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湘江到赤水毛澤東的「軍事大智慧」

血戰湘江,危如累卵

在湘粵邊界地區,有兩條南北流向的大江,一條是瀟水,一條是湘江。1934年初冬,蔣介石企圖利用瀟水和湘江這兩道天然屏障,將紅軍全殲。與湘江平行,有一條桂黃公路。為了阻止紅軍西進,敵人在湘江與桂黃公路之間連綿不斷的丘陵上趕修了140多座碉堡,有20多個師的敵軍布防在全州、界首、灌陽之間的「鐵三角」地區,構成了第四道封鎖線中最嚴密的部分。

1934年11月20日,白崇禧見紅軍的一支部分佔領了湘南的江華,又向廣西恭城奔來。白崇禧同粵軍和湘軍一樣,不願同紅軍硬打而消耗實力,以防紅軍進入本省或被蔣介石吞掉,就借口兵力不夠及防止紅軍南進廣西,在11月21日忽然從興安、全州、灌陽撤兵,使湘桂軍閥聯合防守的湘江防線出現了一個缺口。何鍵為求自保,也不儘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這65公里防線無兵防守達七天之久。

紅軍向西長驅直進,於22日攻克道縣,其前鋒已達到湘桂邊境的永安關時,從全州至興安60公里的湘江,已無兵防守。湘江防線已完全向紅軍敞開。

搬運輜重錯過良機

11月25日,中央軍委才下達搶渡湘江的命令,當天紅軍先頭部隊就在全州以南跨過了湘江。一軍團和三軍團的部隊26日也都過了江。紅一軍團先頭部隊於27日趕到界首,未經戰鬥就佔領了這一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30公里的湘江兩岸。在他們之後,九軍團、八軍團先後地江,中央縱隊跟隨在他們中間行動。

如果不是因為那個笨重的、不適當的輜重隊伍拖在後面長達幾十公里,紅軍幾乎肯定可以越過湘江,通過蔣介石的最後一道封鎖線。最高三人團是想將中央蘇區整個地搬到湘西去,臨突圍前,雇了幾千名挑夫,綁了三千多副擔子,凡是能夠搬走的值線的東西都裝在騾子和驢子的背上帶走,組成了龐大的運輸隊。對於臨時中央的這種行進陣式,毛澤東戲稱為「叫花子搬家」,劉伯承譏笑是「抬轎子行軍」。彭得懷更乾脆,說這是「抬棺材送死」。

慘烈的戰鬥

11月23日,湘軍劉建緒得知湘江無兵防守,立即報告何鍵。何鍵極為惱火,即令劉建緒部四個師立即南下全州,令各路追擊部隊加緊追擊,企圖拖住紅軍,以便劉建緒部趕到全州,搶佔湘江沿線渡口,實現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東岸的計劃。

紅軍於11月25日夜間11點半,才知道全州、興安一帶並無大股敵軍,也獲悉何鍵的三個帥正全力南下挺進。但紅軍指揮機關並沒有立即相應改變部署,仍按原來為打破敵人在湘江堵截而制定的四路進軍的計劃執行。直到27日夜,紅軍才改變了作戰部署,形成紅軍主力從永安關、雷口關進入廣西,以林彪、聶榮臻的一軍團為右翼,彭德懷、楊尚昆的三軍團為左翼,向湘江挺進,並迅速搶佔了湘江渡口。但,湘軍已搶在紅軍之前到達了全州。紅軍一軍團的一、二師在全州南邊的腳山鋪阻擊湘軍南下,三軍團的四師搶佔了界首以南的光華鋪,向南警戒興安的桂軍。儘管紅軍已經搶佔湘江部分渡口,而且先頭部隊已經渡過湘江;但是,從總的情況看,敵人已經形成南北兩方一頭一尾夾擊我軍的態勢。形勢十分險惡。

蔣介石從何鍵「追剿總部」的報告中得知湘江無兵防守情報後,對桂系的做法大為震怒。11月28日,坐鎮在桂林的白崇禧命令從恭城返回灌陽的15軍,全力向紅軍的後續部隊發起攻擊。這樣,桂軍既不會冒紅軍回頭打擊的風險,又可以向蔣介石交差。11月29日,湘軍和桂軍蜂擁而來,向正在渡江的紅軍發起了進攻。兩岸的紅軍戰士,為掩護中共中央安全過江,與優勢的敵軍展開了殊死決戰。紅軍的陣地上,炮彈和重磅炸彈的爆炸聲不絕於耳。裝備單一的紅軍要用血肉之軀抵擋敵人飛機和重炮,戰鬥的殘酷可想而知。但「保衛中央縱隊安全渡江」的口號仍響徹在陣地上空。

12月1日,戰鬥達到了白熱化程度,敵人對紅軍發起了全線進攻,企圖奪回渡口,殲紅軍於半渡中。這是生死存亡的一戰。紅軍將士硬是用刺手榴彈打垮了敵軍整連、整營的一次次進攻,湘江兩岸灑下了無數紅軍將士的鮮血,渡口始終牢牢地掌握在紅軍手中。至當日17時,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拚死渡過了湘江。

1934年12月2日這一天,在新圩文市之間的陳樹湘34師陣地淹沒在敵人的炮火中,山崩地裂的搏鬥持續了幾十個小時。整個紅軍主力全都過了湘江,他的34師被卡在湘江東岸,所有聯絡都已被切斷,周圍幾個起伏的山地成了淹沒在血海中的孤島。他接到的最後指令是「全力突圍,於鳳凰嘴一帶渡江、追趕前行部隊,如果不能渡江,就依據興安以南山地發展游擊戰爭!」入夜,陳樹湘率剩餘的兵力突圍,在渡一條小河時受阻,在一陣炮火之後,他的腹部負了重傷,腸子流出來了。警衛員為他包紮,他要求警衛員給他一槍,解決痛苦,警衛員流著淚不忍下手。凌晨,敵人發動了最後一次進攻,他們被俘虜了。敵人用擔架抬著陳樹湘,想回城獻功。陳樹湘在擔架上想死去,沒能找到別的辦法。眼看天快亮了,他就悄悄解開衣服,用手伸進傷口,把自己的腸子扯了出來,用盡平生氣力把腸子扯斷……。

「左」傾教條主義破產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與優勢之敵苦戰,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同出發時的8.6萬銳減到3萬人。在告別腳山鋪戰場時,林彪、聶榮臻、左權、朱德等一軍團首長親自為死亡官兵安葬。

湘江一戰,是紅軍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慘敗。血的事實,宣告了「左」傾教條主義軍事路線的徹底破產,使廣大紅軍指戰員對王明路線的懷疑、不滿以及積極要求改變領導的情緒,達到了頂點。湘江戰鬥之後,李德對軍隊的絕對控制削弱了,周恩來更多地接管了工作。

四渡赤水擺脫危局

1935年春,遵義會議後取得軍事領導權的毛東指揮中央紅軍在貴州赤水河之間,巧妙地在國民黨重兵中迂迴穿插,忽南忽北,聲東擊西,在反覆調動和疲憊國民黨大軍的過程中,成功擺脫了敵人重兵圍追堵截的危局,乘隙實現了北上和紅四方面軍會師的戰備目標。

一渡赤水

鑒於貴州貧瘠、落後,並且多山、多河、戰備周旋不便的情形,遵義會議決定改變黎平會議確定的以黔北為中心創造蘇區根據地的決定,決定渡過長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蘇區根據地。據此,中革軍委在宜賓與瀘州之間北渡長江入川。中央紅軍從1935年1月9日開始,向川黔交界的赤水、土城地區集中。

1月27日,中央紅軍推進到赤水河以東地區,並攻佔土城、二元場、習水等地。但川軍已先於紅軍佔領赤水城,並置重兵在土城以東堵擊紅軍。為打開北渡通道,中革軍委以紅1、紅9軍團阻擊由赤水、習水南進的川軍,以紅3、5軍團為主力圍殲土地區的川軍。28日,紅3、5軍團向土城、青杠坡地區的川軍發起猛攻。但由於敵情有誤(不是偵察的4個團6000千人,而是9個團1萬多人)、對川軍戰鬥力了解不夠,紅軍經過激戰,雖然予敵重創,但未能取得預想戰果,並遭到川軍瘋狂反撲。由於戰鬥形成對峙狀態,各路國民黨軍奔集前來,再戰將使紅軍的處境變得十分危險。於是,毛澤東建議迅速撤出戰鬥,渡赤水河西進。紅軍隨即從元厚場、土城南北地區分路西渡赤水河。此為一渡赤水,擺脫了嚴峻的敵情。

二渡赤水。

中央紅軍西渡赤水河後,向古藺、敘永地區前進,計劃經古藺南部尋機從宜賓以上的金沙江搶渡。川敵立即以8個旅追截,以4個旅沿長江兩岸布防;薛岳兵團、黔敵和滇敵分路向川南追來。

鑒於敵人已經加強長江沿岸防禦,並以優勢兵力分路進逼的情勢,2月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決定放棄渡江北上四川的計劃。並命令各軍團迅速脫離追敵,改向川滇邊的扎西(今威信)地區集中。

這時,蔣介石重新調整部署,將湘軍改為第一路軍,在湘西「圍剿」紅2、6軍團;將薛岳兵團和滇黔兩省敵軍組成第二路軍,以國民黨雲南省主席龍云為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與川軍潘文華一起,圍殲中央紅軍於「敘藺以南,赤水河西,仁懷、畢節以北地區」。

針對國民黨軍大量被吸引到川滇邊區的形勢,2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轉兵東進,再向敵人防守力量薄弱的黔北進軍。2月11日,紅軍分三路由扎西秘密回師東進。18日到21日,分別由太平渡、二郎灘二渡赤水河。

紅軍的回師東進,乘虛直入,2月底3月初,經5日激戰,紅軍連下桐梓、婁山關、遵義,一直打到烏江邊,消滅吳奇偉縱隊2個師、黔軍王家烈部8個團,繳槍2000多支,俘敵3000多人。取得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並且是對「追截」的國民黨中央軍的大勝仗,獲得大量武器彈藥等物資補充,士氣受到很大鼓舞。

三渡赤水

紅軍東進,完全出乎蔣介石意料,他恍惚、焦慮,在日記中寫道:「匪向東竄乎」,其「向東回竄,頗可顧慮」,感到「局勢嚴重」,但又自慰說「遵義又陷,是圍剿良機」。3月2日,蔣介石飛赴重慶,部署對紅軍發動新的圍攻。他認為中央紅軍「似擬經湄、鳳東渡烏江,希與蕭賀合股」,因此:令周渾元縱隊和川軍郭勛祺3個旅會攻遵義;令湘軍何鍵部3個師「以主力守備烏江沿岸」,又令吳奇偉一部及黔軍一部「守備烏江上游」,以「殲滅該匪於烏江以西、巴黔大道地區為目的」。把中央紅軍東進湘西與紅2、6軍團會合作為主要決策點。

為了實現在黔北建立根據地的計劃,中革軍委決定打擊一直對紅軍緊追不捨的周渾元縱隊。為此,3月4日中革軍委特設前敵司令部,以朱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委。3月5日,朱德、毛澤東發布《前敵司令部關於消滅(周渾元部)肖、謝兩師的部署》。但由於周渾元縱隊堅守不出,紅軍為達到目的而被迫於3月15日發起魯班場攻堅戰,結果激戰一天,未能攻克。鑒於敵人蜂擁而來,中革軍委決定紅軍「全部渡過赤水河西岸尋求新的機動」。3月17日,中央紅軍三渡赤水,向西進入川南古藺、敘永地區。

四渡赤水

紅軍三渡赤水的目的,是要把國民黨各路軍隊再次調動到赤水河西岸,然後乘虛尋機東進。因此,中央紅軍在赤水河只停留了5天,在蔣介石調動國民黨軍隊蜂擁西來之際,3月20日下午,中革軍委下達四渡赤水河的行動部署:「我野戰軍決秘密、迅速、堅決出敵不備折而東向,限二十一日夜由二郎灘至林灘地段渡過赤水東岸,尋求機動。」21日夜,中央紅軍以突然行動閃電式四渡赤水,把正在趕築碉堡的國民黨重兵拋在赤水河西。26日,紅軍再次迫近遵義地區。

紅軍四渡赤水後,決定南渡烏江。為此,中革軍委令紅九軍團偽裝紅軍主力部隊,向西面打鼓新場一帶急進,吸引烏江地區的國民黨北上。在烏江沿岸設防的國民黨周渾元縱隊被迷惑,尾追紅9軍團而去。紅軍主力乘虛南進搶渡烏江。

轉危為安的大勝利

中央紅軍主力南渡烏江後,毛澤東計劃「調虎離山」,「把滇軍調出來」,然後乘虛進軍雲南。即以佯攻貴陽的聲勢,迫使蔣介石把駐防黔西、阻擋紅軍進入雲南的滇軍孫渡部東調貴陽,以便打開紅軍西進雲南的門戶。為此以中央紅軍一部兵力佯攻息烽,主力進至扎佐、狗場,前鋒逼近貴陽。

當滇軍和其他各路敵軍急速向貴陽以東開進時,紅軍出其不意地急轉向南,以每天120里的速度向敵人兵力空虛的雲南疾進,並以一部直逼昆明。國民黨雲南省主席龍雲在滇軍東調回防不及的情況下,急調各縣民團防守昆明。而紅軍在昆明附近虛晃一槍,乘虛迅速向西北方向前進,於5月初在皎平渡、洪門渡渡過谷深水急的金沙江,前往與四方面軍會師。

四渡赤水,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變被動為主動的決定性戰役。通過靈活變換作戰方向,迷惑和調動敵人,掌控戰場主動權,創造戰機,既跳出了幾十萬國民黨大軍的包圍圈,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川黔滇邊境的計劃,又實現了渡江北上的戰略意圖,因此是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中的決定性勝利。


推薦閱讀:

軍事笑話:二戰時期,主要負責搞笑的是義大利– 鐵血網
這是巧合還是挑釁?中國航母大演習中 美國航母恰巧路過 有戲嗎?
你覺得伊朗空軍舉行演習是出於什麼目的?
中國海軍為什麼要暫停亞丁灣護航?
打仗時,為什麼射殺跳傘運動員是犯法的?

TAG:軍事 | 智慧 | 湘江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