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學會面對失敗了嗎?·每日商報

你的孩子學會面對失敗了嗎?2015-12-18商報見習記者 夏瑩最近,傅媽媽和兒子參加幼兒園親子拓展活動,兒子班級拿到了一張寫著優勝獎的獎狀,沒想到他卻哭了,「為什麼我們是獎狀,他們有獎盃?」傅媽媽以「重在參與,過程為重」來安慰兒子,但沒想到兒子語出驚人,「那是人家的,我要我們班得第一名,我們班得獎盃。」兒子這麼小竟然有這麼強的榮譽感,傅媽媽很驚訝。她在自己的朋友圈裡這樣寫道:「在兒子觀念里自己永遠能得第一名,而我們也頂著愛孩子的名義儘可能地讓他有這種感覺,但事實根本不可能如此。所以寧可早點讓孩子多受些挫折教育,也不願讓他活在自己自以為是的世界裡……」但是挫折教育到底應該怎麼進行呢?挫折教育=觀念+培養江灣小學校長沈興明說,因為沒拿到中意的獎項而苦惱的情況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孩子氣度小,愛計較。另一類是成績中上,有競爭心的孩子,小學裡一般以女生為主。孩子的行為習慣大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家長的心胸氣度會直接影響孩子。沈校長建議,除了提升自己的氣度之外,家長不妨引導孩子多閱讀一些名人傳記,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沈校長喜歡給學生布置有意思的作業,比如邀請同學雙休日來自己家做客,「從主動邀約、門口迎接、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現在獨生子女居多,家中的老人又比較寵愛,抗挫折能力自然就差了,」沈校長舉了個簡單的例子,小孩子學走路,摔幾跤磕磕碰碰的是很正常的事。一般國內的家長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孩子身後,雙手圍成一個「防護圈」,生怕孩子摔倒。一旦孩子摔倒了,就指責地面或者磕到的障礙物。沈校長說,指責地面其實是逃避責任的表現,很容易導致孩子以後一遇到挫折就推卸責任,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目前在孩子受挫的過程中,大部分家長代孩子承擔了責任,沒有就事論事,讓孩子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國外的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只需要觀念上的改變,更重在培養,尤其是獨立生存能力的培養。沈校長說,現在的孩子心理脆弱,大多來源於對父母的依賴,缺乏獨立。與國內父母的呵護相比,國外的父母似乎更為「狠心」。日本的嬰兒大多都有過寒冬中赤身在雪地中的經歷,即使小嘴凍得發紫,渾身發抖,父母也只是在一旁看著。美國南部的一些州立中學生,必須經過一周身無分文的社會生存挑戰才能畢業。不管家裡多麼富有,孩子12歲之後就得幫忙做家務,還可以通過修剪草坪、遞送報紙等勞動來獲得報酬,鍛煉自理能力。
推薦閱讀:

大醫精誠   從容面對衰老和死亡
「重磅」全揮杆正側面對比分析,專業精細的講解!果斷收藏!
如何面對孩子的為什麼
山西忻州市人民醫院狠剎歪風 面對患者投訴不護短
怎樣面對老公有外遇

TAG:孩子 | 失敗 | 面對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