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音樂創作
圖書推薦|新書推介|上音考級|音史鉤沉|書評書話
經典重溫|微課堂|活動預告|活動回顧|節日特輯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原籍廣東番禺,生於澳門。他的生平大致可分為五個階段。
童年、少年求學階段(1911—1925) 冼星海出生前父親去世,由母親黃蘇英哺養,1911年由母親帶往新加坡靠幫傭為生。先入私塾,1916考入養正學校(嶺南大學在新加坡的分校)讀高小兩年。在音樂教師影響下學習單簧管、短笛和鋼琴。1918年入廣州嶺南大學附中,以半工半讀方式學習,積极參加學校樂隊活動,學習小提琴,演奏單簧管,被稱作「南國簫手」。
國內學習音樂階段(1926—1929) 1926年春,冼星海入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選修小提琴,師從托諾夫,同時兼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助理員。同年夏,重返廣州,繼續在嶺南大學預科學習,又在當地中小學兼任音樂教員。1928年9月,由蕭友梅提議,免試進入上海國立音樂院學習。入校後主修小提琴,兼學鋼琴和音樂理論,仍以半工半讀方式維持學習與生活。在1929年夏的一次學潮中1,被迫停學,中斷了在國立音樂院的學習。
留學法國學習音樂階段(1930—1935) 1929年冬,在朋友幫助下,冼星海從廣州乘船出發,於1930年1月到達巴黎。他在法國生活十分艱難,做過各種各樣的雜役:餐館跑堂、理髮店雜工、西崽、看守電話的傭人、被人看作下賤的跑腿……。在馬思聰幫助下,投身於保羅·奧別多菲爾(Paul Oberdoeffer)門下學習小提琴,因冼星海生活艱苦而免收學費。後來,冼星海又隨巴黎音樂院教授路愛日·加隆(Noel Geallon )學習和聲、對位與賦格;隨作曲家萬桑·丹第(Vincent d,Indy)學習作曲,從拉卑(Marcel Laber)學習指揮。1934年冬,師從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Paul Dukas)學習作曲。1935年5月17日,杜卡因突發心臟病逝世,冼星海於同年秋繞道英國返回祖國。
國內創作階段(1935—1940) 1935年秋,冼星海途徑香港回到上海。1936年在田漢等人幫助下先後在百代唱片公司和新華影業公司擔任音樂創作和電影配樂工作,創作了《茫茫的西伯利亞》、《莫提起》、《夜半歌聲》、《熱血》、《黃河之戀》等電影歌曲。經常參加上海左翼音樂組織「歌曲研究會」和「業餘歌詠團」活動,並創作了《救國軍歌》、《只怕不抵抗》等救亡歌曲。「七·七」事變後,他被推選為「國民救亡歌詠協會」常務幹事。1937年8月,隨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戰時移動演劇隊二隊赴內地進行抗日宣傳工作,同年10月到達武漢。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負責音樂宣傳工作,與張曙等人發起組織「中華全國歌詠協會」。這一時期他創作了《送棉衣》、《祖國的孩子們》、《游擊軍》、《江南三月》、《讚美新中國》、《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後方去》等大批的優秀歌曲作品。1938年11月3日與夫人錢韻玲一起到達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任教。1939年3月創作了《生產》、《黃河》大合唱。同年5月任音樂系主任。6月14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創作了《九一八》及《犧盟》大合唱等大型聲樂作品。
在蘇聯生活與創作階段(1940—1945) 冼星海化名「黃訓」,於1940年5月出發,至12月抵達莫斯科,途中在西安寫作了一些以古詩詞為題材的藝術歌曲。赴蘇聯之任務一說是為完成「延安電影團」攝製的第一部大型記錄片《延安與八路軍》(袁牧之導演、吳印咸攝影)的後期製作與配樂工作。在蘇聯初期,冼星海以較多精力完成他的《第一交響曲》(《民族解放》),並重新整理《黃河大合唱》,完成了管弦樂第一組曲《後方》的寫作。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同年10月,冼星海、袁牧之等取道蒙古人民共和國回國,但在中蒙邊境意外受阻,折回烏蘭巴托。1942年春暫時在「中國工人俱樂部」工作,化名「孔宇」。在此期間,寫作了第二組曲《牧馬詞》、第三組曲《敕勒歌》,但他生前一直未完成管弦樂總譜寫作。1942年12月9日到達蘇聯哈薩克共和國。1943年在阿拉木圖完成了《第二交響曲》(《神聖之戰》)以及第四組曲《滿江紅》等作品。1944年1月底,到達庫斯坦奈,幫助籌建「江布爾國立音樂館」,生活極端艱苦,甚至無早晚餐供應。4月,結識蘇籍猶太婦女拉依女士,在她的幫助照顧下,生活有了改善,不久兩人同居生活。這一時期創作了《哈薩克歌曲集》(作品19號)、交響詩《阿曼蓋爾達》(作品22號)、《哈薩克舞曲三首》(作品23號)、《古詩十首歌集》(作品25號)等一系列作品。1944年冬因患肺炎病倒。1945年5月,蘇聯政府將他安排於克里姆林宮醫院治療,在治療期間繼續寫作他的最後一部作品管弦樂《中國狂想曲》。1945年10月30日病逝。同年11月14日,延安隆重舉行「冼星海追悼會」,毛澤東親筆題詞:「為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冼星海走完了人生的苦難歷程。1983年1月19日,冼星海的骨灰在莫斯科舉行移交儀式,同月25日,我國大使館派員專程護送回國。冼星海長眠於故國鄉土。
冼星海回國10年間創作的音樂作品,據《冼星海全集》統計,共有歌曲192首(其中已發表者156首,未發表的手稿33首,據同時代人回憶的有2首,灌制唱片中有1首);大合唱4部;聲樂套曲《鬥爭就有勝利》(又名《東北之歌》1938.7,未完成)1部;兩幕歌劇《軍民進行曲》(1938.12)1部;歌舞活報劇《三八》(1940.3)1部;三幕中型歌劇《滏陽河》(未完成)1部;大型交響曲2部;交響組曲4部;小提琴獨奏曲《卡茲爾·比戴》(《紅麥子》)1首;鋼琴獨奏曲《哈薩克舞曲》3首;小提琴與鋼琴《d小調奏鳴曲》,交響詩《阿曼蓋爾達》,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以及管弦樂《諧謔曲》(殘稿8頁)。冼星海在法國還創作了室內樂女高音、bB調單簧管、鋼琴「風」,女高音獨唱歌曲《遊子吟》(大提琴、鋼琴伴奏)和話劇《大雷雨》的全部插曲等作品,但原稿至今未找到。冼星海自己說過:「沒有一天是停著我的筆的」(冼星海《創作札記》),其作品數量之多,題材之廣泛、體裁之多樣,流傳之寬廣,影響之巨大,在同時代的中國作曲家中是罕見的。
冼星海的聲樂作品 他的聲樂作品包括獨唱歌曲、群眾歌曲、兒童歌曲、藝術歌曲、小型合唱曲、大合唱、聲樂套曲和歌劇等多種形式。多數創作於1935—1940在國內生活的階段,各種形式的聲樂作品中均不乏經典之作,也是他的音樂作品中流傳最為廣泛的部分。獨唱歌曲《夜半歌聲》是冼星海1935年為同名影片所作的主題歌。影片以富於戲劇性的曲折情節表現了追求自由愛情的男女青年和封建邪惡勢力鬥爭的時代精神。這首歌曲抒發了遭軍閥毀容和迫害而隱匿藏身的男主人公在夜半時分仰望星空的孤獨、憤怒心情。歌曲以三拍子旋律表現了壓抑、痛苦的情感,舒展與緊湊交錯變化的節奏蘊涵著內心凄涼與抗爭的意念。最後一句「誓和那封建的魔王抗爭」的高音演唱具有一定聲樂技巧難度,也恰到好處地表現了影片的主題思想,當時由盛家倫演唱。
小型合唱曲是冼星海聲樂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音樂形式。由於抗日救亡歌詠運動中大量歌詠團體的產生,尤其1937年前後武漢救亡歌詠活動風起雲湧,冼星海正是在這種需要「在普及中提高」的文化背景下,創作了四部合唱《救國軍歌》(1936)、二部合唱《到敵人後方去》和《在太行山上》(1938)等優秀的小型合唱曲。《救國軍歌》以主調性寫法為主,屬於隊列性的行進歌曲,具有氣勢軒昂、堅定有力的特色。《在太行山上》以抒情性和戰鬥性結合為其特徵,前段音調開闊,輔以支聲復調,彷彿描繪了一幅紅日當空,群山之中歌聲回蕩的時代畫面;後段以進行曲的律動表現了抗日健兒雄健的步伐和對勝利的信念。《到敵人後方去》則以富於彈性的節奏和不斷高漲的情緒表達了抗日戰士「把鬼子趕出境」的堅定決心。這些歌曲織體簡單,手法簡練,旋律流暢,同時非常適合於抗日歌詠團體的演唱需要。
冼星海在赴蘇聯前後,用古詩詞譜寫了一批藝術歌曲,如曹植的《七哀詩》、李白的《憶秦娥》(1940),柳宗元的《漁父詞》、劉禹錫的《竹枝詞》、蘇軾的《蝶戀花》、《卜運算元》,李煜的《浪淘沙》、李清照的《如夢令》、馬致遠的《天凈沙》(均為1944)等。冼星海選擇這些古詩詞用以寄託他離別故土後對祖國、家鄉和親人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如[宋]呂本中的《別情》:「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又如[南唐]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冼星海在這首歌曲的尾部以「天上人間」的三次重複而在曲調上一句長於一句的拖腔,以及鋼琴伴奏的大幅度起落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他對故國夢牽魂繞的熾熱思念。冼星海的藝術歌曲以往未能引起人們足夠重視。或許有人認為,這些作品「大多數與當時的現實生活聯繫較少」,其實,這些藝術歌曲,同樣是冼星海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在音樂中的強烈抒發與深情流露,也反映了冼星海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元]楊廉夫作詞的《西湖竹枝》是一首短小的情歌,歌詞有著極其濃郁的民間風味。冼星海的旋律運用清新流暢。6/8拍子湖水蕩漾的韻律和每句尾部或淳樸或華麗的拖腔尤其出色,既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又有著濃厚的時代氣息。鋼琴伴奏也以高旋低回的分解和弦貫穿始終。歌曲中飽含了深刻的情感和耐人尋味的意境。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作品。作於1939年3月26日至3月31日。4月13日首演於陝西公學大禮堂。光未然1作詞,初名《黃河吟》。冼星海在創作期間「身體不怎樣好,恐怕是營養不足的關係!繼續寫《黃河吟》。身體不好,常睡午覺,他們還以為我是裝做的不去開荒!」(《冼星海日記》)。這部作品共分八個樂章:一、黃河船夫曲(混聲合唱);二、黃河頌(男聲獨唱);三、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四、黃水謠(女聲三部合唱);五、河邊對口曲(男聲對唱);六、黃河怨(女聲獨唱);七、保衛黃河(齊唱、輪唱);八、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以力量、崇高和苦難三個主題貫串全曲。這是我國近代音樂史上一部具有史詩性的大型聲樂作品,兼具交響性和群眾性的特色,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中國氣派和時代特徵,是我國大型合唱作品中一部有著巔峰意義的傑作。
《生產大合唱》,塞克作詞,冼星海1939年作於延安(原名《生產運動大合唱》),也是一部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大型聲樂作品。由《春耕》、《播種》、《秋收》、《豐年》四場組成。《二月里來》是《生產大合唱》中一首男聲獨唱曲,用五聲音階寫成,為單段體的四樂句結構,音調具有江南民歌的色彩和樂觀明朗的情緒。
冼星海的器樂作品 冼星海現存的器樂作品全部是在蘇聯創作完成的,由於當時戰爭的原因和交通的阻隔,冼星海與國內完全失卻了聯繫,因此,他的這些作品對於我國近代音樂而言,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只是到了建國後的現代音樂階段,才作為遺留下來的音樂歷史文獻加以學習與研究。
對冼星海的器樂作品和藝術歌曲,我國目前還處於初步研究階段,尚須作進一步深入探討。1957年,當時汪立三、劉施任、蔣祖馨三位青年學子發表文章對冼星海的交響樂作品(兩部交響曲以及《滿江紅組曲》和《中國狂想曲》)的有關主導動機的運用、音樂形象的塑造、對標題性的理解以及其他一些專業技巧方面(配器、和聲、復調)進行具體分析並提出了評價,並且認為:「在今天來說,需要的是實事求是的研究,而不需要硬把壞的說成好的。……(現在)最普遍的就是把星海同志作品中的缺點硬說成富於獨創性的優點。……由此可見,這種對星海同志的交響樂作品的錯誤的推崇,是不應該再繼續下去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理論家們對這些作品作出具體的分析與正確的評價。」但由於時代因素的制約而受到了不公平的政治待遇。歷史應引以為戒。
冼星海《第一交響曲》包括「錦繡河山」、「歷史國難」、「保衛祖國」、「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四個樂章。始作於1935年7月,1936年秋完成鋼琴譜形式的初稿,直到1941年春才在莫斯科全部完成配器。錢仁康認為:冼星海的《第一交響曲》「是我國第一部交響樂,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並對每一樂章的內容、結構、特點進行了較為詳細的研究分析。
黃錦培認為冼星海《第二交響曲》的創作運用了較為新型的手法。作品只有一個樂章,共748小節。手法以「效果性」為主,和聲和織體也突破傳統的手法。作品為奏鳴曲式。《國際歌》中「英特納雄奈爾」一句旋律在樂曲中反覆出現,或以原型樂句出現,或作變體音型出現。第二主題是以不規則的節奏型及半音進行線條出現,表現侵略者的形象。發展段中展開戰爭的氣氛。最後以英雄的音型雄壯地結束。
張旭冬認為:「冼星海非常重視復調的結構功能與表現作用。」「多次強調復調對我國音樂發展的重要性。」並以「對比復調」、「模仿復調」和「模仿與對比結合的復調」結構及構成特徵和「以傳統多聲部構思的復調創新形式」四部分進行研究,認為「不僅拓寬了復調藝術表現領域,也進一步豐富了復調的形式與構成技巧,開創了復調民族化形式在中國專業音樂創作中的新局面。」
冼星海是一位罕見的多產而富於創造性的作曲家。他是我國抗日救亡音樂中的里程碑式代表人物。在發揚民族音樂傳統、借鑒外國音樂技巧方面也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冼星海的優秀作品,是我國音樂寶庫中永存的珍品,也是音樂生活園地中永不凋謝的花朵。冼星海無愧於「人民音樂家」的偉大稱號。
(未完 待續)
以上文字來源於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圖書《中國音樂史簡明教程》(上、下)
劉再生 著
【圖書廣告 歡迎購買】
本文圖片來源:推薦閱讀:
※如何尋找外星海洋
※星海客的男事
※恆星航標 IV (結局)
※美國女星海灘散步秀酥胸,網友表示她要是跑起來你準頭暈
※星海客的擇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