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怎樣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

心理引言: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 ——心靈咖啡網

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們在進行了長達二十多年的跟蹤研究後,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愛幹家務的孩子相比: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離婚率與心理患病率也有顯著差別。由此可見,參加家務勞動不僅僅是孩子為父母分憂的權宜之計,更重要的是它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就業成才和生活幸福。因此,我們要創設良好的條件,讓孩子從小就自然而然地參與並熱愛勞動。

切記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做父母的一定要記住,不是家庭勞動需要孩子,而是孩子個性的發展需要家庭勞動。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的著眼點不應放在勞動的效益上,而應放在勞動對孩子的個性全面發展的巨大意義上。由於經驗和能力的局限,有時孩子的勞動也可能會給父母帶來更多的麻煩,但是從教育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這個長遠的目標來考慮,還是值得的。

讓孩子明確,干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是每個人應盡的一份義務

應該從小就讓孩子明白參加掃地、洗菜等家務勞動,是他自己應盡的一份義務,而不是幫父母幹活,這樣孩子在幹家務活時,就心甘情願地去做,而不會討價還價地講條件了。而有的家長在讓孩子幹活時總愛說:「你幫我干點活。」久而久之,就會使孩子缺乏家庭責任感,也就不願意幹家務活了。也不要以賄賂的手段來利誘孩子做家務活動,否則,沒有「實惠」作強化物時,孩子就不願幹家務活。

讓孩子模仿父母做家務

孩子在幼兒期時是好奇和好模仿的,他們在看到家長整理房間、洗衣服、洗菜時,會有一種新奇感,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非常樂意模仿家長做這些家務活。你洗衣,他就在旁邊玩肥皂;你包餃子和面,他就伸手去揪一塊面玩。這時,我們可以吩咐孩子做一些十分簡單的事情,如,拾起娃娃,把報紙拿給爸爸,給媽媽拿雙拖鞋,把自己的垃圾、廢紙等丟到廢紙簍中等。

如果從孩子的幼兒期開始,就讓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愉快地參加家務勞動,而且沒有辛苦的感覺,更不會認為是額外負擔。

要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快樂,安排一些你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家務

安排孩子做那些他感到對家庭生活做出重大貢獻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洗菜等。讓孩子做的家務活要有趣味性,如幫助擺餐桌時,可讓他放一些色彩鮮艷、有圖案的桌墊、餐巾紙等;請孩子把臟衣服放到貼有米老鼠的衣簍中,這樣,孩子對家務活就會感興趣而樂意去做。在勞動中增加競賽性,如你在家務勞動中和孩子玩「比比看誰做得好做得快」的遊戲,相信孩子會更樂於幫忙。

父母應成為熱愛勞動的榜樣

平時父母不要因為做家務而發牢騷,否則,孩子會認為家務勞動是很累人的,因而不喜歡做家務。如果父母做家務時放點音樂、哼哼歌,就不會使孩子對家務產生反感。即使父母有時討厭做家務,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發牢騷。做父母的更不要在要求孩子做家務時,自己卻在一旁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

不要用勞動來懲罰孩子

在孩子犯錯誤後,有的家長喜歡用勞動來懲罰孩子,還美其名為「勞動改造」。事實上,這樣的教育,不但沒能使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相反還會使孩子對勞動產生厭惡感。

推薦閱讀:

最能打的其實是父母,孩子可以作證
孩子習慣的培養
育女記4:孩子哭得聲嘶力竭 我卻連伸手拉一把的力氣都沒有 老公一把推起婆婆 媽,你怎麼不起來?
母親為5塊錢狂扇孩子:如果不是貧窮到絕望,誰會如此喪心病狂?
孩子聰不聰明, 其實跟爸爸的關係不大, 關鍵還得看媽媽

TAG:孩子 | 家務勞動 | 勞動 | 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