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小教育不守規則——節選顯性制度與隱性制度

「中國人為什麼不愛守規則?」

「原因很多,有歷史原因,有教育原因,中國從小就教育不守規則」

「有教育原因嗎?我看你們教育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孩子做個誠實的人,哪有教小孩不守規則的?」

「那我們就從小學課本說起吧。完璧歸趙的故事你聽過吧?」

「聽過啊,藺相如真是智勇雙全,完璧歸趙,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務。」

「但我從小學課本里完全沒看出藺相如智勇在哪。我當時就在想,藺相如固然勇敢,但他的行為有背信棄義的嫌疑,不但讓和氏璧遭遇危險,也有讓趙國陷入危險的可能,根本不值得稱讚啊。」

「是嗎?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藺相如評價很高,廉頗都很佩服他,他應該是很有智慧的一個人。」

「我並不是說藺相如不智,而是說小學課本把藺相如寫偏差了。」

「怎麼說?」

「我們先來看小學課本是怎麼寫完璧歸趙這個事情的。課本上說:秦王願意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璧。趙王怕秦王使詐,不願意交換,但不交換又怕秦王興兵。這時藺相如表示『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藺相如確實做到了啊。」

「你別急,聽我接著說。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接見了他。藺相如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看了許久,但始終沒提割讓城池的事。藺相如對秦王說:和氏璧有點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就把和氏璧交還給藺相如。藺相如拿著和氏璧,氣沖沖地對秦王說:『你說拿15城換和氏璧的,很多人都不相信你,但我相信你。現在和氏璧看也看了,你卻不提割城的事,看來你確實沒有換璧的誠意。如果你逼我,我就把腦袋跟寶玉一起碰碎在柱子上!』。」

「你看,藺相如多智勇,先智取和氏璧,然後敢玉石俱焚。」

「你接著聽我說。秦王馬上制止,賠不是說:『大夫不要急,我肯定說話算話。』然後假惺惺的指著地圖說;『這15城全部劃給趙國。』藺相如不上當,就跟秦王說:『要接受和氏璧,必須齋戒5日』。秦王答應了。藺相如趁這5天的間隙,安排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5日後,秦王發現和氏璧已被送回趙國,想攻打趙國又時機不對,所以還是把藺相如放回趙國了。」

「你看,藺相如早看穿秦王的詭計,他多聰明。」

「但這課本寫得太簡單了,把藺相如寫成一個背信棄義的人,最後還獲得人們的稱讚,這會讓人們從小就以背信棄義為榮,建立無恥的價值觀。」

「有這麼嚴重嗎?我看這故事挺簡單,就適合小孩子理解啊。」

「既然你還沒明白,那我就換個說法來說吧。秦王說要向趙王買批貨。趙王怕秦王不給錢,不賣又怕被秦王揍。藺相如就帶著貨物給秦王驗收。秦王對貨物很滿意但遲遲不提錢的事。藺相如就機智地重新拿回貨物,並威脅秦王如不付錢,就玉石俱焚。秦王答應5天後給錢。這時藺相如卻把貨物運回國了說不賣了,你說這時候誰理虧?」

「你這比喻不恰當吧,當時趙國怕秦國,藺相如之所以出使秦國,騙秦王,可能是緩兵之計,為趙國爭取備戰時間吧?」

「如果僅是緩兵之計,藺相如完全可以不帶著和氏璧出使,到了秦國後,先謊稱要見和氏璧必須齋戒數日,數日後再告知秦王,趙國無意換和氏璧即可。何必讓和氏璧處於危險境地?並且藺相如偷偷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也完全沒能解決和氏璧的問題。如果秦王再次請求換和氏璧,趙王按理還是得把和氏璧奉上啊。」

「照你這麼說,藺相如真的做錯了?」

「我並沒有說藺相如做錯,而是說語文課本中把藺相如寫成好像做錯了的樣子。我問你,按照課本所言,藺相如私自把和氏璧運回國,然後說不賣了,這個時候如果你是法官,你會判誰承擔違約責任?」

「這看起來是趙國違約在先,但趙國也有可能在行使不安抗辯權吧?」

「不錯,《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就記載了藺相如行使不安抗辯權。藺相如跟秦王說:『秦強而趙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秦國強,我馬上把和氏璧奉上,現在我怕你不給錢,既然這樣,你就先付錢,付完錢我肯定把貨物給你。」

「這很合理啊。」

「這確實比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講述合理些。但不安抗辯權行使前提是對方資產嚴重惡化,或者對方有明確的毀約行為。但當時秦國國力正盛不差錢,秦王還進行齋戒,根本無法證明秦國有毀約的企圖。藺相如理虧,司馬遷還誇藺相如,這解釋其實是不合理的。」

「我覺得還算解釋得通吧。」

「這解釋不但不合理,還給後世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理虧的藺相如得到讚揚,使得很多人以理虧的藺相如為榜樣。現在很多人明明自己違約在先,但為了求得心理慰藉,動不動就主張不安抗辯權,被判決承擔違約責任,還覺得自己很冤屈,這其實都是從小受到不良教育的結果。」

「你這就有點扯了,現在的人狡詐,你怎麼能怪司馬遷呢?再說,你連司馬遷都不信,你該相信誰?」

除了自己沒有什麼是可信的,自己的見解和判斷最重要。司馬遷記載的史實可信度高,但也不能說全是真實的。司馬遷還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呢?他這個說法不可信。司馬遷說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軍數十萬,但這個說法是白起自己說的,白起有謊報軍情的嫌疑,當時秦軍損失慘重,即便有坑殺,也不可能有數十萬之巨。況且司馬遷在史記其他內容記載秦軍在盡殲趙軍主力後,白起卻不願領兵攻打邯鄲,秦軍攻打邯鄲慘敗。史記關於長平之戰的記述本身就自相矛盾。大家都嘲笑趙括紙上談兵,但趙括是讓秦軍吃了大苦頭的,要不是他在突圍過程中時運不濟被射殺,長平之戰鹿死誰手還很難說呢。關於完璧歸趙的故事,我更相信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的說法。」

「我不知道你哪裡聽來的歪理,簡直一派胡言。那司馬光怎麼說?」

「司馬光說:『相如乃以詐紿秦王,復取璧,遣從者懷之,間行歸趙,而以身待命於秦。秦王以為賢而弗誅,禮而歸之』。」

「這不跟司馬遷寫的一致嗎?」

「不一致,司馬光沒有明確說秦王為什麼認為藺相如賢。司馬遷雖然做了解釋,認為藺相如行使不安抗辯權贏得秦王尊敬,但該解釋不合理。司馬遷是在100多年後記錄的這段歷史,但他卻把這段歷史寫的栩栩如生,連秦王和藺相如的對話都一清二楚,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有自由發揮的可能。」

「可能司馬遷有秦王朝的史料參考吧。」

「秦二世而亡,咸陽被項羽糟蹋過,阿房宮付之一炬,史料留存的可能性不大。我認為司馬光只簡寫秦王認為藺相如賢,可能就是司馬光不太認同司馬遷的解釋。其實早在500年前,明朝的歷史學家王世貞就對司馬遷所講的完璧歸趙故事提出了質疑,我還以為就我聰明呢,原來古人比我聰明多了。」

「藺相如欺騙了秦王,司馬光卻說:秦王以為賢。這好像說不通吧?

「那我問你,雙方簽訂買賣合同後,賣方不同意賣了,在什麼情況下,賣方可以不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雙方協商一致,和平解除合同唄。」

「對,王世貞也是持有這種觀點。」

「你到底什麼意思?」

「王世貞就大膽猜測,藺相如最終說服秦王放棄和氏璧。『夫璧非趙璧乎?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與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

「王世貞說的什麼意思?」

「王世貞的意思就是,藺相如可能對秦王說:『這塊璧不就是趙國的寶嗎?而十五座城池也是秦國的寶物。現在假使大王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座城中的百姓都會深恨大王,說把我們像草芥一樣拋棄了。大王不給城池,而騙奪了趙國的璧,因為一塊璧的緣故,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信用,我請求死在這裡,來表明大王的失信。』」

「讓秦王重新衡量和氏璧和15城的價值,考慮失信的代價,秦王真的很有可能被說服放棄和氏璧。」

「王世貞說的很合理。但我認為藺相如還有一種可以免除違約責任的說法。」

「什麼說法?」

「秦國還沒付錢我們就把貨物帶給你們驗收。現在你們貨物已經看過了,但具體怎麼給錢,按什麼程序交接城池還沒有明確的約定。我們趙國已經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如果你們確實想繼續履行合同,就明確城池交割的程序,到時我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物現已在趙國,如果你真有誠意購買,就派使者到趙國敲定城池交割的程序吧。」

「這樣反將秦王一軍,把合同是否繼續履行的選擇權交給秦王,同時把不願繼續履行合同的責任推給秦王,確實是個妙計。」

「是吧,不管哪個說法都比司馬遷的解釋強。我認為藺相如可能這兩個說法都跟秦王提起過,秦王才沒生氣並認為其賢。這樣也能解釋秦王為什麼沒有就和氏璧繼續與趙國周旋,因為是秦國自己答應放棄和氏璧或者自己選擇不繼續 履行合同的。」

「聽你這麼一說,原來《史記》也不能全信啊。」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史不如無史。我們接著來說另一個小學課本中講述的故事吧,田忌賽馬。」

「田忌賽馬的故事我知道,孫臏真聰明,善於利用規則,在馬不佔優勢的情況下取勝,真了不起。」

「孫臏真是善用規則嗎?我認為孫臏不過善於耍詐取巧罷了。」

「你太刻薄了,沒人家聰明就說人家耍詐。」

「那我問你,一般情況下賽馬賽幾次?」

「一次吧,就比雙方最好的馬誰跑的最快。」

「那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為什麼要分上、中、下三等?」

「我怎麼知道,他們自己定的規則唄。」

「我認為是這樣的,最好的馬肯定在齊威王那,田忌肯定是比不過的。所以齊威王把馬分成三等,就是給田忌機會,看看田忌的中馬、下馬能不能比過齊威王的中馬、下馬?」

「那你是說,齊威王的規則是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了?但規則中沒有明確說啊?」

「那我問你,田忌傻不傻?」

「田忌是做將軍的,當然不傻。」

「那田忌為什麼之前跟齊威王比,比三場輸三場呢?就是因為賽馬的本來規則就是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田忌輸的也不冤。」

「你說孫臏破壞規則,但事後齊威王不但沒怪田忌,反而重金賞田忌,難道齊威王是傻的?」

「齊威王不但不傻,反而是真聰明,『一鳴驚人』的故事就是指齊威王,他善於裝傻,一旦行動起來就一飛衝天。」

「一鳴驚人的故事不是指楚莊王嗎?」

「不錯,一鳴驚人的故事也指楚莊王,那是《韓非子》中的故事,而《史記》中一鳴驚人指的是齊威王。其實春秋戰國中很多諸侯王都極其聰明之人,像與藺相如交涉的秦昭王,也是極其聰明的,和氏璧糾紛能完美解決,也是他權衡利弊的結果。」

「既然齊威王這麼聰明,為什麼不處罰破壞規則的孫臏和田忌呢?」

「這正是齊威王聰明之處。你想,田忌是齊威王的大將,打戰是需要仰仗他。而比賽即使輸了,也不過區區千金。用千金去收買大將的心,何其便宜也。為了千金損失大將,齊威王這麼聰明的人肯定干不出來。況且打戰和比賽不一樣,打戰的時候就是要善於打破規則,出奇制勝,齊威王從中看出孫臏是有軍事才能的,也是很賞識孫臏的。」

「破壞規則的人不處罰,那齊威王怎麼立威治理國家呢?」

「這或許就是齊威王最聰明之處。如果人人都遵守規則,那麼規則制定者也必須遵守規則,這就造成權力的弱化。如果下面的人不遵守規則,那麼出現違規時,他們只能求助於規則制定者(權力)。既然是下面的自己選擇不遵守規則的,那麼上位者自然就可以為所欲為,權力在規則被破壞中得以強化。」

「你這有點危言聳聽了吧?」

「沒有,我覺得現在很多人不守規則,向權力屈膝,其實就是從小受田忌賽馬這個故事影響造成的。」

「那我看田忌賽馬的方法在人們統籌、權衡利弊的時候也用到,像團體比賽時的排兵布陣,其實都有田忌賽馬的身影。」

「我並不是說田忌賽馬的方法不好,在規則允許範圍內,揚長避短的方法是好的。你看現在的乒乓球團體賽,選人和出場順序可能會影響勝負,但規則是出場次序和選手,在比賽之前雙方都不清楚。各方需要猜測對方出場順序而進行排兵布陣。而田忌賽馬中,孫臏是知道齊威王馬的出場次序的,然後用下馬代替上馬,這明顯是違法公平競賽原則的。再比如擊劍團體賽,出場次序也很重要。規則是:雙方各派遣三人進行比賽,以15分為一小節。任意一方先得5分時就換人。但落後一方在後續比賽中如果總比分落後,即使得滿5分,也可以選擇不換人,直到總比分領先或小節結束。這種規則既不讓有能力的人多得分,但在團體落後時又允許有能力的人多得分,就能儘可能地消除出場次序對團隊實力的影響。」

「原來孫臏就是個破壞規則的小人。」

「你錯了,孫臏並不是破壞規則的小人。他不過是想通過田忌賽馬這個故事來告訴齊威王他敢於打破規則,是有軍事才能的而已。錯的是現在的教科書,沒有詳細介紹前因後果,而把孫臏寫成是一個善於破壞規則的小人而已。」

「你們教科書中的『完璧歸趙』和『田忌賽馬』都是宣揚不遵守規則,怪不得你們這麼喜歡投機取巧。」

「除了這兩個成語故事,我們的教育還從小教大家作假,說謊,這也是我們不愛遵守規則的原因。」

「你們不是從小被教育要誠實、善良嗎?」

「這只是表面的教育。比如從小教育我們要助人為樂,扶老奶奶過馬路;教育我們要拾金不昧,撿到錢要交給警察叔叔;要見義勇為,別人溺水、失火時要不顧一切救助,賴寧的故事就是典型。」

「這教育很好啊。」

「理念是不錯。但往往很少人能做到。小學還專門叫大家寫如何助人,如何拾金不昧的作文。大家只好說謊編,往往編地越好的人越受讚揚,導致大家謊話連篇。所以我說中國的教育教的是偽善,教的是欺世盜名。」

「這樣下去中國教育是要出大問題的。」

「你錯了,也不是所有人都受蒙蔽,就像我,我相信還有很多像我這樣的人,能聽從內心,能保持純真。再說,現在的小孩子可聰明了,也不是那麼容易被矇騙的。」

「是嗎,我看現在的小孩子都很反叛,哪來的聰明?」

「最近小學又在教育孩子要低碳出行。然後出了一道題,讓小孩用一句話說服爸爸周末出門時不要開車,讓爸爸羞愧,你猜小孩怎麼回答的?」

「肯定是開車出行污染環境、浪費資源,不低碳,所以要選擇環保的出行方式。」

「小孩子就回答:『爸爸,我們哪裡來的車?』然後爸爸就羞愧地低下頭,決定選擇公交出行。」

「小孩這回答真搞笑。是啊,家裡都沒有車,你怎麼讓說服不開車呢。」

「這是小孩子的純真,是怎樣就是怎樣。不會為了教育低碳出行,沒車還瞎編一串。這件事就很能反映中國教育的偽善。小孩純真時還能抵禦虛偽的教育方式,我希望小孩能一直純真下去,但又有多少人抵禦住呢?不管怎樣,中國的小孩是好樣的,我相信你們。」

「那你對中國教育有什麼建議?」

「將曾子殺彘這個故事放進教科書,告訴小孩要誠信,大人更要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推薦閱讀:

論附條件逮捕制度
錢春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檢視與完善 | 實務研究
我國精神病收治制度缺陷巨大 人人皆可能被治療
美國總統大選中的選舉人團制度是什麼?
亞里士多德「混合」思想的政治實踐|城與邦

TAG:教育 | 中國 | 制度 | 規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