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隋唐佛教史

隋唐佛教史 出處:中國佛教文化網錄入: 管理員上傳時間:2007-12-11點擊次數: 423   結束南北分裂局面而開展的隋唐,是中國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最強盛的朝代,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經典翻譯、宗派競立的巔峰時期,其影響不僅深入中國各階層,而且遠播至韓國(高麗、百濟、新羅)、日本、越南,開啟各國佛教的燦爛新頁。      隋唐佛教的興盛繁榮,除得力於佛教本身在南北朝所奠定的穩固基礎外,更有賴於國家的統一強盛及護持提倡。隋朝高祖文帝即位後(五八九至六零零),立即廢止北周毀佛政策,下詔修建寺院、重整經像、設「五眾」及「二十五眾」宣講佛教義理,更以大興善寺做為譯經的中心,計其一生致力於佛教的推廣,所度僧尼達五十多萬人,修建寺院三千多所,立塔一百一十座,寫經十三萬卷,佛教在隋文帝時代的盛況可見一斑。      隋煬帝承文帝以佛教治國的方針,對佛教的提倡亦不遺餘力,建寺、度僧、造像一如文帝,並親從天台智者大師受菩薩戒,迎請吉藏大師入慧日道場弘揚三論,因此三論與天台二宗在隋代帝王的大力護持下能開宗立派。另外,信行以末法思想為前提,所創的三階教亦流行一時。      唐朝皇帝除武宗外,對佛教多采保護政策。高祖於帝業初創時,曾奉佛求福,即位後,更設十大德以統攝僧尼。太宗則於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歸國後,於慈恩寺組織大規模的譯場,法相唯識宗即在太宗的支持下創立。武則天時代更是崇信佛法,他實行了一連串的佛教措施:開沙門的封爵賜紫,詔令僧尼於道士、女冠之前,於寺院中設立悲田養病坊,組織譯場,開鑿龍門石窟。其中以對神秀大師的禮遇,使禪宗大盛,而詔令新譯《八十華嚴》,更是直接促成法藏創立華嚴宗的大功臣。玄宗則崇信密教,對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禮敬有加,曾請不空入宮授灌頂法,因之密宗興盛一時。肅宗亦曾召不空等百餘沙門入宮朝夕誦經祈福,並受灌頂皈依。代宗除下令建寺、度僧外,並於戎狄入侵之際,召沙門誦《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為國民消災。憲宗時,迎佛骨於鳳翔法門寺,更掀起社會上一股崇佛的熱潮。      隋唐佛教因有帝王的護持,得以迅速發展,其興盛繁榮表現在許多方面,如譯經、著述、藝術等,尤其中國化佛教宗派的成立,更是重要的特色之一。      在譯經方面的成就:隋朝在短短三十多年中,共譯經典一百七十部七百卷,主要的譯家有那連提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彥琮等。其中梵漢文俱佳的彥琮,為中土僧侶主持譯場的先鋒,曾在《辯正論》中提出譯經者須具「八備」的條件,對後來譯經人才的評選發揮極大的作用。      唐代的譯經,基本上由國家護持,規模組織完善,而且多由精通梵、漢的中國僧侶主持,使得譯經在量上、質上皆為歷朝之冠。著名譯師有玄奘、義凈、不空、菩提流志、實叉難陀、般若三藏、善無畏、金剛智等,其中尤以前三位最為傑出,他們都被列入中國「四大翻譯家」之內。此三人譯經各有所專,玄奘所譯包括瑜伽、般若、大小毗曇,成就最大;義凈重在律典;不空專於密典。概言之,截至唐朝,印度大乘佛教的精華幾已全部譯介,而且所譯經論較之前朝,更有選擇性、系統性與完整性。      隨著經論的大量譯出,高僧碩德的著作也相對豐富,如針對佛典,加以系統分類精確的經錄,較重要者,在隋代有法經的《眾經目錄》七卷、彥琮的《眾經目錄》五卷、費長房的《歷代三寶紀》;唐代有道宣的《大唐內典錄》、智升的《開元釋教錄》、圓照的《真元新定釋教目錄》。其中以《開元釋教錄》影響最大,為後世大藏經編目和雕印的準據。      另外,還有大量針對經論所作的各種佛典註疏,而結合個人體驗和研究所撰著的通論專書也紛紛問世。這些表現各人獨特思想見解的著作,乃各宗派形成及發展的重要理論依據。因此,顯示隋唐佛教興盛的天台、三論、法相、華嚴、密宗、禪、凈、律等八大宗派的創立,實與經典的翻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隋唐佛教的發展,對文學、藝術也提供了絕佳的題材與靈感,當時文人學士對於佛教的磅礴精深與僧侶的精神修養,產生崇高的敬意,歸向者頗多,如韓愈、白居易、柳宗元、王維、李翱、裴休等,都與佛教有深厚的因緣,因此蘊含佛教哲理的詩文創作也應運而生。又由寺院的講經發展至社會的俗講也甚為流行,進而創作了許多變文作品。隨著變文的流傳,又發揮成多彩多姿的經變圖相,更增添寺院畫像以及繼南北朝以來持續開雕的石窟壁畫的內容。      此外,隋唐佛教的興盛也引起韓、日各國的仰望,紛紛派遣學僧前來學習觀摩,韓國方面有義湘、太賢、惠日、法朗、信行、道義等,日本有道照、智通、玄昉、智鳳、最澄、空海等。韓、日佛教因此獲得大規模的開展。      總體而言,隋唐帝室除了對佛教護持,對於儒、道亦采支持的態度,亦即以「三教並用」做為其宗教政策。因此,佛教與儒、道在當時鼎足而立,互為爭勝,尤其道教對佛教的明爭暗鬥更是無有間斷,因此在武宗時,因個人極度的偏好道教長生之術,再加上道士趙歸真、宰相李德裕的反佛鼓動,終於進行一連串的毀佛事件,以會昌五年(八四五)最甚,總稱「會昌法難」,共廢毀寺院四千六百多所、小寺四萬餘座,迫令還俗僧尼二萬六千五百餘人,沒收寺田數萬頃。這次的滅佛,使佛教受到嚴重的打擊,佛教文化財,包括經藏典籍大多佚失。幸宣宗即位(八四七)後,立即下詔復興佛教,爾後幾代皇帝也相繼護持。唯隨著唐末王朝的日趨衰落,佛教的鼎盛時期也隨之結束。      唐滅,五代十國分治北、南二地,動亂頻仍,五代中版圖最大的後周,在國家財政窘迫之際,於世宗當政時又再一次的毀佛(九五五),佛教經此法難及戰火的摧殘,已衰頹不堪,著重義理研究的宗派盛況不再,唯剩著重實踐的禪宗以及強調信仰的凈土宗在民間流傳著。以永明延壽禪師提倡禪凈雙修,最受崇敬。   [注釋]      文帝為提倡義學,於開皇十二年選聘當時各學派著名的高僧碩德,以長安為中心,依不同經論進行系統教學,計分為「五眾」:大論眾、講論眾、講律眾、涅槃眾及十地眾,每眾各設眾主一人,以領導教學。「二十五眾」,亦為開皇十二年文帝所敕選的二十五位高僧教化團體,由此一團體的眾主教授大眾佛教概論、讀經法、出家修養論等。      大興善寺是文帝於開皇二年敕令建造的,是隋初國家的根本寺院,後代許多著名高僧及譯經家、僧官,如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皆曾奉詔駐錫於此,成為密宗發源地。      隋煬帝在開皇十一年(五九一)皈依智者大師受戒,時值煬帝(晉王廣)尚任揚州總管,智顗授其總持菩薩的皈依名號,晉王廣亦回贈智顗「智者大師」的尊號。智者大師被尊為天台宗的創始人,以常居天台,世稱天台大師,亦為宗派立名之由。      安息人,祖世為避仇而移居南海,後從僧朗出家,止於嘉祥寺,世稱「嘉祥大師」。著疏甚豐,有《中論疏》、《十二門論疏》、《百論疏》、《法華經義疏》等,集三論思想的大成,為三論宗的開祖。      隋代信行(五四零至五九四)所創的三階教又稱普法宗。此宗將佛教按「時」、「處」、「機」(指人)分為三階,以第一階為正法時期,「處」為佛國,其「機」唯有佛菩薩,所修持者為大乘一乘佛法;第二階為法時期,「處」為五濁諸惡世,「機」為凡聖混雜,流行大小乘(三乘)佛法;第三階為末法時期,「處」為五濁諸惡世,「機」為邪解邪行之人。信行以為當時已進入第三階的末法,若依據第一階的一乘、第二階的三乘等別法來修行,甚為困難,故必須依第三階的普法,皈依一切三寶,斷除一切惡,修持一切善,方始有成。此即三階教的根本主張。信行自稱一乘菩薩,倡導第三階的佛教,廢具足戒,強調苦行忍辱、從事勞役,並以乞食為生,一日一食,反對偶像崇拜而僅禮拜佛塔。又認為一切眾生皆是真佛,故路見男女,一概禮拜。在經濟方面,於隋文帝開皇三年(五八三),設置十六種「無盡藏行」制度,勸化信徒施捨錢糧,而由寺院庫藏,然後布施或借貸給貧苦信徒,或供修繕寺塔經藏之用。唐朝為對僧尼的統理建立制度,故采僧官制及設置度牒,而唐初高祖於武德二年為統攝僧尼,維持綱紀,置有十大德來擔任此職。      法藏(六四三至七一二),字賢首,祖先康居國人。早年師事智儼,聽講華嚴,深入其玄旨,以能通西域諸國語與梵文經書,遂奉命參與譯事,先後譯出《新華嚴經》、《大乘入楞伽經》等十餘部。嘗為武后講華嚴十玄緣起的深義,而指殿隅金獅子為喻,武后遂豁然領解,後師乃因之撰成《華嚴金師子章》。師一生致力於華嚴教學,集組織理論的大成,又將佛教各種思想體系分為五教十宗,推崇華嚴為最高者,實乃華嚴宗實際的開創者。      善無畏與金剛智、不空,於玄宗開元年間先後東來長安傳授密法和翻譯經典,並稱「開元三大士」。三人首將密教傳至中國,奠定密教基礎。      當憲宗迎佛骨至京師,「王宮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產充施者,有燃香臂頂供養者」。此崇佛熱潮,正是帝王支持所產生。      此數據乃根據道宣律師的《大唐內典錄》所載。      《開元釋教錄》,凡二十卷,唐代智升編於開元十八年(七三○)。全書依序列舉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六七)至唐代開元十八年,凡六六四年間,一七六名譯經僧所譯大小乘經律論,共計二千二百七十八部七千零四十六卷。其中最後兩卷為大、小乘的入藏目錄,總計入藏經典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歷來所謂「一切經五千餘卷」之稱即出於此。又其中的「有譯有本錄」,將大乘經分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五大部,並註明單譯、重譯,為後世大藏經編目所遵循。智升復將本書入藏目錄以千字文編號,預防混雜,編定《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為北宋以後雕印大藏經編號的依據。      例如:隨文解釋義理者,稱義疏;隨文解釋字句者,曰文句;總論一經之大義者,稱大義;恆不隨文出疏,而分門別類以釋全文內容者,則稱玄義;對疏之注釋,常稱疏抄;筆記師之口述者,稱記述等。      韓愈雖曾寫(原道)一文貶抑佛教,又於憲宗迎佛骨時,上(諫迎佛骨表)反對此事,然被憲宗貶至潮州時,卻遇大顛和尚而皈佛。      變文即是將佛典故事或經史內容加以改編,使其趣味化、生動化、通俗化,而適合教化民眾之文,是受佛教影響而流行的說唱文學作品之一。尤其經典在唐朝大量傳譯之後,部份佛教徒為致力於佛法的普及,則於開講佛經時,盡量改編為通俗的故事體裁,甚至配以通俗音樂吟唱的「俗講」講經法會,於是變文在中唐、五代非常盛行。此外,為配合講經變文,描繪經中所敘述故事的「變相圖」也應運而生。      唐武宗會昌二年,開始整肅佛教團體,對不守戒律的僧尼,悉令還俗,將僧尼的私人財產沒入國庫等。會昌四年,令小規模佛堂、蘭若等無額寺院的僧尼還俗。會昌五年,對全國寺院及僧尼數量予以嚴格規定,被毀大、中佛寺四千六百多所,小佛堂達四萬餘所,還俗的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沒入田園數千萬頃,佛像及佛具改鑄為貨幣或具,使佛教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難,雖宣宗復興佛教,卻已非往昔面貌。      五代在北方,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在南方,為前蜀、吳、吳越、閩、南漢、南平、楚、後蜀、南唐、北漢。      後周世宗顯德二年為削減寺院的力量,乃實行排佛政策,下詔內容為:無敕賜匾額的寺院一律廢毀。禁止私度僧尼。未經父母、祖父母認可者,不能出家。男子十五歲以上,須背誦經文百紙,或讀誦經文五百紙;女子十三歲以上,須背誦經文七十紙,或讀誦經文三百紙以上者,方可出家。禁止私自傳戒,須由祀部發給度牒,始可剃髮受戒。奴婢、奸人、姦細、逃亡中的盜賊、惡逆的徒黨等,不得剃度出家。共廢毀寺院三萬三百三十六所,又下詔毀佛像,收鍾、磬、鈸、鐸等以鑄錢。      永明延壽禪師(九零四至九七五),凈土宗六祖,法眼宗三祖。臨安府餘杭(浙江杭縣)人,俗姓王。字仲玄。初為吏,三十歲依龍冊寺翠岩令參禪師出家。後往天台山參謁德韶國師,初習禪定,得其玄旨,成為法眼宗三傳者。後於國清寺行法華懺,頗有感悟,於是朝放諸生類,夕施食鬼神,讀誦《法華經》,又精修凈業。後住明州雪竇山傳法,法席大盛,並復興杭州靈隱寺。建隆二年(九六一)應吳越王錢俶之請,遷永明大道場,接化大眾,世稱永明大師。師曾召集慈恩、賢首、天台三宗僧侶輯錄印度、中國聖賢二百人之著書,廣蒐博覽,互相質疑,而成《宗鏡錄》一百卷。對當時各宗派間的宗旨分歧,持調和的態度。高麗王見此書,乃遣使敘弟子之禮,並派國僧三十六人前來學法,法眼的禪風遂盛行於海東。開寶八年示寂,世壽七十二。賜號「智覺禪師」。另著有《萬善同歸集》六卷、《神棲安養賦》一卷、《唯心訣》一卷等六十餘部。
推薦閱讀:

六字真言戴身上有哪些地方不能去嗎?
喜歡的女生讓末學開始認真學佛,那她的福德有多大啊?
怎樣認識佛教?
如果破除了我執,人類還能進步嗎?
如何看待「最悲催的事,莫過於信了一輩子佛,死後見的是上帝」這句話?

TAG:佛教 | 佛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