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民俗【圖文】

前言

民俗是一個民族的歷史傳統和個性特徵的風俗習慣,是建立在民族共同文化之上的共同的民族心理,既體現著一個民族的外部特徵,又體現著一個民族深邃的文化內涵。

東鄉族約形成於元末明初甘肅東鄉地區,因地處河州的東鄉而得名,是甘肅省特有之民族。東鄉族自稱「撒爾塔」,原意為商賈,後來一般統稱為「穆斯林」或「穆民」。是以13世紀20年代成吉思汗西征時,從中亞撒馬爾罕等地東遷而來,融合當地回、漢、藏等民族,逐漸形成的民族共同體。東鄉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東鄉族人口,約有60餘萬人,主要分布在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此外甘肅省其他地縣、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俄羅斯、中東阿拉伯國家均有分布。

東鄉先民所居之地,最早曾是古代羌人活動的地區,秦、漢時分屬隴西、金城二郡。十六國時期,東鄉成為各割據政權爭奪之地。其後,吐谷渾、吐蕃、蒙古等民族先後佔據並歷屬各朝設在河州的州、府、路、衛等治所。元、明以後,逐步建立了受轄於河州之下的里、甲、會、社等地方管理組織。民國時,分屬今廣河、和政、臨夏、永靖四縣。1949年,東鄉解放。1950年10月,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成立了相當於縣一級的東鄉自治區。1955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正式定名為東鄉族自治縣。

一、文化藝術

(一)文 學

1、民歌「花兒」:民歌中的東鄉「花兒」是東鄉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大多數東鄉族人都會編唱,以此抒發對生活的理解與追求。

2、敘事長詩

在民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敘事長詩,反映了東鄉族人民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民族心理。代表性作品有《米拉尕黑》、《詩司乃比》、《葡萄娥兒》等。

《米拉尕黑》:東鄉族最著名的敘事長詩,故事具有傳奇性,情節曲折,生動感人,是東鄉族民間文學中的優秀作品。敘說一位叫米拉尕黑的英俊出色的青年獵手,他得到一面月光寶鏡,而鏡中留有一位美女的身影。米拉尕黑得到智者的指引,找到了瑪芝璐,以寶鏡作媒證和聘禮,約定第二年完婚。但就在他們準備舉行婚禮時,戰爭發生了。米拉尕黑毅然出征奔赴前線,一去就是18年。戰後回到家鄉見未婚妻正被一夥強盜搶掠。米拉尕黑歷經千難萬險,戰勝強盜,與未婚妻找到一處樂土,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

(二)音樂

1、民 歌

(1)敘事歌:基於敘事長詩流傳說唱體。大多用東鄉語演唱,有時用於伴舞,主要是在婚禮中表演。

(2)端斗拉:意為漫花兒,曲調屬平板山歌,以其中庸適度而區別於其他花兒。上下樂句略趨於方整,調式多為五聲徵調式或商調式。潤腔裝飾多為倚音,少用顫音。多採用真假音相結合的唱法。在旋律上突出級進和同音反覆。

(3)宴席曲:一般通稱家曲。由民間傳統儀式曲發展而成,有散曲、說唱曲、敘事曲三種。

散曲:一般指恭賀、讚美之類的內容,曲調很多,大多一詞一曲,固定不變;說唱曲:兼說兼唱,由起頭、正文、結尾三部分組成;敘事曲:一般吟唱愛情悲劇故事和生活故事,多為二句式和四句式,可換調演唱;小調:小調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小型民歌。

(三)民間樂器

1、四弦:跟一般四弦子不同。彈時用兩隻手,手指在四根琴上來回撥動,曲調優美。有《四季歌》、《綉荷包》、《五更曲》、《十二月》等曲牌。

2、咪咪:又稱篳篳、篳篥,氣鳴樂器,原為中亞游牧民族的樂器,由東鄉族先民撒爾塔人從中亞傳入。開始用骨制,後用竹子製成。其製法:用長短音高相同的雙管並扎,把筷子粗細的竹子,截成約四寸長的兩節,每節開上四個小眼,然後並排用絲線紮緊,口吹處再放進兩條以榆樹此內皮製成的音筒。奏時,兩手執管按孔,口含簧哨豎吹。音域兩個八度。

3、什鴉:什鴉,東鄉族語,系用紅膠泥捏成的一種形似葫蘆的罐罐樂器,只在胸部開兩個小眼。奏時,嘴吹罐口,只動小指,聲音節奏就可即時而起。今已失傳。

(四)舞 蹈

1、宴席曲:流行在中國西北回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的傳統習俗性舞蹈。是迎親時男方宴請女方送親者的宴席間演唱的歌舞形式。歌詞多敘述民間故事、傳說和一些幽默逗趣的內容。宴席曲多為2—8人的男子對舞,相互換位後,有屈膝半蹲、雙手伏膝的行禮姿態。其基本步法一般是腳尖或腳掌先落地、膝部屈伸,使身體如波浪起伏,與頭部的擺動、顫動相協調。手勢有單晃手、雙晃手、掏手、望月等。

2、哈利舞:東鄉族人流行在婚禮上唱「哈利」,通過歌舞盡情表達對新人的祝福。新娘被迎到男家後,親朋好友開始唱「哈利」,眾人相和,並按著節拍手臂、腿彎曲作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隨呼聲前進後退,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多為祝賀、讚頌之詞。現已失傳。

3、哲茲白:流傳在東鄉族穆夫提教派中的舞蹈,多在宗教儀式中表演,舞者均為男子,動作以誦經的節奏為準。雙手前後甩動兩下,同時腳下動兩步,然後雙手在胸前交替拍胸,這時一腿稍彎曲,另一腿向前伸出。詼諧、幽默、洒脫。

二、風俗習慣

(一)民 居

庄窠:東鄉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多半依山而築,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牆圍住,內有空地,有的四面蓋屋,有的三面蓋屋,有的朝南朝西向陽面蓋橫折的兩面房,也有的只蓋一排房,多為土木結構的兩面房。除了門、窗以及梁檁椽用木製以外,其餘都用泥土砌成。其中最好的「上房」給老人住。家中其他人住的叫「喬也格」(廂房)。廚房設在上房與喬也格相連的角落裡,與住房分開,除做飯外,還要作為洗「大凈」的浴室。牛羊圈和廁所多蓋在門道的窩角里。

(二)服 飾

1、男子服飾

東鄉族男子多穿短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長褲。冬天穿山羊皮襖,在袖口處縫有黑色或紅色的寬邊。平時還穿毛織的褐褂。老教男子多穿掛褲和長袍,新教男子多穿制服和小反領黑布面大衣等。東鄉族男子喜歡頭戴號帽。號帽是一種平頂軟帽,有白的,也有黑的,多用布縫製而成,富人家則用綢或線織做成。老教的黑色號帽帽頂用六塊布縫製而成,新教的帽頂則用整塊布縫成。東鄉族男子平時所穿的襪子是布縫的套襪。鞋是自家作的布鞋、麻鞋、皮鞋。此外,東鄉族人還普遍喜好戴「煙黃」色天然水晶石磨的墨鏡和茶鏡。

(1)仲白:「仲白」是東鄉族男子上清真寺禮拜五聚禮喜用的一種禮服,老年人在遇婚喪或探親訪友時,也喜穿「仲白」。樣式類似維吾爾族的袷袢,一種對開的大衣,暗扣,低領,一般用黑、灰色布料縫製。

(2)褐褂:褐褂系用東鄉族自製的褐子縫製而成。褐子有深棕、米黃、黑、白四色,都是羊毛的本色,堅固耐用。褐褂分長、短兩種,短褐褂一般在日常生活勞動時穿用,長褐褂則在探親訪友或上清真寺做禮拜時穿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褐褂的式樣改變為時尚的中山裝了。

(3)台絲達日:中老年人到清真寺做禮拜愛戴的一種纏巾,纏巾長九個半時(一時等於從手指到肘的長度),通常用白紗、黃紗或白綢、黃綢製成。

(4)杭其:用牛羊皮自製的皮鞋,鞋掌鞋幫用一張整皮子縫製,冬天裡面填草末,用來暖腳。當地臨夏漢語方言稱「羅提」。

2、婦女服飾

東鄉族婦女的傳統服飾,上衣齊膝蓋,領圈及大襟都銹有花朵。袖子很寬大,袖口上滾著兩道繡花邊,層層有「假袖」。下穿名叫「西古」的套褲。足登木底高跟繡花鞋。東鄉族婦女所穿襪子由黑布縫製而成,鞋子也以藍黑色居多。年輕女子多在鞋頭上綉上一些花朵。逢喜慶節日,則身穿繡花裙子。青年婦女喜戴銀耳環、銀手鐲。東鄉族婦女的髮式與服飾隨著不同的年齡與時代而變化著。女孩幼年時頭髮周圍剃一圈,中間平分,梳兩條小辮。八歲開始留髮,梳成一條辮子,結婚後挽髮髻,戴一白帽,外罩蓋頭。至今有些青年婦女多喜戴筒狀白帽,身著時裝。因受宗教影響,一般都戴蓋頭。

(1)西古:套褲,褲管上鑲著兩道繡花邊。褲管後面開小叉,用飄帶束著腳管。

(2)假袖:即從袖根到袖口間,用紅、綠、藍各色布縫成彩段,製成假袖,並在假袖的各段上綉以花邊,給人一種好像穿著數件衣服的感覺。

(3)昂處:青年婦女佩戴的一種黑色帽子,其特點是帽子的後面留有一個束口,帽沿上穿著一根絲線,絲線兩頭挽有絲穗,戴上帽子,束好束口,然後再把穗子別在兩鬢。

(4)蓋頭:東鄉族婦女一般都戴蓋頭,長至腰際,頭髮全被遮住,只露出臉孔。這種服飾是從民國時期時興起來的,伊斯蘭教認為結了婚的婦女,頭髮是一種羞體,需要遮掩。漸漸地,蓋頭便成了一種服飾。蓋頭分綠、黑、白3種。女孩子在7歲到8歲開始戴蓋頭,出嫁後改戴黑蓋頭,有的出嫁生了小孩以後改戴黑蓋頭,上了50歲,或者有了孫子以後戴白蓋頭。

(三)飲 食

1、手抓羊肉:東鄉手抓的做法是:選用肉質細嫩、無腥膻氣的本地羊,即用羔羊時就精心餵養的「站羊」,宰後洗凈,再開水沸騰時入鍋,準確掌握火候,在適當的時候撈出,老嫩適度,肉鮮味美。調料只選用花椒、青鹽、鮮姜等數味。食時將羊肉趁熱切塊端上,撒椒鹽並佐大蒜食用,細嫩爽滑,清淡可口。日前,東鄉縣「東鄉手抓」品牌管理委員會已向國家商標局提出註冊10件「東鄉手抓羊肉」證明商標的申請。

2、鍋塌:青稞面發酵後,做成塊狀,貼在鍋上烙烤而成,這種食品東鄉族稱它為「鍋塌」。

3、米面窩窩:把米面用滾燙的開水攪拌成團塊,裝在瓊鍋里,在炕洞里燒熟,帶甜味,有時窩窩裡還放上甜棗。

4、油香:客人親友來訪,必先炸油香(油餅)有的在熱油香上抹上蜂蜜,甜爽可口。

5、酥散:油炸的大麻花,有人的胳膊粗細,扭成盤旋狀,一尺見方。

6、饊子:油炸食品,酵面中和上清油、雞蛋清,爾後象柱面一樣,拉成筷子粗細,盤成一尺見方。

7、羅婆弱:一般混煮一些青稞、小麥、豆子或大豆,放上花椒,青鹽,多喜用羊頭及羊蹄雜碎一齊煮用。講究煮熟煮爛。

8、三香茶:東鄉族待客飲茶,除了茶葉以外,還在蓋碗內放上冰糖、幾枚桂圓或是燒棗,俗稱「三香茶」。

9、燒洋芋:東鄉族種植的洋芋澱粉含量高、質沙、味甘,煮、燒、炒都可餐用,尤以冬春二季以炕洞燙灰里燒焐的洋芋為最佳。剝掉一層皮,便呈現出烤成油黃的內質,又脆又沙又香。

10、炒麵稠湯:東鄉族傳統的早點食品,一般在冬秋之際,用開水沖泡炒麵,多用炒熟的青稞,胡麻磨製而成。

(四)習 俗

1、阿布得斯:指沐浴,有大凈與小凈之分。洗大凈前先洗小凈。小凈每天都洗,保持口腔、鼻孔、耳朵、臉和手腳的乾淨,大凈一般一周洗一次,洗大凈多用吊桶。爾後從右到左,從上到下依次淋洗。一般洗3次,然後擦乾。未婚少年一般40天洗一次大凈。每逢古爾邦節、爾德節、送葬都要洗大凈。

2、割禮:東鄉族習俗,男孩12歲或13歲時要舉行割禮。「割禮」,穆斯林稱之為「遜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項」聖行「之一,東鄉族相當重視割禮。割禮過後,便象徵著受禮者已步入青年行列,可以娶親結婚。

3、待客禮儀:東鄉族注重禮節、熱情好客。有客人到來,一家之主將率全家出門迎接。來客是穆斯林時,互致「色倆目」問候。來客進正屋後,主人請客人上炕,上炕須脫鞋。女客可不脫鞋,男賓由男主人招待,婦女避而不出。男主人陪男客時,一般是站在桌旁給客人端飯添茶,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尊敬。女客則有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以與客人同坐同吃,女主人也不與男客會面,客人不能進灶房,不許自己動手從缸或窖內舀水。

(五)食 俗

1、端全羊:東鄉人的」端全羊「,並不是將煮熟的全羊端在席上,而是按全羊的部位,脖子、肋條、前腿、後腿、尾巴漸次用碟子送上,較講究的人家待客,有時還先把肺肝炒熟上菜,民間稱為」客巴布」。

2、雞尖宴:東鄉族熱情好客,以雞待客是東鄉人的傳統禮節。東鄉人在宴席上吃雞十分講究,通常把雞的各個部位分成1 3個等級,按輩份吃相應等級的部位。在1 3個部位中,雞尖(雞尾部)最為尊貴,一般只有席間主客和年長者才有資格享用。

3、平伙:雪天農閑時節,十幾個情投意合的小夥子聚集一起吃平伙,宰羊燉肉,大家邊吃邊聊,海闊天空,其樂融融。據說,這是東鄉族先民們早期狩獵時的一種吃肉習俗,流傳至今,相沿成俗。

(六)婚 俗

1、阿哈交:所謂「阿哈交」,是一種宗族或家族的殘餘形式。一個「阿哈交」包括有血緣關係的上百戶不等,輩份最高的年長者,稱為「當家」。同屬於一個「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違者將受到譴責。寡婦再嫁,同輩親屬有優先權。包辦婚姻為主。男女十六七歲就可舉行婚禮,但現在按我國《婚姻法》法定年齡結婚的男女越來越多。婚禮儀式帶有宗教氣氛。

2、找赤:東鄉族婚禮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由「找赤」(媒人)中 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找赤」到女家說親。

3、訂茶:男方請「找赤」到女家說親,女方應 允後,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訂茶」一般是幾斤細茶和幾件衣服。

4、麥赫勒庫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送彩禮。由男方及其父親,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彩禮分兩種:一種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種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現金及耳墜、手鐲等。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面蒸成饅頭,每個約1公斤,頂部預先抹點薑黃,用刀稍稍切開,蒸熟後,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穀豐登。

5、跑馬和賽喜馬:東鄉族中普遍流行新郎和伴郎「跑馬」和「賽喜馬」習俗。新郎和伴郎剛跑出百十米,該村的人們邊舉起土塊、條棒追趕,以示想要娶走姑娘並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而這時,機智的新郎隨手撒出錢來,溜之大吉。很快又被攔住了去路,原來是親朋好友們的攔路招待,給新郎搭禮掛紅。每接一次,他倆跑馬一陣。到村口,新郎和伴郎更要「跑馬」,以顯示他們英武過人。

6、尼卡哈:婚禮當天,新郎與娶親隊伍來到女方家。請阿訇念「尼卡哈」(結婚證詞)。如此婚姻才被社會所承認。念完「尼卡哈」後,阿訇把擺在桌前的核桃、棗兒撒向院子里圍觀的人們。

7、哈卡畢尼:在念「尼卡哈」時,先要舉行「哈卡畢尼」(納聘金)儀式。一般根據男方經濟條件,雙方評議,討價還價, 最後由阿訇決定。這筆聘金是留作將來夫妻感情不合離婚時,男方給女方的賠償費。

8、哈利: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子。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多是少年)和之,並按拍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讚美之詞

9、戲公伯:婚禮高潮期間,人們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翻 穿羊皮襖,腰系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徵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騎毛驢「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伯」。東鄉人認為,大喜日子裡,如此戲弄公伯是男家對新娘子的誠心誠意的歡迎和最賞臉的祝賀。

10、砸枕頭:在洞房中,戲鬧的小夥子們手持早已準備好的枕頭,朝炕角上蒙著面紗的新娘砸去,護衛新娘的女友們則組成一道防線,將砸過來的枕頭反砸過去,鬨笑呼叫,場面十分熱鬧。然後,女友們揭去新娘面紗向眾人「亮相」,並打開箱籠,出示珍貴的嫁妝。至此,夜深人靜,新郎、新娘便進入洞房花燭的夢鄉。

11偷筷子:居住在甘肅洮河以西,大夏河以東,黃河以南一帶的東鄉族,他們的婚禮有一個趣味盎然的程序,迎娶新娘的當天,新郎陪郎等迎親隊伍了女方家裡,女方家裡照例要設宴款待。婚宴之後,新郎和陪郎便溜進女方家的廚房,一是客客氣氣地向廚師和幫灶的姑娘們問好致謝,二是窺探准機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從廚房中「偷」走一雙筷子,象徵著把新娘家的茶飯手藝帶到夫家。

(七)民間文娛體育

1、咕咕杜:「咕咕杜」實際上是用樹枝削制的。像雞蛋大小的橢圓木球。屆時人們各自手持5厘米的木棒擊打,因此又稱「打咕咕杜」。比賽時,按參加的人數分攻方和守方。場地多在、打麥場或靠牆、靠山崖的平坦地方。其規則是:守方在劃定的方框內將球擊出,攻方則從得球之地,無論遠近,儘力將球擊入方框內,入則交換髮球權。是青少年的一項主要活動。

2、耍火把:「耍火把」是東鄉人於農歷正月十五的重要娛樂活動。天色將黑,就可以看見村寨里的青少年手持麥草扎的火把,跑出山莊,奔向田野。東鄉族「耍火把」沒有歌舞場面,而是突出一個「跑」字。青少年高擎火把,跑向山頭、地壟,老人、婦女站在村頭觀望,民間傳說火色愈紅,則預示著來年人安糧豐。

3、當尕達之拿杜:東鄉族的一種民間體育活動。漢語即「打土地仗」。一般是兩個村落間事先約好地點後舉行的。有時是一座小山頭,有時是一個地壟。開始對仗以後,雙方的人立即互擲土塊,有時是投擲自製的甩炷。一直到一方守不住退卻下來,進了自己的村子,才偃旗息鼓,握手言和。如果雙方相持不下,可繼續進行,有時甚至要玩好幾天。

4、摔跤:東鄉人把它稱作「巴哈邦地」,摔跤的花樣很多,有「花花抱」、「攬腰抱」、「後腰抱」等等。在摔跤中,連倒三次為輸,圍觀者往往組成啦啦隊,給摔跤者助威鼓氣。對手有時由摔跤者自選,有時由村人選定東鄉族稱為「巴哈邦地」。

5、踢毛牙:用一撮山羊毛和兩枚麻錢縫製的鍵子,可用腳尖、腳側、腳背踢出16種花樣如「出」、「趄」、「歪」、「側歪」、「盤」、「躂」、「賓」、「隔」、「跛」、「占悁」、「占腳背」等,一般兩人對賽,也可多人分組對賽。賽法有「十席」、「五席」兩種,即每個花樣踢十下或五下,以連續先踢夠所有的花樣者為贏,輸方必須給贏方「丟毛牙」,做服役性跑腿,即在贏方前面,附身拾鍵子。

6、跎跎叫哩:當地漢語方言亦叫「跳跎跎」。東鄉族少女們喜愛的一種文娛活動。在空地上劃一組大方格,扔上一塊小石子,單腿踢石子,先踢完所有的方格者為贏。

7、賽馬:東鄉語叫賽模勒。原為婚宴未開始時,由前來賀喜的青年人和新郎、陪客(即伴郎)進行賽馬,以增添婚宴的歡樂氣氛。後來,變成為大型賽馬會,每逢盛大節日或春遊、冬閑季節時舉行。比賽的形式主要有速度賽馬、耐力賽馬、花樣賽馬、走馬、騎馬射箭、飛馬拾銀,通過以上以賽,表現了東鄉族參賽騎手的高超技術和勇敢頑強的精神。

8、拔棍:東鄉語稱「呔啞強啦」,是具有東鄉民族特色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源起於東鄉族牧童放羊時的奪鞭桿,逐步演變為人們互相之間、村落之間比試智慧和力量的運動項目。

三、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一)宗教建築

1、清真寺:東鄉族的宗教建築,一般建在人口密度極大的市鎮或村莊,或是在村民宅舍的中間地帶。禮拜堂(大殿)在中間,水堂和經堂在兩邊。其中禮拜堂的奠基較高,需拾級而上。正對大門,還建有直插雲霄的宣禮塔,用來召喚人們做禮拜。大殿內部簡潔、樸實,沒有雕塑、繪畫,象徵伊斯蘭教不拜偶像,只拜真主,為了方便於向西禮拜,大殿一律坐西朝東。大殿的外觀建築有兩種,一種是園拱頂,園拱頂中高聳起一個小尖頂,上面配有一彎新月,給人以肅穆、莊嚴感及向上升騰的動勢;另一種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築。

2、拱北:東鄉族的老教各教派為其教主修建的陵墓,也是各教派的教主傳教的地方。這些地方被認為是上人「卧里」們顯留「克拉表提」(聖跡)的地方。

(二)教 派

1、老教: 老教分為四大派系,即哲赫林也、虎菲也、庫不林也、嘎底林也。各大派系又分出若干小支系。西北地區,習慣上把伊斯蘭教的這種老教派派系稱作「門宦」。「門宦」屬於伊斯蘭教中的神秘派,在國外稱為「蘇菲」(阿拉伯語),在我國新疆稱為「依禪」(波斯語),在甘肅、寧夏、青海一帶亦稱為「門宦」。東鄉族信奉老教(門宦)的人數最多。共有九個門宦,即胡門、白庄、華寺、大拱北、張門、穆夫提、沙溝、海門、風門等。

2、新教:新教(又稱伊赫瓦尼),不設「門宦」制度,沒有拱北,也沒有教主。主張「尊經」,宣稱恢復伊斯蘭教的「正統信仰」。新教教民一般都與本教派的教徒結婚,對五樁天命(念、禮、齋、課、朝)每天五次禮拜(晨禮、晌禮、晡禮、昏禮、宵禮)。

3、新興教:新興教(色勒夫也,俗稱三抬)產生於解放初期,信徒較少。禮拜時要抬手三次(新教,老教只抬一次),教徒留長發,而老教和新教均不留長發。

(三)民間宗族組織

1、哲瑪其:是東鄉族真正的民間行政單位。哲瑪其,漢譯為教坊,以清真寺為中心,將周圍的教民組成地區性的民間群體單位,具有民間行政單位的特點。它的地區範圍和包括的人數不盡一致,大的哲瑪其有數百戶、包括好幾個,乃至十幾個村莊;小的哲瑪其數十戶,只含一個村莊。哲瑪其的頭領通常叫鄉老,一般由大家推選產生。鄉老除了為清真寺的分排、收集錢、糧等東西以外,還可以在各村、各家伍乃至家庭中調解各種糾紛,充當典賣土地房屋的契約公證人等。

2、家伍:家伍是以血緣為基礎的家族組織,並以血緣親疏分親家伍與大家伍。由一個祖父的後代組成的單個家庭,互相視為親家伍;由曾祖父或太祖的後代構成的單個家庭,相互視為大家伍。親家伍的職責是會商辦理婚喪嫁娶,排解糾紛,商談分家時的財產分配、幼子的繼承權,以及房屋、土地的變賣等。

3、阿恩德:一作阿恆德,東鄉語音譯。「阿恩」意為「村落」。「阿恩德」是以父系血緣關係形成的村落。由同一姓氏,或同屬一宗族的十幾戶、幾十戶乃至上百戶人家組成,包括因人口繁衍而派生的幾個或十幾個村落。阿恩德沒有組織結構,也沒有公認的民間首領。一般由本阿恩德內德高望重的鄉老管理內部事務,解決糾紛。

4、老莊:亦稱「老根子」,是遷徙他鄉或另闢新村的阿恩德分支對原住村莊的稱謂。由於相距遙遠和年代久遠,分支出去的各村寨之間,來往漸疏,輩份難辨,便互稱「阿哈教」或「阿哈勒」,即同一祖先的後裔。在東鄉族地區,所有的村寨都有自己的「老莊」和清楚的系譜。同一姓的人,若阿恩德不同,常在姓之前冠以老莊的名稱,如同一馬姓,有麻失里馬、拾拉泉馬、東達恆馬、果果承馬、奴拉馬等。

(四)宗教職務

1、阿訇:清真寺主要的宗教職業者,掌握清真寺的教權,主持寺內的教務,給滿拉教經,為本哲瑪其的信徒舉行婚喪嫁娶的禮儀活動。如念「尼卡」(證婚經)作青年男女的證婚人;舉行「之拿則」(葬禮)主持送葬殯儀等。

阿訇又分為三種:大阿訇,又叫開學阿訇,具有很高的伊斯蘭教知識,具有較高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知識,經文程度高,在教民中間有較高的威望;掌學阿訇,是開學阿訇的助手,幫助開學阿訇主持清真寺的各項事務,講經、教學,有較高的經文程度;二阿訇,又叫小阿訇,僅能講一般的經文和初級經文課本,給哲瑪其的小孩子講宗教啟蒙知識。開學阿訇、掌學阿訇和小阿訇都是應哲瑪其教民充分協商後招聘而來的,哲瑪其也可以隨時解聘他們。其生活費用和部分家庭生活費均由本哲瑪其的群眾負擔。

2、學董:必須是哲瑪其的教民們選舉產生的,專門管理清真寺財務以及群眾的「伍拾勒」(宗教捐助)等事務的人。一般由德高望眾者擔任,有權召集本哲瑪其的群眾會議,商議選聘阿訇,從事宗教祭典活動,修葺清真寺等其它重要事務,一般是沒有報酬。

3、鄉老:地位僅次於學董,也由本哲瑪其群眾選舉產生。協助學董管理寺務和哲瑪其內其他事務,類似辦事員之類。一個哲瑪其和清真寺,學董只推選一個人,鄉老則可以推選多人。

4、滿拉:滿拉是向阿訇學習經文的學生。滿拉分大滿拉和小滿拉兩種,大滿拉通常指具有10年左右學歷的年齡較大者,他們一般脫離家庭,由清真寺供養其生活和學費。學歷較淺者叫小滿拉(剛入寺念經的兒童不在其內),在自己家裡食宿。

(五)重要節日

1、開齋節:伊斯蘭教教歷9月是戒齋的月份,9月因此稱之為齋月。齋月中,穆斯林白天不飲不食,不準說污言穢語,夜間飲食,稱為「封齋」。伊歷10月1日開齋,舉行慶祝活動,稱為開齋節,或稱「爾德節」。開齋節的一天,男人們除了去清真寺聚禮以外,還在清晨上「麥咱」(墓地)念經祈禱,悼念亡人。鄰裡間相互上門做「賽倆目」,互相問安。婦女們則在家裡炸好油香、油裸、饊子分送親友,互相拜節問候,慶祝三天。

2、古爾邦節:宰牲節,東鄉人稱之為「阿也」,「阿也」東鄉語意指節日的意思。一般在開齋節後72天舉行。凡是具有宰牲能力,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家戶戶都要宰牛或羊慶祝。所宰的牛羊肉,不許獨家享用,或請眾鄉親在家裡共餐,或奉送給清真寺和每個鄰里親友。宰牲節源自《古蘭經》故事:先知依布拉欣年老無子,苦苦祈求安拉賜子,果然得應,取名伊斯馬儀。但依布拉欣夢見安拉示意讓他獻祭回報,夢醒後,依布拉欣用兒子獻祭,他的忠誠感動了安拉,便賜羊代賜兒子。伊斯蘭教信徒過這個節日是為了表示對安拉的恭敬順從,效法依布拉欣,隨時為主獻出一切。

3、聖紀節:紀念穆罕默德誕生和逝世的節日,在伊歷3月12日或13日舉行(誕生日和逝世日相差一天)。其紀念方式是以各種形式誦讀《古蘭經》,有的聚眾在清真寺、拱北里過,有的則在自己家裡辦。過聖紀一般要宰羊、宰雞,大家共食。

4、阿守拉節:「阿守拉」一詞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即伊斯蘭教教歷的1月10日,相傳,真主在這一天造化了人類的始祖阿丹和唉哇;阿丹和唉哇分散了若干年後,在這一天重新相會。在東鄉,阿守拉節主要是婦女兒童們聚會的節日,每年由各家主婦輪流操辦。一個村裡,哪位掌家的婦女吃上雞頭,明年就輪到她操辦,其餘各家各戶只出一些小麥和清油。按照古規,男人們只舉行一個簡單的祈禱儀式後即走開。節日里吃一種東鄉語叫「羅波弱」的肉粥,寓有對當年糧食豐收、五穀豐登的祝願。所以「阿守拉」還有糧食節的寓意。

四、工匠

(一)織褐子

東鄉人稱「木褐諾克」。原料為各家各戶用自產羊毛捻成的毛線,東鄉語叫「木褐他木」。褐子緯線有400根、800根、1200根不等。可織出幾何花紋。東鄉褐子有灰色、黑、紅等天然色,還可染成各種彩色圖案。其成品挺括厚實,毛感很強。

(二)擀氈

制氈是東鄉族傳統手藝,工具有彈弓、竹簾、柳條等;工序為洗毛、彈毛、整形、洗氈、整邊;種類有沙氈、棉氈,其中用秋天的羊毛製成的棉氈最佳;規格,有四六氈(寬4尺,長6尺)、五七氈(寬5尺、長7尺)、單人氈、禮拜氈等;顏色分為白氈、花氈、紅氈、青瓦氈,還可以製成氈帽、氈鞋、鞍韉等。有的擀氈工匠還設計出各種典雅的圖案,如「牡丹芍藥」 、「紅杏鬧春」、「松竹圖」、「清水遠山」等。東鄉縣南北二嶺、龍泉、董嶺一帶的氈匠最有名。

(三)釘碗匠

元、清、民國時,地處偏遠大西北的東鄉,瓷器、鐵器很少,也很貴。鍋碗茶具等細瓷家什破了,常送到釘匠處釘補。釘補工具有小火爐、金剛鑽、小鐵鎚、小鐵砧等。東鄉縣鎖南壩的釘匠,最有名氣。

(四)毛毛匠

熟皮工藝,有揉制發和釀製法。揉製法,將皮洗凈、茯茶泡製後生搓致熟。釀製法,用硝和藥水浸泡半個多月致熟。然後裁製皮襖、皮大衣、皮鞋、皮帽、車馬挽具、皮繩等。

(五)扎花

東鄉婦女傳統工藝。刺繡的種類有枕頭、獨斗、牆兜、圍巾、苫單、襪墊、鞋墊等,圖案精巧,綉工精美。


推薦閱讀:

七夕節民俗掃描:被賦予愛情美滿心靈手巧兩涵義
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民俗口訣,太珍貴了,好多從沒見過!
酉陽雜俎·『鬧婚』起源與演變
北京民俗辭典-婚喪嫁娶--雙塔邨人
山西狐突廟在清徐很神秘,一直沒開放,裡面有哪些文化遺迹?

TAG:民俗 | 甘肅 | 自治 |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