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智慧
(2011-03-27)
一:中國文化的特質
我要講的題目叫中國文化特質,我改一個題目叫中國的智慧。
我就從中國兩個字講起,各位在小學讀書的時候就知道中國這兩個字,但是這兩個字在中國2500年歷史當中,孕育豐富的內容。這個內容可能在座人不一定全部知道,所以我就從中國兩個字講起,最早出現在夏商周時代,跟中國兩個字相近還有兩個字大家知道華夏,還有天下。華夏是什麼概念呢,華夏華是指的服裝,有服裝之美為之華,夏是指禮儀。
這個禮儀不是我們現在講的一種形式,這個禮儀是制度涉及,天下我放在第三個解釋,接著要講中國,中國兩個字在商周出現和另外兩個字對著講就是儀禮,叫中國在內儀禮在外,這個是什麼概念,我們知道首先還是一個地理的概念,不過今天我畫一個圖,商周時代地形圖沒有一個地理概念,我就用現在中國行政圖畫。這是大概一個我們現在中國的行政圖,黃河然後長江,在商代政治中心就是我們現在河南的安陽地區,從西部來的一支族群周王,建立西周從陝西的陝北開始,杞縣,周王朝在滅商網以後建立起來,南部有上海,這個是武漢就是楚國中心,四川成都這個蜀國,往下走包括現在東南亞半島這個地方當時稱為南蠻,這個是朝鮮,這是日本,包括現在菲律賓,斐濟等,這邊叫東夷,那個時候還沒有長城,不過長城這條線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分界線,包括現在蘇聯貝加爾湖地區,這個地區叫貝利,甘肅天水往西,古代叫蔥嶺,現在叫巴希爾高原。中國首先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從商周開始,說中國是什麼,中國者聰明睿智之所集,這個地方居住聰明睿智人群,不僅有豐富物產同時創造大量的財富,禮儀之所思推廣禮儀文化,師書教育之所用,這個地區推廣一種奇特,新的技術,下面說了一個話,說四儀易行也,中國和周邊關係是什麼關係,希望四儀向中國學習,告訴中國不僅僅是地理概念是一個文化概念,北宋有一個學者,寫了一個文章叫中國論,文章不是很長。
當四儀住洞穴中國已經有了建築,四儀沒有軍臣概念中國已經有的禮儀建設,沒有學習的時候中國已經創造了文字,你穿你的衣服我穿我的衣服,各不相擾,各自為安,為什麼要寫這個文章,因為北宋受到遼金進攻,北宋就到我們現在的杭州建立南宋,草原文化族群說應該來中國學習,如果不學習就不要擾亂我們,清代末期譚嗣同講了這麼一句話,說國能禮儀中國治,中國不能禮儀的話,儀禮之。這句話讓我們從2500年歷史文化延續過程當中知道,中國不是地理概念,不是宗族概念,而是一個文化文明代言詞,我姓王,我複姓完彥,一個少數民族,我們再這樣一個時代在中國加工,中國製造,中國成為一個世界負責任大國的時候,我希望在座各位能夠把2500年歷史背景當中理解中國,因為2500年中國所代表跟周邊族群,是一個什麼關係,是一個和平睦鄰的關係,18世紀中葉中國是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和周邊國家關係永遠是最和諧的關係,我們現在有兩個概念,天下概念在春秋開始有這個概念,到了漢代這個概念確立起來,天下是什麼概念,以中國為文化中心的和外化之民,從周代開始,這個周國和周王朝是一個禮儀之邦建立在一定經濟制度,這個經濟制度是朝貢制度,舶來後而,希望這些諸侯國進攻禮品少一點,中央還給回報要大一點,這些外話之民在價值理念認同中國,有我們現在的概念叫文化中國概念,這樣一個體系叫天下。2500年中國走下來是天下的概念,這是我們現在重新認識從歷史當中了解中國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以這就是我們偶爾想到,當我們總理到世界聯合國一般辯論會表態說,我們中國強大了也不會稱霸,我不反對這種表態,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不一定完全被他人所了解,為什麼?因為國與國之間是一個利益衝突概念,這種表態是表達自己價值理念,反過來說我用2500年歷史告訴世界,中國對其他民族國家沒有任何的地域概念,沒有侵略概念,這就是我們中國在歷史當中具備重要一點,這是我要講的第一個概念。
第二概念,我們講一下中國的智慧裡面,非常重要一個概念。這個概念就是中庸,所謂中庸就是折中,調和,無原則,和稀泥,歷史當中這個概念是什麼意思,最早我們知道這個出現在論語當中,論語首先中庸是一個德。說中庸是最高德,孔子對那個時候很感觸,中庸作為一個制,在春秋戰國百姓已經很少了解,不僅是一個德,而且是一個思考方法,我們叫一分而三,不是我們了解一分為二,一分為二很容易導向兩元對立思考,很容易引起對和錯的判斷,60年來我們都是講的兩元對立價值正確和錯誤判斷,我們說社會主義好,資本主義就不好,我們「寧要社會主義草,都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凡是敵人反對我們就擁護,敵人擁護我們必然反對,這樣邏輯推下來很可笑,這個邏輯推論,我們提出我們思維方法可以不可以調整,從自己3000年文化中尋找資源,我不太喜歡與時俱進的話,作為一個個人鼓勵立志沒有問題,作為文化選擇,作為國家文化選擇這個不合適,時代所表達的東西沒有經過歷史的沉澱,我們很難給它定性,我們想起1935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者,這個歷史學家說,一個民族大膽向外國民族學習的同時,不要忘記本民族傳統,我歸納為叫反本開新,我們今天從這個角度,從中庸角度講一下中國思維方式,思維方式不是一分為二,什麼叫中庸,不僅是一個道德,同時是一個思考問題方法,第一點請各位記住,中國智慧是講了一句話,凡是大德必有大智慧,我相信陳游標先生就是一個大德,所以陳游標最有智慧,我不相信黃光裕是大德,07年我說他會遇到大麻煩,第二要中庸是一個德,同時是一個思考問題方法,在論語中怎麼表達。指認識事物形式要認識事物內容,認識事物發生原因,認識事物發展結果,研究兩端的同時要持中,把握中,當然這個中,各位要理解,不是50%,中央的中,中就是三,研究事物兩端要持中,要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中國古代三就是多的意思,要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在思考從多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時候,持中無權,權是什麼意思,權是變的意思,從第三個角度,多個思考問題不要忘記變的概念,認為我們說任何一件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之內。舉一個例子,現在少見一點,5、6年前,在最繁華交通路口都會有兩句話標語,「寧停三分不搶一秒」,這個標語對複雜空間概括很清楚,路口交通特別繁忙雜亂,不然會出現危險。你能不能把寧停三分不搶一秒搬到你的生產車間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任何一個事物存在都在特定時間和空間之內,沒有一個事物超越時間和空間,成為永恆的真理,因此我們在把握第三個角度看問題,要有變的概念,如果從第三角度看問題,沒有變的概念,就落在一邊走向極端。這段文獻給各位用很簡單的話解釋完,我們說幾個例子,第一例子是講古代有個舜王,這個舜王歷史文獻中給他一個大稱號,就是大孝子,這個孝子做了一個事情,叫娶而不告,娶一個老婆不告訴父母。各位不是歷史事實考證是一個邏輯辯論,舜王為什麼娶而不告,因為他告而不娶,因為如果把結婚事情告訴父母,父母就不讓他娶,怎麼思考這個問題,是在不娶還是早娶兩點思考問題,他換了一個角度想,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從第三個角度想問題的時候叫娶而不告,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這個就是我們中國孝文化裡面「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大孝,尊親,在文獻裡面解釋很多,很簡單父母之意不可逆。各位這個年齡父母70、80歲也有,年齡大有一點會很,有一種很固執,怎麼勸也不聽,《論語》說要己諫,就是輕微勸,但是還是不聽,所以叫建智不從,做子女就勞而無怨,喜是因為他們年歲大在世,另外因為年歲大,生老病死不是你能掌握的,在儒家文獻有父要不慈,子可以不孝,君是臣石邊一個土界,君可以視臣為賊。第二是講佛,父母在世我們做子女不能觸犯法律,如果觸犯法律受到法律懲罰,會給父母帶來了屈辱,由此讓父母折壽,所以中國孝文化第二句講到這個意思。
第三膝下講能養,各位做到,做子女有一些錢給父母,買一些營養品,錢多一點就換一個有陽光的房子,晚年舒服一點,所有這些都是能養的概念,中國文化裡面把這樣能降變成三順,變成不孝有三最低的層次。我講課經常說到一句話就是「常回家看看」,歌充分把中國不孝有三表達最清楚,為什麼要常回家看看,首先表示對父母的尊敬,為什麼要回家看看父母高興,因為你沒有被雙規呢,沒有違法犯罪,所以做到第二佛,第三能養,這個在中國文化裡面不孝有三樣,但是比這個還大是無後,沒有後代是古代宗法社會決定的,跟今天社會有很大差距,才有這樣一個概念,他之所以舜王娶而不告,他考慮問題是無後的問題,告不能娶,就娶而不告,是不是一個歷史事實,描述是一個邏輯判斷,看問題不在娶上,也不能在不娶上,看問題是跳出來看問題。
第二個例子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概念,男女授受不親,授受是交手,男女不能交手,就是不親是重大禮儀原則,男女之大房,既然男女不能交手,是一個最大原則,有人問你嫂子掉到井裡面怎麼辦,按照這句話也不能救,因為她是女人,就死人了,孟子怎麼回答,說嫂溺要援之以手,這個就是一個結論,如果把男女授受不親當成原則,援之以手就是靈活處理,是不是落在原則上還是在靈活上,即不能在原則上也不要在靈活上,因為要看到是一個特殊場合,還有另外一條原則,就是中國文化以儒家為首的,給各位安置四種心,生來有是非之心,羞恥之心,慈讓之心就是禮讓,生來有惻隱之心,惻隱是同情,四種心叫天覺對立面,就是人覺,我不是生出來就可以當教授,院長,這是我大概努力一生,別人給了我一個榮譽,天覺就是生來就有,從中學講的辯證唯物主義開始批判了,這個批評都是錯的,這個不能用先進,落後,對與錯討論這個問題,這是某一個理論跟自己設置一個前提,在座有四種心,為什麼今年有不好的人,因為你們把四心丟掉了,儒家說求放心,這不是一個對錯,也不是唯物主義,維心主義的問題,像佛教說在座各位都是從無名發生的,無名就是渾渾沌沌,基督教說,亞當夏娃不聽上帝吃了蘋果,各位帶著原罪來到世界,各位要天天向上帝祈禱,因此我有四心有同情心,在特殊場合下要靈活處理,思考問題方式不是落在兩點,而是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
再說一個例子,《論語》講到一個不義之財,於我之浮雲,對錢沒有概念,另外講有富可求,有小富可以拿到,我拿一個鞭子替別人看門,這個事情我們也要做,跟現在關係最大的概念,論語中有一段話,這個概念叫直,有一個孔子老朋友對孔子說,他們那個地方很直,其父壤羊,父親偷了一隻羊,兒子告訴樂觀官,孔子說你那地方是這樣,我這個地方是這樣,子為父隱,字面意思父親偷了一隻羊,兒子為父親隱瞞起來,父子互相包庇,我們常常誤解孔子藐視法律,不是,孔子說怎麼引導國家,要導之以政,用政令,政策引導社會,其之以行,在這個地方不是討論藐視法律的問題,這個地方討論是什麼概念,這個討論回到直用今天漢語叫直正,還包括人情的問題,最近看看我們法律問題討論,最近出了一條,父子問題,親情問題,可以在法律上量刑減弱,其實在中國古代就討論了,西方法也保留,我父親偷了羊,我可以請求迴避,因為再一個合理社會,即要有情的同時也要法,只有法的社會不是一個人道的社會,在這個地方孔子是講的情與法的問題,不是只講法的問題,也不是只講情的問題,這個是一個例子。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概念,在孫子兵法裡面討論的,說士兵跟你沒有建立情感關係的時候,懲之則不服,用制度時管理士兵,不會從心理裡面認同你,不服則埋怨,前面這一段是講情感管理,後一段士兵已跟你建立親情關係,結果不用制度管理。這個法為制度,不用制度管理則不可用,不用制度管理不可用,這個地方討論的情與法,這個地方是制度,情與制度也不能落在一邊,不能落在情上,也不能落在制度上,這個概念在另外文獻就出現了。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失之以寬,這個是中國早期戰國策文獻,政是什麼概念,是政策政令,政令制定比較寬泛,當你看到這種散漫情況,作為一個管理者要糾正,所以慢則糾之以猛,用猛糾正散漫狀態,猛就是嚴厲的管理,包括建立一套非常複雜的操作的手冊,用這個辦法管理。所以政寬變成散漫,散漫要用嚴厲糾正,另外情況出現了,猛則民產殘,這種結果讓下屬失去積極性和原創性,不需要原創性不需要積極態度工作,要看到你給他制定管理條例,你的管理條例比先前要複雜多,有四六條大原則,還有七八條可以執行細則,每個員工只要看管理條例就可以了,積極性會喪失,因此原創性也不會發揮,這種情況一出現又要調整,殘則失之以寬,把條件設置寬泛一點,這個過程不是嚴就是寬,不是寬就是嚴,只在寬和嚴上想問題,古人說以寬濟往,要以猛濟寬,濟是幫助的意思,就是說寬猛相濟。不能落在寬上,也不能落在猛,所以最後說以寬濟猛,以猛濟寬正式議和,主導用和來主導,舉了這麼多例子,想說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不用兩點考慮問題,而是從第三點考慮問題,第三點考慮問題關鍵是和字,我們把這個概念做一個解釋,這個概念非常重要。這是中國文化裡面非常核心的概念。
我想這麼幾年我們提最好口號,就是構建和諧社會,這個最符合中國文化傳統,但是這個和諧社會不是我們理解統一思想,統一意志不是這個概念,先秦有一個討論叫和同之變,誰主張和儒家主張和,制度根本作用是要推崇和,誰主張同是墨子有一篇文章叫尚同,同就是統一思想。
下屬跟領導要形成這樣一個不同的意見,而不同意見其實就是多,因為中國古代最早和字出現在音樂裡面,中國古代音樂知道,7個音節,根據不同的序列和節奏組成一個音樂就是一個和諧的音樂,是7而不是1。是7個不同的音節組成的音樂,和諧一定是多元化,我們過去的歷史,我們相信用鬥爭辦法解決統一問題,今天中國社會已經成了不同的階層,而不同階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內,能夠和諧共存每一個不同階層人有他發言機會,他申訴權利制度設計這個,才是構建和諧社會,儒家說這樣一個和諧社會每個人要發言,我們在座有2千多人,每個人要上台講課不現實,儒家說和是好,所以叫知和而和,我知道和是非常重要,和是允許多元化存在,不用理截止它,不可行也,和是很重要,但是不用理截止,所以你看看儒家說法不可以落在一邊。這就是胡錦濤總書記話,民族法制,公平正義,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完全符合了中國傳統,這個就是和諧社會,這就說今天任何人思維方式,回到自己古典都會找到他的資源,今天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要回到經典時代,閱讀自己的經典。
二:中國文化需要返本開新
把中國文化價值觀推向世界
在上世紀30年代有一個學派「學衡派」,陳寅恪是這個學派的精神領袖。他在《學衡》雜誌上說:「一方面不忘記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一方面努力向西方學習。我認為可概括成四個字:返本開新。」這個學派的陳寅恪、湯用彤等都是在學界建立文化典範的人,他們有很好的傳統文化的基礎,又都在國外留過學,受到西學的訓練。比如,陳寅恪先生的治學方法、立意都非常高,都是怎麼讓中國接受世界文化,又怎麼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所以中國文化書院有一個堅持了將近25年的宗旨,就是馮友蘭先生講的:讓世界文化走進中國,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現在常說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追尋中國文化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在國學中應該是自己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悟和認識。中國人還是要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讓自己安身立命的東西。這也是我提倡的,要返本開新,既回到自己文化的傳統中,又接受西方的文化。
因為說到底,大到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小到一個企業家非常成功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發現真正讓中國走向世界,或者讓企業立足的方法,不只是提供一個多好的產品,而是提供一種思維方法和價值觀。當思維方法和價值觀念被世界認同的時候,才能是一個真正的強者。至於學習企業管理、經營模式那都是具體方法的層面。在哲學的概念里,這是一個「道」和「術」的關係,「道」一定是在「術」當中,或者是在「器」當中。
哲學要追問的三個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一個國家富強了,一樣也要問這些問題。中國承繼著數千年的文化傳統,未來的中國,應成為世界負責任的大國,那麼現在的中國綜合國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既要學習西方文化,又不要忘了本民族文化。因為,中國要成為世界中的負責任大國,不只是憑藉綜合國力有多強,還要把我們的文化價值觀念介紹出去,被其他國家、民族所理解,才可以說是真正的大國。所以,國學在今天有所發展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我1985年在新加坡訪學,開始把國學運用於對商業的思考。那個時候「亞洲四小龍」興起,也引起了關於西方經濟模式和東亞經濟模式比較的討論。人們認為東亞出現「亞洲四小龍」,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四個地方都是在儒家文化圈裡面,所以說中國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對亞洲經濟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的。我應該算是親身經歷了這幾個地方,在我看來,用文化的角度來說,儒家文化對亞洲經濟發展有作用,但不是一個全部的作用,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顯然,東亞經濟的發展,肯定有這個地區文化特殊的原因,就是這個地區的人所認同的一個觀念,也就是李光耀所說的「亞洲價值觀念」,這其實就是中國化的價值觀念。我想有一點無論中國香港地區、中國台灣地區或者新加坡、韓國、日本等,他們在社會價值的認同上,儒家文化和中華文化影響處處可見。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漸漸意識到中華文化價值觀的重要性。
現在,傳統文化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各地的國學培訓班剛剛開始起步,文化傳統開始復甦,這就是一個好的氣象。《開心詞典》也好,于丹也好,大眾媒體紛紛開始了對傳統文化的介紹,引導大眾關注經典文化,就使大眾和文化傳統有了接觸,其實這樣也很好。我並不反對用比較商業化的手段來推廣國學。正如沒有絲綢之路,佛教哪能傳進中國;如果蒙元帝國沒有達到歐洲,中國文化也不可能那麼快得到傳播;鄭和下西洋也帶去了中國文化,文化傳播一定是和經濟活動連在一起的。所以,通過一些商業活動來傳播文化,一點都沒有錯。但是在推廣過程中,追求的利益要合理,要取之有道。如果認真說的話,國學不能做心靈雞湯,也不能當快餐,還是應該回到經典。任何一個時代的進步都是要回到經典,比如說文藝復興就是回到經典,同樣我們也要回到經典,我們不能僅僅通過娛樂的方法,而是要認認真真地去讀經典,這個不是政治可以推動的,還是需要每一個中國人應該自己明白的道理。
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個人要有道德責任,一個企業也要擔負起民族、國家、社會的責任。
「德」是中國文化很核心的概念
我也不太同意「商場等於戰場」這種價值觀。商場應該是人們拼搏、敬業、創新、奉獻精神展現的場所,而不是「拼殺」的戰場。學會欣賞你的競爭對手,而不是在「朋友」「敵人」的二元選擇中思考你的交易,應該是企業家經營的最高境界。
所以企業不要僅把利潤最大化作為自己的最大目標,而要把共贏作為自己的目標。一個企業真正要做好的話,是應該有對民族、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的。所以我常說德可以分為大德與小德。「小德」就是自己的道德修養,「大德」就是對民族、社會、國家的責任感,這就是儒家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一定要有這種責任感。《易經》的《坤卦》說的好:「厚德載物」,沒有這個「大德」,就撐不起企業、國家這麼大的一個「物」。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以讓我們理解一個人要有道德責任,一個企業也要擔負起民族、國家、社會的責任。
美國的哈佛商學院已經有了倫理課程,他們出版了《經濟倫理學》《財會倫理學》《人力資源倫理學》等很多書,也已經有了翻譯版本。西方經過幾輪的經濟發展已經意識到了經濟活動中人的問題,而我們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經濟倫理的重要性。
西方的商業倫理和我們說的商業的「禮義秩序」沒有什麼不同。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人要追問自己,有沒有符合基本的道德約束。作為個人,需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如果企業比較小的話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如果是規模大的企業,就必須有民族、國家、社會責任感,也就是要求「齊家、治國、平天下」了。否則,諸如這幾年那些迅速成長的企業,因為領導人的道德的缺失,瞬間破產或急速萎縮,不是一個讓人唏噓的例證嗎?
現在在國學的推廣上,加入了不少商業化的手段,同樣需要注意這個問題。希望這麼多從事國學相關培訓推廣的機構能夠心有所系,真正地推廣文化,如果目標變成利益最大化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容易造成人們對國學的一些誤讀。中國文化中有「義利之辨」,可是人們只片面理解「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而忽視了《易經》中所說的:「以義取利,不謂之利,而謂之義」。當這個「利」的取得是為了大眾,那就不是「利」,而是「義」了,所以通俗地說就是掙錢要有道德原則。
不顧及「義」,而單純地追求「利」,掙錢沒有道德原則,是被中國傳統文化鄙視的。沒有自我道德意識,沒有對國家、社會的責任,那是不可能長遠的,很多商場上失敗的人已經說明了這一點。如今的商戰也可以說是道德戰,企業無視道德約束,只把《三十六計》作為自己的手段,那麼企業規模越大,思維越可怕。很多企業家都認同我這個觀點,讓企業最終站得住、站得穩的,是你對市場規律認識的全部,而不僅是利潤最大化。
雖然我自己沒有在商場的經歷,但是我見過的商人絕非是爾虞我詐之人,這點給我很多感觸。應該說,「德」是中國文化很核心的概念,所以我講《孫子兵法》的時候說,「以德治兵者得天下」,這也是我在授課時最希望傳播給學生的。
古代書院的功能,比如講學、藏書和祭祀等,現代書院對於這些傳統的傳承,要「溫故知新」。
秉承師生對話的書院傳統
當前書院教育的興起是中國文化復興的一個標誌。晚清學者章學誠說過,私學的發展是學術自由發展的必經之路,季羨林也一直主張官學、私學要共同發展。從教育制度上來說,孔子對教育制度的最大貢獻就是辦了私學。在美國,常春藤五個大學全部是私學,他們為教育建立了一種教育的模式,提供了一種發展的制度,推動了整個西方教育的發展。
現在社會上有不同的力量在辦書院。有一些退休下來的領導想做一些事情所以主辦了不同形式的書院,或者企業家拿出一些資金來投入書院的教育,這些都是好事情。大家都有一些意願,比如在今天這樣的經濟發展狀況下,怎樣用這種方式進行一些研究,設立一些課程,通過一種教育環節使這樣的價值觀念被推廣出去。
古代書院的功能,比如講學、藏書和祭祀等,現代書院對於這些傳統的傳承,要「溫故知新」,其中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古代書院教育的方法,老師和學生是一個對話的狀態,教書育人,教學相長,今天制度化的學校就缺失了這些。書院傳承了一個師生之間共同切磋、因材施教的傳統,老師是道德楷模,不僅是教授知識,更多的是教給你做人的道理。所以,《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我們書院這麼小的圖書館,雖然不可能把書籍全部收集,但是幾大類書籍都是全的。現在也有一個數據圖書館,研究方法變得很便利了。但是又出現一個問題,容易只是進行概念研究而忽視了前後文的意思,這樣讀書只是講效率。現代化的標誌就是效率化,但是在學術上不能只是講效率。用大講堂的方式、用媒體的方式來傳播文化,這些都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因此忽略了認認真真坐下來讀經典,那文化就變成快餐了。但退一步說,當文化連快餐都不是的時候,就不會有人對文化有興趣,所以像現在這樣有人周末不休息,來這裡讀國學班,就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了。
這也是國學院重新開展拜師禮等儀式的原因所在。國學院的「儒家思想單元」是以全體學員在孔廟實修結束的,當日進行了隆重的拜孔儀式。孔廟是講儒家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場所,營造了學習儒學的環境,因此,在孔廟進行拜師禮是很有意義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禮儀、祭祀儀式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包括對當前的時代來說仍然是很有必要的。禮樂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內容,當然並不是說儒家的禮樂、儀式要像其他宗教那樣,做到極致、嚴格。它只是「尊師」及「敬畏」的象徵而已。
國學院的拜師儀式在每次開學典禮都會進行,不只是拜孔子,學員們還對現在的老師行拜師禮。注重拜師儀式,目的並不在於恢復很多古時的禮節,而是要倡導尊師重道的傳統觀念。我很認同《學衡》雜誌的立場和取向,即「昌明國故,融會新知」,在學習世界先進文化的同時,也要從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將傳統文化的精華髮揚光大。譬如學國學的企業家仿古人行拜師禮,普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傳統觀念,是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仍然不可缺少的。
大部分人上完課之後,對他們來說,最主要的目標變成了自我人格的培養。
希望國學帶來清新的空氣
現在國學院已經招收了幾批學員,學習國學的企業家非常多,我自己也去全國各地幾個有名的商學院講課,可以說出現了一個「企業家學國學」的熱潮,這大概也說明了企業界需要一些國學方面的知識。
國學院可以說通過自己很獨特的課程結構和修習方式吸引到很多學員。一個是在課程架構當中,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教學的主要內容,除了知識的傳授以外還有道德理念培訓,除了道德理念培訓,還有養生概念的一個傳授。一個人在今天的社會裡怎樣養生,也是很關鍵的一部分,這個養生,不僅僅是只講身體,還需要養心,所以我們把養生的概念和文化知識,還有道德培訓互相調整,構想了這樣一個課程。第二,我們把佛家、道家、儒家放到一塊,三家合一。
各家、各教的理論在一個課堂先後進行,會有一些衝突也是很正常的。比如,儒家不講「神」,道教就講「神」;儒家講人是有良知的,人性本善,佛教則認為人從「無明」開始,長了眼、耳、鼻、舌、身,於是觀察世界有了分別心,於是就有苦惱,如果你信仰佛教,佛教就幫你破除苦惱;道教認為人是來自「氣」,因為只要練好丹法,就可以升天了,可以長生不老了。但這些都不存在相信不相信的問題,每一家、每一教都立定了一個教化人的方法,這些差異都是正常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讓這個班有多種觀點和意見共容,儒、釋、道「三智」圓融,這也是我們的宗旨。
我們的學員目標群體還是以企業家為主。其實,中國文化書院與三智道商國學院合作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辦一所私立大學,按照自己的宗旨辦學,為中國現代教育做出點貢獻。
企業家們進入書院學習國學,一般都最希望提高自己,使企業得到發展。但是大部分人上完課之後,對他們來說,企業的發展已經不是最大的苦惱與困惑了,最主要的目標變成了自我人格的培養。怎麼讓自己的心理變得平靜,思考問題變得多元化,這大概是他們得到最多的。通過這樣的學習使自己的思維方法打開了,使自己對人生有了感悟,這大概也是國學班在今天所發生的作用。我相信有道德責任、有睿智思考的企業家,他們的企業一定會有更大的成長。希望國學給中國企業管理帶來一股比較清新的空氣。
2011年3月27日
非責任編輯:江力
推薦閱讀:
※讀世道人心,悟智慧人生(人生大悟,值得一讀)
※羅中立油畫《父親》的背後:中國式的集體智慧
※能舍才能得,懂得放棄是一種智慧
※抄寫《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福報超過度化十方一切世界一切眾生_覺性恆河
※經典的牛語,飽含人間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