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中國人不知道的歷史真相(1)

99%的中國人不知道的歷史真相(1)  喜愛歷史的人都會發現一個現象:有時候,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其實與歷史事實相去甚遠。即使是那些看起來已經言之鑿鑿的歷史,也依然存在著眾多尚待挖掘或澄清的疑點。而且,越是深入研究歷史,這種現象就會越多。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必然的。因為,事實雖然客觀存在,但歷史是人寫的,人們永遠只能從現有的知識型來認識歷史,而知識型本身也是歷史的。因此,前人所留下的東西是否真實,是值得商榷的。更何況,中國古代歷史的寫作,往往把「教化」作為最重要的目標。為了傳達「正確」的政治意識、倫理道德,史書中歪曲不實或者語焉不詳之處比比皆是。

  除了人為的意識上的偏差,歷史中還存在著大量被掩藏的真相。而歷史的魅力也正在於此。

  研究歷史的樂趣之一,如同大浪淘沙,當附著在歷史真相上的「沙子」被淘洗過後,就會看到「金子」——真相。沙子裡面藏有多少金子,我們不知道,隨著這些金子逐漸顯露,歷史顯得生動、鮮活起來。

  歷史的發展又像一個連續不斷的加減法,有一些內容被有意或無意地淡忘,還有一些內容卻被有意地加了進來。我們所熟悉的歷史就是那些被加減過的歷史。後人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智慧不斷去蕪存精,不斷接近真相。

  有人會問:何必要尋找歷史真相?

  答案是:因為我們需要。

  「真、善、美」排在第一位的是「真」!

  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懂得「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知興替就可以避免誤入歧途。可是,假如你面對的是一面扭曲的哈哈鏡,能照出正確的路嗎?

  思辨歷史的過程,應該是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的過程。思辨能力是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根本特性。當你只懂得跟隨別人,人云亦云時,你的思考能力又有何用?

  反之,當你開始質疑前人的記述是否屬實時,當你開始思考看到的真相背後是否另有隱情時,說明你正在成長,正在成為一個有能力用歷史的眼光看待世界、判斷是非,並以此引領生活的人。

  最不濟,知道一些人所不知的歷史真相,可以使你充實談資或者附庸風雅。這雖為真正的歷史學者們所不屑為之,但是作為普通老百姓侃侃大山、聊聊天確是無傷大雅。

  基於上以種種理由,才有了這本書。

  本書沒有追求內容的全面豐富,而是選擇了一些絕大多數人不了解,或認識錯誤的事件或人物,對它們進行研究、對照和論證,揭開籠罩在他們身上的薄紗,還原其真正的面貌。這些事件或人物雖然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小浪花,卻可以折射出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氣象,包括時代背景、社會因素、宗教狀況以及文化影響。

  全書內容主要涉及兩大方面:一,以訛傳訛的歷史,包括正史中人為的錯誤,以及民間傳說、電視等媒體中對歷史的誤讀;二,被掩蓋的真相,包括重大事件背後的真正原因,以及躲藏在歷史背後的「大人物」。

  前面說過,由於人類只能以當下的意識形態去看待歷史,因此,人類對歷史的認識不可能是客觀的和一勞永逸的。由是,本書中的觀點也可能不是第一真相。與揭示歷史真相的實踐相比,我們更希望能夠傳達一個理念:用自己的頭腦發現真相。只有看懂了真相,才可以真正以史為鑒。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以下各位老師做了大量的協助編寫以及查證工作,他們是:邢玲娥、於明琪、鄭志遠、劉香蓮、梁順利、劉長明、孫慧等。不能在封面上為其一一署名,只能在此表示感謝,祝福他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努力接近真實,真實就有價值。

第一章 這些「真相」不存在

西施原來不存在  西施名列中國四大美人之首,如果說這個人不存在,想必會引起一片嘩然。然而,這是事實,翻遍史書,竟然找不到這個人物的確切事迹。難道她僅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西施的傳說

  春秋末年,我國長江下游和錢塘江一帶有兩個勢不兩立的政權,北邊的叫吳,南邊的叫越。越國寧蘿山下若耶溪畔,有一位曠代絕世的美女,她就是西施。西施本姓施,叫夷光,因為住在西村,所以,人們稱她為西施。西施美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她到附近的山上去采樵,天上的大雁看到她忘了拍動翅膀,掉了下來;她到溪邊去浣紗,水中的游魚羞得潛入水底。成語「沉魚落雁」就來自西施。

  西施一動一靜皆是美,就連那不輕不重的心痛病發作的時候,捧著心,皺著眉,垂著髻的模樣也有萬種風情。東村的施家女兒想學她的模樣,眉毛剛一皺起就嚇得街坊們關門閉戶。這又造就了中國語彙中一個最具諷刺意義的成語:東施效顰。顰,就是皺眉頭。

  話說吳越兩國間不斷發生戰爭,互有輸贏。前494年,吳越再戰於夫椒,越軍大敗,越王勾踐同他的五千殘部被困在會稽山上。要麼投降,要麼戰死,越王勾踐審時度勢,選擇了投降。他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穿著奴婢的衣服乖乖地到吳國當了人質。勾踐的專職是養馬,吳王夫差出行的時候,勾踐提著馬鞭,吆喝開道,儘力扮演著奴婢的角色。有一次,夫差病重,勾踐親自煎藥,並且親口品嘗夫差的糞便,祈福問安。兩年後,他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重新回到祖國。

  勾踐回國後,發憤圖強,整天睡在硌人的木柴上,每次吃飯前都先嘗一下苦膽,然後大聲自問:「勾踐,你忘了會稽之恥了嗎?」在自強的同時,他還採納了范蠡和文種的建議,向吳王夫差實施了三十六計中最溫馨而又最惡毒的一計:美人計。范蠡在全國範圍內遍尋美女,西施被選中。經過三年的教習,越王才恭恭敬敬地將她送到吳國。

  在培訓的這段時間內,西施與范蠡產生了感情。范蠡在送西施去吳國的路上,心中十分矛盾,一路上唉聲嘆氣。西施也是病怏怏的。幸好途中遇到一位白髮老者,他諄諄教導兩位說:「國家事大,自己事小,復國重任寄托在你們身上。」說完還把手中的一籃又大又紅的李子送給他倆。二人聽了老者的話,頓時精神振奮,向老人行禮說:「老伯的話,千金難買,我們銘記不忘。」後人將這個地方稱為攜李。

  吳王夫差一見西施,果然神魂顛倒、寵愛異常,為求美人一笑不惜大興土木,把江山扔在了一邊。此時,越國卻在厲兵秣馬,伺機復仇。十年後,勾踐認為時機成熟,下令北伐。吳國被打得落花流水,夫差請和,勾踐不肯,夫差只好自殺。

  勾踐滅吳後令西施與他一起回越宮。還未起程,越王夫人趕來了,她怕勾踐立西施為後,誣說西施是亡國的狐狸精,密令大將秦澤給西施拴塊大石頭沉江。巧的是,秦澤的父親正是當初給西施和范蠡送李子的老漢。他假裝執行命令,暗中托老父把西施這位越國功臣藏了起來。

  再說勾踐,自滅吳後,他漸漸開始猜忌功臣。范蠡見勾踐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決定歸隱。臨行前去看望秦老漢,得知西施未死,喜出望外,於是攜同西施雲遊四海,浪跡天涯,最後定居在齊魯一帶,由於經商有方,成為巨富,人稱陶朱公。

  關於西施的結局,歷史上有許多種說法。上面這個頗為浪漫的說法出自《越絕書》以及明代的戲曲作家梁辰魚編成的《浣紗記》等著作。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吳越戰爭之後,西施回到了美麗的若耶溪畔,度過餘生。初唐詩人宋之問在《浣沙篇》寫道:

  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若耶,鳥驚入松蘿,魚沉畏荷花。

  不過,此說在史書中找不到根據,應該只是後代文人的一個善良願望。

  另一種說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墨子》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該書編寫於戰國時期,距西施生活的年代不遠,其中所舉的比干、孟賁、吳起之死,均與史實相符,由此推斷,如果這個西施是我們所講的西施,那麼西施被沉也是真的。另外,古本《吳越春秋》也說:「吳亡,西施被殺。」《吳越春秋逸篇》更詳細:「吳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而終。」「鴟夷」就是皮袋,按這種說法,西施是被裝在皮袋裡扔進江中而亡的,這與同時代的伍子胥是一個死法,伍子胥就是被裝在「鴟夷」里投入了錢塘江中。根據民間傳說,千古奇觀「錢塘潮」就是由於伍子胥的怨怒形成的。

  分析以上三種說法,最後一種更符合歷史的必然。假如西施真有其人,也不過是一個天生麗質、在吳越政治鬥爭充當了工具的農家女子。滅吳後,「兔死狗烹」是情理之中的事。看一看范蠡出逃、文種被殺,就知端的。

  西施真的存在嗎?

  西施的傳說雖然在民間和各種野史中異彩紛呈,但是關於西施的有無,歷來就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

  反對者的理由是:

  其一,翻閱《史記·越世家》《國語·越語下》等正史,其中都記載了吳越兩次交戰,也都寫了勾踐失敗後到吳國為奴以及後來勾踐報仇雪恥之事,但都未提到西施。《史記》中還記載了范蠡的結局:勾踐復國後,范蠡「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范蠡「浮海出齊……父子孜產……致資累巨萬」,天下稱「陶朱公」。但是,隻字未提西施其人。《國語》《史記》離春秋時代較近,也未記錄為越國雪恥滅吳作出「卓越貢獻」的西施,可見傳說不是事實。

  其二,西施是古代美女的通稱,不是實指,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屢見。早於勾踐兩百年的《管子》中就說:「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其三,所有與西施有關的先秦典籍,都不曾提到「美人計」。到了東漢的《越絕書》中,西施才開始與吳越戰爭掛靠,書中說:「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種(文種)獻之於吳王。」此後,西施作為吳越戰爭的歷史人物,開始出現於民間傳說。而《越絕書》是部連作者都不能確定的書,其內容多采傳聞異說,所以此書的資料不太可靠。

  其四,關於《越絕書》的作者,最常見的說法是東漢的袁康、吳平等人。與袁康同時代的趙曄在《吳越春秋》中,完善了《越絕書》中文種獻西施給吳王的故事,使施行美人計更加完整。後代人根據《越絕書》《吳越春秋》大加宣揚,給西施故事的流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另外,一些地方志如《吳地誌》《姑蘇志》《會稽志》等,對西施傳說亦做了種種杜撰,更增添了西施這一古代美女存在的可信性。

  疑問出來了,如果離春秋時期較近的《國語》《史記》都沒有記載西施的故事,五百年後的袁康、趙曄又怎麼可能知道這段歷史陳跡?

  其五,否認「西施美人計」者還認為,中國歷史上一到國家敗亡,就找出女子來當替罪羊,夏桀有妹喜,商紂有妲己,周幽有褒姒,不一而足。因此,吳越戰爭中的美人計,也不過是「女禍亡國論」的變種,是封建社會史學家和小說家的慣技,西施則是為這種觀念而特意杜撰的一個人物而已。

  唐代詩人羅隱在《西施》一絕中說得中肯: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綜合以上各種證據,一部分人認為西施實無其人,美人計也實無其事。

  還有一部分人相信西施是存在的,他們也有自己的理由:

  其一,《管子》一書,並非一時之作,也非一人之作,而是由後人不斷補充完成的,因此,用它來論證西施有無是不足為據的。而戰國時期的《墨子》《孟子》《莊子》都曾對西施的「美」交口稱譽,西漢初年賈誼的《新書》、劉向的《說苑》、劉安的《淮南子》更是言之鑿鑿。因此,西施確有其人,是不容置疑的。

  其二,施行「美人計」或者誤中「美人計」,都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因此,西施之事不見於史書,是因為吳、越兩國史家諱言。秉筆嚴謹的司馬遷因沒有正史所依,而未將其納入《史記》是不足為奇的。然而這富於傳奇色彩的人或事,必然在吳越地區廣為流傳。此事首先由籍貫吳越的作家袁康、趙曄分別披露,正是其存在的證據。

  其三,浙江紹興曾出土了兩面漢代製作的吳越人物畫像銅鏡,畫像內容、題款有吳王、伍子胥、越王、范蠡、越王和二女。畫中吳王怒視伍子胥,伍子胥則慷慨拔劍作欲自刎之態,越王與范蠡竊竊私語,暗自得意,那寬袖長裙、亭亭玉立、風姿綽約的二女,當然就是西施和一同進獻的美女鄭旦了。況且,為西施教習歌舞的土城山遺址尚在,供西施居住遊覽的姑蘇台、館娃宮、西施洞、玩月池等遺址尚存,由此認為確有西施其人其事。

  歷史爭論往往是因為有證據,卻又不是鐵證,所以在沒有更確鑿的證據前,公婆都有理。不過,根據以上的辯論,顯然,西施其人其事不存在的可信度更高,因為故事和遺迹都是可以杜撰的。然而,我們更願意歷史上確實存在過這樣一個絕世的、心繫國家,卻也多情的美人。我們依然會為這樣一個美人的悲慘命運掬一抔淚。

   秦始皇並未徹底統一天下 前209年7月,秦二世元年,也就是秦始皇死後第二年,各地農民起義一觸即發,靠不光彩手段登上皇位的秦二世胡亥招來親信趙高,二人合謀決定干兩件大事給那些大臣們看看。

  第一件事是誅殺自己的親兄弟,這對於血雨腥風的封建王朝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二是出兵統一天下。這件事則讓人產生疑問。根據我們熟悉的歷史,秦二世的爸爸秦始皇在前221年就已經掃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晚唐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中提到的「六王畢,四海一」,更是深入人心。那麼,胡亥又何來「統一天下」呢?

  最後一個國家

  事實上,秦始皇生前確實留下一個國家沒有掃滅,它就是衛國。

  衛國的開國國君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武王死時,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攝政。由於周公的名聲越來越大,引起了他的哥哥管叔(文王第三子)、弟弟蔡叔(文王第五子)的嫉妒。這兩個人四處散布謠言,說周公企圖篡奪王位,謠言所至,連成王、姜太公、召公奭等人都將信將疑。見時機似已成熟,管、蔡拉攏被分封於殷的商紂王之子武庚,聯絡淮夷,一舉起兵反叛。在這種情況下,周公一面向太公望、召公奭解釋自己的良苦用心,一面組織力量,出師東征,討平叛亂。在平定叛亂的戰役中,康叔始終堅定地支持四哥周公,立下了汗馬功勞。戰爭結束以後,論功行賞,周公把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商遺民七族分封給康叔,成為當時的大國,為十二諸侯之一,定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到了戰國時期,衛國式微,淪為附庸,不在戰國七雄之列。

  說起來,衛國的命運真是曲折,在歷史上兩次被滅又兩次被救了回來。第一次被滅發生在前660年,當時的國君是衛懿公。此公性喜養鶴,愛鶴勝過愛人,把最受寵愛的鶴全都封成「將軍」,而不顧人民的生死,結果被狄(又作「翟」)族所滅。有趣的是,當狄族軍隊一擁而至時,衛懿公讓手下的人出力殺賊,沒想到,這些平時被他看得連鶴都不如的人來了個以牙還牙,讓他去找那些鶴將軍們出力。結果,懿公被殺,衛國被滅。

  可能是天不滅衛,「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這時候拉了衛國一把。他親率大軍,在謀臣管仲等人的輔佐之下,揮師北上,幫助衛國復了國。齊桓公回國時,新立的衛文公為表感激,送他一程,不知不覺走出了衛國國境,深入齊國國境三十里。春秋時代,諸侯國君送他國國君有足不出境的規矩,齊桓公就立即把腳下的那塊國土割給了衛國。衛國重新在楚丘(今河南渭縣)建都。此是第一次復國。

  後來衛國內亂不斷,外憂不絕,漸漸衰敗。四百多年後,即前254年,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為了在馬陵之敗後重振雄風,攻打秦國陶郡,順便把附秦的衛國也滅掉了。衛國第二次被滅。如果沒有意外,衛國該就此壽終正寢了,孰料,一向只肯弱肉強食的秦昭王竟然「仗義」幫助衛國復了國。事實上,秦昭王之所以幫助衛國也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意藉此打擊魏國。衛國就這樣第二次復國,自此衛國也成為秦王國的附庸國。

  戰國後期各大諸侯國爭霸,衛國日漸式微,最後只剩下濮陽城這個彈丸之地。前241年,秦國取了濮陽等地,衛君角被迫遷往野王縣,衛已是名存實亡了,但畢竟不算滅國。前209年,衛君角被秦二世廢為庶人,衛國才算徹底滅亡。

  卧榻之側何以安睡十三年

  宋太祖趙匡胤有一句名言:卧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但衛國卻偏偏在「少恩而虎狼心」、信奉唯我獨尊的秦始皇眼皮底下「安歇」了十幾年,這其中有什麼微妙的原因嗎?

  通常的看法是,嬴政之所以沒有滅衛,是因為衛國太小了,而且已經稱臣,根本不值得去滅。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衛國雖小,終究還是個國,雖然是附庸之國,仍非郡縣可比。因此,它被忽略的可能性較小,有意不滅更可信一些。

  那麼,秦王嬴政為什麼有意不滅衛呢?可能是因為衛國當年是乃祖幫助復國的,而且已成為秦王國的附庸,於是就放他一馬。再說,留下一個附庸國或許也是有顏面的事吧?

  民間還有一些有趣的說法。有人說,秦始皇是商人呂不韋的兒子,而呂不韋的老家是衛國,所以,衛國是秦始皇的「祖國」。再說,讓秦國崛起的商鞅也是衛國人。因此,不滅衛國,是秦始皇對「祖國」的尊重。

  以上說法僅是猜測,似乎都有道理,但又都有漏洞。但是不管怎麼說,秦始皇在前221年掃平了六國,卻沒有統一天下。而當四海歸「一」時,秦王朝也走向了末路。 徐福沒有到過日本  徐福亦作徐巿,本名議,字君旁,齊國琅琊人(今江蘇省贛榆縣),是一個道家方士。據《史記》記載,徐福曾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和三十七年(前219和前210年),先後兩次出海到三神山求仙藥。在第二次出海時,秦始皇給他三千男女、五穀的種子以及各個工種的工匠一同前行。結果徐福到了「平原廣澤」之地後,在那裡稱王,再也沒有回來。這是我國史藉上有關徐福東渡的最早記錄,之後在歷代的史書中都有所記載,如《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有人認為,三神山即日本三島,所到的「平原廣澤」就是紀伊半島上的熊野川,其登陸的地方就在今新宮市東北數里的波多須浦。在日本也有不少關於徐福東渡到日本的記載,最早的記錄出自11世紀源隆國的《今昔物語》。在日本當地還有不少關於徐福的傳說,僅他的登陸地點就有九處之多,並且至今在日本還留有不少與徐福有關的史跡。

  如果以上記錄屬實,那以徐福為首的幾千人,便是我國最早有記錄的移居日本的移民集團。然而,關於徐福是否去了日本,各界至今依然爭論不休。

  徐福東渡的傳說

  傳說前221年,秦始皇做了中國第一位皇帝後,便幻想長生不死。他遍訪高人傳授不死之術,並讓探險家尋求不死之葯。齊人徐福、燕人盧生上書願意效勞。徐福說燕齊東面的大海之中,有三座仙山,叫瀛洲、蓬萊、方丈,山上住著長生不老的神仙,出產不死的仙藥。當年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曾多次派人尋找,可是回來的人總是說,三座神山遙望如雲,船到了跟前山就沉入海底,可望而不可即(今天看來,那可能是海市蜃樓)。盧生也說,燕人中有幾位高人,他們能把靈魂從軀殼中解脫出來,可以和神仙直接對話,當初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福分淺,未能找到他們。秦始皇聽了很高興,立即委派盧生去尋找高人,派徐福下海尋找三座仙山和不老仙藥。

  徐福第一次出海無功而返。為了逃避懲罰,他對秦始皇詐稱:「船隻難以靠近仙山,需派善射者同去,射殺鮫魚。還要派一些有特殊技藝的工匠和有關人士去。」秦始皇相信了他的鬼話,於是再派徐福出去尋找仙藥。

  210年,秦始皇再次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師、武士、射手兩千多人,乘著裝滿五穀種子、糧食、器皿、淡水等的大船,入海去仙山求葯。此時剛好發生焚書坑儒的事,徐福害怕尋「不死葯」不得,難免一死,於是到了東瀛後,再也不回去了。

  船上的男女都是秦國優秀兒女、專家人才,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東瀛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說,這個東瀛就是今天的日本。

  關於徐福東渡的傳說,日本人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早五代十國時,有一個到中國取經的日本僧人義楚說:「日本亦名倭國,在東海中。秦時徐福率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去而不返,止於此。」義楚稱這一說法來自日本和尚弘順;明初,日本和尚空海到南京,向明太祖獻詩時也提到「熊野蜂前徐福祠」;清末,駐日公使黎庶昌、黃遵憲等人,都參觀過徐福墓,而且在詩文題記中稱,徐福傳說在日本已是家喻戶曉,人們為他建廟、祠、像,尊他為稻作、蠶桑、醫藥之神。

  事實上,不但是日本人的肯定,日本的社會發展似乎也在證明徐福確實去了那裡。日本有二千年之久停滯不前的狀況,在前200年前後卻突然進入稻作農耕的高度文明,同時在短期內進入高度文明的生活。

  現代考古發現,日本各地與徐福姓名聯繫在一起的墓、祠、碑、宮、廟、神庄等遺址有五十餘處,登陸點二十餘處,古書記載四十多項,傳說故事三十餘個,覆蓋日本的十七個縣。傳說的內容也大同小異,基本都是說「徐福為避暴秦,別覓見樂土,遂率眾東渡來日」。日本徐福會會長稱:「徐福是日本民族之開國始祖。」而徐福在中國的贛榆故里被發現不久,日本新宮市市長即以徐福當日登陸定居「第二故國」的故鄉人身份,代表當地人民要求與贛榆縣結成友好城市,並請求該縣用徐福故鄉特產優質大理石,為他們塑一尊徐福立像,以備將像豎立於徐福在日「故里」的墓前,供人瞻仰,「並作永久的、歷史友好的象徵」。

  看來,徐福確實去了日本,可是根據國內正史記載,事實似乎不是這樣。

  徐福第二次出海到了哪裡?

  據《史記》等中國正史的記載,徐福第一次尋仙未果,回來謊稱,蓬萊仙島上有長生不老葯,可是因為大鮫魚搗亂,所以沒有拿到。他請求秦始皇派善射者一起去射殺鮫魚。一心追求尋訪仙人,求得長生不老之葯的秦始皇再次相信了徐福的鬼話,又給了徐福男女三千人,以及五穀種子及百工匠人,讓他再一次出海遠行。至此,史書的記載與傳說基本相符。

  關於第二次東渡的結果,《史記》中說:「徐福得平原廣澤,止王不來。」意思是徐福到了一個大平原上,在那裡稱起王來。這一次,徐福真的一去不返了。

  這個「平原廣澤」到底在何處?有學者認為就是日本的本州,理由是東海各島中,只有日本本州有平原廣澤。神武天皇(傳統中的日本開國之君)建國的檀原一帶,有琵琶湖與遠淡海二大澤,二澤周圍有九處平原,正符合徐福稱王之地的地理特徵。

  這段推理的一個非常明顯的漏洞是,推論人是先認定日本的本州就是司馬遷所說的「平原廣澤」,然後去尋找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如果按照這種方法推理,符合條件的地方可以找到很多。例如,中國大陸東部海域內的舟山群島、劉公島、台灣島等等,都可以是徐福的隱居地。

  我們不妨根據史書來個正推。

  根據《後漢書·東夷傳》的記載:「會稽海外有東澶人,分為二十餘國。又有夷洲及澶洲。傳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將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不得,徐福畏誅,不敢還,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數萬家人民,時至會稽市。」

  根據這段記載,徐福最後到了澶洲。《後漢書》上說這個澶洲在會稽東冶縣東海內。此處所說的會稽並非今天的浙江紹興,而是指古會稽。漢代的會稽,轄境包括今江蘇、浙江的一部分以及福建省的全部,東冶縣在今天的福建福州。東冶臨近海邊,與舊交趾國有水上運通。交趾國相當大一部分在今天的越南境內,徐福一行說不定去了那裡。

  此外,在日本的稱謂上也有漏洞。日本古稱倭國,自漢代以後一直以「東夷」的身份出現於歷朝的官修史書中,是中國最悠久的東鄰。倘若徐福到的澶洲是倭國的話,《後漢書》中更可能直說倭國,而不必把澶洲從倭國中分離出來。

  除了地理位置上不確定外,有關徐福到了日本的事迹在史書中也找不到鐵證。此傳聞起於唐、宋時代,但那個時代的官修史書,如《新唐書·東夷傳》《新五代史》《舊五代史》《宋史·外國傳》中,都沒有隻言片語提及徐福與日本有關。更有趣的是,連《列異傳》《列仙傳》《搜神記》這一類記載奇聞異事的小說書都沒有關於徐福的記載。日本的主要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先代舊事本紀》也沒有徐福的名字。

  既然所有的正史都沒有提到徐福到過日本或時稱的倭國,那麼,說徐福到過日本,甚至還是日本的開國之君神武天皇,似乎毫無根據可言。

  至於歷史上有日本人尊徐福為他們的祖先,更可能是套近乎。上古、中古時代的日本一直很仰慕中國文化,他們的君臣也以能夠與中國套上關係為榮。這一點有史料為證。

  據《晉書·四夷傳》記載:「倭人,……至魏時,有三十國通好。戶有七萬。男子無大小,悉黥面紋身。自謂太伯之後。又言上古使詣中國,皆自稱大夫。昔夏少康之子封於會稽,斷髮紋身,以避蛟龍之害。今倭人好沉沒、取魚,亦紋身以獲水禽。」

  這段記載中提到,古代的日本人為了自高身份,自稱是太伯之後,還學著夏朝太康之子,斷髮紋身。太伯是西周時代吳國的始祖。他本是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長子,太王打算立幼子季歷繼承王位,長子太伯和二弟仲雍為了避嫌,遠走蠻荒的江南。在那裡,太伯等人跟隨當地的風俗,斷髮紋身,成為當地的君長。但是,在這段記載中,古代的日本人自稱是太伯之後,並沒有說自己是徐福的後人。

  徐福是否到了日本,其傳說、事迹是否真實,現在看來,這還有待論證。 王昭君遠嫁匈奴並非悲劇  王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屬湖北)人,名嬙,字昭君,晉朝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名列我國歷史四大美人之一。

  昭君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無數文學,藝術作品,都以她作為主角。幾乎所有的文學作品都從大漢族主義以及大男人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甚至還有文學作品稱,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蠻荒,在呼韓邪單于死後,不願再嫁而自殺。更有版本說,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盡了。

  這些傳說可能是中原人士一廂情願的杜撰,真實情況可能是,王昭君自願嫁入匈奴汗國,在那裡所受到的是頂尖享受,終老於幸福之中。

  悲劇的傳說

  我們來看一個流傳最廣的傳說。

  傳說兩千多年前在長江西陵峽秭歸縣寶坪村,住了個叫王忠的庄稼人,這個庄稼人因為一直沒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廟進香許願,祈求得到一個像屈原那樣忠於國家、熱愛人民的後代。結果真的很靈驗,八月十五夜裡,他的妻子夢見一輪明月投入懷中,不久便生下一個比天仙還標緻的姑娘,這就是王昭君。昭君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心地善良,憂國憂民,特別喜歡望月吟唱,父母就為她建了一座樓,起名望月樓。

  後來漢元帝挑選天下美女做后妃,昭君被選中。王昭君到京城長安後,和其他被選的秀女一樣,先到畫師毛延壽那兒畫像。有的美女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重金賄賂毛畫師,畫師就將她們畫得美貌非凡。王昭君不信這個邪,沒有給毛畫師金銀財寶,毛畫師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點了一點,結果王昭君沒能入漢元帝法眼,寂寞於後宮。

  幾年之後,匈奴汗國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向漢廷求親,漢元帝決定在不受寵的美女中物色幾位,賞賜給他,並許諾誰願意前往,就給予公主的身份。王昭君挺身而出。臨行前,漢元帝召見昭君,一見面就驚呆了,如此美麗的美人,我怎麼沒有發現呢?一席談話,更覺昭君才智過人,整個後宮無人可及。元帝深深後悔,兩眼望著昭君,不忍離開。昭君進宮多年,第一次見到多情而又年輕的皇帝,卻又要離他而去,也是心酸不已。可是為了國家利益,昭君不得不北上。

  送走昭君後,元帝立即翻看美人畫冊,終於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細細一看,原來昭君眼下多了一個疵點,掩蓋了昭君的美貌。皇帝大怒,下令將那個弄虛作假的畫師毛延壽殺了。

  昭君隨呼韓邪來到塞外,在匈奴又舉行了隆重的婚禮,二人感情很深,但不久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久旱不雨,水草枯死,牧民飢餓混亂,朔漠飛沙中又夾著一股邪風。當地居民說這些災難都是漢女王昭君帶來的,只有用她的血來祭奠匈奴先靈,草原才能化險為夷。呼韓邪終日愁悶,惶惶不安,昭君也愁眉不展,忽然她想起父母在她進宮前曾送給她一個錦囊。昭君打開錦囊一看,原來裡面裝有莊稼種子、金剪子和一張黃紙。昭君百思不得其解,傷心地流下了一串串淚珠。這淚珠滴落在冰涼的沙子上,沙地上竟然奇蹟般地出現了一股藍晶晶的小清泉。昭君又驚又喜,有了水,還要有牛羊、水草、莊稼。她拿起了金剪用黃紙剪了一隻小羔羊,想不到剛剪成,小紙羊就變成了真羊。昭君又用黃紙剪牛羊、水草花瓣,頓時,身邊出現大片的綠草香花,成群的牛羊在其中吃草、休息。最後昭君又將錦囊中的種子撒在沙地上,頃刻便長出了莊稼。牧民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世代傳送著昭君的恩德。昭君最後死在漠北,也就是現在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呼和浩特是「青色之城」的意思,所以昭君墓也被稱作青冢。

  再說元帝,因為思念昭君,一病不起,五個月後就死了。

  關於昭君的結局,除了上面這個圓滿的結局外,還有自殺說、投水說等。無論什麼版本,在大漢族主義者的眼中都是一個悲劇,理由是:王昭君被毛延壽這個小人所害,被迫遠離故土,就算她贏得了單于和匈奴牧民的尊敬和愛戴,但一個聰慧的水鄉女子怎麼可能和野蠻人有共同語言呢?

  千百年來,人們就是在這種心結中感嘆著王昭君的悲慘命運。然而,我們不得不打斷延續了千百年的一廂情願式的意淫。

  塞外的幸福生活

  關於王昭君的傳說中,一切「悲劇」的源頭來自宮廷畫師毛延壽這個「奸臣」。京劇上就有「罵一聲毛延壽賣國奸臣」「你不該投番邦喪盡了良心」,並且認為他被殺是大快人心。然而,王昭君傳說中的一個最大破綻正是毛延壽。查《漢書》《資治通鑒》均無毛延壽畫宮女畫以及被殺的記載。在歷史上,漢宮是否存在皇帝按圖召幸宮女的規矩,也未見正史記載。

  《漢書·匈奴傳》《後漢書·南匈奴傳》對昭君出塞的記載是這樣的:

  漢宣帝時,匈奴發生內亂,五個單于分立,相互攻打不休。其中有一個呼韓邪單于,被別的單于打敗,逃到漢朝來,向漢宣帝請求援助。因為呼韓邪單于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于,於是,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並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于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後,漢宣帝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人護送他到漠南,同時送給他三萬四千斛糧食。呼韓邪單于非常感激。西域各國看見漢朝對呼韓邪單于這麼好,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

  漢宣帝死後,他的兒子劉奭,即漢元帝即位。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自言願婿漢氏以自親」,意思是自願當漢朝的女婿,以便有所依靠。漢元帝同意了。以前匈奴強大,漢朝和匈奴和親,都是挑選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現在呼韓邪的匈奴已成了漢朝的附庸,於是元帝決定挑五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民間選來的宮女,進宮後就像鳥兒進籠一樣,都希望出宮,但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宮女王嬙,即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也為了漢朝和匈奴的和好,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呼韓邪臨辭之前,元帝召見五女,只見「昭君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漢元帝雖然閱美女無數,也大為震驚,想改變主意,卻不能開口,只好眼睜睜地看著她去了匈奴。

  漢元帝為什麼沒有見過昭君呢?《漢書》只說「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怨」,並未提毛延壽作偽的事。事實上,皇宮是美人窩,如果沒有特殊的際遇,從民間選來的王昭君見不到皇帝是非常正常的事。而史書中也根本看不到王昭君對西漢宮廷和皇帝的戀戀不捨,相反,卻看出了她的大徹大悟、自願脫離。

  漢元帝時,宮女為取寵皇帝,用重金賄賂畫工,畫工向宮女索賂的情節,來源於西晉葛洪寫的筆記小說《西京雜記》。這筆記是好事文人掇拾而成的雜記,不一定符合真實歷史。《西京雜記》等文學作品將毛延壽與王昭君聯繫在一起,可能因為當時西漢政府恰巧處決了一批宮廷畫家,毛延壽是其中之一且畫技最高的原因吧。

  王昭君到了塞外後,並不像傳說那樣,日日思念中原、思念皇帝,鬱鬱而終,甚至自殺而亡,而是享盡頂級待遇。

  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與呼韓邪單于非常恩愛,被封為「寧胡閼氏」。據《漢書·匈奴傳》等史書記載,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所生的兒子伊屠智牙師被封為右日逐王。婚後三年,呼韓邪去世,嫡子雕提模皋繼位。依照匈奴汗國的風俗和律法,嫡子有跟庶母結婚的義務,於是王昭君再嫁給新皇帝。二人年齡相當,新單于更加愛慕王昭君。兩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王昭君繼續當皇后,跟新單于又生了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匈奴貴族。由於王昭君的原因,匈奴和漢族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至於王昭君與漢元帝之間的愛情則根本沒有可信度。後宮佳麗無數的漢元帝面對絕世美女,產生剎那間的眩暈是可能的,但產生愛情的可能性極低。並且,就在王昭君辭行之後五個月,漢元帝就死了。如果王昭君留下,哪有幸福可言。事實上,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她的幸福才真正開始。

  至於王昭君卒於何年,不得而知。昭君死後,葬於青冢,而專家考證說,這只是她的衣冠冢,王昭君到底埋葬在什麼地方,只能是一個永遠的謎了。 貂蟬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中,最能使英雄豪傑競折腰,並且最為傾國傾城的,當數三國時期的貂蟬了。

  歷來出名的美女都會與政治、文化有關,貂蟬也不例外,她是漢末三國紛爭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物。貂蟬利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故事,在《三國演義》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中有精彩的描寫。不過,就是這位家喻戶曉的美女,至今身份仍撲朔迷離,尚未見底。

  貂蟬有名無姓,不知出處。《三國演義》說她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妓;《三國志評話》說她是呂布之妻,姓任,小字貂蟬;戲裡說她是呂布的部將秦宜祿的老婆,也有人說她是董卓的婢女;元人說她是掌貂蟬冠的宮女,貂蟬冠是東漢武官帽冠,「附蟬為文,貂尾為飾」;民間則另有傳說,說她是個孤兒,無名無姓,從小在郊野與大自然為伴,行同乞丐。一日大司徒王允去郊外巡視,偶然發現了頭上長滿癩疤的她,就叫隨從上前問話。隨從嫌她臟丑不願近前,她就大哭起來,邊哭邊用又臟又破的袖子擦臉,用臟手抓頭皮,結果醜女頓時變天仙。王司徒覺得此女不同一般,可憐可愛,就收為義女,視如親生,愛如珍寶,貂是山野中的珍獸,蟬在古人看來也是美好的事物,於是為她起名為貂蟬。此外,還有人將貂蟬寫作貂嬋,認為嬋是用來表現她美好的意思。

  至此,我們發現,貂蟬的名字中「蟬」有兩種說法:一為蟬,一為嬋。其中「貂蟬」更被認同。那麼,這樣一位連名字都存在異議的美女真的存在嗎?哪一個是真實的貂蟬?

  傳說中的貂蟬

  古籍上雖沒有有關貂蟬的記載,但文學作品中多有描述。學者孟繁仁先生對文學作品作考證後得出結論:貂蟬,任姓,小字紅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縣木耳村,十五歲被選入宮中,執掌朝臣戴的貂蟬冠,從此更名為貂蟬;東漢末年,各地軍閥割據混戰,社會混亂不堪,漢末宮廷風雲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

  當時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再加上有個勇冠三軍的義子呂布,他更是目中無人,為非作歹。朝中大臣人心惶惶,一些人心中不免生出反抗的想法,司徒王允就是其中之一。

  有天晚飯後,王允到花園裡散步,腦子裡琢磨如何除掉董卓。不過要除董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須先離間他和呂布的關係,否則就是以卵擊石。正在王允百思不得其計的時候,花園的另一邊傳來女子的嘆息聲,順著聲音,他悄悄走了過去,發現府中的歌妓貂蟬正坐在石台上悶悶不樂。平日里王允待貂蟬就像女兒一樣,他上前問道:「貂蟬,你有什麼傷心事啊,幹嗎深夜在這兒唉聲嘆氣的?」貂蟬一聽王允這麼問她,就說出了原委。原來她一直因為王允收養了她而希望能夠報恩。最近她見王允總是愁眉不展,特別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猜想肯定是有什麼大事兒,而且還十分棘手,自己又幫不上忙,才唉聲嘆氣的。接著,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著她的地方,她一定萬死不辭。貂蟬的一番話,讓王允立刻想到,呂布和董卓都是好色之人,可以利用貂蟬使一個連環美人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以秋波,報董卓以嫵媚。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之際,入董府探視貂蟬,並相邀於鳳儀亭相會。貂蟬一見呂布,便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惹得呂布怒火中燒。此時董卓恰好回府撞見這一幕,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趁機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

  以上內容多數出自《三國演義》。在以男性為主體的《三國演義》之中,貂蟬無疑是其中少數幾位女子中最為光彩奪目的。正是有了貂蟬,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才有了兇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於宮門前被戮。她的出現甚至加速了東漢末年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延續。大文豪金聖嘆評曰:「十八路諸侯不能殺董卓,而一貂蟬足以殺之。」

  然而,在演義體小說中,自從呂布白門樓殞命之後,這位膽色俱佳的奇女子便不見了蹤跡。關於她的後事,眾說紛紜,卻莫衷一是,這就不免令人疑竇叢生。

  撲朔迷離

  按照《三國演義》以及其他演義的記載,貂蟬涉及王允、呂布、董卓三人,如果真有這個人物,正史中一定會有她的記載。然而,其他三人的事迹均在,卻沒有貂蟬這個人物。

  在《三國志》《後漢書·王允傳》中詳細記載了王允、呂布誅除董卓的事。其中提到,漢末初平元年(190年),董卓遷漢獻帝於長安。董卓自為太師,非常驕橫,大臣、將士只要說話不小心,觸犯了他,就要掉腦袋。更有甚者,「法令苛酷,愛憎淫刑」,冤死者達「千數」,以致百姓在路上都不敢說話,只能用眼神交流。一些大臣怕保不住自己,都暗暗地打算除掉董卓,這其中就有司徒王允和尚書僕射孫瑞等人,他們常常一起密謀誅卓。當時董卓手下有一個心腹叫呂布,是一個出了名的勇士(並未提到義子關係)。董卓知道人們都恨他,所以叫呂布隨身保護著他。人們懾於呂布的勇猛,不敢對董卓下手。後來,王允利用兩人都是并州人的關係,設法買通了呂布。

  《後漢書·呂布傳》《三國志·呂布傳》都記載了這麼兩件事。一則是:董卓叫呂布守中閣(內廳),而呂布「私與傅婢情通」。對此,呂布「恐事發覺,益不自安」。唐代顏師古在《漢書》上注稱:傅婢,就是打理主人衣服衽席之事的侍女。這個與呂布私通的傅婢,應是董卓寵幸的侍女,否則呂布不會感到「益不自安」。

  另一則是:有一次,呂布稍不如董卓意,董卓拔出手邊的戟就扔了過去,幸虧呂布眼疾手快,把身子一側,躲過飛來的戟。後來呂布向董卓賠了不是,董卓也表示寬恕他,但呂布「由是陰怨卓」。

  呂布向王允講述了自己差點被董卓殺了的事,王允覺得時機已到,就把誅殺董卓的密謀告訴呂布,讓他做內應。呂布起初礙於「父子」般的情分猶豫不決,王允啟發他道:「你姓呂,與董卓本來就是不骨肉至親,如今你擔心自己的性命還來不及,還提什麼父子之情啊?董卓擲戟之時,想到過父子情嗎?」呂布覺得有道理,於是答應了王允。隨後,大家經過周密布置,趁董卓朝會之際,呂布終將董卓刺殺。

  在《後漢書》和《三國志》中都提到一個傅婢,勉強可以視其為傳說中的貂蟬。但是她跟王允毫不相干,王允不可能利用她實施「美人計」。再說,這個傅婢,僅是董卓與呂布決裂的一個心理因素,不是形成誅滅董卓的核心人物。

  在《後漢書·董卓傳》中,則既沒有貂蟬的身影,也沒有傅婢的影子。書中是這樣說的:

  當時王允與呂布及僕射士孫瑞密謀誅殺董卓。有人或許知道了此事,於是背著一塊寫著「呂」字的布在街上行走,邊走邊唱:「布乎!」有人將此事告訴董卓,董卓不知道什麼意思。漢獻帝三年四月,皇帝大病初癒,在未央殿大會群臣。董卓穿著朝服準備乘車進宮,還沒起程,拉車的馬忽然受驚,將董卓摔到泥里。董卓回家更衣,他的妻子覺得不吉利,阻止他進宮,董卓沒有聽妻子的建議,但是卻加強了防衛,呂布等人捍衛前後。王允和士孫瑞秘密將此事告訴了皇帝。商量過後,士孫瑞帶給呂布討卓的詔書,同時令騎都尉李肅和呂布的十餘個心腹勇士穿著衛士服,埋伏於北掖門內。董卓快到門前時,馬受驚不行,董卓覺得古怪,準備打道回府,後經呂布力勸才繼續前行。董卓進了北掖門後,李肅揮戟便刺,可是因董卓盔甲厚重,只傷了手臂。董卓掉下車來,環顧四周大聲呼叫:「呂布何在?」呂布答:「有詔討賊臣!」董卓知道大勢已去,大罵道:「庸狗,怎麼敢做這樣的事?」呂布也不答話,舉矛就刺,周圍的士兵很知趣,一擁而上斬了董卓。

  這段記載中很明確地說,董卓被殺,王允是主謀,呂布是具體執行者,但與貂蟬無關。

  至此,我們基本可以認定,貂蟬其人、其事純屬虛構。而《後漢書》《三國志》中都提到的傅婢,恐怕就是後世好事者和小說家筆下附會出來的貂蟬之樣本。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貂蟬」一詞倒非羅貫中所創,宋代大詩人陸遊《草堂拜少陵遺像》中就有「長安貂蟬多,死去誰復還?」的詩句,不過那個「貂蟬」並非二八佳人,而是喻指達官貴人。

  如果說貂蟬此人不存在,為什麼民間津津樂道,說是王允設連環美人計,利用貂蟬殺董卓呢?首先是因為民間作品的渲染,如《刺董卓》《貂蟬女》《錦雲堂暗定連環計》等雜曲的廣泛流傳,特別是《三國演義》的宣傳,使人們以假為真。

  此外,人們相信貂蟬的故事,或許還有以下三個原因:其一,董卓生性淫亂,連公主都不放過,讓此狂暴淫亂的歷史罪人死於女子的石榴裙下,解恨而且合理;其二,呂布此人品行很差,他在歸於董卓帳下之前就有背叛丁原的劣跡,由這樣的人物作為殺董大業的主角,人們不樂意,所以讓他只是充當貂蟬、王允的殺董工具,合情合理;其三,王允為國為民,老謀深算,只有他有資格設計美人計,為此就得為他設計出個美人女兒貂蟬。

  以上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貂蟬在民間的形象就坐實了。

  貂蟬的七種下落

  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推斷貂蟬作為一個真實的人物是不存在的。作為一個文學作品,貂蟬的命運也不完整。她在完成義舉後,就被主流文人所拋棄,不知所終。但仍有一些人在孜孜不倦地追尋她的下落,並且形成了「慘死」和「善終」兩大結局。

  「慘死系列」至少包含四種不同的版本。

  崑劇《斬貂》中稱,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後,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關羽拒絕受納這位污點美女,又怕她被別人玷污,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中則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去引誘。貂蟬使出渾身解數,上下挑逗,關羽心如磐石,斷然剷除了這個情色禍患。

  明代以後,在儒家文人的悉心改造下,貂蟬和關羽的故事又演變出第三種版本。明劇《關公與貂蟬》中的貂蟬向關羽詳述了自己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痛說內心冤屈,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

  第四種版本是說貂蟬在關羽的庇護下逃走,削髮為尼。後來曹操派人追捕,為保全桃園三兄弟,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善終系列」則有三個版本,一是貂蟬削髮為尼,以佚名方式寫下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貢獻,最後在尼姑庵里壽終正寢;第二種版本則稱關羽不戀女色,護送貂蟬回到其故鄉木耳村,此後貂蟬一直守節未嫁,終於熬成了一個貞烈老嫗,鄉人為其建廟祭奠。在這期間,為了謀生和豐富群眾文藝生活,貂蟬還組織戲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戲台,成為該村的一個誘人景點;第三種版本稱貂蟬被關羽納為小妾,並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後終相廝守,不料自己兵敗身死,貂蟬從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無主的村婦。

  1971年左右,還有人在成都北郊拾得一塊古碑,其銘文約略為:「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這裡的「炎帝」,疑為「關帝」的訛記。直到1652年,清順治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後,民間才開始出現「關帝」的簡稱,因此,這塊墓碑可能只是好事者的偽作。

  劉關張並未「桃園三結義」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是第一個著名的故事,也是後來許多精彩橋段的基礎。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想到他們祭告天地,焚香而拜,結為異姓兄弟的故事。那句「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詞至今還流傳在中原大地,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後來中國社會流行的結拜異姓兄弟的風俗,在磕頭換帖「義結金蘭」的誓詞中,總少不了桃園結義中的這兩句話。可見,劉、關、張生死與共的深情,已深深地根植入中國人的心中。

  那麼歷史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是否真有其事呢?

  雖然人們把視為義結金蘭的榜樣,但是歷史的真相卻是三人並沒有結義。三人結義其實是《三國演義》作者根據民間傳說以及小說情節內容所需而編造出來的。

  理由一:《三國志》、《資治通鑒》等正史中從未提及此事。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劉備在鄉里聚合徒眾時,關羽、張飛就已投其門下。劉備後為平原相,與關、張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人多的地方),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關羽還說了一句話:「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

  從以上兩句話中可以看出劉、關、張三人關係密切,休戚與共,患難相攜。關羽、張飛二人對劉備忠心耿耿,在人多的地方終日侍立在劉備左右,保駕護航,不避艱險。但此句只說三人「恩若兄弟」,未見得是結拜兄弟的關係。關羽那句話進一步確定,三人未結拜,因為他稱劉備為「劉將軍」。

  《三國志·張飛傳》也記載:張飛年輕時和關羽一起事奉劉備,「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其中,只提到張飛把關羽當兄長一樣看待,未提劉備。而把比自己年長的人當做哥哥來看待,稱呼某人為「哥哥」並不見得就是拜把子兄弟。

  《三國志·劉曄傳》中記載: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問群臣劉備會不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全始全終了。」劉曄形容他們的私人關係為「恩猶父子」,連「兄弟」二字都未用。

  以上史料說明兩個問題:其一,劉關張三人關係親密,就像兄弟、父子一樣;其二,沒有史料證明三人曾經結拜兄弟。

  理由二:年齡排序有誤,如果結義,應是關劉張,而不是劉關張。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中寫到,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當時劉備「年已二十八歲矣」。隨後,他在同一天先後認識了張飛、關羽兩位豪傑,彼此都有相見恨晚之意,於是次日,三人便舉行了膾炙人口的「桃園結義」。《三國演義》中說劉備當時「年已二十八歲」似是有誤。據《三國志·蜀書·先主傳》,劉備卒於章武三年(223年)夏四月,「時年六十三」。由於古人計算年齡都算虛歲,照此逆推,劉備應生於161年。那麼,中平元年他應該不到二十五歲。

  再看關羽。史料記載關羽生年不詳,死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元代學者胡琦經過考證,認為關羽大概生於159年,比劉備大兩歲。

  清康熙年間,有人在關羽的故鄉解州(山西運城市)掘井時,掘到了關羽祖墓的墓碑,上面鐫刻有關羽的家世。當時有個叫朱旦的官員據此寫了一篇《關侯祖墓碑記》,文中稱關羽生於漢延熹三年(160年)。按照這種說法,關羽也比劉備大一歲。

  張飛的年齡相對比較好界定。據《關公年譜》記載,張飛小劉備四歲。

  綜合上面的信息,可以得出結論,劉關張三人中,關羽最長,劉備次之,張飛最小,假如真有桃園結義,應該是「關劉張」,而非「劉關張」。

  由於「桃園結義」不但無太多的歷史依據,且有漏洞,因此不可全信。民間之所以有桃園結義的傳說,可能是對史書中「恩若兄弟」的想像與附會。至於民間傳說和《三國演義》要稱劉備為大哥,是因為劉備是君,關張是臣,從行政級別上看,劉始終大於關、張。

  「桃園結義」的歷代演變

  《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橋段是作者根據民間傳說,配合小說情節內容所需而編造出來的。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民間就已經流傳很久了。

  宋元時期成形

  至遲在宋代,民間就開始流傳「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宋末元初赫經在《重建廟記》中就有「初,王(關羽)及車騎將軍飛(張飛)與昭烈(劉備)為友,約為兄弟」的說法。到了元代,該故事越來越完備,並且出現了不同的版本。下面舉兩個有代表性的版本。

  元雜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對該故事是這樣描述的:

  蒲州州尹臧一鬼欲謀自立,請關羽為帥。關羽殺死此人,隨後逃往涿州范陽。此時張飛正在當地開肉店。這天,張飛外出,故意在店前用千斤巨石壓住一把刀,告訴夥計,如果有人能從巨石下取出刀,就將肉送給他,分文不取,並讓夥計記住他的住處。不久,關羽路過此店,聽說此事,輕鬆地搬開巨石,從石下取出刀,卻拒絕要肉。張飛回店後得知消息,專門去到關羽入住的客店相訪,並拜關羽為兄長。二人後來又遇到劉備,二人見劉備長相非凡,便邀其一起喝酒。劉備大醉而卧,只見有赤鏈蛇鑽進劉備七竅之中,關羽覺得「此人之福,將來必貴」,於是又共拜劉備為兄長。三人在城外桃園殺牛宰馬,祭告天地,並立誓「不求同日而生,只求同日而死」。

  元代《三國志平話》中的「桃園三結義」描寫得更為真實:

  關羽是平陽蒲州解良人,生得神眉鳳目,虯髯,面如紫玉,身長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傳》,每每看到亂臣賊子,就心生怒氣。後來,因本縣官員貪財好賄,殘害黎民,關羽一氣之下將縣令殺了,而後亡命逃遁,跑到涿郡。

  涿郡有一本地人,姓張名飛,身長九尺余,聲若巨鍾,是當地大富人家。這天,他正站在自家門前,恰逢關公走過。張飛見這個漢子生得狀貌非俗,於是向前施禮問候。關公便把自己的事告訴了張飛,聽了關公一席話,張飛覺得關公有大丈夫之志,於是邀其到酒店共敘。二人把盞相歡,言語相投,好像老朋友一樣。

  這時,恰逢劉備在街上賣草鞋,賣完後也來酒店中買酒吃。關、張二人見劉備生得狀貌非俗,有說不盡的福氣。於是,關公向劉備敬一杯酒,這劉備也不客氣,一飲而盡。聊了幾句之後,三人乾脆坐在一個桌子上了。喝了一會兒,張飛說此處說話不方便,請劉、關二人去他家中一敘。在張飛家的後桃園內,三人在亭內擺酒暢飲。席間,三人各序年甲:劉備最長,關公為次,張飛最小。於是,三人結為兄弟,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又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為兄弟。

  《三國演義》中達到頂峰

  毫無疑問,是《三國演義》把桃園結義這個故事發揚光大,並推上了道德的最高峰。時間進入明代,桃園結義的故事在民間已經流傳甚久,且版本眾多。羅貫中將歷代的「結義故事」去粗留精,刪除了一些荒誕的成分,寫出了「桃園三結義」的經典版本。在《三國演義》中,劉、關、張三人在國難當頭,欲投軍破賊、保國安民、共舉大事這個目標一致的大前提下結為兄弟。這樣一來,故事的立意較其他版本要高,朋友關係也拔高了一截。再加上,《三國演義》本身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的背景是真實的,因此,「桃園結義」也更加令人信服了。

  民間為什麼津津樂道

  在以《三國志》為主的正史中,曹操其實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以劉備為首的劉、關、張、諸葛亮等也並不是正義、忠義的化身,而僅僅是當時三方政權割據中的一方而已。但在其後的幾個朝代中,這兩方的形象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曹操逐漸變成了奸雄,劉備一方成了正義的化身,尤其是關羽和諸葛亮更是被逐漸神化,被賦予了和皇帝平級甚至高於皇帝的地位。直至今日,我國各地的關帝廟有幾千座,比孔廟還多。這個戲劇化的逆轉主要是在唐、宋時期發生的,南宋時期是主要的轉折點。

  北宋末年,在經歷了「靖康之恥」後,北宋政權被金兵所滅,其殘餘勢力無力抗戰,偏安一隅,在臨安(杭州)建立了首都。當時,南宋人對佔據北方的金人恨之入骨。在三國時代,曹操的魏國佔據的就是北方,蜀國和吳國佔據的是南方,因此,在南宋時期,凡是提及三國故事時,曹操就成了人們的假想敵。無能的政府和無辜的人民都一致把對金人的痛恨轉移到了曹操身上。因此人們也就更加拔高劉、關、張的正義的形象。

  另外,中國人向來推崇忠義、道義思想,而劉、關、張三人的故事正好滿足了這個心理需求。加之,中國歷史上向來把劉備作為正統的漢室宗族,曹操則被看作是篡權的奸雄,所以,人們也願意讓劉備有兩個武功高強,赤膽忠心的兄弟。而《三國演義》明顯是支持劉備而貶低曹操的。

  知道了這個歷史背景,在《三國演義》中出現劉、關、張結義也就不足為奇了。
推薦閱讀:

實用!胰島素會上癮?二甲雙胍會傷腎?糖尿病的7個真相!
你不能吃哪些食物?很多醫生都搞不懂的真相
健身補劑大真相,你必須要看的健身補劑指南!
女孩子的錢都花在哪裡去了?真相如此震驚!
尷尬的真相:女人五句話背後的「潛台詞」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人 | 真相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