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妄稱沱江艦將「克制」遼寧號航母:面對解放軍空軍無防衛能力-今日頭條
圖為台灣沱江艦。
8月13日至16日,台灣「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盛大開幕,在這次展會上,由台灣「中科院」研製的海劍羚艦載防空導彈系統首次亮相,台灣軍方也在網路上發布了該武器系統的宣傳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海劍羚導彈安裝在台灣自行研製的沱江號軍艦上,與雄風III型超音速反艦導彈搭配作戰。畫面中出現了大陸的052D驅逐艦和蘇-30戰鬥機,對沱江號軍艦發動導彈攻擊。這時,沱江軍艦使用雄風III反艦導彈進行反擊,並用海劍羚導彈進行防空作戰,海劍羚導彈成功擊毀052D驅逐艦發射的鷹擊-62反艦導彈和蘇-30發射的KH-31導彈,隨後又將蘇-30戰鬥機擊毀,最後,兩枚雄風III導彈也命中052D驅逐艦。
2012年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服役前後,為「克制」該艦,台軍為該艦賦予了「航母殺手」的新功能,並將兩種反艦導彈搭載到該艦上。沱江軍艦配置8枚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導彈,8枚雄風2型反艦導彈。強大的火力,是台海軍壓制大陸航母戰鬥群的「殺手級」軍艦。
雄風2型反艦導彈,台灣中科院於1983年開始研製計劃,設計方案是模仿美國"捕鯨叉"導彈系統方案,用目標指示雷達測量目標運動要素,火控系統據此計算諸元、裝定並發射導彈,飛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末段為紅外和雷達主動複合制導模式。雄風2型導彈有三種型號,分別是岸防型MGB-2A,艦射型MGB-2B,空射型MGB-2C。
艦射型已自1991年開始量產,是台灣海軍反艦導彈中的主力彈種,也是台灣數量最多的一型反艦導彈,目前台灣中科院的生產線上仍在持續製造此型導彈。該型導彈已大量部署在台灣的主戰艦船上,成為台灣當前反艦作戰的主力,除了部署在台灣海軍"成功"級、"康定"級護衛艦二代艦外,台灣海軍現有的7艘"武進"3型驅逐艦(除"遼陽"號外)後來也都在艦的左舷加裝1具四聯裝"雄風"2型導彈發射器。近年來台灣中科院對"雄風"2導彈系統進行了多項改進,其中一項是採用了新型燃料,將150千米的最大射程提高到170千米。此外,"雄風"2的對陸攻擊型號也在研製中。
雄風3型反艦導彈上使用了台灣中山科學院研製多年的衝壓式發動機,它的飛行速度是使用渦噴發動機的雄風2型導彈最大飛行速度的2倍以上,導彈射程超過500千米。2013年2月16日,台海軍決定擴大雄風3導彈的部署範圍,準備讓所有主戰艦艇都換裝這種「航母殺手」。台灣計劃部署120枚雄風-3型超聲速反艦導彈,儘管現在雄風3導彈還存在著火控等方面問題,但雄風3導彈的加速研製與不久後的裝備,將給趨向緩和的兩岸局勢重新蒙上一層濃重的戰爭陰影。
有報道說,未來同級軍艦將興建8至12艘,單艦成本連同艦上武器系統在內,約在22億新台幣,單艦除配備多達16枚遠程反艦導彈外,還搭載密集陣速射炮及76毫米速射炮各一座,打擊火力極為強大,該艦不僅可在軍港靠泊整補,由於體積小、隱身性高,還可在大小漁港進出,不被發現,面對大陸航母更可發揮奇襲效果,有助提升台灣制海戰力。難怪台灣「海軍司令」陳永康14日被詢和中國大陸022導彈快艇相比哪個厲害時,他會說:「我們的比他們強太多了」, 而台灣媒體則紛紛自信該艦是台軍的「航母殺手」。
自身缺點:
1、隱身性能沒有報道的那樣突出,排水量500噸的沱江艦設計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位置,該艦噸位比022型大一倍,尺寸也遠遠超出,加之台灣隱形技術不如大陸,該艦的雷達反射面積較022型大很多,已經無法實現諸如「雷達無法鎖定」或者發現距離極短等優勢,在未來海戰中,可能被對方雷達較早發現,從而失去了突襲的意義。
2、作為近500噸的小艦,該艦缺乏基本自衛火力,通過沱江艦的模型,可見艦上反艦導彈充滿了整個艦體,在安裝了多大16枚反艦導彈後,沒有空間安裝防空導彈等設備,面對空襲幾乎沒有生存能力,雖然此次曝光的沱江艦未來將會安裝台灣產的海射捷羚防空導彈,但該款導彈從外形上和中國海紅旗10、美國海拉姆近程防空導彈沒有太多區別,也就表明其射程、射高只能滿足近程防空需要,無法防衛超過中程以上的目標。
3、該艦雖說有500噸的排水量,但在戰艦這個行列中絕對算是入門級噸位,其自身噸位小,可能不會安裝相應的遠程預警和火控雷達,導彈射出去後靠第三方引導,這對於該艦戰鬥力的發揮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通過上述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沱江艦進攻有餘,防衛不足,並且只是在近岸作戰能力突出,雖說航程2000海里也不算少,但是其噸位在稍遠海域面對負載海況的情況時,自身的安全性可能就會受到威脅,至於其賦予的「航母殺手」稱號,在面對解放軍強大的空中力量時,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
推薦閱讀:
※喜歡是放肆 但愛是克制!
※(1)生克制化合、刑沖合害破(下)
※六親--生克制化、干支同氣連枝
※自學八字第二課:命里的「十神」含義,以及生克制化,刑沖合害
※細論生克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