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孔子到魯迅:中國傳統文化由「仁義道德」走向「吃人」
06-30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主要是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道德」,所以將中國傳統文化概括為儒家思想「仁義道德」,的確是抓住了精義所在。魯迅先生將中國傳統文化「仁義道德」斥為「吃人」,是因為「仁義道德」否定了人作為「個」的存在。「仁義道德」規定了嚴格的等級秩序,在這種倫理關係中,人們只有義務,沒有權利。等級秩序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社會生活,一直以來人們處於一種被奴役的地位。 關鍵詞:仁義道德 吃人 中國傳統文化 孔子 魯迅 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他說:「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許多也在中國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學說流派,這就是有名的『諸子百家』。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族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這些傳統美德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可見中國傳統文化是很博雜的,其思想從古至今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在中國眾多傳統文化思想中若硬要推出一個主流,應該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起,此時開始儒家思想就成為官方正統思想,從此主宰中國社會兩千餘年。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當然,這許多都是為維護封建正統、為皇權父權服務的。將中國傳統文化概括為儒家思想「仁義道德」,的確是抓住了精義所在。 「仁義道德」泛指儒家的一整套道德規範。出自韓愈《原道》:「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何謂仁?孔子曰:「仁者,人也」,[1] 「仁者,愛人」。[1]朱熹注說:「仁者,愛之理, 心之德也。」也就是說,仁實際上就是如何對待人,如何處理人與人的關係的道德學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德」即倫理道德,「禮」是指周禮,周禮實際上是周代的憲法,也就是當時人們的行為準則。孔子要求人們尤其是仁學的實踐者要「修德」,要「克己復禮」,一切行為都要符合禮,不要超越禮的規範。正如李澤厚說:「孔子講『仁』是為了釋『禮』,與維護『禮』直接相關。」[2]孔子認為人類社會是由人與人之間的複雜關係構成的, 而最為重要的是首屬關係, 如兄弟、父子、君臣關係等等。因而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角色行為理論, 而且為了維繫這種關係, 他還提出了「忠」與「禮」、「孝」與「慈」、「弟」與「敬」等倫理原則。孔子的學生有若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論語?學而》)把「孝弟」看做仁的根本,說明了孔子及其儒家對「孝弟」觀念的極端重視,對家庭的社會整合功能的極端重視。孟子說:「仁之於父子,義之於君臣。」(《孟子?盡心下》)「人之有道也,飽食?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舜)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這是孟子提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其目的在於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中庸》中孔子曰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親親」這種關係是基於血緣,「親親」強調親情關係,要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庭內部互相愛護團結。「尊尊」是一種秩序的規定,它要求在家庭內部、貴族之間、貴族與平民之間、君臣之間執行,講究尊卑關係、秩序和等級。而在這種等級森嚴的倫理關係中,人們只有義務,沒有權利。 孔子的儒家學說不但沒有使兩千多年的中華民族封建社會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反而使學術蕭條、封建迷信盛行、專制橫行。直到五四運動,白話文興起,中國學術界才高舉「科學」與「民主」兩大旗杆。魯迅在1918年創作的《狂人日記》里深刻揭露了所謂「仁義道德」那套儒學思想不過是「吃人」兩個字而已。我由衷欣賞魯迅先生對於孔子及儒學思想的觀點和態度,他將中國傳統文化「仁義道德」斥為「吃人」,是因為「仁義道德」否定了人作為「個」的存在。 穆勒說:「不管以什麼名義,毀滅個性的做法就是專制。」從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確立,於是中國文化成了統治者的文化,他們肆意串改,惡意傳播,將統治者的思想強加於人民大眾,以達到控制人民的目的。統治者所謂的「仁義道德」,是孔子儒家的一種巨大的政治成果,是政治體制的政治產物。這套儒學思想始終貫穿著帝制即奴隸制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意志。其實質,是進一步企圖以儒家的思想限制和「規範」人們的思想言論和行為,使之因「奴化」而「忠君尊王」,達到維護其奴隸制模式專制統治的罪惡目的。統治者要求人民群眾每個個體都要為集體服務,只有達到他們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才稱得上所謂的「仁義道德」,這是赤裸裸的「吃人」,是對於人格的踐踏和人性的泯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魯迅對孔乙己的描述,也是對全體國人最直接的定義,教條下的中國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傳統文化留給人民的只有惰性和不爭,中國人永遠不會爭取自我實現、自我突破。教條下的傳統文化使得國人失去了思想,沒有思想自由,人就像一個個傀儡,活在操縱者手中。 歌德說:「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每個人新生的時候都是最有尊嚴的時候,他們不聽教唆,思想獨立,人格自由,不被這個「吃人」的世界所同化。但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已被這個充滿「仁義道德」的世界同化了,我們成為這個教條下的犧牲品。正如富蘭克林所說:「放棄基本的自由以換取苟安的人,終歸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 將「仁義道德」斥為「吃人」還由於從古至今規定嚴格的等級秩序,在這一等級秩序中除君主外,其餘階層都受壓迫。董仲舒為了維護封建等級制提出了「三綱五常」的理論。「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它反映了皇權專制主義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體現了整個皇權專制主義統治的結構,是統治階級的思想武器。在這種等級秩序里,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能夠實現其無節制的貪慾,不僅是真、善、美的化身,也是假、惡、丑的集大成者。人們分為若干等級,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處於什麼位置,日常行為中應當如何遵守不同等級的規矩。等級秩序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國人從小就受到人分幾等的教育,一直處於一種被奴役的地位。 到了「五四」時期,陳獨秀的《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吳虞的《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本論》、《儒家主張專制主義之害》,李大釗的《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孔子與憲法》,還有魯迅的大量雜文與小說中可以看出,他們把傳統的孔子、儒家、仁義道德作為反封建反傳統的突破口,強烈地要求打破封建專制主義的思想統治,以反對封建綱常倫理對人性的扼殺為焦點,爭取人們普遍的精神解放。他們紛紛從「打倒孔家店」入手,高舉「自由、人權、平等」的大旗,向中國封建傳統文化「仁義道德」發起了猛烈攻擊。他們渴望新社會、新思想、新民主,他們希望國人脫離舊社會那滿口的假仁義道德、教條式的生活準則;他們希望國人追求人格獨立、思想自由,遠離「仁義道德」,擁抱新生命。而那時的社會,人們仍然沒有意識到改變,人們沒有思想,沒有尊嚴,習慣於引導式的生活,人們迷失在茫茫世界中,永遠沒有方向。 幾千年壓迫式、教條式的生活使得國人失去了對人格獨立的追求及對自由的嚮往。中國人害怕改變,不敢探索未知世界。魯迅之所以要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如此激烈的批評乃至徹底否定,正是基於他當時對中國近代落後原因的思考,基於他對國人和社會所展現出種種醜陋猥瑣、卑怯麻木、愚昧冷酷的思考。而如今的中國人,需清醒理智地去糟存精,才能掃除那些潑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污水。 參考文獻 [1] 四書集注?中庸[A]//朱熹集注[M].長沙:嶽麓書社,1988. [2]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4] 林非.魯迅和中國文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管理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在批判中繼承,在創新中發展
※一個海派玉雕大師,竟然將古代的玉器改造的這麼美!
※古代的凡人如何去龍宮?
※郭沫若同志手跡《蜀道奇》下集,傳播中國書法,傳承經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