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第八章學前期的社會性和人格發展1

第八章學前期的社會性和人格發展

斯曼·拉巴尼(Usman Rabbani)畢業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顯然,他有撰寫申請論文的經驗。但這一次,他不知道從何開始。當然,這篇申請論文跟他以前寫過的任何一篇都不同。這是為他的孩子哈姆扎(Humza)和拉扎(Raza)撰寫的幼兒園入園申請論文。

在紐約,進入最好的幼兒園的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進入任何大學。家長請顧問指導他們,花很多時間撰寫申請,希望讓他們的孩子成為幼兒園的一員。然而,奧斯曼·拉巴尼在撰寫申請論文的過程中遭遇了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如何在論文中描述一個年幼的兒童?「對於某個突然冒出來的人,你能說什麼?」他問,「你自己才剛剛開始了解他們。」

最終,他決定發揮創造性。他將哈姆扎描述為「軟心腸的帥哥」,稱拉扎為「思想家和淘氣的情人」。這些並不是一般用來形容學齡前兒童的說法,但是很明顯奧斯曼做了一件正確的事:他的兩個兒子都進入了雙親作為首選的那家幼兒園。

預覽

跟絕大多數學齡前兒童一樣,奧斯曼·拉巴尼的兒子只是開始顯露他們的人格。他們的人格在其餘生中還會繼續發展。不僅他們的人格是全新的,而且他們仍然處於流動和變化的狀態中,這個事實或許使得撰寫關於他們的論文的任務變得得更加困難。在本章中,我們將處理學前期的人格和社會發展,一個產生巨大成長和變化的階段。

—開始,我們將考察學齡前兒童如何繼續形成自我意識,集中討論他們如何發展自我概念。我們將特別考察與性別相關的自我問題,這是兒童對於自我和他人看法的核心方面。學齡前兒童的社會生活是本章接下來一部分的重點。我們通過考察各種遊戲類型,來了解兒童如何互相玩遊戲。我們還會考慮父母和其他權威人物如何通過訓練來塑造兒童的行為。

最後,我們將考察學齡前兒童社會行為的兩個關鍵方面:道德發展和攻擊行為。我們探討兒童如何發展出是非標準,以及這種發展如何引導他們去幫助別人。我們也會關注另外一面——攻擊行為——考察導致學齡前兒童做出傷害別人行為的那些因素。我們將以一個樂觀的注釋結束:思考我們如何去幫助學齡前兒童成為更加有道德,更少有攻擊性的個體。

讀完本章之後,你將能夠回答下列問題:

學齡前兒童如何發展自我概念?

兒童如何發展種族認同感和性別意識?

學齡前兒童具備哪些社會關係,參與哪些遊戲?父母採用何種教養風格,它們有什麼效果?

哪些因素會導致對兒童的虐待和忽視?

兒童如何發展道徳意識?

學齡前兒童的攻擊行為如何發展?

學齡前兒童對自己的看法部分基於他們成長所處的文化。

8.1形成自我意識

儘管絕大多數學齡前兒童並沒有直白地提出「我是誰」這個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構成了學齡前兒童很多發展的基礎。在這期兒童對於自我的本質很好奇,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將會影響生活的其他方面。

心理社會性發展:解決衝突

當瑪麗-愛麗絲(Mary-Alice)脫下外套時,她的幼兒園老師睜大了眼睛驚冴地看著她。通常穿著搭配很好的瑪麗-愛麗絲今天的穿著卻十分奇怪。她穿著花褲子和一件極不協調的格子上衣。全套裝朿是條狀的頭巾、印有動物圖像的襪子和圓點雨鞋。媽媽尷尬地聳了一下肩:「瑪麗-愛麗絲今天完全是自己打扮的。」她把裝著另一雙鞋的袋子遞給老師,因為白天穿雨鞋很不舒服。

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可能會表揚瑪麗-愛麗絲的媽媽,因為她幫助瑪麗-愛麗絲髮展了主動意識(如果不是為了時尚)。埃里克森(1963)認為,在學前期階段,兒童面臨的關鍵衝突是和涉及主動性發展有關的心理社會性發展。

正如我們在第六章中討論的,心理社會性發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包括個體對自己以及他人行為理解的變化。根據埃里克森的觀點,社會和文化為發展中的個體呈現了隨年齡而變化的特定挑戰。埃里克森認為,人們經歷了八個明顯不同的階段,每一個階段都以人們必須解決的衝突或危機為特徵。我們努力解決這些衝突的體驗引導著我們發展出持續終生的關於自己的意識。

在學前期早期,兒童正在結束自主對羞愧懷疑階段,該階段從第18個月持續至3歲。在這期間,父母如果鼓勵兒童的探索行為,兒童就會變得更加獨立與自主,如果兒童被限制和過分保護就會變得自我懷疑。

學前期階段主要包括埃里克森所說的從3歲至6歲的主動對內疚階段(initiative-versus-guilt stage)。在這期間,兒童一方面想要獨立於父母自己做事情,另一方而,當他們沒能成功的時候會有因失敗而產生內疚感。隨著學齡前兒童不斷面對這些衝突,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就會發生改變。他們渴望自己做事情(「let me do it」可能是學齡前兒童最常說的話),但是如果付出的努力失敗的話他們就會感到內疚。他們開始把自己看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開始自己作決定。

對兒童傾向於獨立的這種轉變反應積極的父母,比如瑪麗-愛麗絲的媽媽,會幫助孩子解決這個時期所特有的對立情緒。通過給孩了提供獨立行動的機會,同時給予指導,父母能夠支持和鼓勵孩子的主動性。但是,不鼓勵孩子尋求獨立性的父母會增加孩子持續存在於他們生活中的內疚感,並且會影響在這個時期開始發展的自我概念。

學齡前的自我概念:對自我的思考

如果你要求學齡前兒童指出是什麼使得他們與其他孩子不同,他們很容易給出回答:「我跑得快」、「我喜歡顏色」或「我是一個堅強的女孩」。這樣的答案與自我概念(self-concept)有關——他們的身份,他們關於自己作為個體是什麼樣子的信念體系。

描述兒童我概念的陳述並不一定要精確。事實上,學齡前兒童通常會卨估自己在所有領域的技能和知識。因此,他們對於未來的看法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他們希望贏得下一場遊戲,擊敗比賽中的所有對手,在成長中寫下偉大的故事。即使他們剛剛在某項任務上經歷了失敗,他們還是會期待在未來做得更好。他們持有這樣樂觀的看法,部分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開始把自己以及自己的表現與他人相比較。他們的不精確也很有益處,讓他們能夠自由地把握機會和嘗試新的活動。

學齡前兒童對自己的看法也反映了他們的文化中考慮自我的方式。例如,很多亞洲社會具存集體主義取向(collectivisticorientation),強調互依性。這類文化中的人們傾向於把自己看成是大的社會網路中的一部分,他們處在社會網路的中與他人相互聯繫並對他人負有責任。相反,西方文化中的兒童更可能發展出反映個人主義取向(individualistic orientatioin)的觀點,強調個人認同以及個體的獨立性。他們更傾向於把自己看成是獨立和自主的,與他人競爭稀缺資源。結果,西方文化中的兒童更可能關注自己同他人不同的方面。

此類看法遍及某種文化,有時是以很微妙的方式。例如,西方文化中一個著名的諺語說「吱吱叫的輪子先上油」,即「會叫的鳥兒有蟲吃」,處在這樣觀點中的學齡前兒童被鼓勵通過表達自己和說出自己的需要來得到他人的注意。另一方面,亞洲文化中的兒童接觸的是不同的觀點,他們被告知「槍打出頭鳥」,這種觀點告訴學齡前兒章.他們應該和別人一樣,不要與眾不同。

性別同一牲:發展中的男性特徵和女牲特徵

男孩的獎勵:最有思想、最好學、最有想像力、最熱情、最有科學精神、最好的朋友、最風度翩翩(Mr.Personality)、工作最努力、最有幽默感。

女孩的獎勵:人見人愛的寶貝、最甜美、最可愛、最好的分享者、最好的藝術家、最大度、最有禮貌、最愛幫助別人、最有創造力。

這樣的描述有什麼不對?對於女兒在幼兒園畢業典禮上得到上述女孩獎勵之一的父母來說,確實有很多與現實不相符的地方。女孩通常由於她們令人喜愛的個性得到讚揚,而男孩則由於他們的聰明和分析能力獲得獎勵。

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女孩和男孩通常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出生時,對待男性和女性的方式自出生開始就有差異,這種差異一直持續到學前期階段——我們不久將會看到——並延伸至靑春期和以後的日子裡。

性別,即成為男性或女性的意識,在兒童到達學前期的時候就己經很好地建立起來了正如我們在第六章中第一次提到的那樣,「性別」和「性」不是一回事。性通常是指解剖意義上的性特徵和性行為,而性別指的是對於和給定社會中成員身份有關的男性和女性的知覺)。到兩歲時,兒童一致地給自己以及周圍的人貼上男性或女性的標籤。

性別差異會在遊戲中表現出來。學齡前男孩比女孩花更多時間進行打鬧遊戲,學齡前女孩則花費更多時間參與有組織的遊戲和角色扮演。在這個時期,男孩和女孩開始更多地和同性夥伴玩耍,並在兒童中期有增加的趨勢。女孩比男孩更早開始偏好同性玩伴。她們在兩歲時就開始明顯地偏愛和女孩玩耍,而男孩直到3歲才表現出對同性玩伴的偏好。

這種同性偏好出現在很多文化中。例如,關於中國大陸幼兒園兒童的研究表明,沒有出現男孩和女孩一起玩耍的遊戲。類似地,遊戲中性別「超過」了種族變數:一個西班牙裔的男孩更願意和—個白種男孩而不是一個西班牙裔女孩玩耍。

學齡前兒童對於男孩女孩應該有怎樣的行為有著嚴格的想法。事實上,他們對於性別適宜行為的期望甚至比成年人都更加刻板,並且在學前期比生命中任何其他時候都更缺乏靈活性。直到5歲,兒童對於性別刻板印象的信念變得越來越顯著,而且儘管到7歲時,這些信念或多或少不再那麼刻板,卻並沒有消失。事實上,學齡前兒童持有的性別刻板印象與社會中傳統的成年人很相似。

那麼學齡前兒童性別預期的本質是什麼?如成人一樣,學齡前兒童預期男性更傾向涉及能力、獨立性、強有力和競爭性的特徵。相反,女性則被認為更可能具有友善、善於表達、撫育以及服從等特性。儘管這些只是預期,並沒有說出男性和女性實際上的行為方式,但是這樣的預期為學齡前兒童提供了藉以觀察世界的一個透鏡,並且影響著他們的行為以及他們與同伴和成人互動的方式。

學齡前兒童性別預期的盛行和強大,以及男孩和女孩之間行為的差異令人迷惑。為什麼性別會在學前期階段(以及在生命的其他階段)起這麼大的作用?對此發展學家已經提出了一些解釋。

關於性別的生物學觀點既然性別與成為男性和女性的意識有關,而性與區分男性女性的身體特徵有關,那麼發現與性相關的生理特徵可能本身就導致了性別差異也就不會令人驚訝了。這一點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

現己發現,激素是一種影響性別行為且與性相關的生物學特徵。出生前處於高水平雄性激素環境中的女孩,與她們沒有處於這樣條件下的姐妹相比,更有可能表現出與男性刻板印象相關的行為。

這些女孩更傾向於選擇男孩作為玩伴,比其他女孩花更多時間玩與男性角色有關的玩具,如汽車和卡車。類似地,出生前處於不正常的高水平雌性激索環境中的男孩傾向於表現出更多與女性刻板印象相關的行為。

此外,我們在第七章中提過,一些研究認為,男性和女性大腦結構中存在生物學差異。比如,胼胝體——聯結大腦半球的神經纖維束,在女性中所佔的比例大於男性。對於一些理論家來說,這樣的證據表明,性別差異可能是由激素這樣的生物因素導致的。

然而,在接受這樣的結論之前,我們還要考慮到其他解釋,這一點很重要。比如,女性腦中胼胝體比例較大可能是因為某些特殊經歷以特定方式影響腦的發育。我們知道,如第六章中所述,在嬰兒期人們更多地和女孩說話,這可能會導致大腦的某種發展。如果這是事實,那麼就是環境經歷產生了生物學變化,而不是相反的方式。

其他發展學家把性別差異看成是通過繁殖以實現物種生存這個生物學目標。基於演化理論的研究工作,這些理論學家認為,我們的男性祖先如果表現出更加刻板的男子氣概,例如有力量和富有競爭力,就會吸引那些能為他們提供強壯後代的女性。而在女性刻板任務上(例如養育)表現出色的女性就可能成為更有價值的配偶,因為她們能夠增加孩子在危險的童年中存活的機會。

和其他涉及遺傳的生物特徵和環境影響相互作用的領域一樣,很難把行為特徵明確地歸因於生物學因素。因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考慮性別差異的其他解釋。

精神分析觀點 在第一章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我們沿著一系列和生理驅力有關的階段前進。對於弗洛伊德來說,學前期包括性器期(phallic stage),在這個階段,兒童愉悅感的焦點與生殖器的性特徵有關。

弗洛伊德認為,性器期的結束以重要的發展轉折點為標誌:俄狄浦斯衝突(戀母情結衝突)。他認為,俄狄浦斯衝突(Oedipal conflict)出現在大約5歲,當男女之間解剖差異特別明顯的時候。男孩對母親發展出性興趣,把父親看成競爭對手。結果,男孩表現出殺死父親的渴望,正像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所做的。但是,因為他們把父親看成是萬能的,男孩發展出對報復的恐懼,以閹割焦慮(castration anxiety)的形式表現出來。為了克服這種恐懼,男孩壓制了對母親的渴望,開始認同父親,試圖與父親儘可能地相似。認同(identification)是兒童試圖和同性父母變得相似,整合他們的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

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女孩經歷的是一個不同的過程.她們開始感覺到父親的性吸引,並體驗到陰莖妒羨(penis envy)——弗洛伊德這種認為女性劣於男性的觀點不出所料地受到人們的指責。為了解決陰莖妒羨,女孩最終認同母親,與她們儘可能地相似。

男孩女孩的情況最終結果都是認同同性父母,即兒童接受同性父母的性別態度和價值觀。弗洛伊徳認為,通過這種方法,社會將男性和女性「應該」如何行為的預期傳遞給新的一代。

你可能發現很難接受弗洛伊德關於性別差異的複雜解釋。大部分發展心理學家也很難接受,他們認為性別發展可史好地被其他模式所解釋。他們對於弗洛伊德理論的批評部分是因為其缺乏科學支持。例如,兒童在不到5歲的時候就習得了性別刻板印象。此外,這種學習甚至出現在單親家庭中。然而,精神分析理論的某些方面己經獲得支持,如研究表明如果學齡前兒童的同性父母支持性別刻板行為,那麼他們就傾向於表現出這種行為。當然,還有更簡單的過程能夠解釋這一現象,而很多發展學家已經在尋找其他的性別差異解釋。

社會學習理論 正像該理論字面意思所表示的那樣,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兒童是通過觀察他人來學習性別相關的行為和預期。兒童觀察父母、教師、兄弟姐妹,甚至同伴的行為。一個小男孩看到了美國職業棒球聯賽選手的榮耀,之後變得對運動感興趣。一個小女孩看到上高中的鄰居練習拉拉隊舞蹈,就開始自己也試著練習。對他人因性別適宜的行為而獲得獎勵的觀察引導兒童將自己的行為與這些行為一致。

書籍和媒體,特別是電視和視頻遊戲,也在延續性別相關行為的傳統觀點的過程中起著作用,而學齡前兒童可能會習得這些行為。例如,對最流行電視節目的分析發現,男性角色以二比一的比例遠超女性角色。另外,女性更傾向於同男性一起出現,女性-女性的關係不太常見。

電視還將傳統的性別角色賦予男性和女性。電視節目通常通過女性角色同男性角色的關係來定義她們。女性角色更有可能作為受害者出現。她們不太可能作為創造者或決策者出現,而且更可能被刻畫成對浪漫、家庭、家人感興趣的人物。根據社會學習理論,這樣的榜樣傾向於對學齡前兒童有關性別適宜行為的定義施加強大的影響。

在某些情況下,對社會角色的學習並不涉及榜樣,而是發生得更加直接。例如,我們大部分人都聽過學齡前兒童被父母告知,要做個「小女孩」或「小男子漢」。這通常就意味著,女孩應該彬彬有禮,男孩應該堅強和泰然自若——與社會對男性和女性傳統刻板印象相關的特性。這些直接的訓練對學齡前兒童所預期的行為給出了淸晰的信息。

認知理論 在某些理論家的觀點中,形成清晰認同感願望的一個方面就是渴望確立性別同一性(gender identity)。為了做到這一點,他們發展出性別圖式(gender schema),即組織性別相關信息的認知框架。

性別圖式在生命早期發展出來,作為學齡前兒童看待世界的透鏡。例如,學齡前兒童利用他們不斷增長的認知能力發展出對於男性和女性而言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不合適的「規則」。於是,一些女孩會認為穿褲子是不合適的,僵化地應用這個規則而拒絕穿上裙子以外的其他衣服。學齡前男孩可能會認為既然化妝品是女性的用品,那麼他使用化妝品就是不合適的,甚至幼兒園戲劇中所有其他男孩和女孩都使用的時候,他也是這麼想的。

根據勞倫斯·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這種俚化部分地反映了學齡前兒童對於性別的理解。僵化的性別圖式受到他們對性別差異錯誤信念的影特別是,年幼的學齡前兒童認為性別差異不是基於生理因素,而是基於外表或行為的差異。採用這種世界觀,一個女孩可能認為她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父親,一個男孩可能認為他穿上裙子並把頭髮扎在一起就可以變成女孩。不過,等兒童長到4、5歲的時候,兒童發展出對於性別恆常性(gender constancy)的理解,即意識到基於固定不變的生物特徵,一個人永遠是男的或是女的。

有趣的是,對於學齡前兒童增長的性別恆常件理解的研究表明,它對於性別相關的行為沒有特別的影響。事實上,性別圖式在兒童理解性別恆常性之前就出現了。甚至年幼的學齡前兒童也可以基於對性別的刻板觀點,來斷定某些行為是合適的,其他行為則是不合適的。

表8-1 性別發展的四種觀點

觀點

關鍵概念

應用於學齡前兒童的概念

生物學

那些以現在認為是男性或女性刻板行為方式行事的祖先們可能在繁殖方面更加成功。大腦差異有可能導致性別差異。

通過進化,女孩可能在遺傳上被「設定」為更善於表達和具有養育功能,男孩被「設定」為更具有競爭力和更加強壯。出生前接觸異性激素已經與男孩和女孩表現出異性典型行為聯繫起來。

精神分析

性別發展是對同性父母認同的結果,通過經歷一系列與生物驅力有關的階段來實現。

同性父母以性別刻板方式行為的女孩和男孩有可能也這麼做,可能是因為對這些父母的認同。

社會學習

兒童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學習性別相關的行為和預期。

兒童注意到其他兒童或成人通過表現性別刻板的行為而得到獎勵——有時是因為違背刻板行為受到懲罰。

認知

通過使用在生命早期發展出來的性別圖式,學齡前兒童形成觀察世界的透鏡。利用他們不斷增長的認知能力發展出關於哪些是男性和女性適宜行為的「規則」。

學齡前兒童相比其他年齡的人們對於適宜性別行為的規則更加僵化,可能是因為他們剛剛發展出不允許與刻板預期有過多差異的性別圖式。

避免採用性別圖式看待世界是否有可能?根據桑德拉·貝姆的觀點,一個方法是鼓勵孩子雙性化(androgynous),兼具兩性特型特徵的狀征。例如,父母和照看者可以鼓勵兒童把男性看成是堅定而自信的(典型的男性適宜特徵),但同時又是友善而溫柔的(通常是女性的適宜特徵)。類似地,可以鼓勵女孩把女性角色看成既是有同情心而溫柔的(通常是女性的適宜特徵),又是競爭的、自信的和獨立的(典型的男性適宜特徵)。

如同其他關於性別發展的觀點一樣(總結於表8-1),認知觀點並沒有暗示兩性之間的差異不正確或不合適。相反,該觀點認為,應該教導學齡前兒童把他人看做個體。另外,學齡前兒童需要明白實現他們自己的才能、作為獨立的個體行事而不是作為特定性別的代表。

複習與應用

·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展理論,學齡前兒童經歷了從自主對羞愧懷疑階段到主動對內疚階段的過程。

·在學前期階段,兒童發展出自我概念,以及從他們自己的知覺、父母的行為和社會中得出的關於自己的信念。

·在學前期階段,兒童開始形成人種和種族意識。

·在學前期階段,性別意識也開始發展。對這個現象的解釋包括生物學、精神分析、社會學習,以及認知的觀點。

·你可以鼓勵學齡前男孩從事哪些活動來使他採用不太刻板的性別圖式?

·從一個兒童看護者的視角看問題:你如何把埃里克森的信任對不信任階段、自主對羞愧懷疑階段以及主動對內疚階段同先前章節中討論的安全依戀問題聯繫起來?

推薦閱讀:

銳意創新,推動古體詩詞的發展
發展
中國轉基因作物發展路徑
該不該和他發展?暖男,只適合當朋友
圖說我國茶具發展史(一)

TAG:心理學 | 社會 | 心理 | 發展心理學 | 人格 | 發展 | 前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