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楷書筆畫用筆技巧的方法
1、側,即側筆,是點畫的寫法。寫點須側筆取勢,不用平筆。點的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折鋒向右下輕按,然後圍轉向左上方輕提收筆。(如圖)
漢字的點畫,由於在字中所處的部位的不同,點的形體也各不相同,但其入筆、行筆、收筆的用筆方法基本相同。請看下面例字中點畫的寫法。
2、勒,即勒筆,是橫畫的寫法。寫橫須勒筆取勢。不可卧筆平拖。橫畫的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稍頓,然後輕提向右行筆。至筆畫盡處,輕按轉鋒,然後輕提沿橫畫下端向左回鋒收筆。(如圖)
在「永」字中,勒筆是一非獨立的短橫畫,筆畫末端須轉折下行,沒有一般寫橫畫的收筆過程,只是起筆、行筆和寫一般橫畫相同。所謂「勒」是指行筆時,須內用力緊收,像用韁繩勒馬一樣。請看下面例字中橫畫的寫法。
3、努,即是努筆,是豎畫的寫法。寫豎須努筆取勢。不可平筆直拖。豎畫的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稍提筆下行,至筆畫末端,向左下輕頓,然後提筆沿豎畫右側向上圍收。這是「垂露豎」的寫法。還有一種豎畫叫「懸針豎」。懸針豎的寫法,起筆、行筆與寫垂露豎相同,但筆行至豎畫的下端,須輕提筆,順勢抽鋒收筆。(如圖)
寫豎畫切忌寫成一般粗細。垂露豎,中段略顯細,懸針畫,下端偏細。在「永」字中的豎畫,不是獨立的筆畫,起筆處有折筆,收筆處有鉤筆,因此,這類豎畫多寫得直中見曲勢,寫得過於平直,就缺乏力感。所謂「努」,即「弩」,像拉開的弓努一樣。(如圖)
請看下面例字三種豎畫的寫法。
4、趯,即趯筆,是鉤畫的寫法。寫鉤須趯筆取勢。鉤畫的具體寫法是:上一筆畫寫到盡處,輕按,接著輕提回鋒,然後沖左上方趯出,鋒出即收,不可留有過長的虛尖。所謂「趯」有「踢」的意思,行筆速度略快,如同踢腳一樣。凡鉤畫必須依附某一種主要筆畫,它不能獨立存在。如豎帶鉤、戈帶鉤、左向鉤、右向鉤等。無論哪一種鉤畫,用筆方法基本相同,運筆中無名指須頂推的用。請看下面例字幾種鉤畫的寫法。
5、策,即策筆,是挑畫的寫法。寫挑須策筆取勢。挑畫的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向下按筆轉鋒,然後輕提沖右上方挑出。「永」字中的挑畫是一短平挑,挑鋒及努筆即止,像馬鞭策馬一樣,略仰筆挑出急收。所謂「策」有鞭策的意思。(如圖)
挑畫,除平挑還有斜挑,基本寫法一樣。請看下面例字中挑畫的寫法。
6、掠,即掠筆,是撇畫的寫法。寫撇須掠筆取勢。撇畫的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輕按轉鋒,然後輕提向左下角撇出,至筆畫末端抽鋒收筆。(如圖)
撇畫種類很多,但基本寫法一樣,行筆速度要適中,力要送到,不可飄甩。所謂「掠」有飛掠的意思,像鳥飛掠而過那樣有力。請看下面例字中撇畫的寫法。
7、啄,即啄筆,是短斜撇的寫法。寫短斜撇須啄筆取勢。具體寫法與寫長撇相似,只是筆勢較直,如鳥啄物一樣,不像長撇的末端那樣揚起,呈現一定的弧度。(如圖)
請看下面例字中短斜撇的寫法。
8、磔,即磔筆,是捺筆的寫法。寫捺須磔筆取勢。捺畫的具體寫法是:沖左上方逆鋒入筆,然後折鋒鋪毫,向右下方行筆(寫平捺向右行筆),邊行筆邊按筆,至筆畫末端稍頓,順勢提筆出鋒收筆,不可在捺腳的末端留下虛尖。(如圖)
捺畫分斜捺和平捺,寫法基本相似,請看下面例字中捺筆的寫法。
永字八法(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3)豎為弩(用力也);(4)鉤為趯 (跳貌,與躍同);(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6)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8)捺為磔(磔音窄,裂牲為磔,筆鋒開張也)。二、八法精解(一)八法的淵源永字八法是以永字點畫寫法為例,說明楷書用筆和組字的方法。其來源有以下幾說:1、崔子玉、鍾繇、王羲之說唐張懷瑾《玉堂禁經》:「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鐘王以下,傳授所用八體該於萬字。」「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歷代以下,書者工於筆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晉之鐘繇、王羲之,唐之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之輩,亦各家有書,所傳之,惜乎淪沒日久,真跡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傳在世。」《法書苑》:「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述書下》:「聚字成篇,積畫成字,故畫有八法。唐韓方明謂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傳於崔子玉,歷鍾、王以至永禪師者,古今學書之概括也。隸字即今之真書。」又云:「以『永』字八畫而備八藝,故用為式。」2、智永說宋陳思《書菀菁華》:「隋僧智永,發其指趣,援於虞秘監世南,自茲傳授遂廣彰焉。」3、張旭說宋朱長文《墨池篇》、《張旭傳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頌》及《顏魯八法頌》。清馮武《書法正傳》中《書法三昧》云:「凡學必有要,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永』字者,眾字之綱領也,識乎此,則千萬字在矣。」(二)永字八法精解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側是傾斜不正之意,點應取傾斜之勢,如巨石側立,險勁而雄踞。如點成平卧或正立,則獃痴失勢。永字點以露鋒作收,是為與下邊橫畫相照應。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橫取上斜之勢,如騎手緊勒馬韁,力量內向直貫於弩(豎)。如卧筆橫拖或下斜則疲沓無力。逆鋒落筆,緩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勢,不宜順鋒滑過,以免輕飄板滯。3、豎為弩(同努)努是有力的意思,豎畫取內直外曲之勢,如弓弩直立,雖形曲而質含無窮之力。所以豎畫不宜過直,須配合字體之全局,於曲中見直,方有挺進之勢。過直如枯木立地,雖挺直而無力。4、鉤為趯(躍的樣子,同躍)謂作鉤時,先蹲鋒蓄勢,再快速提筆,然後絞鋒環扭,順勢出鋒,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躍,需先蹲蓄力,然後猛然一躍而起。鋒不平出,為的是與策(挑)畫起筆相呼應。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策本義是馬鞭,這裡其引伸義策應之意。挑畫多用在字的左邊,其勢向右上斜出,與右邊的點畫相策應,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勢。永字的策畫略微平出,主要是與右邊的啄(橫撇)相策應。兩個筆道雖錯落不相地稱,而其心氣相通相應。勢略上仰,用力在發筆,得力在收鋒。6、撇為掠(掠是拂掠之意)如篦之掠發,狀似燕掠檐下。謂寫掠畫應如以手拂物之表,雖然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爽利,取其瀟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則就會飄浮無力。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謂寫橫撇應如鳥之啄食。行筆快速,筆鋒峻利。落筆左出,銳而斜下,以輕捷健勁為勝。8、捺為磔(磔音窄,裂犧為磔,筆鋒開張之意)這裡有兩層意思:其一指磔畫在字體結構中的作用而言,磔本義是指肢解祭祀用的犧牲,含解體張裂之意。楷書中的捺畫承隸書的波磔而來,而隸書的波磔正是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體向外開放。所以隸書又叫分書,楷書中的捺也起到這個作用。楷書捺筆,力雖內聚形卻外張,使字體開展舒暢、開放。其二是說這一筆直要寫得剛勁、利剎、有氣勢。磔本義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畫即取刀劈之意。寫時要逆鋒輕落,右出後緩行漸重,至末處微帶仰勢收鋒,要沉著有力,一波三折,勢態自然。八法結語,盧肇說:「永字八法,乃點畫爾。」但八法並非孤立存在,我們在考慮每個點畫如何安排,實際已涉及字的結體法則。因此,八法作者意圖,在想通過永字的剖析,來說明基本點畫的寫法和組合,即如零件的製作與安裝。(三)八法頌1、顏真卿《八法頌》「側,蹲鴟[1]而附石;勒,縱緩以藏機;努,彎環而勢典;趯峻快以如錐;策,依稀而似勒;掠,彷彿以宜肥;啄,騰凌而速進;磔,抑惜以遲移。」2、柳宗元《八法頌》(或曰張旭撰);「側不貴卧,勒常患平;努力直而力敗, 趯宜峻而勢生;策仰收而喑揭,[2] 掠左出而鋒輕;啄倉皇而疾罨[3],磔libei[4]以開撐。」[1] 蹲,音dun(噸)腿彎象坐,而臀不著地;鴟,音chi(吃),鷂鷹,凶暴的鴟鳥。[2] 揭,掀起,使隱蔽的事物顯露出來。[3] 罨,音yan,有兩方面意思,一是捕魚的網,二是復蓋。[4] 音歷背,速行貌。前人歸納書法點畫用筆的一種方法。以「永」字的八筆作例,故名。其起源有三說:一、張旭說,見《墨池編》;二、智永說,見《書苑菁華》;三、 蔡邕、王羲之說, 見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依永字的筆畫順序稱: 點為側, 橫劃為勒,直豎為努,鉤為趯,仰橫為策,長撇為掠,短撇為啄,捺筆為磔。唐代韓方明稱:「 八法起於隸字之始, 後漢崔子玉(瑗)歷鍾(繇)王(羲之)以下,傳授經永(智永)禪師而至張旭,始弘八法。」李陽冰稱:「昔逸少(王羲之)攻書多載,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備八法之勢,能通一切也。」清代劉熙載《藝概·書概》稱:「 書能筆筆還其本分, 不稍閃避取巧,便是極詣。永字八法,只是要人橫成橫、豎成豎耳。」後人又將「八法」兩字引伸作為「書法」的代稱。側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 永字八法 」稱點為「側」。書寫時,須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稱:「為點必收,貴緊而重。」歐陽詢《八訣》稱其當「如高峰這墜石」。《書法三味》則稱其為:「點之祖,蹲鴟之勢,三過側法也,起自中而末鋒自中出。」講得最為扼要、具體。勒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橫為「勒」。如勒馬用韁,強抑力制,愈收愈緊,如順筆平拖,則有失勒之本義。唐代柳宗元《八法頌》有「勒常患平,努過直而力敗」之謂,所患即在筆姿平板,無覆仰承載之勢。故寫時要逆鋒直下,旋即翻筆轉鋒,卷毫向右力行。寫長橫,行筆要稍緩,要逐步頓挫,如陣雲遇風,回而卻往。俟其畫足則駐鋒急收,以應下畫。其勢須首尾低,中間高拱有覆蓋之勢。努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直筆為「努」。亦作「弩」。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稱:「努不宜直,直則失力。」寫時僵直則平板無勢,故須直中見曲。橫入筆鋒,向上行而少駐,復正鋒下行,勢須作凸胸而立。清代包世臣稱:「直為努者,謂作直畫,必筆管逆向上,筆尖亦逆向上,平鋒著紙,儘力下行,有引弩兩端向背之勢,故名努也。」趯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 永字八法 」稱鉤為「趯」。下筆時須蹲鋒為之,得勢則出。南宋姜夔稱:趯如字的步履,要能沉著為之。晉代書家的趯法,往往斜拂或橫引向外,到了唐代顏真卿、 柳公權始正鋒為之。 清代包世臣稱:「趯者如人之趯腳,其力初不在腳,猝然引起,而全力遂註腳尖,故鉤末斷不可作飄勢挫鋒, 有失趯之義也。」《 書法三味》對趯寫法作了分類,稱:「分三體:左如『氐』、『長』字,須長趯以應右;右如『門』、『丹』字,須長趯以應左;中如『東』、『秉』字,趯須朝上。」策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 永字八法 」稱挑為「策」。書寫時,起筆近於橫畫,用力在發筆,蓄勁於收筆。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稱:「策須仰策而仰收。」清代包世臣稱:「仰畫為策者,如以策策馬,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著馬即起也。」掠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 永字八法 」以撇為「掠」。意思是象用篦梳之掠長發,隨手遣鋒。是豎筆行至半途,變中行為偏向左行的運筆動作。《書法三昧》稱:「撇之祖,此乃斜懸針而末鋒飛起也。宜出鋒處運筆,力到而勻,不可半途撇出, (否)則無力而瘦弱。」 清代包世臣《藝舟雙輯》稱:「長撇為掠者,謂用努法下引左行,而展筆如掠。」一般寫撇要輕快和婉。 法在澀而勁, 意欲婉而暢。腹部可稍粗,尾部要揚起,下垂則乏精神,要不要僵直尖細。重滯飄浮也是弊病。啄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短撇為「啄」。啄筆的書寫宜迅疾。唐太宗李世民《 筆法訣 》謂:「啄須卧筆疾罨。」元代陳繹曾《翰林要訣》載:「啄,點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鳥喙之啄物。」清代包世臣亦稱:啄「如鳥之啄物,銳而且速,亦言其畫行以漸,而削如鳥啄也」。磔書法術語。點畫用筆的一種技法。「永字八法」稱捺筆為「磔」。古代祭祀時裂牲稱為磔,捺法用磔,意思是筆毫儘力鋪散而急發。又,斜捺叫磔,卧捺稱波。唐太宗李世民《筆法訣》稱:「磔須戰筆外發, 得意徐乃出之。」「 貴三折而遺毫。」寫時虛勢向左逆鋒落筆,著紙折鋒翻筆,有控制地儘力鋪毫下行,等到長度合適時捺出。「永」字共有八畫。畫畫不同,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漢字楷書的點畫形式。一、側(點)點是最短的筆畫,天生走勢不足,運動感薄弱,寫得不好,容易成為向心的、內傾的一個圓,以封閉的形式與周圍筆畫隔絕,顯得萎靡黯然,古人說,點如果鋒芒不露,「則失之於鈍,鈍則芒角隱而書之神格喪矣」就是這個意思。因此,需要補救,方法有二。第一,強調筆勢,起筆露鋒以承接上一筆畫,收筆出鋒以連貫下一筆畫,通過露鋒出鋒與上下筆畫建立起顧盼映帶的呼應關係,同時,打破圓點的內傾特徵,增加筆畫向外的張力。第二,強調體勢,讓它的形態不要太平或者太直,因為平和直都是靜止狀態,要讓它左右傾斜,產生動勢,非得其它筆畫的配合才能保持平衡,由此與其他筆畫發生相互依存的關係,強化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聯繫。正因為如此,「永字八法」中稱點為傾側的「側」,姜白石《續書譜》云:「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隨字異形」,「顧盼」指筆勢,「向背」指體勢。前面一章說過,漢字的每一筆畫都有起筆行筆和收筆三個部分,點也是如此,孫過庭《書譜》云:「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由於點的運動過程很短,要完成這三個動作就比較困難,容易出現兩個毛病,一是順勢按下,一撳即收,起筆行筆收筆不分,筆畫單薄簡陋,空洞無物。二是不敢用力按頓,因為點的書寫兔起鷂落,勢如「高峰墜石」大起大落,在所有筆畫中是最情緒化的,如果不強調提按頓挫的動作,會使作品缺少激情。二、勒(橫)橫的筆畫較長,如果行筆太快,太流暢,筆畫會顯得單薄空洞,因此在書寫過程中,不能信馬由僵,一掠而過,必須勒住韁繩,步步踏實,以求穩重。「永字八法」稱之為「勒」,十分形象。李世民《筆法訣》云:「為畫如勒,貴澀而遲」,具體的勒法就是用筆時前面如有物阻拒,竭力與爭,手不期顫而顫,結果「變起伏於鋒杪」,寫出來的筆畫跌宕舒展,「如千里之陣雲」。三、努(豎)書法藝術強調橫平豎直,但它們不是幾何學上那僵硬的水平與垂直,它們重感覺,只要感覺上是平的和直的,即使是弧線和曲線也可以。而且弧線和曲線有姿態,比較生動。因此「永字八法」稱豎為「努」,努字古通「弩」,以「努」來命名豎畫,一是形如弓弩來彎曲,二是蓄力如弓弩之飽滿。柳宗元《八法誦》云:「努,過直而力敗」,顏真卿《八法頌》云:「努,彎環而勢曲」,唐太宗《筆法決》云:「為豎必努,……努不宜直,直則失力」。四、趯(鉤)漢字在篆書和分書中沒有鉤,楷書的鉤由筆勢演化而來。筆畫在結束時提筆不夠高,急著與下一筆畫連寫,就會帶出一段牽絲,將這段牽絲整飭為筆畫的一部分,那就是鉤。鉤是上下筆畫連續書寫的產物,是從按到提的一個跳躍過程,因此「永字八法」稱之為「趯」。古文中趯有兩種含義,《詩.召南.草蟲》:「趯草蟲,趯阜螽」,趯為跳躍。蘇軾《賈誼論》:「趯然有遠舉之志」,趯為飄然遠引貌。理解古文趯的兩種含義,對書寫極有幫助,先要按頓蓄勢,將力量聚集在鋒尖,然後突然躍起,稍一猶豫,水滲墨滯,力疲勢軟,就有失「趯」的本義,有背「趯」的產生前提」。顏真卿《八法頌》云:「趯峻快以如錐」,唐太宗《筆法訣》云:「趯須存其筆鋒,得勢而出」,就是指這種意思。五、策(挑)挑是橫的變態。比較長的橫畫從左到右,一般提筆運行到一半以後,就要下按蓄勢,最後頓筆回鋒,與位於左邊的下一筆畫起筆相呼應。跳是比較短的橫畫,下一筆畫的起筆就在它的右邊,提筆運行,順勢就能相接,不需要一般橫畫的下按蓄勢,回鋒收筆,因此,它其實是橫畫的前半部分,「永字八法」以騎馬動作比喻橫畫,完整的稱為收韁的勒,半截的就稱為「策」,策是揚鞭的意思,非常形象。《永字八法評說》認為「策筆仰鋒豎趯」,策與趯相近,兩者在行筆上都比較快,得勢即出。六、掠(長撇)撇的收筆在分書為按頓,在楷書為輕挑,這一轉變的目的是為了與下一筆畫連續書寫。長撇的下一筆畫都在收筆點的右邊,需要一個很長的過渡,運筆過程如飛鳥掠檐而下,因此「永字八法」稱之為掠。柳宗元《八法誦》說:「掠,左出而鋒輕」。唐太宗《筆法決》說:「為撇必掠,貴險而勁,掠須筆鋒左出而利」。長撇出鋒,形要微曲,力要均勻,勢要婉而暢。一般人寫字都是以右手執筆,長撇左行,比較彆扭,出鋒之處極易飄忽乏力,因此必須下功夫訓練。七、啄(短撇)啄畫從形狀上看與掠相同,只不過稍短一些,因此現在一般人都啄掠不分,統稱為撇,其實,兩者的書寫是有區別的。掠的下一筆畫在右邊,很長,有一個掠的過程;啄的下一筆畫就在順勢的左邊,很短。啄畫在寫法上起筆稍一頓挫,即向左下斜出,峻快利落,速而且銳,類似於鳥之啄食,故名。柳宗元《八法誦》云:「啄,倉皇而疾掩」,顏真卿《八法頌》云:「啄,騰凌而速進」,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啄之必峻」。啄與撇的關係同策與勒的關係完全相同,都是後者的局部,可以相互參照。八、磔(捺)磔的本義是「分裂牲體」,以此命名捺畫,不可思議,仔細考察,或可這樣解釋。分書又稱八分,八與分兩字在《說文解字》中均訓作「別也」。「八」為象形,象一物分別相背之形,「分」字添加刀旁,表示所用器具。分書與篆書相比,特點是將迴環繚繞的字形割裂成左右上下的組合結構,並且誇張撇和捺的橫向出勢,將字形由長變扁,「八」的字義和形體準確地反映了分書的兩大特徵。分書發展到楷書以後,為了理論研究的需要,開始對點畫加以區別命名(以前並沒有撇捺的名稱),撇和捺類似「八」形,於是順著它的意義,將左邊稱作掠,右邊稱作磔,《穆天子傳》卷五:「命虞人掠林」,掠有「斫伐」的含義,與磔相近。左掠右磔,綜合為表示分別相背的「八」字的含義,具體來說,左邊稱掠是因為從粗到細,結束後還有一個回顧之勢,與掠字所含有的「拂過」之義相近,右邊稱磔,是因為從細到粗,力量逐漸增加,越來越大,《永字八法評說》云:「勢盡布磔之」,具有砍磔的含義。綜上所述,「永字八法」其實是指漢字八種基本點畫的寫法,仔細分析。趯(鉤)是筆畫連續書寫的產物,是整飭後的筆勢,屬於筆畫的附屬部分,策(挑)是勒(橫)的一半,啄(短撇)是掠(長撇)的一半,在形態與寫法上有相同之處。因此,從嚴格的意義上說,永字的基本點畫只有五種:橫、豎、撇、捺、點。——摘自《書法導報》「永字八法」是將楷書(正書、真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筆畫,每一筆畫有一名稱及其寫法。學會這些方法,勤學苦練一個永字,觸類旁通能寫好其他所有的漢字,可說是練書法的基本功或竅門。那麼這永字是哪八法,而這八法是怎麼來的呢?查《應用漢語詞典》有:「古代書法家曾對「永字八法」進行概括,總結出八種筆畫的運筆方法。稱「點」為側,須側風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需逆鋒落低,緩去急回,不應順鋒平過;「直」(豎)為努,不宜過直,須直中曲勢;「鉤」為「趯」,須駐鋒提筆,突然趯起,力量集中在筆尖;「仰橫」(提)為「策」,用力在發筆,得力在畫末;「撇」為「掠」,起筆同直畫,出鋒宜稍肥,力氣貫到底;「短撇」為「啄」,落筆左出,須塊而峻利;「捺」為「磔」,逆鋒輕落筆,折鋒普毫緩行,至末收鋒。」這部詞典為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應該是一本權威的詞典。不過這裡的釋義沒有出處,並且同一般的說法有很大的不同,大概是集幾位當代「書學家」共議的結果。當代「書學家」周汝昌寫了一本《永字八法》的書。其釋義可謂長篇大論,娓娓道來,點石成金,很值得學習參考。但不可作為「永字八法」本源的定論,原因是缺少必要的考證。
找遍中文出版的資料也沒有找到一個關於「永字八法」的圖解說明,在小柳司氣太著的《新修漢和大字典》中有了結果,是昭和十一年(1936年)東京博文館藏版(見圖)。裡面也介紹了「永字八法」 釋義:「側不貴卧、勒、常患平、努、過直而力敗、趯、當存而勢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左出而鋒輕、啄、倉皇而疾罨、磔、趯趞而開撐。」其實這是「柳宗元永字八法頒」(《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三】)。《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中有顏真卿《八法頌》:「 側,蹲鴟而附石;勒,縱緩以藏機;努,彎環而勢典;趯,峻快以如錐;策,依稀而似勒;掠,彷彿以宜肥;啄,騰凌而速進;磔,抑惜以遲移。」關於「永字八法」的釋義古今以來五花八門,這裡不再選述。有一個事實是,對「永字八法」的八個名稱卻是一致的,即:「側、勒、努、趯(tì)、策、掠、啄、磔(zhé)」。其實古人定義這八個字時,每個字的含義就代表了寫法的要點,這才應該是「永字八法」的本義。古今書法大家和有關學者的釋義不過是揣摩理解或書法體會而已,各有各的道理。這裡將每個字的字義詳述一下,來了解一下「永字八法」的本義。不過以什麼標準來釋義,這需要先確定一下「永字八法」產生的時期。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的說法,有說源於崔瑗、蔡邕、鍾繇、王羲之或張旭的較多。看一下五位書法名聖小介:崔瑗:(公元77—142 ),字子玉,東漢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蔡邕:(公元132一192),字伯喈,漢末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鍾繇:(公元151—230),字元常,三國魏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縣東)人。王羲之:(公元321—379),字逸少,東晉琅琊臨沂人。張旭:(公元658—742),字伯高,唐代蘇州人。崔瑗和蔡邕留下的書法,還見不到真書。鍾繇的真書已見成型,但隸書的影子還很重。提王羲之先提一下衛鑠(公元272—349)《全晉文》【卷一百四十四】:「鑠字茂猗,河東安邑人,廷尉衛展女,汀州刺史江夏李矩妻,善鍾繇書法,世稱衛夫人,王羲之師事之,子充,中書侍郎,亦善楷法。」並作《筆陣圖》,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是其中運筆方法,看來那時還沒有「永字八法」。而到顏真卿(公元709—785)時已經有了真正的「永字八法」。有此可以斷定「永字八法」產生於王羲之到顏真卿之間的年代,即公元321—785之間。而真書定型的年代應是鍾繇到衛鑠之間的年代,即魏晉年代。《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韓方明.授筆要說]中有:「今言自古能書,皆雲鍾、張,按張自矜巧,為眾所惑。今言筆法,亦不言自張芝,芝自雲比崔、杜不足,即可信乎筆法起自崔瑗子玉明矣。清河公雖雲傳筆法於張旭長史,世之所傳得長史法者,惟有得永字八法。次有五執筆,已下並未之有前聞者乎?方明傳之於清河公,問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後漢崔子玉曆鍾、王以下,傳授至於永禪師,而至張旭,始宏八法,次演五勢,更備九用,則萬字無不該於此,墨道之妙,無不由之以成也。」這裡可以看出「永字八法」始創於張旭。「永字八法」不應該是橫空出世,而是總結了前人的理念和當時真書的實踐。如《新唐書卷六十三》中記載,崔瑗《飛龍篇篆草勢合》三卷。宋代陳思《書苑菁華》提到蔡邕著《筆論》和《九勢》。上面提到衛鑠的《筆陣圖》,都是前人關於筆法的專論。魏晉時期的真書及唐初的「永字八法」釋義理當用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為正,這也應該是當時可依據的字典。查《說文解字》中的「永字八法」字解及有關考證(略)得釋義如下:「永字八法」筆勢本義側:?也。(旁,斜;傾勢。)勒:馬頭絡銜也。(拉韁勒馬;拉勢)努:(弩)弓有臂者。(彈勢)趯:踴也。(躍勢)策:馬箠也。(馬鞭;揮勢)掠:奪取也。(拂過;拂勢)啄:鳥食也。(啄勢)磔:辜也。(車裂;張勢)這裡可以看出「永字八法」原意均為用筆的態勢。書法講究「識勢」,在這裡已有所體現。學「永字八法」重要的是體會每筆的態勢,寫出精氣神來。同時借鑒名家的總結,如上面「柳宗元永字八法頒」、「顏真卿八法頌」及《應用漢語詞典》中對「永字八法」的理解。另外,永字的各勢相互間都有呼應,結構布局應加以揣摩。書法再高一層講究境界,而書法的最高境界往往不在書法之內,這是因為「書」寫的是漢字,「法」度往往也體現著國畫藝術的章法和韻味,其精髓與整個文化文明緊密聯繫著。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裡深遠含意真值得書法界感悟呢。
推薦閱讀:
※五格剖象數筆畫定漢字五行法不可信
※純圓珠筆畫作立體逼真 網友調侃有才任性
※工於心跡:中國當代工筆畫作品邀請展第一回
※菩薩出相圖88幅(工筆畫)
※楊春清 工筆長卷 《百蝶戀花圖》 - 工筆畫欣賞 - 【中國工筆畫論壇】 |工筆畫|工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