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下純情與詩意的雙重交響—《電影評介》—2010年第23期—
[摘要] 電影《山楂樹之戀》通過乾淨的畫面和精巧的構圖,給觀眾呈現出一種詩情畫意的東方美學意境,讓觀眾在靜秋與老三的凄美愛情故事中聆聽屬於張藝謀導演又一次極致的純情與詩意的雙重交響。
[關鍵詞] 《山楂樹之戀》 純情 詩意 東方美學意境
流淌的河水記憶著往世今生的情緣,
隨風飛舞的山楂花講述著我們永不褪色的愛情,
無奈今生命途多舛,造化弄人。
只待來生寄情相思。
張藝謀導演的《山楂樹之戀》所表達的情感是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很多人渴望但卻從未擁有過的。或許就整個故事而言,確實存在有些過分美化的成分,但是乾淨的畫面和人物並沒有讓人感覺到矯揉造作,無論在過去那個愛情相對單純的年代,還是現在的時代,我相信這種簡單純真符合愛情最根本最原始的特質。張藝謀通過這種純愛式的詩一樣的愛情電影,達到了動情但不煽情的效果。
在張藝謀的電影作品中,絢爛瑰麗的影像風格幾乎是每一部作品鮮明的標誌。但是在電影《山楂樹之戀》中,張藝謀放棄了這種影響風格上的濃墨重彩,沒有像《我的父親母親》的那種極致的西北風情,這一次張藝謀把電影推向了極純極美,呈現出一種寫情的返璞歸真。喜歡走極端的張藝謀沒有變,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喜歡強烈的東西」。事實上,《山楂樹之戀》與《我的父親母親》在風格上同樣融入了唯美詩意的構圖和意境這一東方美學元素。觀眾在靜秋和老三顯得有些不識人間煙火的唯美愛情穿行中獲得一種純情與詩意的雙重享受。
《山楂樹之戀》主要講述的是1974年初春,正在城裡讀高中的靜秋被學校派到一個叫西村坪的村莊編寫村史。男主人公老三就在附近的勘探隊工作。一個偶然,靜秋被老三演奏的前蘇聯歌曲《山楂樹》深深吸引,並由此結識了老三。於是兩個人漸漸地互相愛慕起來。老三的父親是某軍區司長,靜秋則是地主家庭的女兒。然而在「文革」那個荒誕而非理性的時代,「成分」成為評價一個人是否先進的重要標準,男女之間的自由戀愛會被當做小資產階級「小資情調」的墮落給禁了。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靜秋和老三相互愛慕之情從來不敢像現在的年輕人那樣自由而坦蕩,更不敢對這種壓抑情感的社會有絲毫不滿之情。其實這都真實地反映著那個時代知青的生活狀態。這也讓有過同時代經歷的知青們找到了共鳴。不幸的是,老三最後因白血病最終離開了靜秋葬于山楂樹下,永遠遙望著小路的盡頭——靜秋的方向。整個故事並沒有太多的矛盾衝突和跌宕情節,但是它在安靜中卻爆發出一種強大的力量,凈化人們的靈魂。讓觀眾在緩緩流過的流光電影中一次次眼淚噴發而出。在文革的時代背景下,電影也呈現出當今年輕人所沒有見過沒法理解的愛情橋段。靜秋和老三過河的時候老三想牽靜秋的手,但是靜秋卻害羞不敢,最後老三找了一根木棍,兩人就這麼牽著一根小木棍淌過靜靜流淌的小河,隨後老三一邊拉著靜秋向前走一邊把手慢慢地向後移動慢慢地牽著靜秋的手。這樣的小細節令在場的觀眾為之一笑。影片中老三不斷用「毛主席教導我們……」說服靜秋的台詞也讓在場觀眾笑出聲來。老三生病的時候和靜秋去合影,照相師傅不厭其煩地讓倆人靠得再近一點,「這是無產階級的革命友情,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嘛。」為影片製造出輕鬆氣氛,不少觀眾在這裡都忍不住笑場。這樣的情節中,文革時代的老知青們一定因為產生共鳴而觸動內心最溫馨的追憶,而我們80、90後的觀眾會更覺得有趣,是因為這樣的天真和羞澀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不存在的,那些台詞和毛主席語錄也是我們所無法理解的,因此我們覺得很有趣也很好奇。影片在詩意的表達中同時讓觀眾在這種文革期間的文化語境下,感受純美愛情的同時更給予溫馨的一笑,給影片添加了一些生趣。
張藝謀在電影鏡頭運用上主要突出了「安靜」,沒有強烈的色彩和《我的父親母親》中的交響配樂,靜秋和老三的笑容,靜秋和老三的對話,靜秋和老三的服裝,靜秋和老三相遇的小村莊,靜秋和老三走過的小河,看過的山楂樹,騎過的自行車,等等,無不體現出那種返璞歸真最自然的一種鏡頭語言和表達方式。因此,在音樂上影片也在安靜的河流聲,夏天的蟬叫聲,微風吹動樹葉的嘩嘩聲中讓觀眾穿越在靜秋和老三的愛情故事中,靜秋和老三的整個情感發展就是在這詩情畫意的意境中像那條河流一樣流淌在觀眾心中,一直延續到最後老三離開靜秋,觀眾的情感隨著靜秋的吶喊終於噴涌而出。影片這種簡單的故事節奏就像一首清新雋永的詩,直指人心。影像文本在敘事上簡單又純粹,沒有跌宕起伏的衝突和耐人尋味的懸念,整個故事經過張藝謀詩意的提純呈現在銀幕上就像一張沒有污染過的白紙。正像女主人公靜秋一樣,正像靜秋與老三的愛情一樣,乾淨得像一張白紙。但是,在張藝謀鬼斧神功的藝術建構下,這張白紙便擁有了一種空靈皎潔月光般詩意朦朧的東方美學神韻。彷彿平日束之高閣的錦帛,顏色在腦海里卻竟是歷久彌深。每一位觀眾的情緒在這詩化的表意中飛揚起來。整部影片中,張藝謀詩意、溫情、單純地去表現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在觀看電影的時候,觀眾在唯美的畫面和音樂中,排除所有的雜念,就像回到了靜秋的年代和靜秋的故事裡,也讓觀眾從浮躁的現實中尋找到那種只久居內心的、恆遠的平靜。
在影像文本中,溫和而清醒自知的老三有著很乾凈的笑容,老三是愛情的給予者,是在那個壓抑人性的年代始終溫暖靜秋內心的一縷陽光,老三的思想開放顯然和當時的主流顯得格格不入,他幫助靜秋撥開生活的烏雲,讓靜秋相信,他一直是和靜秋在一起的,社會總會變化的,政策遲早也要變的。靜秋則生得俊俏靈秀,她的性格柔弱,不夠堅毅,在這種畸形的時代壓抑下變得更加懦弱自卑,她的出生,她的責任,母親對她的提醒,旁人對她的觀察,使她時刻都小心翼翼謹慎處事,生怕和「小資產階級思想情調」有一點關聯。兩個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使得單純又有想法的靜秋一開始只敢對他刻意保持距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靜秋的心越來越被老三所吸引,這也使得涉世未深的靜秋懷疑自己犯了小資產階級情調,在內心進行著艱難的思想鬥爭。因此,可以看出靜秋的內心始終很矛盾。直到後來對老三越來越依戀,擁有了自己也無法相信的勇氣去追求內心嚮往的愛情。就這樣在這個特殊的歷史年代,一對才子佳人凄美純情的愛情故事在這個美麗恬靜的小村莊匆匆經過,又緩緩冗落。
《山楂樹之戀》是一部散文詩電影,寓情於景,情景相融,二者相互影響。如果說感人的故事情節加上表演極佳的演員是整部影像文本的果肉和汁液的話,那麼如世外桃源般的詩意氛圍就是從其嫣紅的果實里散發出來的清爽氣息。靜秋害怕被路人認出,用老三的白色襯衣將頭罩住,老三騎著單車載著滑稽可愛的靜秋在街道上飛馳,兩人擠在一輛自行車上,徜徉在幽靜的小巷子,陽光從梧桐樹間隙里零碎地灑下來,天空是飽滿低沉的湛藍,在這樣的特定情境中,小巷顯得是那麼的詩情畫意。在靜秋探望完病中的老三後,兩人隔著河依依惜別,難分難捨。小河靜靜地流淌,樹葉在天空中搖搖曳曳沙沙作響,安靜得好像只剩下兩個人的心跳,好像這時候一切自然物都成了營造詩情畫意的意象,配上加強效果夢幻的暖色光,就像一張塵封已久的發黃的舊照片,觀眾一下子就打開了那道屬於那個年代的記憶,像是一場懷舊之旅,加上優美溫婉的電影配樂,天馬行空的場面調度,影像文本就在一種詩化的電影風格中極盡渲染之能事地建構出一種詩意濃濃的影像空間。這也剛好契合了美學家宗白華對意境的最高審美理想:「在一個藝術表現里情與景交融互滲,因而發掘出最深的情,一層比一層更深的情,同時也透出最深的景色,一層比一層更晶瑩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體象而為景色,因而湧現了一個獨特的宇宙,嶄新的意象為人類增加了豐富的想像,替世界開闢了新境。」正好符合張藝謀這一次所追求的極靜極美極純的美學意境。
在電影中,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張藝謀導演把安靜的語言鏡頭運用到靜秋流淚的細節當中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無論是靜秋和老三的感情被靜秋媽媽發現之後,老三答應靜秋媽媽以後不再和靜秋見面,臨走前,請求幫靜秋包紮好受傷的雙腳,兩人相互觀望默默地流淚,還是那場隔河相抱靜秋一邊用雙手比划出擁抱的樣子一邊淚水靜靜地掛在臉龐,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導演都在這種安靜中讓感情洶湧而出,沒有悲情電影的刻意煽情,沒有純愛式韓劇里的矯揉造作,電影里確實存在局部過分美化的成分,但是正是靜秋單純而樸實的表演彌補了這一不足,達到了動情而不煽情的效果,梨花帶雨似的流淚和整個靜靜流淌的情節場景都十分統一地呈現出詩情畫意般的意境。這是一個非常舒緩而自然的過程,因此,我們都願意相信那份純美。
當現實中的愛情被房子車子票子所困擾的時候,人們很難不帶絲毫物質目的單純地去愛和被愛。「我不會等你一年又一天,不會等你到25歲,我會等你一輩子。」老三的肺腑之言讓每一個觀眾都震撼他的情之深愛之濃。整部電影講述的其實是一個簡單凄美的愛情故事,構圖乾乾淨淨。正是因為整個影像文本強化突出了詩化的東方美學意境,得以奏響這段山楂樹下純情與詩意的雙重交響。
推薦閱讀:
※消食解膩爽口開胃的:山楂果茶
※山楂樹之戀 作者 孟飛
※吃山楂注意什麼?
※吃山楂增肥還是減肥,熱量高嗎?
※安全無添加---自製消食健胃山楂露,山楂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