「這種滿篇槽點的話?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無需打罵,家長這樣管教,孩子必成大器!
家長課堂:家長必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

TAG:兒童 | 獨立 | 智慧 | 成人 | 動力 | 叛逆期 | 依賴 | 叛逆 | 內在 | 過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