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論語》的評價
06-30
一、古人對《論語》的評價【漢】 西漢代思想家董仲舒對《論語》的地位也有所肯定,在其《天人三策》及所著《春秋繁露》中,常常引用《論語》的言論闡發、申明六經的大義,表明在他看來,《論語》實具有輔助理解六經的作用。他認為《論語》可以折獄,就是說《論語》是刑法甚至一切基本法律的淵源。 西漢經學家匡衡說:「臣聞六經,者聖人所以統天地之心,著善惡之歸,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於其本性者也。故審六藝之旨,則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蟲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論語》、《孝經》聖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東漢經學家趙岐在《孟子章句》的《題辭》中說:「論語者,五經之錧鎋,六藝之喉衿也。」【解釋】 錧﹤guǎn﹥鎋﹤xiá﹥:控制車軸運行的關鍵部件。 喉衿:喻綱領,要領。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六藝:指六種本領,即禮(禮節)、樂(音樂)、射(射擊)、御(駕車)、書(寫字)、數(算術)。說明了《論語》相對於五經六藝作為中軸、綱領的關鍵意義。【唐】 唐人薛放曰:「論語者,六經之精華。」【宋】 北宋開國宰相趙普對宋太宗說,臣有《論語》一冊,一半可用來助君打天下,一半可用來助君治天下。即歷史著名的「半部《論語》可治天下」論,就是說《論語》是最精深的政治學。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光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就是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原生態」。 北宋理學家、教育家程顥和程頤曰:「於語、孟二書,知其要旨所在,可以觀五經矣。」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將《論語》編入四書,成為科舉考試最基本的教材。就是說《論語》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基石。他說:「理會得論語,便是孔子。」【清】 清代哲學家、數學家、戲曲理論家焦循說:「五經非論語,則無以運行,故為五經之錧鎋也」,「衿為交領交衽之通名,此與喉並言,則正以為領人之一身。內則轄之以喉,外則鍵之以領,謂論語為六藝之總領也。」 清代學者陳澧曰:「經學之要,皆在論語之中。」 清代學者李元度曰:「論語所言之義理,精且粹矣。即以文論,非諸經所能及也。易、詩、書、禮、春秋之文,各造其極,亦各不相謀,而簡括處終不及論語。論語之文,能以數語抵人千百言,如太和元氣,如化工之肖物,各無遁形。」 清末滿族學者唐晏稱《論語》:「群經之鎖鑰,百代之權衡。」二、《論語》中涉及君子與小人對比的名句 「君子」一詞最早出現在《易經》當中,而把它上升為為士大夫道德規範卻是始於《論語》。在《論語》中,「君子」一詞出現頻率非常高,多達107次;而與「君子」相對應的一個詞「小人」也出現了24次;「君子」和「小人」是人性里的陽與陰,它們在《論語》中成對出現共有18次,構成了儒家學說里最早的「人性兩極論」。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論語·為政》 2、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出自《論語·里仁》 3、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出自《論語·里仁》 4、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出自《論語·雍也》 5、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出自《論語·述而》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出自《論語·顏淵》 7、「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出自《論語·顏淵》 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自《論語·子路》 9、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出自《論語·子路》 10、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出自《論語·子路》 11、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出自《論語·憲問》 12、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出自《論語·憲問》 13、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出自《論語·衛靈公》 1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出自《論語·衛靈公》 15、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出自《論語·季氏》 16、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出自《論語·陽貨》 17、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出自《論語·陽貨》 18、子曰:「君子固窮;小人斯濫矣。」——出自《論語·衛靈公》 君子、小人皆有二義,其一以有無道德區分,其二則分指貴族和平民。孔子在《論語》中所說的「君子」與「小人」,並沒有一種固定的含義,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的含義也不同。《論語》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義,從道德的高下上作區分的。三、《論語》名句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1、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13、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2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22、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2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3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3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四、《論語》中的成語 1、【犯上作亂】出自《論語·學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2、【巧言令色】出自《尚書·皋陶謨》:「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3、【一言以蔽之】出自《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溫故知新】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5、【見義勇為】出自《論語·為政》:「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6、【是可忍,孰不可忍】出自《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盡善盡美】出自《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8、【朝聞夕死】出自《論語·里仁》:「朝聞道,夕死可矣。」 9、【朽木不可雕】出自《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 10、【聽其言而觀其行】出自《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1、【中道而廢】出自《論語·雍也》中道而廢: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2、【文質彬彬】出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3、【見賢思齊】出自《論語·里仁》:「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4、【舉一反三】出自《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5、【暴虎馮河】出自《詩經·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16、【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出自《論語·泰伯》:「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7、【任重道遠】出自《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1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出處《論語·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9、【各得其所】出自《周易·繫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論語·子罕》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20、【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陰如流水一去不返。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1、【華而不實】出自《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論語·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矣夫!」 22、【後生可畏】出自《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23、【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出自《論語·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4、【登堂入室】出自《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25、【過猶不及】出自《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2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27、【成人之美】出自《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28、【察言觀色】出自《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9、【以文會友】出自《論語·顏淵》:「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人。」 30、【一言興邦】出自《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 31、【近悅遠來】出自《論語·子路》:「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悅),遠者來。』」 32、【欲速不達】出自《論語·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3、【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論語·子路》: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34、【言過其實】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5、【以德報怨】出自《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6、【怨天尤人】出自《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37、【一以貫之】出自《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論語·魏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3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0、【當仁不讓】出自《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41、【有教無類】出自《論語·衛靈公》:「子曰:『有教無類。』」 42、【禍起蕭牆】出自《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43、【血氣方剛】出自《論語·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44、【色厲內荏】出自《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穿窬之盜也與。」 45、【道聽途說】出自《論語·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46、【飽食終日】出自《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47、【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出自《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48、【無可無不可】出自《論語·微子》:「我則異於是,是無可無不可。」 49、【見危致命】出自《論語·子張》: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50、【學而優則仕】出自《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51、【天下歸心】出自《論語·堯曰》天下歸心: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52、【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治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3、【惠而不費】出自《論語·堯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54、【不亦樂乎】出自《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55、【惡衣惡食】出自《論語·里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6、【發憤忘食】出自《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57、【割雞焉用牛刀】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58、【誨人不倦】出自《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59、【理屈詞窮】出自《論語·先進》:「是故惡夫佞者宋·朱熹集註:「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詞窮,而取辯於口以御人耳。」 60、【鳴鼓而攻之】出自《論語·先進》:「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61、【內省不疚】出自《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62、【能近取譬】出自《論語·雍也》:「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63、【年富力強】出自《論語·子罕》:「後生可畏。」宋·朱熹註:「孔子言後生年富力強,足以積學而有待,其勢可畏。」 64、【匹夫不可奪志】出自《論語·子罕》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65、【輕裘肥馬】出自《論語·雍也》:「赤之造齊也,乘肥馬,衣輕裘。」 66、【三複斯言】出自《論語·先進》:「南容三複白圭。」朱熹註:「《詩經·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一日三複此言。」 67、【殺身成仁】出自《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68、【善賈而沽】出自《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69、【手足無措】出自《論語·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70、【駟不及舌】出自《論語·顏淵》:「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71、【循序漸進】出自《論語·憲問》:「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朱熹註:「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漸進耳。」 72、【循循善誘】出自《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73、【言必有中】出自《論語·先進》:「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4、【言不及義】出自《論語·魏靈公》:「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75、【仁人志士】出自《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76、【慎終追遠】出自《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77、【既往不咎】出自《論語·八佾》:「成事不說,逐事不諫,既往不咎。」 78、【富貴浮雲】出自《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79、【從井救人】出自《論語·雍也》:「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從之也?」 80、【侃侃而談】出自《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cù jí,恭敬不安的樣子)如也,與與如也。」 81、【敬而遠之】出自《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82、【述而不作】出自《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3、【簞食瓢飲】出自《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84、【斗筲之器】出自《論語·子路》:「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85、【斐然成章】出自《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載之。」五、《論語》中包含的史實 1. 《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根據《左傳》描述,他身為衛國大夫,既受到衛靈公的寵幸,又與衛靈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後來他和齊豹、北宮喜、褚師圃一同作亂,把靈公趕出衛國。後來靈公復國,宋朝逃亡到晉。前496年(魯定公十四年)秋,靈公因為南子思念宋朝的緣故,再次把他召了回來。有一次衛國太子蒯聵獻盂於齊,經過宋國,宋人向他唱道:「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意思是說:你們那隻求子的母豬(指南子)既然已經得到了滿足,為什麼還不歸還我們那漂亮的公豬(指宋朝)?這也就是成語「婁豬艾豭」的由來。 《左傳·魯昭公二十年》記載:秋七月戊午朔,遂盟國人。八月辛亥,公子朝、褚師圃、子玉霄、子高魴出奔晉。皆齊氏黨。閏月戊辰,殺宣姜。與公子朝通謀故。衛侯賜北宮喜謚曰貞子,滅齊氏故。 2.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宋國。孔子與宋景公原系同宗同族,宋景公知道孔子是天下聞名的聖人,門下有數十名文武兼備的弟子,如果把他們師徒長久地留在宋國做事,便可使宋國不再受大國的欺凌。宋景公準備出城迎接孔子。桓魋卻怕孔子師徒來後會取代他們的權勢,對宋景公說:「孔丘在魯,父母之邦,官為大司寇,兼攝相事,位極人臣,然而卻要辭官出走,可見其野心非小。他在衛國五年,衛靈公對他敬而不用,可見衛國看透了他。宋不及衛大,不若魯強,孔丘師徒不速而自來,狼子野心豈不昭然若揭了嗎?」宋景公說:「孔子是當今聖人,哪會做犯上作亂之事?眼下宋國正在用人之際,有他們這一班文武幹才,豈不可以對外征戰,對內安邦?」桓魋說:「我主若收納孔子師徒,委以重任,他們一旦發起難來,誰能抵禦?這無異於引狼入室。」桓魋竟不經宋景公同意,帶領人馬去殺孔子。結果孔子被趕出宋國,宋景公怏怏不快。 3.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殷朝時代,陝西邠州有一小國,因受異族狄人侵犯,國君古公亶父遷居陝西鳳翔岐山之下,改國號為周。後來周武王伐紂而有天下,追尊古公為太王。 古公有三個兒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歷。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繼承人,但古公認為季歷的兒子名昌,有聖人的瑞相,預料他將能興周,有意傳位給季歷,以便再傳給昌,但未明顯表示。 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時,便託辭到南方採藥。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於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別父親,到了江南的吳地,從當地習俗,斷髮文身。伯仲二兄既出,季歷不能出,必須在家事父。古公臨終,遺囑季歷,報喪給泰伯和仲雍。古公薨,季歷遵囑接回伯仲。喪事畢,泰伯和仲雍計議讓位給季歷,季歷不受。泰伯乃言自己已經斷髮文身,不能再治理國家,又偕仲雍出國至吳。季歷遂立為君,後來傳位給昌,為殷朝的西伯。昌的兒子名發,伐紂成功,為周武王,尊昌為文王。 以上是泰伯三讓天下的大致情形,讓是讓國,孔子是周朝人,所以用天下二字。 4. 季氏將伐顓頊 季氏伐顓臾一事,是在「陪臣執國政」的魯國的特殊背景下發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他們的先祖即慶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魯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兒子、魯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號稱「三桓」。到孔子這時,「三桓」執魯國國政已達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這一百多年間,公室(魯君)和私室(三桓)之間的主要鬥爭有:前594(魯宣公十五年)針對三家分地擴展頒布了「稅畝」制度;前562(魯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軍,三分公室,各有其一」;前517(魯昭公二十五年)欲誅季,三桓聯合進攻,昭公被迫逃亡。這鬥爭一直繼續到戰國初年,《史記·魯周公世家》說:「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六、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的故事 1. 孔子師郯子 郯子(生卒年月不詳),己姓,子爵,春秋時期郯國國君。郯國雖是區區小國卻頗有名氣,這其中主要原因是國君郯子的政績、才華和仁孝之德,贏得了人心。 郯子治郯講道德、施仁義、恩威有加,百姓心悅誠服,使郯地文化發達,民風淳厚,一些典章制度都繼續保持下來,對後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郯子朝見魯昭公。在一次宴會上,魯國大夫昭子問郯子:少昊的時代,以鳥名官是怎麼回事呢?郯子說,少昊是我的祖先,這個情況我是知道的,當時少昊剛立的時候,正好有鳳飛來,這就是以鳥名官的起因吧。接著,郯子還向昭子詳細地介紹了當時的情況。孔子聽到這個消息,再也坐不住了,連夜敲開了魯國賓舍郯子所宿居的門,迫切地向郯子請教關於少昊時代職官制度典籍歷史等情況。 當時二十六歲的孔子,其博學早已聞名魯國,郯子見這樣一個知名學者卻能夠如此虛心求教,十分感動,便傾其所有,全部奉告。兩位學者談得那樣投機,甚至忘了天已大亮。離開郯子依然興奮的孔子,還忍不住向人惋惜著感嘆著:周天子那裡已經沒有主管這類事情的人了,像郯子這樣有學問的人,已經散落於四方了。 孔子周遊列國時到郯國,曾登郯城東南三十里之馬陵山峰望海。後人為紀念孔子來郯,在城北十里鋪建一「傾蓋亭」;稱其所登山峰為「孔望山」,峰頂石樓為「望海樓」,列為古郯八景之一。 2. 孔子師萇弘 萇弘,字敘,古資中縣人,(前575—前492)。據《圖經》載「萇弘,資中人,有祠在青泥坊,數里之內土色尚青。」又據,《莊子·外物篇》載:「萇弘蜀人,被殺之後,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後化為碧。」成語「碧血化珠」、「碧血丹心」即由此而來。 萇弘博學多才,知天文地理,精星象音律,常與周景王交往,孔子在齊國久仰其名其才,於周敬王二年(前518年)前往周國造訪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 孔子在請教萇弘韶樂與武樂異同後最後問萇弘道:武樂與韶樂孰為軒輊?萇弘道:武樂為周武王之樂名,韶樂為虞舜之樂名,若以二者之功業論,舜是繼堯之後治理天下,武王伐紂以救萬民,皆功昭日月,無分軒輊。然則就樂論樂,韶樂之聲容宏盛,字義盡美;武樂之聲容雖美,曲調節器卻隱含晦澀,稍遜於韶樂。故爾武樂盡美而不盡善,唯韶樂可稱盡善盡美矣! 對於萇弘博學施教,孔子稱謝不迭,並於次年前往齊國聆聽了韶樂的演奏,樂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與萇弘的會晤,史稱「訪弘問樂」。其六藝(禮、樂、書、詩、易、春秋)中「樂以發和」思想即源於萇弘的樂學理論。 3. 孔子師襄 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擅擊磬,也稱擊磬襄。也有一說是衛國樂官,亦稱師襄子。是孔子的老師之一,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孔子家語》:孔子學琴於師襄子,襄子曰:「吾雖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今子琴己習,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數也。」有間,曰:「己習其數,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間,曰:「己習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有間,孔子有所謬然思焉,有所睾然高望而遠眺。曰:「丘迨得其為人矣。近黮而黑,頎然長,曠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為此?」師襄子避席葉拱而對曰:「君子聖人也,其傳曰《文王操》。」[選自《孔子家語·辨樂》(《四部叢刊》本)] 4. 孔子師老聃 老子和孔子分別是道家和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把老子比作龍一樣的高深和難以琢磨,認為自己不如他。孔子終身致力於研究和探索的是「仁義禮」,而老子提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孔子的「仁義禮」在老子的理論里排在道與德的後面,是老子理論總綱中所涵蓋的內容。老子5000多字的《道德經》是綱領性文獻(道教),孔子從中選些內容加以研究並發展成為儒教。 孔子的弟子問他:「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說道:「見之!」弟子問道:「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妙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在莊子一書中,曾虛構了多次老子和孔子的會談,孔子十七歲時,第一次見到老子,當時孔子以相禮助喪為職業,受到老子的教誨留下深刻印象。孔子三十四歲時,專程到京都雒邑向老子請教周禮,孔子問禮於老子一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事。孔子第三次會見老子是在相邑,此時孔子已創建了他的仁學體系,試圖通過仁學使荒廢的禮義復活。但是在這時候老子對禮已形成新的看法了,於是老子和孔子之間展開了「無為而治」與「仁義之治」的論辯,關於這場論辯,記載在莊子天運篇中。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怎樣評價西服的好壞?
※對於王心田《命理用神精華》的評價
※都是飾演貝微微,angelababy是這樣評價鄭爽的
※載濤如何評價兄長載灃?忠厚無用 決難勝任國政
※李某某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犯罪中逃逸情節的重複評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