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太上感應篇: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道教

微信號:daojiaohui

傳承中華文明,弘揚道教文化!

關注道教,關注中國文化之根!

道長私人微信號:57751511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如果說諸經典是人們證聖成真的門徑,《太上感應篇》就是我們成道成仙的基石,它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善之家天必降福,積惡之家天必降禍」總結因果報應關係,全篇宣揚「天人感應」和因果報應的思想。其中既有儒家忠孝友悌的思想品德,又有道家尊道貴德的信仰條約,同時也包括了佛教慈悲為懷的內涵,所以說它融儒釋道三家於一爐。

《太上感應篇》中有這樣一句經文:「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但日有所虧。福禍無門總在心,作惡之可怕,不在於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心。太上曰:「善惡相去幾何? 」

我個人認為,其實人沒有絕對的善與惡。人性中或善或惡的各種元素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空間中,都會有所釋放。人的一生中不在於你一路走來遇到的全是善人,而在於你遇到有些並非善人的人(當然不一定就是惡人),這時你能不能在和他交往的過程中,通過你人性中的溫暖、善良,通過你對他的體諒、包容,通過你美好品德的感召,使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現出來。這就是《太上感應篇》中所說的「正己化人」,用正直的力量去影響周圍、影響社會,道祖太上說的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目的。

在《太上感應篇》中有這樣幾句經文:「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其實這是一個做人的標準。

「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這句話是說對於常常作惡而招來災禍的兇惡之人,我們應該要憐憫他、勸導他、感化他,使他斷惡向善,轉禍為福;善良的人,常常行善而招來福報,我們應該為他歡喜讚歎,鼓勵他、成就他,使他更積極地行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是說遇到他人急切的需要,我們應該要慷慨解囊,及時幫助,以應急需;遇到他人發生災難的時候,我們應該已憑著自己的力量,去救護和解除他人的危難。或是當別人遇到了心靈上的困頓或是絕望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善用一言,予以解救,這也是一種功德,哪怕有的時候只是一句善意的謊言。

推人一把和扶人一把,都是這雙手啊!陷害別人和讚歎別人也都是這張口啊!所以,寧可用扶人的手,千萬別用害人的口啊!如果能夠照著去做,那就不必問前程,前程自然一定是好的。所以說,整個的外在世界就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只有當你自己沉浸其中,並真正去感知了所謂的大道在心中,感受到昆蟲草木皆有靈,那麼我們就洞悉了萬物之理、自然之道。但又有幾人真正地體會過道祖太上所說的「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呢?

我們看到了太多追名逐利的事情,以至有的人已經失去了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我們忘了本應行之終身的「善」字和 「德」字,於是我們失去了很多親近「善」和「德」的機會。

其實,我們中國古代的智者最能理解「善」和「德」的真諦。無論身為君主還是百姓,言行都不敢離「善」離「德」。《宋世家》記載,一天宋景公夢見自己的心被熒惑(古代天文學上指火星)包了起來,於是他就叫來星象學家子韋詢問。子韋說:「此兆預示可能有大禍將降在你的頭上。不過,可以將大禍移到你的宰相身上。」宋景公說:「宰相是我的左右臂,怎麼能為了我而讓他受禍呢?」子韋又說:「可以轉移到百姓身上。」宋景公說:「君王應該愛民,我決不忍心讓他們替我受禍。」子韋無奈地說:「那就只能移到年成上了。」宋景公嘆了口氣:「年成不好,民眾挨餓,吾為誰君?既然我天數已盡,那就讓它結束吧。」最後子韋感慨道:「天雖然高,但對下面的事一清二楚。你講的三句話道出了你善的本性和崇高的君德,天必給你好的果報。」果然,宋景公不但沒有受禍,而且又活了21年。

宋朝的大政治家司馬光說得再透徹不過了:「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現實中,有許多權貴、富翁,雖然榮華富貴卻為富不仁,常言說:「造作善善惡惡,報應如影隨形。莫道作惡不報,直到惡貫滿盈;莫道修善無應,直待善果圓成。」積德雖無人見,善惡自有天知。是啊,如果我們都能以真實的心去行善,人意合了天心,那天又豈會違了人的意願?天必護佑善人,而且天下也沒有做不成功的善事!

自古至今,不變的是道祖太上對我們後輩門人的期許,他希望那些樸素的道理一直陪伴著我們,讓我們從中受益。所以我們在修道的過程中,要時刻堅守著祖師的古訓:「正己化人,眾善奉行。」

曾經有人和我說:「我知道做一名道士其實很容易,只要專心奉道即可。」那今天我要告訴大家:「做一名道士實際上很難,因為我們要弘法利生。 」既然今生我們有幸做了一名道士,那就讓我們在修道的海洋中,時刻以 「三寶」為舟,以 「五戒」為槳,以經文為路,以祖師為訓,以師父為指航標;舍此凡身,永為法鍾;不達道岸,誓不罷休!

推薦閱讀:

子女教育什麼最重要:學會行善最重要
#今日真道聖言#「基督教要義」每日靈修版 第263天 - Book2[2.5.14b] 罪人行惡出於自己的罪性,義人行善完全是本乎神的恩典
行善積德之微妙
呂純陽仙祖因果經:行善篇
行善三十年反遭殃:怨天尤人;改過自新:真行善福慧雙全。 - 黑馬大家談 - 黑馬樂園 - ...

TAG: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