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規模設區並區:區劃調整風行長三角
06-30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2-09-04 來源: 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自今年9月1日起,充滿歷史感和地域特色的「姑蘇」二字,將不再僅僅是蘇州市的別稱,也同時代表著其中心城區。經國務院和江蘇省政府批複同意,蘇州市將原古城區的滄浪、平江、金閶三區合併為姑蘇區,不僅如此,原蘇州所轄縣級市吳江市撤縣設區。至此,蘇州一躍為蘇南城區面積最大的城市,城區將直接與上海接壤。蘇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周偉強表示,此舉將有利於加強蘇州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對內理順蘇州古城保護和太湖整體保護開發的體制機制;對外則將進一步提升蘇州市在接軌上海、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江蘇省社科院院長劉志彪對此事發表評論時稱,重組經濟地理格局是一種發展手段,行政區劃調整隻是較為激烈的手段之一。一方面應以區域民眾福利提升為主要標準,另一方面,涉及發展問題應多用深化市場和區域合作功能的辦法。事實上,區劃調整已經成為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又一動力,此前長三角地區區劃調整連連,舟山新區獲批後進行了一系列區劃調整,安徽地級市巢湖市亦被三分,江蘇省通州市也變更為南通市通州區。做強中心城區包括吳江在內,蘇州原下轄的5縣市均是全國10強縣,相較之下中心城市首位度偏弱,輻射帶動能力不足,調整前蘇州城區各項社會發展指標均佔全市比不足四成。周偉強稱,「著力完善城市空間布局、提高轉型升級水平、做大做強中心城市,顯得更為迫切」。調整後,蘇州市區土地面積將從原來佔全市的38%躍至52.6%,地區生產總值佔比從37.9%提升至49.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39.7%提升至50.0%,其他主要社會經濟發展指標佔比都將至少佔據全市半壁江山,公共圖書館、藝術館等佔比甚至超六成。據介紹,行政區域調整之後,「一核四城」將是蘇州城市的新定位,三區合一的姑蘇區將成為這一發展格局重要組成部分的一核,以此為核心,東部打造綜合商務城、西部打造生態科技城、南部打造濱湖新城、北部打造高鐵新城。其中,吳江區將在南部濱湖新城的建造中發揮重要角色。周偉強表示,當前蘇州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從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出發,區域調整後將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蘇州市對此其實早有部署。2010年9月,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蔣宏坤就在參加吳江民主生活會時表示,要把濱湖新城建設成21世紀蘇州城市的最大亮點。這被視為蘇州將經濟建設中心南傾的標誌,轉向國務院長三角規劃重點支持的沿太湖發展帶。此外,這次的區劃調整把蘇州老城區整合進同一個行政區劃,也將有利於古城保護。而擁有部分太湖水面和岸線的吳江撤市設區,將有利於理順太湖整體保護開發體制機制。加強與上海競合吳江的直接劃入,還將使蘇州主城區直接和上海接壤。這既便於蘇州進一步承接上海的輻射,也為蘇州利用與上海的「同城效應」作出更充分的鋪墊,體現出蘇滬兩地微妙的競合關係。蘇州是江蘇省最為發達的城市,但無論是地理上還是經濟上,其與上海聯繫的緊密程度都遠遠超過省會城市南京,「接軌上海」一直是蘇州發展的不二戰略。接近蘇州市規劃局的本地人士告訴記者,蘇州的輕軌和城際道路建設,早就預留了與上海相接的站點。2009年初滬寧城際鐵路開工建設的同時,蘇州市也同時開始北環東延二期工程,通過高架和高鐵相接,古城區到上海只需40分鐘。而蘇州「接軌上海」的內涵,也從早期更多地承接第二產業轉移和區域經濟輻射,漸漸轉向現代服務業的暗中較量。「蘇州的商務成本也日趨高漲,"退二進三"是必然選擇」,上述人士說。這從金閶新城的規劃就可見一斑。蘇州市物流商會副會長席光華介紹,蘇州市早就為這個古城中心區設計了從綜合物流園向城市副中心轉變的規劃,物流、商貿、居住三大功能齊頭並進,再引入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總部經濟的優勢並不只在上海」。江蘇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田伯平指出,沿海開發已成國家戰略,江蘇省發展的戰略重心已有所轉移,蘇州必須思考如何增強自己的綜合競爭力,保持領跑的優勢,其與上海及周邊城市的協調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長三角最「委屈」的一個地級市
※重磅!「通武廊」將重點推進包括產業提升在內的12項工程促進京津冀區域深度協作!
※長三角艱難轉型成效初現(長三角數據)
※長三角和珠三角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