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微之處見真諦-09年8月《服裝設計師》雜誌
9 e$ [% m9 rD, ^. x( G% p3 ]. R: x! G, F* z ——陳列設計系列專題報道(一)( M, h" R4 G0 _) E) W! S" {. ?/ @1 t 文:君立圖:服裝設計師資料庫 09年8月《服裝設計師》雜誌 # l7 j3 & i* F{. u 目前在時尚設計領域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有時尚的地方就有陳列設計」,因此,陳列設計也被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職業之一,而作為職業化的陳列設計師,他們更稱得上是對品牌出奇制勝具備重要意義的稀缺人才。 5 o( j1 r+ N( F6 {3 L 最近,我們採訪了王軍、張劍鋒、邵立剛,這三位目前都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培訓中心的授課老師,在陳列工作方面各有所長,對於國內的陳列設計行業,他們更是有著入木三分的見解。
從不知所謂到深悉此道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國內還沒有標準的「陳列」稱謂,當時在商業領域,大家都把陳列類型的工作叫做「擺貨」、「碼貨」。之前王軍一直在時裝企業做終端的營銷管理,在接觸時裝公司的過程中,他發現貨品的陳列設計對於一家公司的銷售量有著很大的影響。有幾次,王軍為幾家時裝公司做對接服務,每次做完後客戶總會要求通過他的專業手段做一些商品的調整工作,王軍慢慢地發現客戶在這方面是有需求的,他們往往會把陳列工作當成一種專業技能轉嫁給店鋪來做,他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的服務可以延伸,去嘗試做整體的更完整、更專業的服務。」隨後,王軍開始對陳列產生了興趣,並慢慢去關注相關的知識,也會特意去了解一些商品的需求信息、陳列的技巧和店鋪的設計知識,在2003年的時候正式跨入了陳列設計行業。嚴格的說,當時王軍所做的並不是陳列設計工作,而是與陳列相關的工作,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品牌平面規劃工作,另一部分是品牌空間店鋪的設計工作,而之前在時裝行業豐富的工作經驗也為他從事陳列設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 v( ?( w% T$ U* c2 m; M5 s& X8 J% a) P8 E" q; k- {* ^$ j) X 8 ]) |0 T* ~1 c2 j4 I 對於邵立剛來說,邁入陳列設計這個行業則更有戲劇性。2001年,當時他在一家日本公司擔任區域經理,一次公司開會時,一些日本同事言談中總是提到一個詞「display」,經過日本同事給他解釋,邵立剛才得知陳列就是把店裡的衣服正掛、側掛,按色彩、風格擺放,在隨後的工作中,一個工作經驗豐富並具有專業知識的日本同事慢慢地讓他理解了陳列設計的內涵,八年之後,經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邵立剛逐漸成為了中國陳列設計行業的翹楚。 有共鳴也有獨到之解
對於目前國內陳列設計的前景,擅長空間設計的張劍鋒認為陳列設計是從店鋪設計中分離出來的一個行業,在國內的發展非常迅速,並且越來越專業,涉及到橫向、縱向很多領域。從店鋪設計師的角度來講,店鋪設計和陳列設計是相輔相成的。從另外一層意義上講,陳列設計不僅僅是貨品的調整、櫥窗的設計,也是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系統,上面對接的是店鋪設計師、產品設計師乃至銷售人員,對接層面越高,對知識的跨度要求也就越高。 目前來說,張劍鋒認為國內陳列設計師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增強自己的知識跨度。一名優秀的陳列設計師不僅僅是只能做好一種風格、一個時裝品牌的陳列設計,而應該多方位適應(男裝、女裝或休閑裝等)的陳列設計,增強自己的「伸縮」能力,因為相關陳列方面的知識都是統一的,但是知識的跨度越寬,工作的適應性就越大。 4 L* Z" r. V$ k1 [d" Z/ 同樣對陳列設計行業的發展持樂觀態度的王軍也有著「宏觀」的看法: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市場潛力巨大,隨著這些年來國際奢侈品品牌陸續進入中國,雖然陳列設計在國內發展時間不長、起點不高,但加速度很快。不過,他也對國內陳列設計方面的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了意見,目前時裝公司對陳列設計的重視遠遠高過了一些商場和百貨公司,有點違背了陳列設計原本應帶來的價值,本末倒置的意味;而且隨著消費者審美眼光和品位的提高,對陳列設計的要求也提高了,這些都需要業內人士去關注。 0 E* a6 N3 L! W, N! B8 r" Z 性格率真的邵立剛在商品規劃和數據分析方面很有研究,因此對於國內陳列設計的現狀更是有著一份殷切的關懷。他覺得中國的陳列設計和國外同行相比還存在著一定差距,現階段國內的陳列設計還是集中在色彩和陳列手法上,而國外的陳列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已經不能稱之為「陳列」,早已進入了營銷的範疇。國內許多陳列設計師很少考慮貨品庫存的數據,結果導致自己在多家店鋪之間疲於奔命。例如,很多陳列設計師往往是剛剛把貨品調好離開,店長就馬上命令店員把貨品「物歸原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邵立剛一語命中:目前國內的陳列設計師忽略了對商品結構的分析,總是一味地去追求「這件衣服怎麼掛漂亮或者什麼顏色漂亮」,但是倉庫貨品的數量以及貨品是否適合季節銷售,他們並沒有去認真去思考。簡單地說,國內陳列設計師做陳列設計的標準是「漂亮不漂亮」,但能否促進銷售就不去考慮。在國外,設計師做得再漂亮,如果沒有業績,那麼他做的陳列設計也是失敗的。 ! t, C! K% y) R0 S- T # I" J* d1 X* T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隨著陳列設計的重要性日益明顯,很多時裝公司和商業企業對此越來越重視,面對這一形勢,三位老師也從不同角度表達了自己的建議。 5 s4 a; C: _6 Y5 Y3 C. f 無論是張劍鋒還是王軍,他們都認為:首先,時裝公司的經營者要了解陳列設計工作的核心意義所在,陳列設計既然是設計工作,那就屬於商業性行為。判斷商業性行為的標準就是創造價值,只有在創造價值的前提下,人們才願意去探討其中的美學價值。從此意義上講,陳列設計師的核心工作就是為時裝公司提高銷售額,帶來最實際的利益,在這一前提下,也要去盡量解決視覺上美學意義上的問題,怎樣把店鋪的品牌形象做得更完美、更專業化,更適合於這個品牌。只有這樣,陳列設計師才能獲得後台的支持,得到認可,更好地開展自己的工作。其次,時裝設計師、銷售人員也要與陳列設計師通力協作,因為他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陳列設計師能夠把時裝設計師做出來的商品做一個最佳展示,通過他的努力還能給銷售帶來提升,相得益彰。 此外,王軍認為作為一名陳列設計師,在情商和智商相對較高的基礎上,還要具備專業化、職業化和社會化的特質。需要指出的是,沒有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知識,就談不上社會化的工作態度。比如說,一些陳列設計工作經驗不足的人想從事陳列設計工作,由於其自身專業化和職業化的程度不夠,就會影響其社會化的發展。對此,張劍鋒也有同感,他認為一個新人,最好是先從一家時裝公司做起,多了解一些品牌的特性,工作了較長一段時間後,對品牌的了解也就具備了一定的深度,在此基礎上再去選擇更適合自己或者更有前途的服裝品牌。而且,做陳列設計這一行,還必須多去了解品牌的經營和銷售以及空間設計方面的知識,這樣才有可能上升到一個全新的角度,為企業和品牌帶來更多的價值。 * M9 }7 |( ?( ]2 K$ a/ My ! b# La" t( S+ j$ | 邵立剛則從商品的規划上提出了一些專業和中肯的建議,從工作流程上來講,陳列設計師和空間設計師前期就應該有配合好,充分了解店鋪陳列貨品的數量、儲藏貨品的數量和銷售系統,前期的合作越密切,後期的工作就越順暢。國內很多店鋪都存在這樣的情況:要麼是店內的貨品擺的過滿,要麼就是貨架上貨品稀疏。太滿讓消費者覺得雜亂無章,影響購買心情;貨品擺放太少也會讓顧客產生一種無物可選的錯覺。因此,邵立剛提出了陳列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易觀看、易選擇、易購買。陳列設計師一定要努力做到這9個字,那麼才能真正地做好這一行。 % J( @" T$ N9 b3 c3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