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華傳統文化夯實學校德育根基

【摘 要】 中國傳統文化是小學德育教育寶貴的精神資源,它所蘊涵的價值觀念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體現。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傳統文化經典進行系列整合,從經典誦讀涵養學生道德底蘊、傳統藝術升華學生氣質、蒙學經典培養學生行為習慣三個方面以校本課程的方式,挖掘傳統經典中的德育價值,把中華傳統文化傳授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對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培育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等方面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關 鍵 詞】 德育資源;經典誦讀;傳統藝術;蒙學經典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靈魂和脊樑,它所蘊涵的價值觀念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文明的集中體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靈魂,是小學德育教育寶貴的精神資源,對學生精神品格的培養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如何將傳統文化和德育更好融合,將其發揚光大,是我們德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這兩年來,我校致力於《在君子文化下德育活動策略的研究》課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以經典誦讀涵養學生道德底蘊  中國傳統文學滲透著古人崇高的審美理想和新穎的審美情趣,它承載歷史、傳承文明,蘊涵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校在專家的指導下,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傳統文化經典進行系列整合,以校本課程的方式,挖掘傳統經典中的德育價值,把經典誦讀與德育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對繼承和弘揚傳統美德,培育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挖掘經典佳作中的德育價值  中華民族的愛國愛民、刻苦耐勞、誠實守信、勤勞節儉、謙虛禮貌、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在當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這些文化傳統在經典中隨處可見,學生讀千古美文,可以直探人性本源,吸取古人的智慧,站在聖人的肩膀上放開眼界,開闊胸襟,啟迪自己的理性,做一個有涵養、有見識、敬父母、重師長、奉公憐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人。  經典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德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君子以厚德載物」的雅量;「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風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高山流水」的友誼;「見賢思齊」的人生哲理都為學生指引了方向。學生讀經典,口誦心記,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自己內在能力,德育的潛移默化功能自然而成。  (二)激發學生對傳統經典的誦讀興趣  我校開設了經典誦讀課,將經典吟誦引入課堂,讓孩子們走進了中華經典詩文,走進了體現具有自我個性的閱讀世界,溝通體驗,用民族精神與美德感染自己。現在每天早上,當你走進教室的時候,學生們不再像從前那樣說話聊天,不再是坐等老師來督促,因為他們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同學們都會主動誦讀。而這種自覺的讀書習慣,使他們樂於讀書,習慣念書,這一習慣將讓他們終生受益。在傳統文化的熏染下,學生文化基礎紮實,舉止端莊優雅,言行文明禮貌,學風校風良好。  二、以傳統藝術升華學生氣質  藝術活動能凈化人的心靈、對人的全身心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促進和補足作用,是靈魂的教育。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曾說:「如果沒有繪畫、雕塑、音樂、詩歌及自然所引起的情感,人生就會失去一半樂趣。」我校用社團的形式將桂劇、五子棋、十字綉等傳統藝術融入到學校課堂教學中,以藝育德,以德促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以藝育德,加速德育內化過程  2012年底,桂林市群眾藝術館與我們拉手,把我校定為他們的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培訓基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外來務工子女文化藝術培訓基地,並向我校提供各藝術門類的專家和經驗豐富的專業藝術培訓、輔導老師,為我校建立農村未成年人文化藝術培訓中心提供了優質的技術資源。抓住這個契機,我校提前謀劃、布置,在課程里增設了校本課程——鄉村學校少年宮社團活動,周三、周五下午3、4節由桂林市群眾藝術館的專業教師來授課,開展桂劇、合唱、舞蹈三個社團活動;周三下午的3、4節,由本校老師開展播音、繪畫、乒乓球、手工、五子棋等13個社團活動。由於組織嚴密、措施得力,開學第一周我校就就點面結合、正常有序開展了社團活動,並通過課表紮實、常態地推進社團活動,建立起農村未成年人文化藝術培訓網路,使學生在愉悅的藝術氣氛中凈化心靈,培養起蓬勃向上、勇於實現自我價值的自強精神。  (二)以德促學,發展學生興趣特長  學校通過組織多種形式的活動,如以君子文化為大綱要的蘭花節、翠竹節、菊花節、梅花節的系列活動、校園藝術節、慶「六一」文藝演出、慶「元旦」文藝演出以及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演出和各級各類比賽等,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充分展示了學生良好的音樂素質和較強的創造能力。學生在浸染高品位的精神氛圍中,自信得到樹立,情操得到陶冶,心田受到滋潤,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三、以蒙學經典培養學生行為習慣  學校在學生中積極開展養成教育,根據學生特點和實際,把《弟子規》和制定出的《大河中心校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三字歌》,作為校本教材引入課堂,使之成為學生行為檢查的標準。  (一)學習行為手冊,端正思想態度  學校要求班主任利用晨讀時間給同學們講解《弟子規》句子大意,從實際生活入手,聯繫書中內容,讓孩子知道應該怎樣做才是受歡迎的人。每星期布置5條背誦內容,並採取各種手段激勵學生自覺完成,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們對《弟子規》的內容都能熟記於心。  (二)對照常規三字歌,糾正行為習慣  「學貴力行」,學一句就做一句,實踐一句。師生們經常把《弟子規》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對照:「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熟背《弟子規》的基礎上,每個班形成了自己的踐行特色,老師會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確立班級《弟子規》的踐行點,並寫在黑板的右上方,由教師指導學生把每天的踐行點當成一項作業來完成,幫助學生改變不良習慣,鼓勵學生一月養成一個好習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會給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還能夠把幸福帶給他們的家庭。  通過活動的長期開展,學生行為規範,學習習慣基本形成,好人好事層出不窮:89班班委會自發為本班的患病同學捐款,並給其寫一封信鼓勵他與病魔作鬥爭;全校師生每年都看望、慰問附近鄉村的五保戶,並為其捐款;學校學生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如「為灕江洗臉」、清掃村道等。  通過開展「君子文化「特色建設,我們這所鄉村學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先後獲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集體、自治區和諧學校、自治區優秀衛生學校、自治區留守(流動)兒童示範校、桂林市義務教育學校常規管理達標評估先進學校、桂林市綠色學校、桂林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桂林市文明學校、等榮譽稱號;教學質量名列疊彩區前列,老師有4人次在國家級比賽中獲獎,14人次在自治區級比賽中獲獎,5人次在市級比賽中獲獎;學生有11人次在國家級比賽中獲獎,有31人次在自治區級比賽中獲獎,有30人次在市級比賽中獲獎  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而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去構建學生的品德美,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去培養學生的才能美,用優秀的傳統文化去鑄造學生的行為美。  【參考文獻】  [1] 陳守聰,王珍喜. 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與現代德育構建[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2] 宋元林. 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 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2.  [3] 吳春花. 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中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J].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24).
推薦閱讀:

茶葉文化
魚池文化之美---紅茶飄香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真精神
看到一本書的電話號碼寫著「厴妯傈僧妯俘俑厴貐喝謝錟霂」這樣一行字,這是什麼文字?
不可不知的飲食文化(彙編)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學校 | 中華 | 德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