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3323.HK)與中材股份(1893.HK)合併後,是轉場還是堅守?
幸福的來臨總是如此地讓人猝不及防,或者說,許多好東西是需要考驗需要等待的,例如最近的中國建材和中材股份的合併(希望你買的是中材股份),既然事情已經米已成炊,是否還有必要寫篇文章討論?答案是有的。宏觀來看,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下半年,國企混改是明確是要加速的,對於中國建材,是否還有投資機會,是轉場還是堅守,這是個問題。而我認為,主要的問題有兩個:
1、短期來看,中國建材以發新股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中材股份,其間是否還有套利的機會?
點我,免費領牛股! 廣告
2、中長期來看,新中國建材,資產發生大變動,這個股票的估值未來的投資邏輯大概率是會發生變化的,這裡面有什麼機會?
一、
中國建材(3323.HK)與中材股份(1893.HK)的重組,早有預期。中國建材集團是唯一一家集發展混合所有制試點、中央企業兼并重組試點和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於一身的央企,作為一個重點試點而存在,他們的重組市場是信心十足的。唯一不足的,是其推進的節奏難以把握。
2016年8月,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組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材無償劃轉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17年3月8日,完成工商登記,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由之前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變更為由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持100%股權的法人獨資公司。
展開剩餘95%過後的半年消息全無。直至9月8日晚間,中建材旗下兩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建材(03323.HK)、中材股份(1893.HK)發布聯合公告,兩公司當日簽訂合併協議,由中國建材吸收合併中材股份。交易完成後,中材股份H股將從港交所退市。
根據公告,每1股中材股份股票可換取0.85股中國建材股份,即中國建材將發行30.36億股股份,分別為9.895億股中國建材H股及20.46億股中國建材非上市股。交易後,中國建材股份數將達到84.35億股,其中38.69億股為H股,佔總股本的45.87%,45.66億股為非上市股,佔總股本的54.13%。
按照中國建材9月8日收盤價為5.02港元/股,中材股份最新收盤價為3.58港元/股,以此計算,對中材股份H股股東來說,上述方案還隱含了約19.19%的溢價。
到這裡,第一個問題可以順便解決,按照今日(9月12日)股票的價格,中國建材的收盤價格是5.03港元,而中材股份的收盤價位4.13港元,按照1股換0.85股的比率,兩者之間的隱含溢價仍有3.52%,那是不是就可以套利?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樣做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太高。
1、重組的完成快則一個月,慢則兩三個月,期間只有3.52%的溢價,在港股牛市的現在,這樣苦等時間和機會成本太高。
2、最重要的是,由於前期預期已經充分反映,再度大漲的可能性不大。合併完成那天也不排除會有獲利盤拋售的壓力,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小,相對的3.77%的空間實在太小,不值得冒險。
所以,兩隻股票的套利邏輯現在來看個人覺得性價比是不高的,但是,在正式換股之前,或許還有機會,值得繼續關注。
二、
那麼既然無法改變過去,那就面對將來,新中國建材究竟是變成了怎樣的一個上市公司。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合併之前,中國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別是全國第一和第二的建材生產商,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業務雖然各有所側重,但在各主要業務都有著重合。
而中國建材股份和中材股份旗下的上市資產有:
可以看到,作為總過最大的兩個建材公司,而這些建材大部分又處於產能出清的過程中,兩家公司業務繁雜且存在大量重合。從下圖可以看出,這次的整合,是兩個集團的平台公司的大整合,是去年兩個集團後業務合併的第一步工作,實際上的業務問題仍在存在,這次的整合,只是在上市公司層面搭了一個平台。根據國家要求的國企改革要在17年年底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樣的資本平台上的整合是不夠的。但這樣的整合是一個象徵,就是上層建築大概率就已經搭好了,上層搭好了,接下來就好弄了。而兩個集團還有其他上市平台和未上市業務,可以大膽地推測,下半年大概率還會有實際的行動出來。所以,兩建合併的大戲才剛剛開始,換句話說,這個概念,還是有投資機會的,但需要重新押注。
重組後,合併後的中國建材股份成為中國最大的建材上市公司。截止至6月30日,中材股份總市值144億,PB 0.7倍,中國建材總市值266億,PB 0.54倍,如果保守按PB 0.6倍來算,為418.98億港元,而由於中材股份和中國建材的業務重合度比較大,合併後而形成的規模效應,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會相應提高估值。這是總體來看的,而就從近期來看,與合併後的中國建材相關的投資機會仍然存在。
17年8月30日,在國務院國資委舉行的「關於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有關情況的通報」會議上,中國建材集團代表表示,兩材整合的總體思路是,按照業務歸核化原則,每個子公司都圍繞核心業務形成一個大的產業、爭取做到全球前三,打造專業化的中大型上市公司。在這樣的會議上說的話都是最為核心和有影響力的話,可以直接作為未來投資方面的重要指向標。
由此,從集團上看,未來中國建材未來國企改革這裡會衍生出來兩條投資方向。
1、下屬公司的業務剝離與專業化重組
中國建材集團要把上司公司打造的是專業化的集團平台。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具有重合之處,中國建材擅長水泥、玻璃、輕質建材、玻璃纖維等建築材料,而中材集團擅長非金屬材料製造業、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非金屬礦業三大產業,通過業務重組,那麼這些重合的行業就會並有可能併到一起,並剝離其他業務,對現有上市公司進行業務重組就是一個大方向。
中國建材集團以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主體,主要經營水泥、輕質建材、玻璃纖維及玻璃鋼製品以及工程服務業務。下設9家二級子公司,擁有北新建材、中國巨石、凱盛科技、洛陽玻璃、瑞泰科技、中國建材6家上市公司平台。
中材集團則是中國非金屬材料行業中惟一以研發、工業設計、裝備製造、工程建設服務、生產一體化業務模式經營的公司。主要從事水泥技術裝備及工程服務、玻璃纖維、水泥和高新材料業務,是國內第二大建材企業集團。中材集團也擁有中材科技、中材國際、中材節能、祁連山、天山股份、寧夏建材、國統股份7家上市公司平台。
從上圖中,我整理了中材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並按業務進行稍微的分類(除去中材股份與中國建材),其中
水泥產業:寧夏建材(600449.SH)、祁連山(600720.SH)以及天山股份(000877.SH)
玻璃以及複合材料:中材國際(600970.SH)、中國巨石(600176.SH)
玻璃:洛陽玻璃(600876.SH/1108.HK)、凱盛科技(600552.SH)
兩類業務上市公司的業務重合度比較高,更有可能成為整合的對象。
而實際上,水泥行業會最有可能成為首先執行重組的業務。在合併公告中,公告有所提及,「由於中國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別是國內第一大和第四大水泥生產商,此次合併將提升部分區域水泥行業集中度,公司也將以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參與到水泥行業政策制定過程中。」而實際上,在16年8月兩集團合併的時候,管理層表示首當其衝解決的就是水泥產能過剩、同業競爭的問題。那麼,會不會直接向某一個子公司注入水泥資產或合併同類項?
在16年合併後,中國建材(包括中材股份)就已經成為水泥產量上的霸主,產能居中國第一,而且從量級上前幾面的差距在不斷擴大,
2、中建集團內部其他資產的注入
根據公告,中國建材集團(含中材集團)資產總額4562億元人民幣(截至17年6月30日)。擁有水泥熟料產能5.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4.3億立方米、石膏板產能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195萬噸、風電葉片產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餘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處於世界第一。
細心一些就能發現,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為800億港元左右,也就是說,還有大量的資產還沒在上市公司。具體來看:
可以看到,中國建材集團的水泥業務都還沒有上市,複合材料、裝備製造這些同業業務仍有大量資產還沒上市,而這些業務中是都可以與中材集團和中國建材旗下的上市公司對上並有機會產生協同和國模效應的,這部分很可能會逐漸注入公司來實現公司做大做強的目標。
單從水泥來說,南方水泥、西南水泥產能就超過1億噸,大頭的產能仍然還沒有在上市公司,如果加入進去,中國建材的水泥覆蓋範圍將會是全國,成為覆蓋範圍最廣的水泥企業。以水泥的現在堅挺的價格,一旦兌現,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是另一番樣子了。
三、總結
首先,這是兩個集團合併後第一次大規模的運作,而中國建材(3323.HK)與中材股份(1893.HK)的吸收合併形成的新中國建材將成為最為核心的平台。中國建材的國企改革才剛剛開始,兩個大上市平台的合併既是一個改革的信號,也是改革的第一步,但需要重組整理的上市公司資產和非上市資產還很多,就註定了這次的改革是一次持續的過程。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其他資產和業務的整合有望在下半年就會有進展。而合併後的投資方向主要由兩個,一個是旗下上市公司的專業化重組,一個是集團優質資產的注入或剝離。無論如何,這樣的改革大概率會對新中國建材(3323.HK)這個大平台有著持續性的刺激作用,其中水泥業務的整合大概率會先行,這個整合也大概率會在新中國建材這個上市平台內運行。所以,對於我來說,中國建材集團重組比其他領域的重組有更強的確定性。
另外,正如上文所描述,如果業務得到整合,估值就不會是現在0.6倍的PB,簡單對比一下,水泥產量同一等級的海螺水泥(914.HK),PB有1.6倍,同樣重組,業務也不單一的金隅股份(2009.HK),PB也有0.82倍。所以,未來的中國建材還是很有想像空間的。
對於我來說,比起轉場,不如堅守。
一改昨日大型股領漲態勢,今日港股市場盤面的最大特點是以汽車、紙業以及新能源概念股為主的小型股表現異常強勢,使得恒生小型股指數截至今日止9月份的漲幅為3.11%,強於恒生大型股指數0.29%的月度漲幅。
而昨日盤中還一度表現強勁的金融、地產股今日則顯得比較克制。使得恆指在早盤高開突破28000點大關後,盤中始終在28000點下方震蕩而未得再次突破。
從本周這兩個交易日的盤面表現看,目前港股市場處於追熱點挖題材的運作思路中,新能源概念股已連續兩日大漲,紙業股更是在今年走出了板塊指數累漲96.1%的大牛行情,堪比今年內房股(今年板塊指數漲幅為97.1%)的表現。
提醒:蘋果新機發布會將在北京時間13日凌晨1點登場,最高階款iPhone究竟有多貴?何時上市?市場對新功能反應何?今晚格隆匯直播平台將為大家實時跟蹤報道,敬請關注格隆匯APP電報!
下面小編分細項展開今日盤面情況。
? 一、指數方面
周二亞太股市普遍收漲,日經225指數和韓國綜合指數分別收漲1.18%和0.27%,其中日經225指數創近一個月高位;A股市場三大指數僅滬指微升0.09%,創業板指數仍在1900點下方徘徊。
周二港股市場三大指數紛紛收漲,其中恆指今日整體呈高開後的逐步震蕩走低態勢,最終僅微升0.06%,報27972點,收出下影陰線;國企指數收報11242點,漲0.19%;紅籌指數收報4349點,漲0.47%。
大市全天共成交899.17億港元,與上個交易日基本持平,但仍處於千億下方。南下資金全天凈流入21.64億元,與上個交易日相比有明顯增加;其中港股通(滬)凈流入14.72億元,港股通(深)凈流入6.92億元。港股通全天共成交108.79億港元,重上百億水平,且與上個交易日相比有所增加,佔總成交額的比例為12.1%,重回兩位數。
從盤面表現看,一改昨日大型股領漲格局,今日港股市場小型股表現重新強於大型股,主要是汽車及新能源概念股的普遍走高帶動。從恆指成份股的貢獻來看,對恆指貢獻較大的分別是吉利汽車(00175.HK)、騰訊(00700.HK)和滙豐(00005.HK),分別貢獻率20、19和13點。
? 二、沽空數據
港股今日沽空金額89.92億港元,大市沽空比率13.058%,較上一個交易日(11.819%)升1.239%。
今日前10位沽空比率最高的個股分別是港燈SS(02638.HK)、時代地產(01233.HK)、都市麗人(02298.HK)、康師傅控股(00322.HK)、數碼通電訊(00315.HK)、越秀交通基建(01052.HK)、華潤置地(01109.HK)、中國中車(01766.HK)、中國醫療網路(00383.HK)、西藏水資源(01115.HK)。
? 三、港股通板塊
今日港股通標的中漲幅前五的個股是超威動力(00951.HK)、民銀資本(01141.HK)、比亞迪股份(01211.HK)、和諧汽車(03836.HK)、丘鈦科技(01478.HK)。
今日港股通標的中跌幅前五的個股是中國金洋(01282.HK)、北控清潔能源集團(01250.HK)、華誼騰訊娛樂(00419.HK)、允升國際(01315.HK)、北京燃氣藍天(06828.HK)。
今日港股通(滬)前十大成交個股是騰訊控股、工商銀行、滙豐控股、融創中國、中國太保、吉利汽車、洛陽鉬業、中國鋁業、新華保險、中國恆大。其中凈流入最多的個股是滙豐控股,凈流入3.75億;凈流出最多的個股是吉利汽車,凈流出9463.68萬。
今日港股通(深)前十大成交個股是新華保險、中國鋁業、比亞迪股份、融創中國、丘鈦科技、中國恆大、比亞迪電子、騰訊控股、中國奧園、洛陽鉬業。其中凈流入最多的個股是中國鋁業,凈流入1.16億;凈流出最多的個股是新華保險,凈流出1.21億。
? 四、港股異動股(來自格隆匯APP電報,欲查看更多內容可下載格隆匯APP)
4.1 紙價繼續上漲超預期 陽光紙業(02002.HK)領漲紙業股
受國家環保整治及供給側改革的持續影響,造紙行業供需改善,產銷兩旺,紙類產品售價不斷上漲走高,有數據顯示,僅8月份,全國大部分紙廠進行了3至4次提價,包括瓦楞紙、白板紙、生活紙、新聞紙、銅版紙在內的原紙,每噸上漲300至900元不等。其中用來做紙箱的瓦楞紙和白板紙價格漲幅最大。
今日造紙股整體向好,其中陽光紙業(02002.HK)漲9.84%,領漲造紙股。板塊龍頭玖龍紙業(02689.HK)今日也漲了7.36%,晨鳴紙業(01812.HK)漲4.92%,理文造紙(02314.HK)漲4.51%。
野村發表的最新報告顯示,將玖龍紙業(2689.HK)目標價上調48%,至19港元,將2018年利潤預期上調49%,原因是過去兩周產品價格上漲快於預期。野村預計,隨著造紙行業進入傳統高峰季,下個季度產品價格將進一步上漲。
4.2 永達汽車(03669.HK)收購事項獲投行看好 股價大漲超6%
永達汽車(03669.HK)今日股價現大幅上漲,收盤報11.62港元,漲6.02%,成交9756.18萬港元,最新市值為208.660億港元。
摩根士丹利發表技術意見報告,相信永達汽車(03669.HK)未來15天股價將上升,相關概率達60%至70%。該行表示,永達宣布收購四間4S經銷店,包括2間保時捷、1間捷豹/路虎及1間已建成待開業4S店鋪。相信上述收購今年下半年起將持續提升公司銷售及盈利增長。大摩予永達「增持」評級,目標價13港元。
此外,8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9.3萬輛和218.6萬輛,產銷量比上月分別增長1.6%和10.9%,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和5.3%,汽車產銷量保持穩步增長。汽車股整體基本向好。
4.3 比亞迪股份(01211.HK)大漲超10% A股大漲7.64%
繼昨日跳漲4.55%後,比亞迪股份(01211.HK)今日繼續上演大漲行情,收盤報54.60港元,漲10.53%,成交20.1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1489.56億港元。A股市場比亞迪(002594.SZ)盤中一度漲停,最終收報55.81元,漲7.64%。
比亞迪11日在美國國際太陽能展上宣布,獲得美國千萬美元太陽能組件訂單。比亞迪表示,此次中標170兆瓦太陽能組件採購項目,將全部供給美國NextEra能源公司,用於美國境內多處太陽能電站的建設。
另外,公司接獲深圳市東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2017年822輛純電動公交客車解決方案採購項目成交通知書,公司被確定為該項目標的1及標的2的成交供應商,贏得了此次項目招標的100%份額。
此外,企業還受近期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優化升級政策影響:淘汰傳統新能源汽車、採用雙積分管理機制等利好政策影響。
4.4 丘鈦科技(01478.HK)下調出貨目標 股價為何還能大漲9%?
連續下跌6日,上午停牌的丘鈦科技(01478.HK)在公司電話會議結束後午後迅速復牌,且現快速拉升,盤中一度漲超16%,最終收報15.4港元,漲9.07%,成交11.56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168.72億港元。
該股自9月4日起至11日,股價錄得6連跌,跌幅累計28%。那為何在下調出貨目標後,公司股價反而獲直線拉升?
公司最新公告表示攝像頭模組出貨量預期由此前的25%的增長下調至不低於10%的增長。公司給出的原因是客戶陸續投入量產的新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規格要求,佔用人力和設備產能超過預期,公司表示願意犧牲其他訂單著力在高規格領域進行發展;以及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雙攝像頭比例上升,但在統計口徑上僅按一顆計算。
不過瑞信指出,這並不會影響公司的利潤,因雙鏡頭有較高的售價及毛利。
4.5 和諧汽車(03836.HK)大漲10.4% 新能源車型量產上市又進一步
受寶馬強周期影響,近期相關概念股和諧汽車(03836.HK)股價持續上揚,收盤報4.67港元,漲10.40%,成交2.46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71.826億港元。該股自8月24日開始啟動一波上漲行情,截至目前的14個交易日內上漲了26.22%左右。
9月7日,和諧汽車主導投資的智能電動車初創公司FMC發布了全新品牌BYTON拜騰。而在新品牌公布之後,FMC又於9月8日在南京舉行了其一期工廠的開工儀式。該生產基地的正式開工標誌著FMC旗下新能源車型離量產上市又近了一步。
鑒於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長透露目前國家已啟動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時間表的相關研究,未來新能源汽車銷售必將迎來更加強勁的增長,因此預計集團新能源業務將很好契合國內電動車發展風口。
4.6 充電樁標的泰坦能源技術(02188.HK)放量大漲10.19%
泰坦能源技術(02188.HK)今日股價上漲明顯,收盤報1.19港元,漲10.19%,成交3014.22萬港元,最新總市值為11.008億港元。
泰坦能源技術為港股唯一的充電樁標的,此次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推出,如淘汰傳統系能源汽車、實行雙積分管制等,勢必也將帶動起充電樁產品的增長。此外,近年來泰坦能源技術電動汽車充電業務錄得持續的增長,於2017年上半年,該集團實現收益為1.37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16.8%。凈利潤為885.2萬元,同比增6.4倍。據悉,期內凈利潤大增主要是電動汽車充電設備相關的營業額有較大幅度增加。
4.7 高偉電子(01415.HK)漲5.77% 蘋果新機發布會13日凌晨登場
高偉電子(01415.HK)今日股價上漲,收盤報4. 58港元,漲5.77%,成3.14億港元,最新市值上升至38.084億港元。 該股於9月5日曾高見5.78港元後,連跌四日累挫最多25%,失守十天線。
招商證券維持其『買入』評級,並維持目標價4.05港元,惟仍低於現價近15%。
此外,蘋果新機發布會將在北京時間13日凌晨1點登場,最高階款iPhone究竟有多貴、何時上市,市場對新功能反應如何,料為影響相關股票後市走勢的幾大看點。蘋果本次預計公布三款新機。根據周六蘋果最新移動操作系統的泄漏內容,兩款LCD手機將被稱為iPhone 8和iPhone 8 Plus, 一款最高階OLED手機將被稱為iPhone X。數據顯示,部份供應商股票今年至今漲幅已達一倍以上。
4.8 華南城(01668.HK)穩步向上 收漲4.2%
華南城(01668.HK)今日盤中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收盤報1.71港元,漲4.27%,成交1.090億港元,成交量有所增加,最新總市值為136.908億港元。
華南城(01668)於8月底發布的公告顯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止6個月,附屬華南國際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8.56億元,(合併),凈利潤4.28億元。
據格隆匯最新數據顯示,港股通資金持有華南城(01668.HK)的平均成本為1.55港元,持倉比例高達10.51%,從下圖可以看出,自6月份以來港股通資金持有華南城(01668.HK)的比例不斷增加,已從6月初的8.8%左右升至10.5%左右。
4.9 新焦點(00360.HK)復牌再度飆升 6連陽累漲260% 公司正考慮若干交易
昨日漲25%後下午臨時停牌的新焦點(00360.HK),今日復牌,股價繼續飆升,收盤報0.81港元,漲63.64%,成交1.15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37.071億港元。自9月5日開始啟動一波凌厲的上漲行情,截至目前的6個交易日內飆升了261.61%。
新焦點昨日發布公告稱,公司現正考慮若干交易,一旦實現,可能根據上市規則第14章構成公司須予公布的交易。於公告日期,並無達成任何明確條款及並未就可能交易與任何訂約方訂立具約束性的協議。
此外,董事會亦表示,公司現正考慮對董事會成員組合作出若干變更。於公告日期,並未就落實有關可能變更作出決定。公司此前8月底公布的中報顯示,上半年集團收入達6.11億元,同比減少5.81%;毛利1.12億元,同比減少14.42%;但公司擁有人應占凈利150萬元,同比扭虧為盈;每股基本盈利0.033分,不派中期股息。
4.10 舜宇光學(02382.HK)漲7.12% 8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年增95.5%
舜宇光學(02382.HK)今日早盤現明顯上漲走勢,收盤報118.80港元,漲7.12%,成交15.07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1303.23億港元。
舜宇光學(02382.HK)公布8月份手機鏡頭出貨量按年增95.5%至6202萬件,主要因為公司手機鏡頭市場份額上升;車載鏡頭出貨量按年增64.9%至309萬件,主要因為車載成像領域成長及全球市佔率上升;手機照相模組出貨量升21.6%至3365萬件,主要因為公司於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上升。
4.11 星辰通信(01155.HK)澄清無新發展計劃 復牌大跌12.79%
昨日高漲22%後停牌的星辰通信(01155.HK),今日復牌股價下跌,收盤報0.75港元,跌12.79%,最新總市值為5.844億港元。
星辰通信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亦已知悉公司近期的股份價格及成交量上升。董事會確認並沒有知悉導致價格及成交量波動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須公布以避免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的資料,又或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須予披露的任何內幕消息。
此外,對於外界發布關於本公司未來的文章,公司集團並沒有新的業務發展計劃。
新媒體管家
幸福的來臨總是如此地讓人猝不及防,或者說,許多好東西是需要考驗需要等待的。例如最近的中國建材和中材股份的合併(希望你買的是中材股份),既然事情已經米已成炊,是否還有必要寫篇文章討論?答案是有的。
宏觀來看,現在可以確定的是,下半年,國企混改是明確要加速的,對於中國建材,是否還有投資機會,是轉場還是堅守,這是個問題。而我認為,主要的問題有兩個:
1、短期來看,中國建材以發新股換股的方式吸收合併中材股份,其間是否還有套利的機會?
2、中長期來看,新中國建材,資產發生大變動,這個股票的估值未來的投資邏輯大概率是會發生變化的,這裡面有什麼機會?
? 一、
中國建材(3323.HK)與中材股份(1893.HK)的重組,早有預期。中國建材集團是唯一一家集發展混合所有制試點、中央企業兼并重組試點和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於一身的央企,作為一個重點試點而存在,他們的重組市場是信心十足的。唯一不足的,是其推進的節奏難以把握。
2016年8月,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組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材無償劃轉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17年3月8日,完成工商登記,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由之前的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變更為由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持100%股權的法人獨資公司。
過後的半年消息全無。直至9月8日晚間,中建材旗下兩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國建材(03323.HK)、中材股份(1893.HK)發布聯合公告,兩公司當日簽訂合併協議,由中國建材吸收合併中材股份。交易完成後,中材股份H股將從港交所退市。
根據公告,每1股中材股份股票可換取0.85股中國建材股份,即中國建材將發行30.36億股股份,分別為9.895億股中國建材H股及20.46億股中國建材非上市股。交易後,中國建材股份數將達到84.35億股,其中38.69億股為H股,佔總股本的45.87%,45.66億股為非上市股,佔總股本的54.13%。
按照中國建材9月8日收盤價為5.02港元/股,中材股份最新收盤價為3.58港元/股,以此計算,對中材股份H股股東來說,上述方案還隱含了約19.19%的溢價。
到這裡,第一個問題可以順便解決,按照今日(9月12日)股票的價格,中國建材的收盤價格是5.03港元,而中材股份的收盤價位4.13港元,按照1股換0.85股的比率,兩者之間的隱含溢價仍有3.52%,那是不是就可以套利?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樣做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太高。
1、重組的完成快則一個月,慢則兩三個月,期間只有3.52%的溢價,在港股牛市的現在,這樣苦等時間和機會成本太高。
2、最重要的是,由於前期預期已經充分反映,再度大漲的可能性不大。合併完成那天也不排除會有獲利盤拋售的壓力,下跌的可能性並不小,相對的3.77%的空間實在太小,不值得冒險。
所以,兩隻股票的套利邏輯現在來看個人覺得性價比是不高的,但是,在正式換股之前,或許還有機會,值得繼續關注。
? 二、
那麼既然無法改變過去,那就面對將來,新中國建材究竟是變成了怎樣的一個上市公司。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合併之前,中國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別是全國第一和第二的建材生產商,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業務雖然各有所側重,但在各主要業務都有著重合。
而中國建材股份和中材股份旗下的上市資產有:
可以看到,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個建材公司,這些建材大部分又處於產能出清的過程中,兩家公司業務繁雜且存在大量重合。
從下圖可以看出,這次的整合,是兩個集團的平台公司的大整合,是去年兩個集團後業務合併的第一步工作,實際上的業務問題仍在存在,這次的整合,只是在上市公司層面搭了一個平台。
根據國家要求的國企改革要在17年年底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樣的資本平台上的整合是不夠的。但這樣的整合是一個象徵,就是上層建築大概率就已經搭好了,上層搭好了,接下來就好弄了。而兩個集團還有其他上市平台和未上市業務,可以大膽地推測,下半年大概率還會有實際的行動出來。所以,兩建合併的大戲才剛剛開始,換句話說,這個概念,還是有投資機會的,但需要重新押注。
重組後,合併後的中國建材股份成為中國最大的建材上市公司。截止至6月30日,中材股份總市值144億,PB 0.7倍,中國建材總市值266億,PB 0.54倍,如果保守按PB 0.6倍來算,為418.98億港元,而由於中材股份和中國建材的業務重合度比較大,合併後而形成的規模效應,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會相應提高估值。這是總體來看的,而就從近期來看,與合併後的中國建材相關的投資機會仍然存在。
17年8月30日,在國務院國資委舉行的「關於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有關情況的通報」會議上,中國建材集團代表表示,兩材整合的總體思路是,按照業務歸核化原則,每個子公司都圍繞核心業務形成一個大的產業、爭取做到全球前三,打造專業化的中大型上市公司。在這樣的會議上說的話都是最為核心和有影響力的話,可以直接作為未來投資方面的重要指向標。
由此,從集團上看,未來中國建材未來國企改革這裡會衍生出來兩條投資方向。
1、下屬公司的業務剝離與專業化重組
中國建材集團要把上司公司打造的是專業化的集團平台。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在水泥、玻璃纖維等多個業務板塊具有重合之處,中國建材擅長水泥、玻璃、輕質建材、玻璃纖維等建築材料,而中材集團擅長非金屬材料製造業、非金屬材料技術裝備與工程業、非金屬礦業三大產業,通過業務重組,那麼這些重合的行業就會並有可能併到一起,並剝離其他業務,對現有上市公司進行業務重組就是一個大方向。
中國建材集團以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主體,主要經營水泥、輕質建材、玻璃纖維及玻璃鋼製品以及工程服務業務。下設9家二級子公司,擁有北新建材、中國巨石、凱盛科技、洛陽玻璃、瑞泰科技、中國建材6家上市公司平台。
中材集團則是中國非金屬材料行業中惟一以研發、工業設計、裝備製造、工程建設服務、生產一體化業務模式經營的公司。主要從事水泥技術裝備及工程服務、玻璃纖維、水泥和高新材料業務,是國內第二大建材企業集團。中材集團也擁有中材科技、中材國際、中材節能、祁連山、天山股份、寧夏建材、國統股份7家上市公司平台。
從上圖中,我整理了中材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並按業務進行稍微的分類(除去中材股份與中國建材),其中:
水泥產業:寧夏建材(600449.SH)、祁連山(600720.SH)以及天山股份(000877.SH)
玻璃以及複合材料:中材國際(600970.SH)、中國巨石(600176.SH)
玻璃:洛陽玻璃(600876.SH/1108.HK)、凱盛科技(600552.SH)
兩類業務上市公司的業務重合度比較高,更有可能成為整合的對象。
而實際上,水泥行業會最有可能成為首先執行重組的業務。在合併公告中,公告有所提及,「由於中國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別是國內第一大和第四大水泥生產商,此次合併將提升部分區域水泥行業集中度,公司也將以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參與到水泥行業政策制定過程中。」而實際上,在16年8月兩集團合併的時候,管理層表示首當其衝解決的就是水泥產能過剩、同業競爭的問題。
那麼,會不會直接向某一個子公司注入水泥資產或合併同類項?
在16年合併後,中國建材(包括中材股份)就已經成為水泥產量上的霸主,產能居中國第一,而且從量級上前幾名的差距在不斷擴大。
2、中建集團內部其他資產的注入
根據公告,中國建材集團(含中材集團)資產總額4562億元人民幣(截至17年6月30日)。擁有水泥熟料產能5.3億噸、商品混凝土產能4.3億立方米、石膏板產能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195萬噸、風電葉片產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餘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處於世界第一。
細心一些就能發現,上市公司的總資產為800億港元左右,也就是說,還有大量的資產還沒在上市。具體來看:
如上圖可以看到,中國建材集團的水泥業務都還沒有上市,複合材料、裝備製造這些同業業務仍有大量資產還沒上市,而這些業務中是都可以與中材集團和中國建材旗下的上市公司對上並有機會產生協同和國模效應的,這部分很可能會逐漸注入公司來實現公司做大做強的目標。
單從水泥來說,南方水泥、西南水泥產能就超過1億噸,大頭的產能仍然還沒有在上市公司,如果加入進去,中國建材的水泥覆蓋範圍將會是全國,成為覆蓋範圍最廣的水泥企業。以水泥現在堅挺的價格來看,一旦兌現,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是另一番樣子了。
? 三、總結
首先,這是兩個集團合併後第一次大規模的運作,而中國建材(3323.HK)與中材股份(1893.HK)的吸收合併形成的新中國建材將成為最為核心的平台。
中國建材的國企改革才剛剛開始,兩個大上市平台的合併既是一個改革的信號,也是改革的第一步,但需要重組整理的上市公司資產和非上市資產還很多,就註定了這次的改革是一次持續的過程。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其他資產和業務的整合有望在下半年就會有進展。而合併後的投資方向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旗下上市公司的專業化重組,一個是集團優質資產的注入或剝離。無論如何,這樣的改革大概率會對新中國建材(3323.HK)這個大平台有著持續性的刺激作用,其中水泥業務的整合大概率會先行,這個整合也大概率會在新中國建材這個上市平台內運行。
所以,對於我來說,中國建材集團重組比其他領域的重組有更強的確定性。
另外,正如上文所描述,如果業務得到整合,估值就不會是現在0.6倍的PB,簡單對比一下,水泥產量同一等級的海螺水泥(914.HK),PB有1.6倍,同樣重組,業務也不單一的金隅股份(2009.HK),PB也有0.82倍。所以,未來的中國建材還是很有想像空間的。
對於我來說,比起轉場,不如堅守。
【作者簡介】
木易先生| 格隆匯·專欄作者
股市浮沉五年
變才是不變的真理
搜狐知道精品課|2018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教材精講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推薦閱讀:
※股東合作協議之基本條款
※股權是激勵高管的機制嗎?
※證監局暗查萬昌股份失蹤案
※大股東想收購骨幹的股份,應該怎麼談價格?
※準備成立一家公司,給有發展前景的員工股份,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