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青白瓷特點及鑒別方法
青白瓷是中國古代一個相當大的窯系,它影響了國內外製瓷業數百年。但由於種種原因,它的真面目一直沒被國人認清,使它的文物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遠遠地偏離了它應有的地位。隨著考古的發展、資料的增多,使廣大收藏愛好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宋元青白瓷價值的機會。
一、宋元青自瓷賞析的概括總結
1 記住六字口訣:比、觀、看、辨、品、查
(1)比器型;
(2)觀釉色;
(3)看底足;
(4)辨刀工;
(5)品紋飾;
(6)查胎質。
2 注意「五多」,「五有」
「五多」:
(1)器底乾淨的多;
(2)器底不施釉的多;
(3)器底有旋紋的多
(4)胎質砂眼多;
(5)器物大件多。
「五有」:
(1)有棕眼的多;
(2)有的有開片;
(3)有的有3、5爪龍;
(4)有火石紅的多;
(5)有的漏釉、縮釉。
二、宋元青自瓷紋飾
1 裝飾手法
(1)刻;
(2)先刻後劃;
(3)刻、劃、印;
(4)刻、劃、印、剔;
(5)鏤雕及堆貼。
2 刀法
刻、劃結合,酣暢有力,乾脆利落,整體感強。
3 紋飾布局
有多層次和適合圖案兩種:
(1)多層次:雖層次較多,少則3、4層,多則上10層,但多而不亂,層次清楚。
(2)適合圖案:只是口沿或足部有1、2層輔助裝飾帶,器身飾一整副紋飾,如展開是一幅畫。
4 紋飾
有四類:動物、植物、人物、詩文(少見)。
5 主題圖案紋飾
(1)以整幅畫為主題:如魚藻圖(大罐、大盤)、人物故事(大罐、玉壺春瓶、梅瓶;主要來源於元曲劇本的版畫)、雲龍,鳳紋及風穿牡丹(多見於大盤、大罐、大碗、玉壺春瓶)。
(2)動物紋:龍紋、鳳紋、孔雀、獅子、天馬、麒麟、草蟲、摩羯龍;
(3)花草:包括纏枝牡丹及纏枝蓮、串枝花、靈芝、折枝菊、纏枝菊。
6 輔助紋飾
主要用在器物口、底,在器身上往往用來間隔幾組紋飾。
應用最多的是纏枝花(牡丹、菊花、蓮等)、仰蓮紋、水波紋(動靜都有)、雜寶紋、回紋、蕉葉紋、連續斜方格紋、雲紋、錢紋、變形錢紋、朵蓮、纏枝石榴、纏枝海棠、串枝花、雲肩紋,還多見利用如意頭形、菱形來勾勒開光線條。
雜寶紋:火焰、寶珠、珊瑚、錢、法螺貝、丁字、犀角、靈芝、雙魚、法輪、芭蕉、寶傘、寶瓶、盤腸等。
7 紋飾特點
(1)瓶、罐口沿有花紋;
(2)龍紋:頭小,細頸,身體壯實,背有銳利的鋸齒形鰭背,龍體體長,以三爪居多,爪修長銳利,有的腿比身子粗,矯健靈活,兇猛可畏;
(3)鳳紋:雞頭、鷹嘴、鱗軀、花尾,尾一至五條,作花形排列;
(4)牡丹:花外輪廓畫成小花瓣式,葉子葫蘆形;
(5)仰蓮瓣:每瓣分開刻劃,蓮瓣邊框線條勾蓮瓣邊框;
(6)蓮花:作為主體圖案時,花形多呈麥穗狀或三角狀,纏枝蓮的葉子作卷葉葫蘆狀;
(7)菊花:菊花花心有網格狀和漩渦兩種;
(8)魚蓮圖:元代魚蓮圖多見桂魚(象徵富貴有餘),圖中水草飄逸似蜈蚣或蘭草,其中似蘭草的畫法一直延續到永樂年;
(9)雲紋:有長腳如意雲、如意雲肩、山字雲。
三、宋元青白瓷釉
1 釉的成分
釉是以釉果為基礎,以釉灰為主要溶劑配合而成。釉果是由石英、長石、絹雲母及少量碳酸鹽礦物組成。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屬於石灰質釉,是形成釉面「白里泛青」傳統風格的重要工藝因素。它是用宋元時期攸山(今游山)和山槎(今仙槎)等地所產的鳳尾草和當地的一種黑色的石灰石煨燒配製而成。
2 宋釉基本上是石灰一鈣釉。粘度小,易流動,形成淚痕。元釉多是石灰一鹼釉,以Cao、K2O、Na2O為助熔劑的釉料,高溫下黏度大,不易流動,釉色光澤柔和。
3 釉及釉面特徵
(1)釉厚:呈玻璃光:
(2)釉面光潤如境,溫潤如玉,肥如堆脂,光澤柔和,偶見橘皮紋;
(3)釉上縮釉、漏釉現象;
(4)釉面的不平整現象;
(5)釉上鼓包、棕眼、豁口現象;
(6)釉斑現象(底部甩釉現象),有的有,有的無;
(7)有的釉面有開片現象;
(8)釉中氣泡:宋元青白瓷瓷釉下氣泡大,小氣泡活躍,排列稀疏,小氣泡顯得濁暗不光亮,大氣泡明亮透曉,大氣泡與小氣泡相比,大氣泡數遠遠少於小氣泡數。有的氣泡破裂、失透,留下氣泡圓點痕迹;有的破泡土銹深入其中成結晶點的情況。釉料用料成分含量的不同和燒制過程中窯內放的位置不同,溫度不同,氣氛不同,所以,燒出來的器物發色不一樣、氣泡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9)多數底部不施釉,器物施釉都不到底,底部一般都很乾凈。有縮釉現象,外壁斜削一刀;
(10)瓶、罐里早期、中期不施釉,僅塗胎漿水,元末明初的晚期內壁施釉,但不均勻,內多見淡紅、黃色釉層,又有不規則的透明釉刷痕。
四、宋元青白瓷胎
1 概況
不甚潔白,白中顯灰,胎質疏鬆,氣孔率高,胎體比較薄,瓷化度較強。胎質不如明清的細緻,胎土顆粒大,雜質多。胎上大多有鐵褐色小點。
2 原料
南宋後期以前,單一瓷石;南宋後期以後,二元配方——瓷石+麻倉土。
麻倉土和高嶺土土性一樣,出土的地方不一樣,麻倉土雜質多,含鐵多。麻倉土與高嶺土成分含量不同,用麻倉土燒制的瓷器底部火石紅自然而明顯,有黑痣,燒出來的瓷器有鼓包現象,或對釉面有炸裂成豁口,或出現棕眼。用高嶺土燒制的瓷器幾乎沒有以上現象。元代的粉碎、洗鍊技術簡單粗糙,所以,麻倉土和瓷石的顆粒都比較大而且氣孔大,白而不細。
3 瓷胎特點
(1)胎重:麻倉土比高嶺土比重大,所以同樣大的器物元代要比明代的重。
(2)胎中氣孔大,砂眼多,因為胎土顆粒大。用高倍放大鏡觀察時就會發現宋元青白瓷的底部像用糯米熬出來的稠稀粥一樣白白凈凈、黏黏糊糊,一顆顆晶瑩光亮的顆粒當中夾雜著點點鐵礦砂和其他各種雜質;
(3)鼓包、豁口、棕眼現象:因為麻倉土中的鐵礦砂在高溫條件下炸開釉面而出現棕眼、鼓包等現象;
(4)黑痣現象:麻倉土含鐵多;
(5)火石紅現象:胎體內麻倉土所有的鐵礦砂經過高溫處理後,從胎體內往外向沒有施釉的方向釋放出來的紅顏色;
(6)宋元青白瓷器物施釉不到底,底部不施釉,胎土中鐵的成分在高溫燒制過程中集中往沒有施釉的方向揮發,所以宋元青白瓷的火石紅是從裡邊往外涔漏出來的,有的底部肉眼不見火石紅,或者火石紅很不明顯。但肯定有一些黑痣。不是沒有火石紅,用高倍放大鏡觀察,還是能看到一些很自然的點點滴滴的火石紅;
(7)體型巨大的器物底面等露胎處有深淺不等的火石紅,碗、小件器物則火石紅較淺。大罐、大瓶等大件器物的蓋裡面雖露胎,也見火石紅;
4 火石紅產生原因
(1)胎體中含鐵質高,在空氣中氧化,露胎處產生氧化鐵紅;
(2)宋元青白瓷的釉是鈣一鹼釉,鹼性物質可起氧化作用,使鐵氧化。因此,在鹼性條件下,在胎與釉的交界處(如器內流釉的周邊、罐底部沒有颳去釉塊的周邊等)多產生一線火石紅。同時,在鹼性條件下,器身的縮釉和剝釉處以及釉層很薄的地方也多有火石紅。所以,有些大件內壁多見淡紅、黃色釉層,又有不規則的透明釉刷痕;
(3)匣底墊渣是用早稻穀殼灰拌深醬色的匣土渣或高嶺土渣,含鐵、錳較高。器足端和底部多有粘渣,粘渣中的鐵氧化成氧化鐵紅;
(4)深醬色的匣土渣或高嶺土渣黏結在底足上的呈色和墊渣中產生的氧化鐵紅共同形成的火石紅。這個火石紅呈深醬色,與氧化鐵紅稍有不同;
(5)有的底足所謂火石紅是工匠著意用釉漿塗刷,燒成後形成的,起護胎作用,有的器物底部有明顯刷痕。
五、宋元景德鎮青白瓷的燒制工藝及特點
(一)胎泥、釉料的製備
具有釉面光滑如鏡、溫潤如玉、肥如堆脂、光澤柔和偶見橘皮的古瓷釉面的共同特徵,這是贗品不可及的。
(二)成型方法
青白瓷的不同器型是怎樣成型的昵?下面按景德鎮對產品的傳統習慣分類:琢器類和圓器類分別敘述:
1 琢器
指用陰模印坯成型或拉坯、利坯成型以及雕鑲成型的瓶、罐、觚、尊、爐、盒、瓷屏風、燭台、壺等之類的「立件」,景德鎮俗稱為琢器。宋應星《天工開物·陶埏》中,把這類產品叫「印器」,因為在明以前這類產品多為陰模印坯成型。
(1)罐的成型方法:分段拉坯印坯後粘接;
(2)四方或扁形的瓶、壺、缽等均為左右合模印坯成型的,底和耳另接:
(3)琢器類上的附件,如象耳、獅耳、戟耳、s形耳、獅蓋鈕、壺嘴、壺把等,也是印出或用手捏塑出各形體後,用接頭泥另粘接上的;
景德鎮青白瓷琢器類的以上成型方法,會給器物留下如下的時代特徵:首先器物內壁有手或抹布摸平濕泥時留下的不規則的旋轉痕迹,此痕迹不同於拉坯成型留下的是同心圓的濕泥旋紋;利坯成型留下的是利刀破鋒造成的同心圓旋紋(所謂的「機器紋」),再有器內、外壁可見(或可摸)節痕。器壁近接頭處加厚,使接頭上下的接觸面寬。接頭泥塗在下節的接頭上,上節接上後,接頭泥會向兩邊炸出,器外壁炸出的接頭泥摸平,器內壁則將炸出的接頭泥就地輕輕地摸平,則產生一圈不夠規則的、凸出的、顏色不同胎體色的保護層,叫「護接頭泥」。這都是為了使器物燒成時不致脫落的加固措施。同時由於印坯時手施壓力有輕重差異,使器壁的鬆緊、厚薄難以均勻,雖然坯體在未燒時的外壁感到很平整,但燒成後由於以上原因產生了不同的收縮,出現了器表面不平整的現象,用手自上而下摸去,有高低起伏感,所有印坯產品均有此感,只有利坯成型法才可避免此現象。
另外,大件瓶、罐的底均另濕接。底在印好時即用鐵制「板刀」快速挖足,器底可見較粗刀痕,底不夠平,足端平、足壁厚、內壁外斜,有隨意揮就感。小件瓶、罐、觚均為平沙底,不另接。有高圈足的一類器物,如玉壺春瓶、盤口雙耳瓶、蒜頭瓶、帶蓋執壺等,圈足均另接,足外撇或垂直,不正圓,見接痕,足壁厚1厘米左右,足端平切。另外,陰模印坯的器外表是靠模壁定型時形成的光潔面。器物印、接好後,外壁不再利坯(修坯)。如果器表面有大的空隙,或有印壓泥時,因泥過干或未按壓緊密而產生泥表面淺裂紋現象,對此只是立即用泥漿局部填平或刮平,有的還留有小空隙和泥表淺裂紋,沒有利坯刀痕。瓶口的特殊接法是在瓶的介面處上部內側與瓶口下部外側各留約1厘米高的半壁厚的「止口」,用接頭泥相卡接合而成。所以口的接頭痕在口內壁,這種接法,接頭接觸面大,接得特別牢固,不會脫落。還可以看到,琢器由於是分節印接成型,接成後各節總會有某節偏離中軸線,如果將此器置於轆轤車轉盤的圓心上高速旋轉時,會出現左右擺動的現象,這也是印接成型導致的必然現象,利坯成型的琢器則顯得十分平穩。
2 圓器:盤、碗、碟等
圓器是先經拉坯、後靠陽模定型的。青白瓷的圓器成型是直接將可塑坯泥餅置於陽模上,用人工在模型上擠壓拍打,使其均勻延展,按所需泥性形成器內表面。待稍干但未脫模前就在模上挖出實足「靶子」,再脫模。如果器物內壁有凸起的印花,則陽模外壁有相應下凹的印花紋。圓器制模的工藝和所用模泥與琢器基本相同。
(三)施釉
在坯體外表面上覆蓋一層釉料的操作叫施釉,俗稱「剎合坯」。
1 大件琢器
大口的罐、瓶等,器外用澆釉法。
2 小件琢器
器外均採用蘸釉法:即用三或四個手指抓住器底部,直插入釉中至足沿,片刻提起.凡是蘸釉產品,往往釉不到底,脛或足下部有一圈不規則的漏胎,上面往往留下3到4個手指抓坯的痕迹。
3 小口的瓶、壺和小件的瓶、罐、盒等琢器
器內一般不施釉,僅見小蓋罐有盪的釉,有的盪釉不滿。
以上施釉方法,常常會使器物的口沿或肩部出現「淚痕」。今仿者多用吹釉法,則不會產生此現象。
由於內、外壁上釉時器物口沿部位都會沾著釉,所以此處必兩次上釉,出現厚釉而釉色深青和大面積「淚痕」現象。中、小件圓器:器內用盪釉法。施了內釉再施外釉。施外釉是用蘸釉或澆釉法。
(四)裝匣
將坯體置放於匣缽內的操作叫裝匣,也叫裝坯。
1 宋元窯址中漏斗式匣稱「大器」匣,底不是很平;直桶形平底匣稱「小器」匣,底較平。「大器」匣裝的是碗、盤、碟等,多為圓器,均一匣裝一器;「小器」匣裝的是瓶、罐、觚、壺等,多為琢器,有的一匣裝一器,有的一匣裝一大件,下部插裝小件,有的一匣內滿裝相同或相似的多器,以提高裝燒密度和節省燒煉成本為目的。不同規格的產品選擇大小適合的匣缽裝燒,所以「大器」和「小器」匣缽也有各種大小規格。
2 裝青白瓷的匣缽由於底不是很平,都必須在匣底鋪一層墊渣。此墊渣是用早稻穀殼灰拌深醬色(含鐵、錳較高)的匣土渣或高嶺土渣。用瓷質圓形「拍子」拍打平整後裝坯的。有的直接置於墊渣之上,「底空處以沙實之」,如大盤底內用此墊渣填滿,頂住底板,使在燒成時底不下沉。所以,器足端和底部多有粘渣痕。還有的「一泥餅托一器,底空處以沙實之」,即用匣泥餅墊燒。
3 胎體在裝匣之前,必須將足端上的釉用刀(竹、鐵質刀均可)颳去,景德鎮俗稱「取釉」,使圈足留下了工人操作時迅速、乾脆利索的刀痕。
此裝燒法會給器底帶來以下特徵。
(1)青白瓷產品的沙足、底有的有火石紅,有的沒有火石紅。
(2)底足有粘渣或渣痕;器身的縮釉和剝釉處也多有火石紅。胎與釉的交界處(如器內流釉的周邊、罐底部沒有颳去釉塊的周邊等)多產生一線火石紅,這與元青花是鈣一鹼釉有關。
六、青白瓷器型
1 器型多見的為盤、罐、梅瓶、長頸瓶、玉壺春瓶、扁瓶、膽式瓶、權、執壺、缽、盒、水滴、豆形洗、高足碗、匝、盞托等,其中大件器為多。
2 多棱梅瓶、多棱玉壺春、多棱梅瓶及方形扁壺、高頸大罐等為宋元特有的器型。
3 高頸大罐、扁壺、高腳碗和杯、八棱六棱器物、匝、斂口大缽、葫蘆瓶、觚等是元代少見的特殊器型。
七、宋元青自瓷款識
1 宋元青白瓷兩多:多無款,多底部不施釉。瓷器開始大量寫款開始於明永樂。宋元青白瓷器物施釉不到底,正好給後人觀察胎土提供了條件。
2 過去專家學者的看法是,宋元青白瓷花是不寫款識的。但事實上不是這樣。宋元青白瓷也有款識的。一個藏家手中有一個六棱尊足底正中畫一個方塊,方塊中用釉漿以大篆體書寫兩列四字為「景德鎮制」。
推薦閱讀:
※屋內風水凶不得 ,羅盤自把凶轉吉方法一
※時運不好的化解方法
※怎麼快速增強記憶力,方法其實很簡單
※判斷子女的方法,怎麼確定子女星?
※邊框製作方法及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