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諧!」美國第一」,民粹和精英的搏鬥

「美國第一」心態的根源  劉國力(美國查爾斯頓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2016年美國大選中不同思潮尖銳交鋒,各種政治力量反覆較量。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初選中擊敗黨內16位候選人後,在11月份的大選中打敗了民主黨的候選人希拉里。在2017年1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中,特朗普總統繼續強調他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並高調宣布從此以後他要堅持「美國第一」,使「貿易、稅收、移民、外交的每一項政策都要有利於美國工人和美國家庭。」  特朗普上任後,美國白宮的官方網站公布了新政府最重視的六大問題。第一,美國優先的能源計劃旨在降低能源價格,充分利用美國的資源,減少對外能源依賴。第二,美國第一的外交政策將強調美國利益和美國的安全。外交的首要重點是要打敗「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和其它激進的伊斯蘭恐怖組織。第三,計劃創造兩千五百萬新的就業崗位和使經濟增長率提高到每年增長百分之四。第四,使美國軍隊再次強大。計劃增加軍費,發展先進武器,增加海軍艦艇,加強導彈防禦,和增強網路防範。第五,加強執法力量,打擊暴力犯罪,加強邊防保衛,阻止非法移民。第六,採取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使美國工人和企業能夠得益於貿易,讓更多工作回到美國。為此,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並準備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從特朗普的競選綱領、就職演說、和政策主張等方面來看,「美國第一」的心態是十分突出的。這一心態有歷史根源和特定的環境。美國從建國初期就強調自身與歐洲舊大陸的區別。華盛頓總統在告別演說中告誡美國人民不要介入歐洲舊大陸骯髒的權力政治和地緣爭戰。門羅宣言也聲明美國不願意參與歐洲的大國鬥爭,希望歐洲強權不要干預美洲的事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民眾強烈期望重新關注自己國內的事務,減少國際參與。由於民眾和國會的反對,美國沒有參加威爾遜總統倡導的國際聯盟。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打破了美國的孤立主義傳統。美國成為戰後國際體系的主要倡導者。馬歇爾計劃為西歐的經濟復興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美國領導人普遍認為美國的利益和歐洲和亞太等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經濟繁榮密切相關。  在冷戰結束以後,美國成為全球化的領導者。雖然美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可是由於分配不均,最大受益者是大資本家和相關利益者。很多老百姓認為自己受到全球化的衝擊,實際收入下降,一些人失去了相對穩定和待遇較好的製造業工作崗位。近年來美國國內反全球化的趨勢抬頭。保護主義的呼聲越來越大。「美國第一」的心態反映了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的呼聲。特朗普認為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沒有得到好處,他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並提出美國要爭取更好的對華貿易條件。  「美國第一」的心態和民粹主義密切相連。民粹主義也可以理解為平民主義。它反映了美國普通民眾對於政治精英的不信任以及反權威的情緒。美國的民粹主義起源於農民和工人反抗寡頭專制的群眾性運動。民粹主義者普遍相信主權在民,人民是現代政治權威的根本來源。他們提倡「權力屬於人民!」「人民已經發出了呼聲!」關鍵的問題是誰是人民?誰決定誰屬於人民?人民怎麼樣掌握主權和實現權力?民粹主義者堅決反對精英濫用權力。民眾希望通過自發的基層的組織來解決許多社會經濟問題。他們要求政府盡量減少干預民眾的生活。近年來美國經濟不平等非常嚴重,兩極分化逐步加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進而引起社會矛盾加深。  特朗普觀察到民眾對經濟不平等和全球化的不滿,他利用了民眾對於民主黨和共和黨建制派普遍不滿的情緒。他打著為廣大被政治家們遺忘的勞動大眾謀利益的旗號,爭取到了許多選民的支持。特朗普雖然贏得了選舉人票當選總統,可是希拉里贏得的普選票比特朗普多出了將近三百萬張。這說明共和黨和民主黨在全體選民中的支持度仍然相差不大。2016年的大選並沒有改變共和黨和民主黨尖銳對立的情況。美國主流政治思潮包括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根據蓋洛普的民調,從1992年到2015年,美國人自稱為自由主義者的從17%上升到24%。同期自稱保守主義者的從36%微調至37%。而自稱是溫和派的人從43%下降到35%。從1988年到2015年,民主黨人在美國人中的比重從36%下降到29%,共和黨人從31%下降到26%,而獨立派從33%上升到42%。因此,爭取中間選民成為美國政治候選人取勝的關鍵。特朗普認為「美國第一」是爭取多數選民支持的一個法寶。  「美國第一」的政策能否得到實施,要看新政府能不能把響亮的口號變成切實可行的具體政策,關鍵是要看白宮能不能爭取到國會多數的支持。從奧巴馬總統執政的經歷來看,總統得不到國會的支持,就很難做成事情。奧巴馬在2009年剛上台的時候,民主黨在國會佔多數。他利用民主黨的多數在沒有任何共和黨議員支持的情況下強行通過了奧巴馬醫保法案,並認為這是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而在民主黨失去國會多數以後,奧巴馬在很多事情上都無能為力。現在特朗普剛剛上台,就宣布要廢除奧巴馬醫保法案。由此可見,僅有一個政黨支持的法案和政策在美國激烈的政治競爭的環境下沒有可持續性。特朗普的政策如果得不到民主黨人的認同,即使在共和黨的支持下強行通過一些法案,在下次大選後如果民主黨上台,那麼政策方向必然發生轉變。  「美國第一」的政策能否推行,有賴於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配合。美國從建國之日到現在,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地方政府之間的權力鬥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聯邦主義一方面界定了聯邦政府的許可權,另一方面又強調所有憲法沒有明確規定屬於聯邦政府的權力都屬於地方政府和人民。在長期的政治實踐中,美國聯邦政府的機構日益龐大、政府開支日益上升、聯邦政府在政治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很多人對此高度警惕和強烈不滿。州政府可以採取和聯邦政府不一致的政策。例如,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布朗已經公開表示,加州反對特朗普政府歧視移民的政策。加州在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也採取了不同於聯邦政府的政策。

  特朗普的政策在內政和外交方面都不同於奧巴馬的政策。特朗普代表了美國一大部分人不滿現狀,力求使美國更強大的願望。特朗普新政在實施過程中將會遇到多方阻力。作為一個法治國家,美國多年來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法律體系不可能隨著行政當局的更換而立即改變。要改變法律需要一個十分複雜和漫長的程序。美國的聯邦政府擁有一個龐大的官僚體系,聯邦政府各部門都有嚴密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範。這些規章制度不可能隨著總統和內閣的變更而突然改變。國家機器本身有強大的慣性,要想突然轉向是十分艱難的。任何客觀的分析都不應該低估美國根本法律和重大政策的連續性。例如美國聯邦政府的預算中關於社會安全、老年人和低收入者的醫療保險、農業補貼等項巨額開支,不論誰當總統都必須依法支付。當代福利國家的社會契約是好幾代人共同形成的。由於人均壽命延長和經濟增長減緩,今後美國的退休養老、社會安全、健康保險等費用將有增無減。而在競選政治的壓力下多數候選人只談減稅、不敢也不願意提增加稅收。政府財政赤字嚴重,福利制度難以持續。美國聯邦政府將近20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對政府的重大經濟社會政策形成嚴重的制約。特朗普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削減聯邦稅收計劃,這一政策的實施將對聯邦財政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財政赤字增加,將會限制新政府雄心勃勃的基礎建設計劃和大規模增加國防預算的計劃。  檢驗「美國第一」的政策效果,不僅要看美國內部的反應,而且還要看其它國家如何應對。特朗普剛上台就宣布要實現他的競選諾言,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上修一道牆,並說要墨西哥支付修牆的費用。墨西哥政府絕對不會接受這一要求。白宮發言人說美國考慮對從墨西哥進口的貨物徵收20%的稅來支付修牆費用。這種想法能否得到國會支持還不清楚。即使得到國會的支持,墨西哥會採取什麼應對措施呢?如果真的對進口物品增加稅收,物價必然上漲,最後買單的還是美國的消費者。  「美國第一「的心態根深蒂固。一個國家重視自己的利益是自然的。如果過度強調自身利益而不顧其他國家的利益,那麼美國自身的利益可能也得不到保障。特朗普總統有長期經商的背景,他一定知道在商業交往中只讓一方得到好處的生意是不可能持續的。平等協商和互利共贏是正道。特朗普新政要取得成效,必須同時考慮美國的利益和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權益。否則」美國第一「的願望將會離實際越來越遠。
推薦閱讀:

美國正在走向新型的內戰嗎?
固守冷戰思維——美國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出爐,核戰略有哪些調整?
【歐美經典音樂】美國國歌《星條旗之歌》
美國動作戰爭大片(天獄飛龍)
美後院一國對中國示好還送大禮 氣暈美國

TAG:美國 | 搏鬥 | 精英 | 民粹 | 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