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文化遇上互聯網金融:莫讓眾籌變「眾愁」

搭乘著互聯網的快車,文化眾籌正站在互聯網金融的風口上,其巨大的發展空間卻也面臨著風險的考量,規範發展已是迫在眉睫。「互聯網+」的席捲,讓文化產業也難以「獨善其身」。當前,文化眾籌風起雲湧,隨著互聯網巨頭的強勢介入讓文化眾籌市場也變得更加火熱。BAT的搶灘登陸引領了整個市場風向標的轉變,市場各方開始將關注的目光轉移到了文化眾籌上。但文化眾籌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文化眾籌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範,有些甚至成為了一種營銷手段脫離了眾籌的本質,也加大了金融創新的風險。那麼,文化眾籌究竟應該如何回歸眾籌本質?又應該如何規範發展?藉助眾籌轉型互聯網巨頭的強勢介入正在讓文化眾籌市場逐漸升溫,BAT的搶灘登陸不僅引領了整個市場風向標的轉變,傳統文化公司陸續試水文化眾籌領域,也讓市場各方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更加投身到文化眾籌上。目前,京東、百度和阿里等都推出了文娛項目的眾籌產品。比如,京東金融眾籌業務「湊份子」推出包括《小時代3:刺金時代》在內的多個項目。百度的「百發有戲」也推出了《黃金時代》、《致我們突如其來的愛情》等影視眾籌產品。不僅如此,傳統金融機構和文化公司也都紛紛介入到文化眾籌領域。在資深IT撰稿人、專欄作家孟永輝看來,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傳統影視公司都在通過不同的方式試水文化眾籌,並期望通過文化眾籌打開一扇窗,從而開啟公司發展的新篇章。「傳統文化公司陸續試水文化眾籌領域成為傳統文化公司轉型的一個強烈信號。」由於投資門檻不高,投資者的投資熱度不斷高漲。但有業內人士提醒,文娛項目投資風險大,投資者要有較高的風險承受能力。近日,快鹿集團旗下金鹿財行擠兌事件就引發了市場的關注。一直以來,快鹿集團逐步涉足互聯網金融和影視投資,創立了號稱「互聯網+電影+金融」模式,用眾籌的模式投資電影。在資深電影投資人高軍看來,這場文化眾籌的資本遊戲「玩砸了」。在《葉問3》票房造假問題爆出後,涉及快鹿投資集團的幾家上市公司股價均有明顯下跌。實際上,去年以來,電影界與金融界的成功牽手就在不斷上演。2015年9月,電影《港囧》上映之前,徐崢持股的香港上市公司21控股以1.5億元的價格向《港囧》的投資方徐崢工作室購買了《港囧》47.5%的票房收益權。這樣的操作,不僅讓徐崢在電影上映前就兌現了收益,也從21控股不斷上漲的股價中又賺了一筆。獲得30億票房成績的電影《美人魚》在資本市場也「玩」的風生水起,和和影業在電影上映前就設計了一款基金產品,光線傳媒、龍騰藝都等發行方進行認購,為《美人魚》開出了18億元的票房保底金額,隨後《美人魚》票房屢破記錄,讓保底發行的各方也賺得盆滿缽滿。儘管一批電影通過文化眾籌獲得了成功,但是,這並不能表明我國的文化眾籌已經成熟。來自盈燦諮詢的數據統計顯示,目前國內共有九家平台涉及影視類眾籌。從平台項目發布數量來看,近半數平台影視發布項目為個位數,項目數較少,影視類眾籌平台項目成功率僅為64%。對於影視劇缺少較為全面的把控,並對後續的運作缺少嚴格的把控成為文化眾籌受到眾多質疑的主要原因。對此,有分析認為,一些電影眾籌更多的是一種營銷的手段,而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眾籌,這些眾籌項目缺乏保障也潛藏著很大的風險,因此眾籌仍需要規範,這樣才能更健康的發展,也會被更多的人接受。規範發展迫在眉睫有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眾籌平台數將超1000家,全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投資人數逾1000萬人。眾籌平台的發展勢如破竹,如此龐大的規模下,眾籌應如何更加規範的發展?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眾籌逐漸成為一種「新場景的解決方案」,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傳遞了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和主張。「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國內眾籌行業已逐漸探索出了一條適合中國本土環境發展的道路。在創業創新方面,眾籌模式很好的借勢政策東風,展現出了跨行業融合的巨大潛力,為產業轉型升級,行業的觸網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機遇。」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著名互聯網金融專家黃震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眾籌簡單說就是集資。以前涉及到非法集資的紅線要繼續遵守。」在黃震看來,眾籌的過程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第一是項目信息披露方面目前並沒有規範的做法和統一的說法;第二是眾籌作為一種投資模式投資者的收益權怎樣得到保障;第三眾籌平台怎樣篩選項目和投資人並進行適當性的匹配這點目前也缺乏成熟的的規範。「更大的問題是目前國家沒有統一的法律法規。」黃震坦言,所以很多眾籌容易踩紅線,甚至突破底線變成非法集資。應該說,目前規範的眾籌也不少,但是有很多在踩紅線或者被爆出已經成為非法集資。「眾籌今年會爆出很多維權案件。」實際上,搭乘著互聯網的快車,文化眾籌正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其巨大的發展空間卻也面臨著風險的考量,規範發展已是迫在眉睫。郭田勇指出,眾籌行業還需要經歷一個行業規範化發展的過程。「這個行業的發展涉及政策的監管、平台的創新、項目發起者的參與熱情、眾籌支持者的風險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對此,黃震表示,首先,文化眾籌項目得有創意,要能保障項目實施以後產生效應,現在很多項目眾籌以後沒有市場,這就我們在文化產品項目的准入、審查等方面制定出一套評估的標準,在眾籌之前應該有一套的流程和標準。第二,對投資人來說應該有一套合格投資人的審查以及對他們的教育。現在我國投資人的心態普遍偏短期,追求高利息,甚至有些會出現非理性的狀況。對投資者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工作,應該有相應的制度安排。第三,對平台交易結構的設計和相應的制度安排,比如平台的投資合同、眾籌合同、文本等如何得到規範,投資者權益如何得到保障。目前很多平台在這些方面做的都很不規範,特別是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適當性匹配等方面既要有技術的保障也要有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投資者也需要理性對待眾籌所存在的風險。根據美國眾籌「鼻祖」Kickstarte剛剛發布了2015年的遊戲行業眾籌數據:整體成功率僅為30.3%;一家在歐美極具影響力的眾籌平台Indiegogo的成功率僅有9%左右。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眾籌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國外市場,投資成功率依然有限,儘管國內現階段眾籌回報率較高,但依然要冷靜對待。
推薦閱讀:

迅雷創始人程浩:互聯網下半場的三大關鍵詞
初入產品之門(二)產品經理應該具備的那些能力
用運營思維做產品
B站、愛奇藝赴美上市,開啟史無前例IPO大年
線上抓娃娃會是曇花一現的風口?

TAG:互聯網 | 金融 | 文化 | 互聯網金融 | 眾籌 | 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