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到了踩剎車的時候了
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一個非常動聽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我自己現在就生活在城市,我很相信這句話,城市生活的確很精彩,設施完善,信息發達,教育醫療條件也很好,交通四通八達,發展機會也很多,
當然,融入城市也是一件很苛刻的事,想要在城市過上正常好點的日子,你得在城市有前途不錯的職位,有穩定的收入,買得起房,開的起車,娶得起媳婦,生得起病,養得起孩子,還能夠讓孩子上得起學……
在一線城市工作,然後在一線城市買房,這對於絕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哪怕你畢業於211,985這些名校,也屬於「地獄級」的任務模式。在二線城市,這個任務也許會降級一些難度,但是也達到「困難」級。
無論哪個行業,這些年工資的增長都變得很緩慢,相對於房價,更是蝸牛VS方程式賽車的對比。房地產開發商,和他們的吹鼓手,還在使勁忽悠房價要上漲,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國的城鎮化,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很長的距離,將來還有幾億農民要進城,因此房價還要使勁漲。
然而我認為,一味追求的城鎮化率,是一個充滿鮮花誘惑的陷阱。作為城市的官員,當然希望本地人口增加,經濟繁榮,房價上漲,就可以持續賣地賺錢。這是一種極其短視和不負責任的發展模式,也註定走不下去。
人類發展數千年的歷史,全面城鎮化也不過百來年的時間,而且發達國家大規模的城鎮化,也都是在近幾十年完成的。以百年的城鎮發展史,對照延續千年的農耕文明,誰更有生命力?
即使是西方的城鎮化,現在看起來也是問題重重:
底特律工業衰退以後,整個城市一落千丈,而同在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別克汽車品牌誕生地),超過三分之一家庭連自來水費都交不起。
法國的巴黎郊區,由於大量外來移民聚居,已經成了法外之地,更成了極端宗教恐怖分子的發源地。
印度、巴西城市近郊的連片貧民窟,成為城市的巨大傷疤,成為黃賭毒和黑幫犯罪的集中地,連警察都很難干預。
……
在經濟繁榮,就業充分的時候,城市的問題不明顯,如果處於衰退期,甚至在全球經濟危機的時期,城市的失業率高漲,大量的事業人口,就會成為社會問題的導火索。
在西方國家,這幾年層出不窮的各種動蕩騷亂和暴恐襲擊,從佔領華爾街的99%到弗格森、巴爾的摩騷亂,充分說明了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
高城鎮化率+高失業率=社會動蕩
如果還要再加上一個條件的話,這個公式可以變成:
高城鎮化率+高失業率+資本主義制度=社會動蕩
一個地方要長期保持高就業率,並不容易,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工廠對人力的需求在減少,而很多企業,也會因為跟不上時代潮流破產倒閉,這就造成很多的員工失去工作。如果趕上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周期,同一時間大量企業倒閉,一下子劇增的失業率,就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
印度貧民窟
市場經濟,是一種高效率的資源配置模式,但是同時也非常殘酷,優勝劣汰,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在城市裡,兩極分化的現象非常嚴重。從全球視野來看,城鎮化對於資本家當然是好事,但是對於國家,對於進入城市的底層人群體而言,是利是弊真的難言。
城市化進程越往後,個人融入的代價就越高,先入城市的那群人,佔據資本和資源優勢,都在磨刀霍霍,準備惡狠狠地盤剝後來進入的群體——炒房團就是干這個的,而他們的理論根據之一,就是城鎮化還要繼續進行下去。
那麼,中國的城鎮化率,真的要和西方發達國家接軌嗎?我們真的要追求那麼高的城鎮化率,才算髮達國家嗎?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而且我認為,中國的城鎮化,差不多應該就到此為止了,如果還要強行讓農民進城,帶來的問題和風險,要遠比眼前的利益大得多。
其實,對這個問題,最先察覺,最先行動起來的,是農民這個群體。中國農民其實算計精明,現在農村戶口已經越來越值錢,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城市雖然霓虹閃耀,那是屬於有錢人的天堂,如果在城市裡,只能做到底層的那部分人,還不如家有薄田幾畝,鄉下老宅或新房一間,起碼在最差最壞的情況下,還有一條生存底線。
很多人說起中國這些年的經濟發展,經濟制度上具有很大優越性,但是很少有人提及,中國特色的城鄉二元結構,大量農民手裡還有土地,實際上是中國經濟的緩衝空間。
數億農民工,進可入城市工廠工地,退可以回村裡耕田種地,為城市的建設和繁榮做了貢獻,卻佔據很少的城市資源,大多數人連五險一金都沒有,給予他們保障的,不是一張張的鈔票,而是家裡的土地和老房子。
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我親眼目睹了很多因為工廠關閉返鄉的農民,看到了他們的淡定和從容,幾乎找不到任何驚慌失措的痕迹。和他們聊起來,也是處變不驚,因為在城市裡沒有多光鮮,回村裡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丟臉,城裡待不住,回到家鄉,一碗飯總還是有的。
在農村,不僅是種地養活自己,更重要的是,農村提供了一種成本最低的生活方式。城市的生活,每天睜開眼睛就是各種開銷。手腳勤快的農村人,常常不需要多少錢,生活就能夠有滋有味——菜和糧食是自己種的,養雞可以下蛋,除了買一點肉,電費有一些開支,平時的生活成本可以低到不可思議。
如果靠近城鎮近一點,農民隨便種植點什麼,還可以拿去賣掉,換點生活費用。很多歲數大一點的農民,不再出去打工的話,往往就靠這個賺點生活開支。
從養老這個問題看,中國老齡化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是與日本、德國這些國家相比,中國的老齡化問題,卻相對壓力小了很多,原因無他——中國的農民,幾乎不需要政府養老,他們中的多數人,往往會在勞作中過完一輩子,除了種田種地家務勞動,還常常要看護孫輩。
如果中國的上億的農村老人,都象城市裡的退休人員那樣,每個月要從國家領取退休金,中國財政收入再高,恐怕也扛不住。要知道,現在很多省的養老金,都已經入不敷出。
另外,農村是中國人口可持續發展的後備資源。根據我看到的數據,全世界的發達國家,只要是城市化以後,工商業和服務業越發達,人口就越容易進入負增長。——倒是在貧民窟這種地方,人口出生率還能夠維持高位,特別是宗教盛行的地方,生育率甚至達到很高。
在國內,以北京和上海為例,人均生育率只有0.7,連1都不到,而為了保持人口的可持續世代更替,生育率需要達到2.1。也就是用不了幾代人,正宗的老式北京、上海人,已經被稀釋得比例很低。
大城市的出生率下降,和城市巨大的生活成本以及生活壓力有關,也和豐富的生活方式有關,耽於享樂的年輕人,不想背負養育多個孩子的辛勞負擔,「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的這種觀念,在城市裡早已成了過去時。
但是在農村,生育的狀況相對好一些。一方面,農村多少還有一些傳統生育觀念,「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還是主流的看法,老人尚在的話,會主動帶孫子,也減輕了很多年輕人的負擔,因此農村的生育率雖然也下降得很厲害,但是會比大城市好很多。
其實我認為中國的未來,人口危機會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老齡化和少子化,都會導致社會活力的下降,再偉大的事業,也是靠人來傳承的,象歐洲很多國家,高度老齡化,生育率又無法提升,外來移民比例越來越高,就出現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而在中國,很多少數民族出生率比較高,城市裡的漢族出生率比較低,如果沒有農村較高的出生率平衡補償,那麼未來人口結構也會出現問題。
按照一位新華社的記者給我提供的數據,中國的房子,已經足夠30億人居住。所謂的城鎮化,其實已經出現了大量的鬼城,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城鎮化,是到了踩剎車的時候了。
總結起來,無論是現實,還是未來,還有國外的教訓,都給我們另外一個角度的啟示,城鎮化並非萬能,建設好鄉村,讓城鄉平衡發展,中國才會有前途,社會動蕩的因子才會更少。對於農民來說,幾畝薄田,一間房子,所能夠提供的保障,其實遠比世界上任何東西都可靠。
推薦閱讀:
※到測速儀前就踩了剎車,為啥你還是超速了?
※汽車駕駛:離合,剎車誰先?
※進退自如馳騁萬里 剎車力度是關鍵
※到底應該「正踩油門斜踩剎車」,還是應該「正踩剎車斜踩油門」?
※在駕校養成的先離合後剎車習慣,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