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艾灸能治多種病

2012-02-15 22:36艾灸治療冠心病---效果讓我興奮一、病因病機1.外邪侵襲風、寒、暑、濕、燥、火六淫皆可致病,而其中以寒邪為甚,寒主收引,其性凝滯。因此,每當季節變換,寒溫失宜或者久居陰冷潮濕之處易發本病。2.七情內傷七情本屬人體正常的情志活動, 但若長期的或者突然過度的不良情志刺激,則可使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失調,氣血失運,痹而致痛; 《雜病源流犀燭心痛源流》曰:「總之七情之由作心痛。」之處情志過急,氣鬱不暢,氣滯血瘀,心脈痹阻而痛。3.飲食不節平素嗜食煙酒或膏粱厚味,是脾胃受傷,中焦受阻,水谷失運,釀濕生痰,阻滯脈絡,抑或因胸陽不展,濁陰不化,侵淫脈道致血行不利而發心痛。4.勞逸失度勞逸適度則陰平陽秘,百脈通利,而過勞則耗氣傷陰,心脈失養;過逸則氣血淤滯,血運失利。因此勞逸失度易發本病。5.年老體衰腎者先天之本,腎陽虛則不能溫煦脾陽使運化失能,營血虛少,脈道不充,心失所養;腎陰虛則不能滋水涵木,肝木火旺,灼津為痰,痰火上犯而致心脈痹阻。二、灸法治療1.溫和灸取穴:內關(雙)、膻中、心俞(雙) 。2.溫灸器灸取穴:主穴:心俞、厥陰俞、膻中、內關。辯證配穴:心氣虛型加足三里;氣陰兩虛加三陰交或太溪;氣虛血瘀加膈俞或足三里;氣陰兩虛兼血脈淤滯阻型,加膈俞或三陰交。按照以上的方式灸了一個月,效果讓人滿意。李梃《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散發也;寒者灸之,使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意也。也就是艾灸可以治療寒熱虛實各種疾病。」。《扁鵲心法》指出:「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經文中對於灸法的治療範圍和原則有著明確的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陰陽具虛,火自當之;經陷下者,火則當之;經絡堅緊,火所治之,陷下則灸之;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明代龔居中在《痰火點雪》中說:『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往不宜。』可見灸法治病之廣。調節乳腺疾病_____用艾灸療法 中醫理論認為「乳頭屬足厥陰肝經,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房外屬足少陽膽經」,因而乳房的病變多與這些經絡所屬臟腑功能紊亂有關。 歷代中醫學家運用中醫理論對乳腺癌的癥狀進行辨證分析,歸納乳腺癌的病因是情志不暢,抑鬱成疾。認為乳腺癌的病機是肝氣不舒,氣機運行不暢,致使經絡、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氣滯血瘀,痰凝聚瘕,蘊毒成瘤。艾灸穴位:檀中穴乳根穴阿是穴天宗穴馬少群與《馬氏溫灸法》1、 馬少群先生生平事迹天津名老中醫馬少群先生(1903—1992)曾在 30 年代以函授方式從浙江寧波「東方針灸學社」學習日本溫灸術,馬少群改進了日本溫灸術,自成一體創馬氏溫灸法,爾後九年,為人治病,雖然每每獲效,尚不知溫灸可治難病大症。至 1943 年,相繼患美尼爾氏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胃部不適,求治於中西醫,服藥達十二年之久,終歸乏效,幾乎喪失治療信心。在坐以待斃之際,經夫人啟發,再度研究溫灸以圖自治,實不得已而為之,不想,僅僅半年疾病就全部祛除, 一年後體健,壽享九旬。並且在以後數十年里,馬老在臨床治病屢獲奇效,治癒大量疑難雜症。最後歲月里,在學生幫助整理下出版了《馬氏溫灸法》 。值得一提的是,1976 年 3 月,葉劍英元帥身患心腦血管病,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佳,延請馬少群先生用溫灸治療,第一次治兩個月,第二次治療半年後病體痊癒,身體完全康復,後壽至 90 歲。馬氏溫灸法至今在國內已經流傳了幾十年,由於種種原因,該療法一直僅流傳於民間,技術僅被極少數掌握, 很多從事中醫多年的醫者甚至還從未聽說過。此法對腦血管病有獨特效果。對急慢性臟腑病,疑難雜病,老年病,婦科病等也有良好治療效果。 馬氏溫灸法可一次同時灸數個穴位,施救過程中勿須手持,固定於穴位之上,坐卧均可治療,還可以邊灸邊看電視,看書等,病人溫灸時甚至可以走動,非常方便,每次溫灸時間可以自行調整,治療過程中病人只覺得溫熱舒服,而且非常安全,容易讓人接受。2、 馬氏灸治要決1)病初灸局部,病久重整體。於病患的初期,「邪正相爭」的矛盾一般尚以局部為主,此時僅施灸患處,局部穴位,往往可頓挫病勢,是個簡易,快捷的灸法。但對於慢性病不能單純地這樣治。因為此時病久傳化,上下痞澀,陰陽失和,往往病情已不限於一經一臟一腑,因此灸治慢性病,必須重視整體配穴,以期灸通臟腑,經絡,灸通上下,調平陰陽,從而達到根除疾病的目的。2)灸貴於早,貴於恆。灸貴於早。一般是就急性病症而言。而慢性病症的灸治又應持之以恆。一些陳年痼疾,在灸治數月以後方見效果的情況是有的,因此醫患雙方均要長期用灸的思想準備,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當灸治若干時日,病情明顯好轉後便以為問題不大了,遂止灸,這常常導致病狀復燃。故馬少群先生每每叮囑慢性病患者,想要除病根,少則兩三個月,半年,甚至要更長的時間地灸下去才行。癥狀已消失,還不能以為是病已根治,須以穴位觸診再做驗證。病治好了,如果身體仍顯虛弱,也應繼續用灸,培養元氣。總之,施灸不單是為了解除癥狀,而更要以除病,健身為最終目的,故須持之以恆。3)灸貴通腑氣。各種慢性病,故病久臟腑傳化,一般均會導致腑氣的獃滯,灸治每有必要先通腑氣,這樣可以使腸胃的吸收,排泄功能趨於正常,則機體氣血生化有源,體內淤滯及病理產物易於化解、排出,各種病症均能隨之而好轉,故中脘,足三里等為治療各種慢性病的必用灸穴。4)灸貴引導,先後有序。慢性病日久,常常導致病體上盛下虛,上熱下寒,而「盛」及「熱」又最為患者所苦,針對 「上熱」之邪自可下行走泄,這種情況應先重灸病體中下部穴位。等中下部灸通,則「上盛」病情也就隨之鬆動,這就是灸法的引導功能的功用。當中下部灸通之後,再酌情增加上部穴的灸量,則上下皆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灸法先後有序。內熱盛,臟腑積滯重的病例灸法類似,此等宜先灸四肢穴,等四肢經穴灸通,再增加軀幹部灸穴,如此灸治會較為順利。5)久病羸弱者,以「小火」為先。遇病久而羸弱,進食少,體熱(喜涼惡熱)者,馬少群先生一般囑其先以下五日穴灸治:一日中脘,足三里;二日環跳,陽陵泉;三日風市,申脈;四日肩髃,曲池;五日風池,絕骨。五日後在按其病在何臟腑,酌選穴灸治。遇病久而羸弱,進食少體寒(喜寒惡寒)者,先生則囑其按以下四日灸治:1日中脘,足三里;2日下脘、天樞、氣海;3日關元、三陰交,4日內關、照海。4日後再按其病在何臟腑,選穴灸治。對這樣的患者,前十五天的灸量為:腹部每穴灸20分鐘,背部和四肢每穴每次灸15分鐘。等灸至患者進食增多,感覺體增長之後再使用通用灸量。此因虛甚則滯甚,故只宜先小通小補,否則病體不能受艾火而行之,可出現口乾,咽痛頭暈,不思飲食等反應。6)兼病兼治,急者先治。單一病患,可按各病常規灸法灸治,然而慢性病兼病的情況較為普遍,比如患者高血壓的同時尚患糖尿病,患咳喘病的同時,患有牛皮蘚等等,如此可將不同病患的常規灸法的穴組合併灸之。當然如兼病而以某一病患為主時,現灸治主要病患也是可取的,特別是兼有外感(感冒)、大便不通等急症時更應先顧於此,並按以下灸法灸治之。 ;陽陵泉(下肢)各 25 分鐘,日灸二三次,以微出汗為度。治外感:灸風門(背部)治大便不通:灸承山(背部)25 分鐘,左大橫(腹部)30 分鐘,日可兩灸,以大便通為度。3.灸量掌握馬少群先生以其數十年的溫灸經驗為依據, 總結出溫灸每穴每次的一半灸量是,頭面部穴灸20 分鐘;背部及四肢穴灸 25 分鐘;胸腹部穴灸 30 分鐘。4.灸葯配方毛少群先生習慣於在施灸時將少量灸葯摻入青艾絨,其配製如下:生五靈脂 24 克,生青鹽15 克,夜明砂(微炒)6 克,乳香 3 克,沒藥 3 克,大蔥根干蒂 6 克(筆者常以桂枝等量代替),木通 9 克,白芷 6 克。以上藥味共研細末即成所用灸葯,可與 500 克青艾絨配用,若一日一灸,大概可使用一個月時間,灸葯應裝瓶防潮,防走氣味。5.施灸操作及有關事項(1) 就前的準備:取出溫灸盒德內筒,裝入拌好灸葯的艾絨,用手指輕輕按一按表面的艾絨(不要按實) ,放置室 ,然後將內筒放入外筒,用火點燃中央部的艾絨(並不見火苗)外,過 18-25 分鐘後,灸盒底面觸之燙手且煙已比較少,此時便蓋上頂蓋,取回使用。要注意,預燃不夠,則施灸時艾火易滅,預燃過渡則使用時艾火不耐久。(2) 施灸:將灸盒(底面向下)隔幾層布放置在灸位上即可,以被灸者感到舒服,熱度足夠又不燙皮膚為佳。如果過熱,則增加隔布層數,若已隔多層布仍覺過熱,可用布塊罩在灸筒上面,這樣出煙和進入空氣減少,灸盒的溫度即可減低,不夠熱則減少隔布,或將頂蓋敞開片刻(但要小心不要讓筒傾倒) 。(3) 進食後不要馬上灸,不要空腹灸,其它時間均可灸,灸後宜避風寒,這樣可避免風寒邪氣乘穴道大開而侵入。在施灸後還要注意穿衣保溫。(4) 副作用:溫灸的副作用很少,只有少數患者,於灸後可見頭暈口乾,咽燥,鼻出血,納呆,乏力等現象發生,上述情況應減少灸量。若施救過程中患者有些異常反應,可能屬於施救不當,如反映強烈,醫者須及時明辨酌情處理。6.馬氏溫灸主要穴位獨特經驗摘要1) 百會穴:慢性病患者的體質多為下寒上熱,下虛上實,卒灸百會等頭部穴,某些患者可出現頭暈,口乾,耳鳴等反應,且必覺頭腦輕鬆,灸量 20-25 分鐘。2) 風池:偏頭面痛,用於降高血壓較好,治嚴重的眩暈宜配懸鐘灸量 20-25 分鐘。3) 曲骨:治各種婦科病,如子宮下垂,子宮腫瘤等,宜治尿頻,灸量 30-60 分鐘。4) 神闕:使腦溢血昏迷及腦血栓昏迷患者復甦,須長時間灸此穴。慢性病,不論何症,多宜灸此,治急證宜效,以其助護元氣爾。灸量 30-60 分鐘。腦溢血及腦血栓昏迷患者,可灸至蘇醒止。5) 章門:所治甚廣。因脾虛,脾氣獃滯所致症宜灸之,無論痞、症瘕、肝積肥氣,及各種肝膽病症皆宜灸之。灸量 30 分鐘。6) 期門:所治甚廣。如肝氣盛、肝炎、肝硬化、腎炎、肋膜炎、脾腫大、傷寒不解。熱入血室及喘息等症。大凡各臟腑有淤滯,治須調肝者,宜灸此穴配太沖。灸量 30 分鐘。7) 靈台:哮喘發作時速灸靈台配身柱、太溪。灸量 30 分鐘。8) 風門:配陽陵泉治四時感冒,初覺有異便急灸之,往往立愈;能退感冒等引起的高熱。9) 照海:高血壓、半身不遂、關節炎、便秘、水腫、癲癇晝夜發及夜發均可用。灸量 25-30分鐘。10)懸鐘:高血壓及各種屬於上熱下寒,上實下虛症,灸量 25-30 分鐘。7.高血壓,半身不遂及關節炎常規灸法一日中脘(單穴)灸 30 分鐘,足三里(雙穴)各灸 30 分鐘。二日環跳(雙穴)各灸 25 分鐘,陽陵泉(雙穴)各灸 30 分鐘。三日風市(雙穴)各灸 25 分鐘,申脈(雙穴)各灸 25 分鐘。四日肩髃(雙穴)各灸 25 分鐘,曲池(雙穴)各灸 25 分鐘。五日風池(雙穴)各灸 25 分鐘,懸鐘(雙穴)各灸 25 分鐘。六日身柱(單穴)灸 30 分鐘,腰陽關(單穴)灸 30 分鐘,三陰交(雙穴)各灸 25 分鐘。七日委中(雙穴)各灸 25 分鐘,照海(雙穴)各灸 25 分鐘。八日百會(單會)灸 25 分鐘,啞門(單穴)灸 25 分鐘,列缺(雙穴)各灸 25 分鐘。註:1)高低血壓、半身不遂、關節炎均可按此法灸治;2)高血壓患者在 1-7 日穴灸 4 個循環後在開始灸第八日的穴,灸百會,啞門對降血壓及減輕頭暈頭痛等均有良效,然灸之過早,會經脈未通,艾火不能流行,聚於頭部,而致頭暈頭痛等症加重,故宜先灸通中下部的穴道,再加灸頭部穴。3,以上穴循環灸至愈,每日灸臍(神闕)30 分鐘。乳腺問題艾灸治療體會腺增生的癥狀為,一側或雙側乳房同時或相繼出現單個或數個大小不等、 形態不規則可活動的結節。乳房脹痛呈周期性,並且與情緒、月經有明顯關係,一般行經前 3—4 天加重,來潮後脹痛減輕。有些患者可有乳頭溢出少量黃綠色、棕色或血性液體,伴有煩躁易怒月經不調、頭暈失眠等癥狀。中醫稱之為「乳癖」,並認為本病多由郁怒傷肝,憂思傷脾, 致氣血痰濕郁阻乳絡,結核而成。因此,治療應採取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之法。中醫理論認為「乳頭屬足厥陰肝經,乳房屬足陽明胃經,乳房外屬足少陽膽經」,因而乳房的病變多與這些經絡所屬臟腑功能紊亂有關。 歷代中醫學家運用中醫理論對乳腺癌的癥狀進行辨證分析,歸納乳腺癌的病因是情志不暢,抑鬱成疾。認為乳腺癌的病機是肝氣不舒,氣機運行不暢,致使經絡、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氣滯血瘀,痰凝聚瘕,蘊毒成瘤。通過對大量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分析, 我國中醫腫瘤協作組組織專家反覆討論,大體將乳腺癌的臨床表現分為:肝氣鬱結、沖任失調、毒熱蘊結、氣血虧虛四個證型。1肝氣鬱結型:患者表現為七情所傷,所願不遂,肝鬱氣滯而胸脅脹痛,急躁易怒,乳房部腫塊皮色不變,塊硬如石,舌質正常或有瘀點,舌苔薄黃或薄白,脈弦有力。治以疏肝解郁,健脾消核,以中藥「加味逍遙散」加減治療。2沖任失調型:患者表現為月經不調,伴有腰膝酸軟,乳塊皮核相親,推之不移,舌淡或紫暗,苔薄,脈濡細無力或澀。治以健脾利濕,軟堅散結,以中藥「二仙湯 」加減治療。3毒熱蘊結型:患者表現為身心煩熱,便干溲赤,乳房結塊增大,腫塊處青筋暴怒,創破翻花,潰流黃水或污血,乳頭內陷,舌絳紅,苔薄黃或中剝,脈弦數。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中藥「清瘟敗毒飲」加減治療。4氣血虧虛型:患病晚期,患者表現為心悸氣短,面色蒼白,形消體瘦,神疲乏力,不思飲食,乳房腫塊潰爛蔓延,創色紫暗,污水味臭,舌淡或絳,苔薄或黃苔,脈沉細無力。治以調理肝脾,補氣養血,以中藥「益氣養榮湯」加減治療。艾草堂艾灸治療:暖腎灸暖宮灸檀中穴乳根穴阿是穴天宗穴溫灸治療痛經觀察痛經是婦科常見病之一, 尤以青壯年和婦女多見,凡月經來潮或經前後出現下腹劇痛等癥狀,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統稱為痛經、西醫痛經分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指月經初潮時就發生, 婦科檢查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者。繼發性指子宮內膜異位性病、急慢性盆腔炎、子宮頸狹窄、阻塞與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引起。中醫:痛經經行腹痛,其病機為寒凝、血瘀、氣血不暢、胞絡阻滯或氣血兩虛、經脈失養所致。1 治療方法取穴: 腎腧穴 神闕 關元 中及 湧泉2 典型病例患者李女士,28 歲。於經期前 3-5 天開始治療,每日一次,經期時患者自感疼痛明顯減輕,再灸 2-3 療程鞏固療效。本法使用艾灸的溫熱作用直達深部,以助陽祛寒、溫通血脈、到溫經逐冷通脾陽的作用3 注意事項痛經的治療最宜在經期 3-5 天開始可預防,一般 3-4 經期可治癒,經期忌冷水浴、游泳、忌生冷食物、精神勞累、禁止性生活。溫灸治療便秘療效觀察便秘是以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為主要臨床變現的病症。西醫對本病治療多採用對症治療,多用瀉劑,而中醫對便秘的治療有西醫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是灸法對本病的治療成為研究的重點,因其效果顯著,無毒副作用,以傳統灸法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治療原理,採用補腎益精,調理脾胃,不僅能潤腸排毒,而且還能保護有益菌群,重建胃腸的代謝平衡,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治療方法。1 治療方法取穴:神闕 中脘 湧泉便秘點 每日一次 10 天為一療程2 典型病例王女士,40 歲,於 2007 年 12 月 2 日就診。主訴:便秘 現病史:患者排便困難,3-5 天一次,腹脹、胸悶、胃脹、氣虛乏力。給與灸法治療後,當次做完有打嗝、排氣、呼吸通暢的癥狀。經過一療程治療後, 排便基本正常, 每日一次,再加鞏固治療一療程,便秘得以治癒,胸悶、腹脹感覺消失,精力充沛。真灸——我對灸療的認識牛玉東河北唐山豐潤區交通醫院,064000前言;我出生在針灸世家,從小目睹父親用針灸治癒了許多疑難雜症,父親治病獨樹一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九九六年我讀了劉潔先生的《太乙神針臨證》錄之後,對灸療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在臨床上以溫和灸,隔姜灸,直接治好一批中西藥幾近無效的疑難病,其中有閉經(產後大出血引起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前列腺等。因效果出色,病人喜悅,所以我對灸療的研究信心倍增。二〇〇一年的春天,我治好了兩個危重病人,使我對灸療有了更深的認識。其中一個是一位79 歲的老太太,在十多年的糖尿病,又合併了腎病,頭面四肢浮腫,胸水,腹水都有了,氣息奄奄,渾身無力,已不能進食水,輸液都有輸不進去了,六脈細若遊絲。當時病人家屬問我還有辦法沒有,我說,還有一個辦法可以試一下,就是直接灸。當天下午即做灸療,我當場捏艾炷,先灸腹部,取了三個穴,分別是水分,右天樞,氣海,先用麥粒大的艾炷,逐漸過渡到黃豆大的,最後用蓮子大的。一直灸了三個小時。之後又在右足三里直接灸了半個小時,艾炷也是先小後大。當晚,病人有了食慾,吃了一碗稀飯,一個鴨蛋,大小便也解下來了。次日病人可以坐著吃飯,此後我又開了一些湯藥,水腫在半個月時慢慢退去,病人體力好時可以從二樓下來散步,此後病人又活了二年半。另一個病人是一位 37 歲的中年男子,重感冒高燒十天不退,大量輸液(用藥不詳)體溫也只能是暫時下降,降而復升,體溫總在39 度徘徊,病人本來就是乾瘦體型,在加上八天未吃東西,面容枯瘦,站立不穩,到縣醫院驗血,諸多指標紊亂,本縣醫院拒絕收住,家屬求助與我,我看完病後,先為其井穴厲兌(雙)足竅陰(雙)刺血,後分別取身柱,中脘直接灸,艾炷先小後大,由麥粒大逐漸過渡到蓮子大,共灸了三小時,當晚病人食慾大開,睡眠香甜,體溫徐徐下降,三天後體溫正常,又吃了三付中藥,一周後體力完全恢復,至今身體健康。這兩個病例讓我認識到灸療不僅可以治慢性雜病,而且也可以治急危重症,真有古人說的起死回生之效。因此,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將超星數字圖書館內所有關於灸療的書仔細讀了一遍。在臨床工作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灸煙如何排除?如何減少灸療時的疼痛?灸療的最佳火候怎樣把握?如何在灸里加針?如何處理灸後的排病反應?灸後如何調養?結合書上所學知識,我冥思苦想,反覆在臨床驗證,最後這些問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鑒於此,不少同行鼓勵我把心得體會寫出來。於是,我將多年學習實踐的總結一下,為挽救頻臨失傳的灸療,為了天下蒼生少受亂用藥的危害,現不揣淺陋,將《真灸》寫出來,以供同道參考,為水平有限,謬誤難免,敬讀者批評指正。 2008 年 2 月 27 日牛玉東於唐山歷代名醫對灸療的讚譽1.若針而不灸,灸而不針,非良醫也;針灸而不用藥,葯而不針灸,亦非良醫也.――唐.孫思邈2.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需薪.――宋.竇材3.凡葯之不及,針之不到,灸之所宜.――明.李梃4.灸法去病之功,難以枚舉.凡寒熱虛實,輕重遠近,無往不宜。蓋寒病得火而散者,猶烈日消冰,有寒隨溫解之義也。熱病得火解者,猶暑極反涼,猶火郁發之之義也。虛病得火而壯者.艾灸治療高血壓一、病因病機本病的發生是由於機體內部肝、腎、心、脾、沖任二脈等臟器經脈陰陽虛實失去平衡所致,引起這種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七情六慾過度、飲食勞傷、年老體衰等。肝陽上亢和肝腎陰虛是本病的主要發病機制。二、灸法治療1.溫和灸(1)取穴:主穴:百會、風池(雙) 、足三里(雙)、湧泉(雙)。辯證配穴:肝陽上亢者加太沖(雙) ,肝俞(雙);痰濁盛者加中脘、脾俞(雙)、陰虛陽亢者加三陰交(雙) 、太溪(雙),清陽不升、陰陽兩虛者加腎俞(雙) 、關元。(2)取穴:主穴:豐隆(雙) 、足三里(雙)、腎俞(雙)、懸鐘(雙)。配穴:肝火上亢者加肝俞 , (雙) 陰虛陽亢者加三陰交(雙)陰陽兩虛者加命門、、 關元,痰瘀互阻者加膈俞(雙)、脾俞(雙)。2.化膿就取穴:足三里(雙) 、絕骨(雙)。三、穴位敷貼(1)取穴:主穴:曲池、內關、足三里、腎俞。配穴:肝陽、肝火盛者加太沖、風池,痰濁壅盛者加豐隆、中脘,陰盛陽亢者加三陰交,清陽不升、陰陽兩虛者加命門、關元。藥物組成及製備:取天麻、石決明、吳茱萸、白芥子、細辛、三七、川芎、蜈蚣、杜仲、當歸等藥物各等份,共研細末,貯玻璃瓶中備用。(2)取穴:主穴:豐隆、腎俞、曲池。配穴:肝陽上亢者加肝俞、太沖,陰虛陽亢型加足三里、三陰交,陰陽兩虛型加命門、三陰交,陽虛型加命門。藥物組成及製備:生白芥子研末備用(貯藏中防止芥子油脫失) 。(3)取穴:神闕。藥物組成及製備:去吳茱萸、川芎各半合研成粉末,密貯備用。溫灸治療便秘療效觀察便秘是以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乾結,排便困難為主要臨床變現的病症。西醫對本病治療多採用對症治療,多用瀉劑,而中醫對便秘的治療有西醫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是灸法對本病的治療成為研究的重點,因其效果顯著,無毒副作用,以傳統灸法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治療原理,採用補腎益精,調理脾胃,不僅能潤腸排毒,而且還能保護有益菌群,重建胃腸的代謝平衡,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治療方法。1 治療方法取穴:神闕 中脘 湧泉便秘點 每日一次 10 天為一療程2 典型病例王女士,40 歲,於 2007 年 12 月 2 日就診。主訴:便秘 現病史:患者排便困難,3-5 天一次,腹脹、胸悶、胃脹、氣虛乏力。給與灸法治療後,當次做完有打嗝、排氣、呼吸通暢的癥狀。經過一療程治療後, 排便基本正常, 每日一次,再加鞏固治療一療程,便秘得以治癒,胸悶、腹脹感覺消失,精力充沛。
推薦閱讀:

疣的艾灸療法
艾灸天樞穴和三陰交 可以緩解腹瀉
穴位養生丨手腳冰冷?艾灸這5個穴位,秋冬也能暖暖的
艾灸配穴:水腫
如何開家養生館?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