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面子問題

「面子」是人類共有的問題。乍看起來,把「面子」看成是中國人的特性最荒唐不過了。但是「面子」一詞在中國不單指的是人的臉面,它的含義複雜多樣,比我們所描述的、所理解的還要豐富。哪怕不是全面地理解「面子」的意義,我們也必須考慮到這麼一個事實:作為一個民族,中國人天生富有很強的表演才能。戲劇幾乎可以說是這一民族唯一的全民性娛樂。中國人對戲劇的熱情,不亞於英國人之於體育、西班牙人之干鬥牛。只要稍加刺激,中國人就自比戲劇中的一個角色,就要投身劇情之中,行起禮來,翻身下跪,叩頭觸地。西方人看到這種情況,即使不覺得荒謬可笑,也認為多此一舉。中國人的思考方式是戲劇性的。一旦尊嚴被激發出來,即使面對的是三兩人,也覺得自己在大庭廣眾演說,他會高聲說:「我在對你,也對你,也對你,對在場的各位說。」他的麻煩一旦得到解決,便在讚許聲中「下了台」;如果得不到解決,就覺得自己無法「下台」。要是你搞明白了,就知道這一切原來與現實毫無關係,始終不是事實,事關形式而已。如果在適當的時間、以適當的方式發表了精彩的演說,不啻演了一台好戲。我們不必去幕後,否則就要破壞世間的所有好戲。也許諸如此類的與種種複雜生活相關的戲劇性的行動,便是面子。若是不這樣做,忘了去做,打斷他們的表演,那就是丟了「面子」。一旦確切地理解了這問題,那就發現原來「面子」是鑰匙,可以打開中國人許多重要特徵這把暗碼鎖。需要補充的是,「面子」的運作規則以及如何保住「面子」的功夫是西方人完全不得要領的,因為他們始終忘了其間的戲劇要素,而誤入與其無關的講求事實的歧途。在西方人看來,中國人的「面子」就像南洋諸島上的禁忌,是一種不容否定的潛在力量,所不同的是:「面子」不可捉摸,不講規則,廢除或替換全由人們的常識來定。在這點上中國人和西方人必須達成共識,承認彼此存在差異,因為他們在相同的情況下對同一事物永遠不能達到一致的觀點。如果說歐洲的政客在調解過程中時刻考慮到力量平衛的問題,那麼在中國,調解鄉村無休止的爭端時,「和事佬」也要務必仔細考慮雙方「面子」平衡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調解的目的不是實現公正——儘管從理論上來說是為了公正——但對東方人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調解之舉只是為了平衡有關各方相應的「面子」。這一原則在法律裁決中也常常得到運用,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一場不分勝負的遊戲。送人一份厚禮便是給人「面子」。如果禮物是個人送的,那隻能收下部分禮物,鮮有,或者說從來沒有全部拒收之事發生。不妨舉幾個例子,足以說明人們是多麼渴望保住「面子」。被人指出犯了錯誤是丟「面子」,務必要掩過飾非,不管證據有多充分,保住「面子」要緊。有人丟了一隻網球,不只是懷疑,而且有證可查,是被一名幫工撿了去。該幫工怒氣沖沖予以否認,然後去了丟球的地方,很快就找到網球(球是從他的袖管里掉出來的),他說:「你的球就在這兒。」一位女佣人偷偷地把客人的削筆刀藏在主人的房間里,後來在檯布下又「找到」了小刀,並裝模作樣地把刀子交了出去。上述兩人從而都保住了「面子」。有名僕人不小心丟了一把銀勺子,他知道這是要賠的,要不就從工錢里扣,於是主動提出辭職,並故作清高地說:「那錢就留作抵銀勺得了,我不要了。」他就這樣沒傷著自己的「面子」。有位債主明知道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也要跑到欠債人那兒,狠狠地訓了對方一頓,擺出一副架勢,表明自己有辦法對付.他沒有要回錢,卻保住了「面子」,從而保障了自己今後不會碰到要不回錢的局面。有個僕人失職,還拒絕履行自己的職務。他知道這下要被辭退,便把犯過的錯誤再犯一次,然後主動提出辭工,以此保住自己的「面子」。命可以不要,「面子」非保住不可,對此我們並不欣賞。我們聽說有這麼一位中國縣官犯了殺頭的死罪,但得了特殊的關照,允許他可以穿著官服上刑場,這就給了他一個「面子」。
推薦閱讀:

岳龍:男生的學習為什麼成問題
《六祖壇經》淺譯連載 第十付囑品 問題講解6
房子風水不好,容易出問題
談談律詩的重字問題
便秘、腹瀉?腸道問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案

TAG:面子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