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祭灶
祭灶是春節傳統習俗之一,灶神是民間家家灶房供奉的菩薩,被尊稱為「灶君司命」。早在夏代,他就是民間尊奉的一位大神。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日黎,為祝融,祀為灶神。」或說鑽木取火的「 燧人氏」,神農氏(炎帝)的「火官」,黃帝作灶的「蘇吉利」為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尊敬。灶王龕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或將神像貼在牆上,上書「 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等文字,兩旁的對聯為:「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一家老小的安全。民謠云:「二十三,糖瓜粘。」這是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又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指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老百姓在二十四日,水上船家為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其意在於歡送灶王府君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家人一年來的善惡行為。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將新的一年中這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凶禍福交給灶王爺之手,由他掌握處置。因此,每戶人家都十分重視祭灶。祭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舉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擺上桌子,向灶王神像敬香,供上用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再擺上紙馬和草料。焚香完畢,請出灶王神像,連同紙馬和草料,在院子里點火焚燒。全家人圍著火叩頭,邊燒邊禱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此時,有的地方還有乞丐數名,喬裝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為「送灶神」。除夕之夜,灶王爺帶著一家人應得到的吉凶禍福又回到了人間。每家要換上新的灶君神像,點上新灶燈,擺上供品,在灶龕前焚香化紙,算是「接灶」,灶王爺又開始了新一年的監護工作。
推薦閱讀:
※【節日大全】農曆三月三,各地節日習俗
※寄名·習俗/風俗辭典|風俗,民俗,辭典
※潕陽河苗族過端午節的習俗
※古代的「豎旗杆」習俗
※中國結婚的傳統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