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就讓孩子吃點苦
現代父母有不少是不捨得孩子吃點苦頭的,甚至連家務活都不讓孩子干,這其實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
「孩子,你的襪子誰洗?」
有一位記者曾到一所中學進行採訪,對其中的孩子問道:「你們平時自己洗襪子嗎?」
「不洗。」
「襪子髒了怎麼辦呢?」
孩子們有的回答說:「我奶奶給我洗。」有的回答說:「我媽媽給我買了好幾雙新的,能穿好長時間。」
記者很是吃驚,繼續追問道;「如果奶奶生病了呢?」
「由爸爸或媽媽采洗。」
記者對另一個孩子問道:「如果新襪子都穿完了呢?」
「那就放著,等穿完了一遍,媽媽一塊洗。」
「以後你們長大了,離開了爸爸媽媽,由誰來洗呢?」
「長大了,可以掙錢雇保姆啊!」
孩子不吃苦 怎能成才?
現在的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把獨生子女當成掌上明珠,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寧肯嘗遍千辛萬苦,也不願讓孩子受到一丁點兒委屈,他們捨不得讓孩子放棄優越的環境,捨不得讓孩子離開父母的保護,捨不得讓孩子自己去奮鬥,於是,今天的很多男孩就一直在父母過度的保護和關愛之下成長。在溺愛中孩子經受不住一點風吹雨打,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這樣的孩子是難以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的。
孩子吃苦有益處
1、中國古人鼓勵孩子吃苦
孟子認為,吃苦是成長成才的基礎,因而告誡人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後來歷代開明之士,如宋朝理學家朱熹、宋朝官員包拯、明朝學者朱柏廬、清末重臣曾國藩等,無不把吃苦當作教育後代修身進德的必修課。
2、西方聖哲鼓勵孩子吃苦
重視吃苦教育,不獨中國先賢,外國聖哲亦然。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認為,吃苦是鑄就卓越稟賦的階梯,因為「人們只有吃盡千辛萬苦才能發展好的稟賦,而壞的稟賦則用不著絲毫努力就自己發展出來了。」俄國文學大師托爾斯泰則把吃苦看作是獲得幸福的源泉,並認定:「一個吃苦耐勞慣了的人就不可能不幸。」
正是基於吃苦有益的理念,今天的美國、德國、加拿大、瑞士等西方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對孩子的吃苦教育,並努力把孩子培養成具有適應各種環境和獨立生存能力的社會人,以托起他們民族明天的希望。
3、中國家長的「四過度」
然而,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們的育兒觀念卻大相徑庭。現在,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加上趨甜避苦是人的天性,一些家長對吃苦教育認識理解並不那麼深刻,在教育孩子上往往表現為「四過度」:即過度寵愛、過度保護、過度照顧、過度期望,導致了大量的惟有依靠父母才能生存的「啃老族」、弱不禁風的「花朵孩」的出現,催生了「我爸是李剛」這般「驕橫兒」、「誰敢打110」如此「跋扈弟」的「問世」。這說明,吃苦教育的缺失,如果不及時補正,對家長的期盼、孩子的健康成長、社會的進步,都將是沉重的打擊。
4、人總不會一帆風順
其實,從孩子的成長規律看,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家長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因為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艱難困苦和曲折坎坷,在孩子的人生基礎階段,給他們開設吃苦教育這堂課,能磨礪他們的德行品質,升華他們的人生境界,增強他們的生存生活本領。因而可以說,讓孩子吃吃苦,是為他們將來的人生旅途走得平穩順暢作加油充氣、儲能蓄勢的準備,讓他們踏入社會後,在風雨人生中,充分實現自身價值。
5、讓孩子吃苦 但不是讓孩子「受虐」
不過,對孩子的吃苦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虎媽」、「狼爸」、「鷹爸」不足學。家長需先估量孩子吃苦之力而後才行吃苦之教;需尊重孩子意願而不搞強迫命令;需持之以恆而不可一曝十寒;需身體力行發揮榜樣的作用而不能只動嘴不動手。如是,吃苦教育因有廣泛的認同而不斷發展,孩子因有吃苦教育的滋養而寫就輝煌人生。
巴爾扎克說過:不幸,是天才的進升階梯,確實如此,溫室中的花朵不能承受狂風暴雨,這正是對苦難的作用的最好詮釋。溫室花朵縱然是美麗,但卻承受不了斜風細雨,在此之上,連一根平凡無奇的小草都比它強大。人亦如是,縱然你有優越的條件,不必承受狂風暴雨,但是你不能坦然地去接受。一旦你接受了,那麼,你也就會像溫室中的花朵一樣,經受不了半點的斜風細雨,迎接你的將會是一敗塗地。因此,父母要讓孩子經歷一些苦難,讓他們勇敢堅定地走好生命的每一步是很有必要的。
推薦閱讀:
※一碗面,害了一個孩子,卻驚醒全國無數父母!
※好孩子,有四「商」(培養下一代)
※新發現!媽媽們的笑容是怎麼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如何給孩子斷夜奶?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