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
|
1 臟氣對血運雙向作用的生理機制 中醫學特點之一就是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思想的五臟系統。五臟之氣(簡稱臟氣)在人體生理、病理過程中佔主導地位。臟氣具有推動與固攝的雙向作用,作用於血運,則產生行血與攝血的雙向效應。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心氣的推動與壅遏 心氣的這一雙向作用,通過「心主血脈」而表現出來,並主要體現在推動方面。 心氣的推動作用是指心氣是血運的基本動力。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心臟一直保持不停地有規則地搏動,通過每一次搏動,給血運一定的壓力,使血液在脈中流動不息。 心氣對血運的壅遏作用,是通過心主脈而實現的。脈有約束營血運行,不使它泛溢妄行的作用。如《靈樞·決氣》說「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但脈氣通於心,心藏血脈之氣,故脈的功能則取決於心氣。在心氣的主導作用下,心與脈相互協調,推動血運並又壅遏血液,以使心氣的推動不致太過。心臟的搏動保持正常,血運有一定的方向而不致泛溢。微循環理論發明者修瑞娟曾把微血管稱之為「第二心臟」,認為「微血管的自律運動以不從屬於心率的獨特頻率驅動著微血管內的血流」[4]。這就是說微血管的自律運動能協助心臟推動血液循環,同時可以使心臟的搏動保持正常。這就幫助我們加深了對心主血脈的認識。 1.2 肝氣的疏泄和藏納 肝氣的這一雙向作用,是由「肝主疏泄」,「肝藏血」來實現的。《素問·五臟生成論》說「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王冰注曰「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臟」,這就簡要說明了肝氣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循環血量的雙向作用。 肝氣的疏泄能調節全身各部分血液的分布,疏泄有常則氣機條暢,血液通達。故曰「肝屬木,木氣沖和條達不至遏郁則血脈得暢[5]。 肝氣對血運的藏納作用除指肝能貯存血液外,還包含有肝氣藏納血液於血管中流動而不使其外溢的作用。現代醫學證實,肝細胞具有調節血液凝固因子的作用,對毛細血管壁也有影響,若肝生成不足,凝血因子減少或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都會導致出血[6]。這可以佐證肝氣的藏納有防止出血的作用。 1.3 脾氣的升發與裹攝 脾氣的這一雙向作用,是通過「脾主升清」、「脾統血」而實現的,並主要表現在統血方面。 血運的正常有賴脾氣的升發輸布,脾主升清(脾主運化的一種功能表現),以升為健,血隨氣行,氣升則血升,故曰「血之運行上下,全賴乎脾,以其能統主五臟而為陰之守也。其氣上輸心肺,下達肝腎,外灌四旁,充溢肌肉,所謂居中央暢四旁是也」[5]。也就是說「脾有調節血液循環作用」[7]。 血液正常運行於血管之營而不溢於外,這又需要脾氣的統攝作用。故《難經·四十二難》雲「脾裹血」。結合現代醫學觀點,「脾統血可以包括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功能」[8]。而「脾能統血,是通過脾滋生旺盛的營衛而保證了血液各種有效成分及血管功能,以及保持人體免疫功能正常,維護血細胞不受免疫反應損傷。所以說脾統血的實質是營衛統血,是通過正常的營衛功能對造血系統和免疫系統的保護作用而實現的」[9]。這就是說,脾能統攝血液與脾氣化生營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起到攝血護脈的作用有關。 1.4 肺氣的宣布與朝百脈 肺氣的這一雙向作用表現在肺主氣、主宣降氣機,助心行血和「肺朝百脈」方面。其中助心行血作用是主要的。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素問·平人氣象論》說:「藏真高於肺,以行營衛陰陽。」這就說明了肺有輔心治理調節血運的作用,即助心行血。這一作用是肺主氣功能的一種表現。肺在真氣生成過程中,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氣和脾吸收的水谷之精氣結合起來稱為「宗氣」。宗氣積於胸中,有上走息道以助呼吸,貫通心脈推動血運的作用。由此可見「肺助心行血的作用是通過宗氣來實現的。[7]」現代醫學認為,肺助心行血功能是通過肺這一內分泌器官,影響血液中某些血管活性物質的水平,使血壓升高,推動血液循環來實現的。 《素問·經脈別論》說「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朝,即聚會,歸總之意。肺朝百脈即肺在呼吸過程中,運行周身的血液都要匯聚到肺,由肺完成吐故納新,並在肺氣作用下,敷布到各臟腑組織中去。也就是說,肺氣具有匯聚百脈之血的作用。這樣血運既靠肺氣助心行血而宣布全身,又賴肺氣作用而使百脈之血匯聚於肺,從而維護血液的正常運行。 1.5 腎氣的施泄與封藏 腎氣對血運的這一雙向作用,主要表現在封藏方面。 腎者主蟄,為封藏之本。腎氣對血運的封藏作用是指血運除在它臟調節下濡養全身外,余血則在腎氣的潛納下,歸於血海貯藏。沖為血海而隸屬於腎,故沖脈之血的盈滿有賴腎氣的封藏。故張景岳說「血者精之屬也,但精藏於腎,所蘊不多,而血寓於沖,所至皆是。[10]」唐容川也說「內經謂沖為氣街,又謂沖為血海,然沖為氣街,氣根於腎,血海即丹田,腎氣所藏也。[5]」這就表明,血液之所以能下藏於血海而不妄行,實乃腎氣的封藏之功。 腎氣對血運的施泄作用,主要表現在腎氣能助心推動血運方面。如張景岳說,血液生化於脾,總統於心,藏受於肝,宣佈於肺,施泄於腎,灌溉全身,無所不及。[10]」此「施泄於腎」,即指血液施注於腎,亦有腎氣助心推動血運,灌溉全身之義。根據生理需要,腎氣對血的施泄作用表現在:一是協助心臟推動血運,參加濡養全身的循環;二是女子下注於胞中為月經,男子下注於精室,化為生殖之精。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腎氣盛而沖任通,血海健而能受血。在腎氣的潛納下,血液源源而來致血海盈滿。隨著腎氣封藏和施泄功能的逐漸穩定,在女子則月事以時下,在男子則表現為生理性的遺精。 2 臟氣虛實對血運雙向作用失調的病理變化 臟氣虛實對血運雙向作用失調的病理表現是複雜多樣的。一般而言,臟氣虛則固攝與推動作用不足,故虛證出血與瘀血每相兼見。其中若以固攝不足為主則表現為出血,若以推動不足為主則表現為瘀血。邪氣盛導致臟氣實常表現為氣機郁滯與氣鬱化火兩種狀態,從而使推動與固攝作用太過,故實證出血與瘀血亦每相兼見。其中若以固攝太過為主則表現為瘀血,若以推動太過為主則表現為出血。 2.1 心氣 2.1.1 心氣虛則推動與壅遏作用不足 心氣虛弱,鼓動力乏,推動不足則可致血脈瘀阻。如《靈樞·經脈》說「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故心氣虛患者,常因血運無力、血行遲滯而產生「心脈瘀阻證」,症如胸悶心痛、心悸、口唇淡紫、面色黧黑、神疲乏力、自汗、舌暗紅或有紫斑,脈細澀等。 心氣虛弱,脈氣亦微,壅遏不足則血脈弛張,血液離經而外溢。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心脈微緩……時唾血,微澀為血溢。」心脈微緩,微澀即指心氣虛弱,脈氣不足,脈象微弱或澀滯的表現。故臨床上心氣虛患者亦有因壅遏不足,血失所攝而外溢的心虛失血證,症如咳吐粉紅色泡沫樣血,左寸脈微弱,心悸怔忡,面色夭白等。 2.1.2 心氣實則推動與壅遏作用太過 邪氣盛,心氣實,氣鬱化火,心火內熾,推動太過,迫血妄行則見出血。如《素問·痿論》說「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臨床多表現在舌衄、汗血、尿血等出血的同時伴有心悸、面赤、煩躁、舌尖紅、左寸脈洪大等症。 心氣鬱結,脈氣不暢,血運受阻,瘀血內停可表現為壅遏作用太過的病理狀態。如《素問·?FDB1?證》說「淫氣憂思,?FDB1?聚在心」,「心?FDB1?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此即指邪氣擾心,心氣?FDB1?阻,血脈不通而發為心悸怔忡以及胸悶胸痛、脈弦澀等症者。《醫林改錯》中所說的「胸中血府血瘀之證」[11],如忽然胸痛、胸悶異常、心悸、失眠、夜睡夢多等,其病機均與此有關。 2.2 肝氣 2.2.1 肝氣虛則疏泄和藏納作用不足 肝氣虛弱,疏泄不足可以使血運不暢,血脈瘀阻。肝開竅於目,淫氣於筋,目視精明,筋的剛柔均賴肝氣的疏泄運血作用,若肝氣虛,疏泄不足,瘀阻於筋則為?FDB1?痛,瘀阻於目系則目不明,瘀阻肝經則為脅痛?FDA6?積。 肝氣虛弱,藏納不足則可致血失所歸而離經外溢。如肝硬化或食道靜脈曲張病人常可見齒衄、鼻衄,甚則吐血並伴右脅隱痛,形瘦乏力,面色灰滯,左關脈弦細等症。 2.2.2 肝氣實則疏泄和藏納作用太過 邪氣盛、肝氣實,氣鬱化火,疏泄太過,火氣上逆,迫血妄行則可見嘔血,左鼻衄血,甚則中風(腦溢血)等,並伴有胸滿脅痛,煩躁易怒,頭痛目赤,舌邊紅,脈弦數等症。如《素問·舉痛論》說「怒則氣逆,甚則嘔血。」清·曹伯仁指出「暴怒傷肝,以致胞中之血不充於肌腠皮毛,反隨沖氣而上涌於胃腔,吐此血者,其吐必多。雖多而不死,蓋以有餘之血也。[12]」這些均由於肝氣疏泄太過,迫使胃中之血上逆所致。若血上逆於腦,腦部血管破裂,則可致「薄厥」。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張錫純分析道「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致腦中充血……若其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溢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猶能望其復甦乎。[13]」 肝氣鬱結,氣滯血阻,瘀血內停則表現為藏血太過的病理狀態。症如胸悶,脅肋脹痛或刺痛,脅下腫塊,按之痛增,舌紫暗或邊有瘀斑,舌下青筋怒張,脈弦遲而澀等。現代醫學認為,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纖溶蛋白原是機體凝血和抗凝血的主要物質,均由肝臟產生,若肝功能障礙,不能清除血清中過多的凝血因子則會促進DIC或血栓的形成[14]。 2.3 脾氣 2.3.1 脾氣虛則升發和裹攝作用不足 脾氣虛弱,清氣不升,升發不足則可致血瘀,且以中、下部為多。如久病氣虛或體質素弱兼以長期站立負重者,每致下肢血行不暢,血脈瘀滯而見下肢青筋凸起。若脾虛升發不足,血瘀脾臟可致脾臟腫大;血瘀大腹可致腹脹大,色蒼黃,腹筋起。 脾氣虛弱,營衛化生乏源,裹攝無力則血失所統可見出血。如《素問·示從容論》說「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傍絕,五臟漏泄,不衄則嘔」。脾虛不固,則臟腑經脈之氣均不足,不能固攝血液則血漏泄於外。亦如《千金要方》所說「陰陽不相為守,營氣虛敗,血亦錯行」。「營氣為衛氣所迫,不能內守而脫於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陰之竅」[15]。由此可見,脾氣虛,營衛弱,裹攝作用不足,不僅是脾虛失血的重要病機,在它臟氣虛失血中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2.3.2 脾氣實則升發與裹攝作用太過 邪氣盛,脾氣實,氣鬱化火,升發太過,血隨氣逆可致出血。如《血證論·唾血》指出,唾血有因「脾經火重」者,其證「唇口乾燥,大便秘結,脈滑實」。《辨舌指南·辨舌證治》說「舌衄多由心脾熱甚,逼血妄行」。 脾氣鬱結,氣滯血瘀則可表現為裹攝太過的病理狀態。蓋「裹血既是生理過程,也可因裹血過多而成為病理因素。如若裹血過多,裹而不行則可能成為老血。[16]」若老血積於脾臟則成為「痞氣」。如《難經·五十六難》雲「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此與現代醫學所說的脾功能亢進,脾臟瘀血腫大相似。 2.4 肺氣 2.4.1 肺氣虛則宣布和朝百脈作用不足 肺氣虛弱,宗氣化生不足,助心行血功能減退,血液不能宣布則停積為瘀。如《靈樞·刺節真邪》說「宗氣不不,脈中之血,凝而留止。」症如咳喘無力,聲低氣怯,胸悶隱痛或刺痛,面青唇烏,舌質紫暗,右寸脈細澀等。這在肺氣腫、肺結核、肺心病等疾病中即可見到。實驗表明,肺虛患者如果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時,全血粘度增加,血行阻力增大[17],這就佐證了肺虛失於宣布而瘀血內阻的病機。 肺氣虛弱,宗氣化生不足,朝百脈作用減退,血液不能匯聚於肺則會離經外溢。張錫純對此證病機闡發道「大氣即陷,諸經之氣無所統攝而或上或下錯亂妄行」[13],故可見尿血、便血、血崩、吐血、衄血等。其創製的升陷湯即可治療此證,其運用指證為: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脈象沉細微弱,關前尤甚。臨床上,肺虛失血多與脾氣虛並見。 2.4.2 肺氣實則宣布和朝百脈作用太過 邪氣盛,肺氣實,氣鬱化火,宣布太過,氣火上逆,迫血妄行可致出血。如《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肺脈……微滑為上下出血」。肺脈滑指肺氣實,脈氣盛,脈象圓滑有力,尤以寸脈為著的表現,上下出血如咳血,右鼻衄血,便血等,其證多伴胸悶、咳逆、口渴、舌紅等症。 肺氣?FDB2?郁,氣滯血瘀則可表現為朝百脈作用有餘的病理狀態。若瘀血在肺則可見肺內血流郁滯難行,肺內血容量增加,即現代醫學所說的「肺鬱血」。《素問·大奇論》稱之為「肺滿」。症如胸悶氣窒,面青唇烏,咳逆倚息不得卧,舌暗紫,右寸脈大等。 2.5 腎氣 2.5.1 腎氣虛則施泄與封藏作用不足 腎氣虛弱,施泄不足可致血液停滯,瘀血內阻。如《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腎病者……虛則胸中痛」。這常為腎虛不能助心推動血運,導致血瘀於心的病變。若腎虛施泄不足,沖任之血不能下注胞宮,可致閉經,腹隱痛,腰酸痛等症。 腎氣虛弱,封藏不足,則沖氣上逆,血失靜謐而泛溢於上,可見吐血、咳血、鼻衄等。如唐容川說「沖為血海,氣逆血升比血證之一大關鍵。[5]」腎虛封藏不足,沖氣上逆,又有偏陰虛陽虛的不同。若「真陰即虧則火自偏勝……燔灼蒸炎,迫血上行,越出諸竅而為咳、唾、吐、衄等候。[18]」此「皆陰虛血不藏之故。[5]」若「陰盛格陽則火不歸原而泛溢於上,是皆動血之因也。[10]」故由腎陽虛而吐衄血者,多為「下寒上熱,陰盛於下,逼陽於上之假證。[19]」若腎虛封藏不足,沖任不固,則可致崩漏、月經過多等症。 2.5.2 腎氣實則施泄和封藏作用太過 腎氣實對血運的影響,前人由於受「腎無實證」的影響,而論述較少,但臨床上還是客觀存在的。 邪氣盛,腎氣實,氣鬱化火,施泄太過,迫血妄行,可致尿血、崩漏、血精等,證每兼腰痛,小腹脹滿,大便乾結,口乾不欲飲,苔根黃,尺脈滑實等。 腎氣鬱結,氣滯血瘀則可表現為封藏太過的病理狀態。如《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腎尿搏堅而長,其色黃而赤者,當病折腰。」高士宗釋曰「腎脈搏堅而長,則邪實於腎」[20],腎氣實則尺脈多搏堅而長,腰痛如折,這在急性腰扭傷常可見到。若腎氣鬱滯,封藏有餘,沖任血瘀則可致閉經、腹脹痛、腰痛等症。 3 臟氣對血運雙向作用在血證辨治中的意義 3.1 臟氣虛實、雙向作用太過不足是血證辨證綱要 如前所述,血證是由臟氣虛實、雙向作用失調所致。歸納起來,出血證是由臟氣虛,固攝不足或邪氣盛、臟氣實,行血太過所致;瘀血證是由臟氣虛,行血不足或邪氣盛,臟氣實、固攝太過所生,而出血與瘀血並見則與臟氣虛實、雙向作用均太過或不足有關。因此,血證的辨證就當以臟氣虛實、雙向作用太過不足為綱。亦如《景岳全書》所歸納的「血證之由,惟火惟氣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無火,察其氣者,但察其氣虛氣實」,這「火」即氣有餘的病理狀態。但景岳所言,強調了氣虛氣實的一面,對氣的雙向作用方面闡述不多。這是需要注意的,此外對臟氣實還應分辨氣滯,氣鬱化火以及邪氣的性質三方面。 3.2 調整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是血證的治療原則 血證的治療,前人十分重視治氣調氣,並有「見血休治血」之誡。這從理論上來說,實乃以理氣、益氣以及祛除病因達到調氣的藥物為主,通過改變髒氣虛實狀態,調整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從而達到活血祛瘀和止血的目的,這無疑是符合中醫整體觀的。 3.2.1 益氣活血與益氣止血 益氣補虛葯如人蔘、黃芪、白朮、山藥等能補益五臟之氣,尤善補心、肺、脾之氣,故既可用於臟氣虛,行血不足的血瘀證;也可用於臟氣虛,攝血不足的失血證;更宜於臟氣虛、行血與攝血均不足的瘀血與失血證。如補陽還五湯重用黃芪大補元氣以活血祛瘀;張錫純固沖湯重用黃芪、白朮益氣固沖以止血攝血。中醫認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亟固」。故對暴出血量多勢急者,尤重視益氣固脫。研究表明「氣隨血脫,氣不能攝血的病理實質是微循環瘀滯導致的消耗性凝血障礙」[21],而以人蔘為主的方劑如參附湯、生脈散等,除具有益氣止血作用外,還具有「擴張血管及強心作用,具有血管活性藥物所沒有的優點,能益氣回陽,推動血液循環。[22]」顯然人蔘的益氣止血與活血作用在此表現得就很突出。由此可見,通過益氣補虛可以調整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從而達到活血祛瘀與止血的目的。 根據肝虛失藏的病機,繆仲醇提出了「宜補肝不宜伐肝」的治則,蓋「養肝則肝氣平而血有所歸,伐之則肝虛不能藏血,血愈不止。[23]」在治療上,張錫純尤崇山萸肉。他認為山萸肉味酸性溫,得木氣最厚,大能收斂元氣,故「善治內部血管破裂或肺絡破裂以致吐血衄血,久不愈者。[13]」但同時他又指出「其性不但補肝,兼能通利氣血。[13]」故「凡肝氣虛,不能條暢而作疼者,服之皆可奏效也。[13]」這說明對肝氣虛雙向作用不足導致的出血和瘀血,均可運用補肝法治之,通過補肝可以使肝氣的疏泄和藏納作用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止血和活血的目的。 張錫純說「腎氣丸為補腎之葯,實兼為開瘀血之葯。[13]」這強調了補腎益氣能助血運的作用,故臨床上有用腎氣丸為主治療冠心病者,即取其補腎活血之功。但腎氣丸亦能治療腎陽虛封藏不足的出血症。由此可見,通過補益腎氣,可以加強腎氣對血運的施泄和封藏作用,從而達到活血與止血的目的。 3.2.2 理氣活血與理氣止血 理氣葯如香附、柴胡、木香、烏葯、枳殼等,既適用於臟氣鬱滯。瘀血內阻,也適用於臟氣實,氣機郁滯,行血偏亢的出血症和臟氣鬱滯,攝血與行血均太過的瘀血和出血症。如《易簡方》治諸般出血用順元湯(香附子、甘草)。許叔微治下血用一味香附醋炒為末,傅山治鬱結血崩用平肝開郁止血湯等,即取其理氣止血作用。治瘀血諸證,在仲景旋覆花湯和葉天士「辛潤通絡法」基礎上,吳鞠通立「宣通肝絡法」,每喜用蘇子、香附、青皮、降香等疏肝暢氣之品,這就彌補了歷代治瘀血用破血逐瘀之不足,更為治療脈絡瘀滯證(尤其是瘕)提供了寶貴經驗。就治瘀血諸方而言,《血證論》有九香丸(香附、薑黃、甘草),《成方切用》有通瘀煎,其中配香附、木香、烏葯、青皮,《醫林改錯》的膈下逐瘀湯配烏葯、香附、枳殼,血府逐瘀湯配枳殼、柴胡。此即取其理氣而加強活血作用。由此可見,通過理氣而達到止血和活血祛瘀目的,可以說是調整了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的結果。但臨床上,單純運用理氣葯治療出血和瘀血的較少,且大多配有止血藥、活血葯以及其他祛邪葯,但突出理氣葯在血證治療中的作用,對血證的治療仍具有現實意義。 此外還有清熱瀉火法。有人認為「火熱病邪對氣血津液的影響,不但有升騰擾動的一面,還有阻遏氣機,使津血運行滯澀的一面,且兩者在病變過程中往往共存,互為因果。[24]」這是指邪熱盛,臟氣實,氣鬱化火,迫血妄行則出血;火熱內壅則血瘀,從而使行血與攝血作用均可呈現太過所致的病變。故由火熱引起的血證,當注重瀉火清熱。諸如黃連、黃芩、山梔、大黃等葯,既可用於火熱盛,臟氣實,行血太過的出血證,方如瀉心湯、黃連解毒湯,也可用於火熱內壅,臟氣實,攝血太過的瘀血互結證。方如《醫學入門》瀉腎湯(磁石、大黃、黃芩、芒硝、玄參、生地、石菖蒲、茯苓、細辛、甘草),《證治準繩》清上瘀血湯(黃芩、大黃、山梔、連翹、羌活、獨活、桔梗、蘇木、川芎、枳殼、當歸、桃仁、赤芍、生地、甘草)。《醫旨緒餘·咳血》指出:「咳血雖是火郁肺中,治宜清肺降火,開郁消痰,咳止而血亦止,不可純用血葯,使氣滯痰壅而郁不開。」以上所說的清熱瀉火,其實瀉火亦可稱之為清氣,以氣有餘便是火。特別是在溫病血證中,有人就明確提出用清氣泄熱法,如清營湯配黃連、銀花、竹葉、連翹;清溫敗毒飲配石膏、知母、黃連、黃芩、梔子等。其意雖在「透熱轉氣」,但實際上仍是通過清解臟腑氣分熱邪,以達到行血或止血的效果。綜上所述的益氣止血、活血,理氣止血,活血以及清熱瀉火的止血、活血,雖未分別從五臟之氣加以論述,但對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從中可見一斑,若更聯繫五臟之氣失調而引起的血證,設想分別加入五髒的引經藥物,或能起到相應的治療效果。 4 結語 血證的治療,中醫很重視治氣調氣原則,但為什麼要治氣調氣,其能治療血證的理論是什麼,這就是本文所要加以探討的目的。但強調血證治氣調氣,並非否定了其他治法,如血證治血即直接運用血分藥行血或止血,這同樣也是血證的基本治法,但其止血與活血的機理與本文所述不同,故臨床上治氣調氣與活血每相結合,以加強止血和活血的作用。重視臟氣調整,可能是一種更有效的治法,或可避免止血留瘀,活血動血之弊。 需要指出的是,五臟之氣對血運雖有直接行血與攝血的作用,亦有通過臟腑之間關係而間接作用於血運的作用,但其中有主次之分。如心、肝、脾、肺多表現在直接作用方面,腎臟多表現在間接作用方面。就臟氣的雙向作用作用而言,每一臟氣亦有側重。如心肺之氣以推動、宣布為主,肝脾之氣以藏納、裹攝為主。本文雖對每一臟氣的雙向作用都作了闡述,其中難免有牽強之處,但本文的目的在於,通過探討每一臟氣對血運的雙向作用,為血證的臨床辨證論治機理提出一點新的認識,對血證的辨治,在常法無效的情況下,就當注意及此,使辨證論治的思維不囿於常規大法中。 總之,血證的病機是複雜的,本文只是在前人臨床實踐的基礎上,試作初步的研討,亦並不能概括血證中的全部機理,即對臟氣對血運雙向作用的認識亦需在今後的臨床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逐步臻於完善。 作者簡介:孫益平,男,42歲,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工作,主要從事腦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研究。主持研究省級課題「通腦靈合劑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及實驗研究」,並於1997年12月通過鑒定獲三等獎,發表醫學論文30餘篇,著有《光量子血療與中醫臨床》一書。
推薦閱讀:
※【鸚哥魚的風水作用】飼養鸚哥魚也有風水學問
※石獅的擺放及風水作用
※五帝錢的作用
※黃智勇八字命理學—第四期??命運歲之間的作用關係
※風水用品大象如何擺放才起招財作用
TAG: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