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頌歌 ——廣西壯、瑤、苗婦女服裝賞析
廣西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引世人注目,但其民族服飾多樣豐富之美還鮮為人知。
壯族是世居廣西的土著民族,人數眾多,居于山清水秀的河谷坡地,本質上是低地水稻犁耕民族。壯族婦女的服裝樣式根據稻作生產的需要,以無領短袖上衣、寬褲腳長褲為基調,在此基礎上裝飾胸襟、腰圍、衣褲邊欄。廣西隆林青衣壯和沙梨壯女裝,即體現了這些特徵。壯族以黑色為最高貴的顏色,在新年、婚嫁和喜宴等隆重場合,男女均以黑衣、黑裙為禮服。廣西那坡黑衣壯服飾以其簡潔、實用、精緻、端莊而頗具代表性。壯族刺繡喜用黑、紅、綠色調——那是土地、鮮花、清水的審美取向。壯繡的圖案,受大自然活潑美麗的生命所感染,多為花卉、蝴蝶、鳥獸魚蟲等自然形態的形象,色彩明艷響亮,令人愉悅。
苗族與瑤族曾是神奇浪漫的荊楚文化的共同創造者,因堅持不受控馭而選擇了在山間坡面從事粗放的「刀耕火種」作為本民族生產和生存方式,直至上世紀中葉以前,還在高山峻岭地帶過著半漂泊的生活。瑤族以季風氣候較顯著的靠海岸的林木茂密的山間地帶為中心分布,明清以後主要生活在廣西。苗族則以比較乾燥的雲貴高原為主要活動範圍,在廣西者多聚居於隆林、南丹、融水一帶。
瑤族的服裝樣式多達數十種,常服沒有過多的裝飾,製作簡易,針法平實。他們把最精緻的圖案,最亮麗的色彩,還有閃光的銀飾,都用來裝飾未婚的少女和新娘,如金秀茶山瑤女盛裝、田林盤瑤的女嫁衣等。瑤服在頭帕、對襟、圍腰和褲腿等部位都裝飾著精細而密集的圖案,與衣服其他部位的大片黑色形成疏與密、簡與繁對比強烈的節奏。瑤服的色彩大都限於紅黃藍白黑五色,以紅黑為主調,與直線構成的幾何圖紋相呼應,折射出瑤族堅毅沉鬱的民族性格和千百年高山密木熏陶所造就的神秘與幽深,如南丹白褲瑤的服飾。瑤族服飾各部分分別看來簡單,組合成套服,方顯得簡潔大方,不僅適于山地勞作與生活,也合乎現代審美趣味。
苗族有一百個支系就有一百種服裝,其圖案之豐富,用色之大膽,綉法之精與針法之多,其他民族罕能與之比肩。廣西南丹中堡苗,隆林花苗、紅頭苗、素苗的服飾,均屬西部苗族服飾體系,以挑花為最主要的裝飾形式,圖案多是從城廓母題和印痕母題變異的幾何紋樣,結構緊密,線條優美,色彩華麗。對於沒有文字的苗族來說,衣飾上的花紋圖案,不僅僅是裝飾,更是記述民族圖騰、歷史、神話和生活習俗的載體,是民族與支系識別的符號和精神寄託,是苗族的無字史書。
廣西壯族尤其是瑤族與苗族女子盛裝製作工藝難度大,姑娘們一般在嫻熟地掌握了織錦和刺繡的技藝後方動手製作,一針一線,無不傾注著她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盼,正因為有青春的激情在其上飛躍旋舞,才使這些本是實用的服飾,猶如百花綻放般的美麗。這套套盛裝,雖有著不同的音韻,不同的意境,但唱的都是生命的頌歌。
胡德志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廣西隆林豬場花苗女盛裝
花苗以其服飾的花團錦簇而得名。婦女頭挽彎月式髮髻而無其他裝飾。上衣通身飾花,挑花、織花、蠟染並用。衣背上寬、下窄,呈甲字形,前襟長至腳面,兩側自脅下開衩,穿時將兩襟交叉向後拉緊,掖在腰後。下裝為蠟染百褶長裙,外系一面又寬又長的黑底挑花圍腰,再束一條繡花寬腰帶,後擺過臀部,垂於裙外,頗像一面繡花後圍腰。
廣西田林盤瑤女嫁衣
盤瑤嫁衣也叫「合衣」,由頭帕、內外衣、圍腰、腰帶、褲子組成,必新娘本人縫製,因為它標誌著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新娘頭戴黑布繡花頭帕,身穿斜襟無扣交領藍黑布衣,領襟、袖口以華麗的瑤錦為飾,成串的紅絨球圍繞胸前與胸衣內閃光的方形銀牌形成色與質的對比。下穿藍色長褲,腰系花帶,束錦繡長圍裙。出門時手持彩色絲穗,指帶響鈴,走動時鈴聲陣陣。
廣西金秀茶山瑤女盛裝
茶山瑤盛裝與便裝的主要變化在於頭飾,盛裝頭戴三塊兩頭翹起形如牛角的銀板,細紗白布披於腦後,襯出碩大的水渦形耳環。上穿斜襟交領無扣黑布長袖衣,套腿套,腰束織錦帶,斜挎瑤錦袋,頸佩銀項圈,手戴銀手鐲,全身上下由紅、黑、白三色組成,莊重、華貴而響亮。
廣西龍勝和平紅瑤女裝(飾衣)
紅瑤未婚姑娘用一塊四角均有菱形圖案的黑帕包頭,身穿圓領對襟無扣短上衣,是用織布機挑織而成,穿時衣襟交叉,遠看顏色一片鮮紅,細看大方格內卻有鳳凰、勾頭鳥、螃蟹花、桐木花等幾何花鳥紋樣。下穿百褶花裙,長至膝,上段為黑布、中段為蠟染、下段紅綠綢布相間。腰束藍黑圍裙,再系內白外紅數條織花腰帶,纏黑布綁腿。整套服飾實用、簡潔、大方。
廣西金秀山子瑤女裝
長發挽髻,上罩圍箍,外包瑤錦頭帕,帕上綉著象徵太陽的八角星紋圖案,插銀釵。身穿黑布無扣右衽短衣,衣領、衣襟、衣袖飾以精緻的紅色瑤錦,腰系兩端帶長穗的錦帶。下穿黑布短褲,小腿上套鑲有紅色錦帶的黑色腿套,再用帶穗的紅色織花帶繫緊。整套裝扮,實用大方中不乏精細的美感,適于山上行走、勞動與遷徙。
廣西那坡黑衣壯女裝
壯族尚黑,以黑衣黑裙為禮服。黑衣壯婦挽發於腦後,然後將黑色長帕交叉重疊於頭頂。上衣立領右襟(此服在上衣外罩對襟背心),兩側開衩,兩角上收呈弧形,長僅至肚臍,接住裙頭,衣領、袖、襟均鑲彩色布邊。下穿寬腳長褲,外套黑色百褶裙,長至膝,穿時由前往後系,走路時將衣擺掖在腰帶里,腳穿繡花鞋。盛裝時髮髻上插滿成套銀飾,戴銀項圈、銀鏈、銀手鐲,頗具古風。此裝扮從上到下分為三層,故亦稱「三層樓」。
廣西隆林革步青衣(布衣)壯女裝
這個崇尚青色的壯族支系的婦女從童稚到老年都穿著同樣的服裝,那是用棉織的土布經數次藍靛染色及無數次捶打、上光的亮布製成的。上衣分為內衣和外衣,內衣立領,外衣的衣頸圓形無領,袖寬而短,內衣袖窄而長,形成兩層衣袖。內衣的領口、袖口飾以綠地藍線構成的幾何圖案,象徵江河、小船和重建家園。外衣的襟邊袖口則嵌以數道暗紋,襟邊還配有兩組銀花,如湛藍的夜空中星光閃爍。下裝為中式寬腳便褲,腳踏繡花布鞋。
廣西南丹壯族背帶
廣西南丹壯綉自古聞名,該背帶雖為新工藝,即運用機繡與新的織綉材料甚至新的表現手法,即光與色的明暗深淺變化,但仍保留了傳統壯綉最主要的特色一一在黑布地上以強烈的紅綠色彩表現出花鳥魚蟲活潑美麗的自然形態的形象。壯人喜歡黑、紅、綠的色調,因為那是土地、鮮花和清水的審美取向,這花團錦簇的背帶,傳達出對生活和生命的由衷喜悅。
(文圖來源於《藝術》雜誌2007年第十期)
推薦閱讀:
※廣西土話—桂林方言詞語(二)
※廣西「三月三」歌會
※在廣西靖西縣點的一處龍穴|
※「十二五」廣西農民增收問題探討
※廣西靈山縣太平鎮各村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