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台州叫什麼
古代的台州叫什麼 | ||
添加時間:2012-3-11 9:57:35閱覽數:204 | ||
台州晚報2012年3月11日第11版
——臨海博物館館長徐三見大講堂「解疑釋惑」 本報記者章佩婭 閑暇時問問自己,對於我們身邊的家鄉——台州,到底了解多少? 時間的車輪不停向前滾動,給我們所處的台州帶來了驚天動地的變化;歷史沿革不斷伸展,給我們的生活留下了烙印,同樣留下的還有諸多歷史謎團。 古代的台州到底是什麼樣子?臨海博物館館長徐三見近日做客台州人文大講堂開講座。從30年前對歷史發生濃厚興趣到現在成為一名研究台州地方史的行家,徐三見對於台州歷史的問題,有很多自己的見解。 最早的行政機構: 回浦縣 西漢漢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立回浦縣,這是台州歷史上最早的行政機構。 東漢時改回浦縣為章安縣。(改章安的時間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東漢光武帝時,另外一種說法是漢章帝章和元年。) 三國孫吳太平二年時,設立臨海郡,即台州的前身。 隋朝廢郡並縣,稱臨海縣,名稱雖降為縣而轄境仍同於郡。 唐朝初年置台州,唐後期之時,曾有一段時間叫德化軍。 元時稱台州路。 明代開始稱台州府。 主流觀點: 縣治在章安 這裡有四種講法:一、章安;二、臨海;三、黃岩;四、寧波的寧海。 稱縣治在黃岩和寧海的依據皆以這兩處有回浦里之類的地名存在,這些並不能確定縣治所就在此處。就如杭州有延安路,上海有南京路,不等同於杭州就是延安,上海就是南京。稱臨海為縣治的,依據也不是很充分。 目前,台州方誌的主流觀點是當時的回浦縣縣治在章安。 首先文獻上記載得很清楚,南朝時《臨海記》里曰:「郡北四十步有湖山,山甚平……」。據《臨海縣誌》記載,章安之側確有古章安湖,今章安鎮北面有村叫湖巉,湖巉以北又有村名湖邊,湖巉村以東有山,今稱山前山,不高而平正,與《臨海記》的敘述完全相符,而臨海在南朝時並未有湖,東湖的出現是在趙宋時期,且方位亦與所記不合。另外,五六十年代這裡曾挖出過大船。 其次是回浦縣是以自然地名命名的。章安有條河叫回浦,經過挖掘,地下文物豐富。這兩點都是回浦縣治在章安的依據。 郡管範圍有多大? 現在的台州共九個縣(市、區),那麼,當時的臨海郡有多大? 台州舊志里一般認為臨海郡包括為台州、溫州,按現在的行政區域而言,還包括麗水、寧波的一部分。 到了當代,有人提出異議,說臨海郡要大得多,其範圍可達福建的閩江以北。《二十四史》的《宋書》裡面有記載「羅江男相」。 據考證,歷史上,福建閩江以北,有羅源縣和連江縣,《宋書》裡面記載的羅江縣就是福建的羅源縣、連江縣。所以說,這兩個縣,原來是屬於臨海郡的。 對此,台州學院的蔣榮先生有不同看法,並攥寫《六朝臨海郡郡域新考》,其理由主要是在福建的文獻中沒有找到羅江的相關記載,歷史只有四川德陽出現過羅江縣,結論是福建歷史上沒有羅江縣,其轄境也就無從談起。 問題是作為正史,將地點寫錯字是可能的,要創造出一個縣名來一般不大可能,雖然有點道理,但是理由還是不充分,除了《宋書》里有記載羅江縣,《臨海水土異物志》「安家之民」條裡面也有記載:「安家之民,悉依深山,……,今安陽、羅江縣民是其子孫也。」該書記述浙閩東南沿海之事,如安陽(今瑞安、平陽一帶),地域相近,應該可信。 台灣是否曾屬於臨海郡? 公元230年,三國時,孫權帶部隊出征夷州(今台灣),一年後從台灣帶回一部分人,歷史上被看作大陸在台灣第一次行使權力。但是是否有屬於臨海郡? 考證有三:第一,如果要隸屬,那也不是臨海郡。福建在秦時即設置了冶縣,三國東吳永安三年(260年)設建安郡,晉增設晉安郡,南朝隨之,因此臨海郡的地域範圍不越過閩江以南。 第二,從行政機構來說,從宋代開始,澎湖列島隸屬福建晉江府,元明時在澎湖設澎湖巡檢司,清朝置台灣府,光緒十三年改行省,也就是說,台灣本土在行政上直接隸屬於中國是從清代開始的。但作為中國的領土,是清初鄭成功趕走了荷蘭人開始。 第三,造成這種疑惑的根源是因為《臨海水土異物志》,裡面的部分內容牽涉到台灣(夷州)的可能。 因此,不難得出結論,台灣並沒有隸屬過臨海郡。 隋代,台州的行政長官 為什麼缺失? 任何時期,一個地方的行政長官都不可缺失,但是在《赤城新志》(即明代的台州府志),以及清代康熙的台州府志、光緒台州府志、民國台州府志裡面均沒有記載隋代時期臨海郡或者臨海縣的長官,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一、隋代行政機構有所改變,臨海不設郡,開皇九年時候,臨海郡變成了臨海縣,所以,郡級行政長官也就不存在了。 原因二、隋開皇十一年後的臨海縣行政長官是由臨海鎮兼任的。臨海郡降為臨海縣,級別雖說是縣,但管轄範圍還是郡,那麼臨海縣縣令怎麼會沒有呢?這是因為歷史實際上是有的,只是歷代編纂方誌的人都沒注意到這一點。 雖然歷代台州府志里沒有記載,但是還是能從宗教書籍中略知一二。 隋朝的灌頂大師的《國清百錄》中就有所反映。 卷一《敬禮法》「為州牧使君,六曹參佐,此縣鎮將,五鄉仕女,願風祥雨順,合境豐寧,敬禮常往諸佛。」注意「此縣鎮將」,而不是此鎮鎮將。 卷三《僧使對問答第八十六》:「當起寺時(國清寺—天台寺),既是春初,竹木並非時節,至今已有穿漏,亦得臨海鎮官人恆檢校修理。」這是一封寫給臨海鎮鎮長的一封信,如果單純是鎮將,則不會管理地方事,但是就書信里看出,鎮將兼管了地方事務,也就是兼做了臨海縣縣令。 更有說服力的是《智者遺書於臨海鎮將解拔國述放生池第一百四》里記載,「但明府總此邦之務,執一鎮之兵機,有教必行,如風靡草……」明府即為解拔國,從中可知,他曾在大業年間兼任過臨海縣令。 目前所知道的臨海縣縣令有2位,一位是解拔國,另一位為楊神貴。 徐三見簡介 徐三見,1952年3月出生,臨海人,齋號默墨齋。1973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現為臨海市博物館館長,臨海市文聯、社聯兼職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學會會員。先後在《中國史研究》、《考古》、《歷史地理》、《中國歷史文獻研究集刊》、《東南文化》等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100萬字。出版論文集《默墨齋集》、台州地方文史菁華《默墨齋續集》等。小傳收入《中國當代歷史學學者辭典》、《中國當代書畫家辭典》、《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中國藝術界名人錄》以及韓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辭典》等。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