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評論]立憲與革命:俄國1917年的歷史根源
06-30
立憲與革命:俄國1917年的歷史根源 ——兼與秦暉教授 小資產階級民主派與保持農奴制傳統的地主「妥協了」八個月,而我們在幾星期內就把這些地主連同他們的一切傳統都從俄國的土地上徹底掃除了。……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一事業。至於哪一個國家的無產者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期間把這一事業進行到底,這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堅冰已經打破,航路已經開通,道路已經指明。 ——列寧 作者:張曉波 1917年俄國「大雪崩」 1917年2月23日(俄歷),彼得格勒由於運輸設備不足致使商店裡麵包脫銷,不滿的居民上街,很快便演變成自發性罷工。沙皇懷疑杜馬參與了騷亂的組織,於26日下令解散杜馬。杜馬抗命不尊。次日,局勢突變,鎮壓騷亂的首都衛戍部隊有幾個團嘩變,迅即引起全面的倒戈。杜馬要求沙皇退位,沙皇調兵譴將卻無人理睬,終於被迫在3月2日服輸,臨時政府於同日成立。歷經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在短短几天之內便在幾乎未經流血的情況下土崩瓦解。 這樣的崩潰速度實在令人眩暈,不僅出乎自由派中的左右兩派意外,社會革命黨人與社會民主黨人也深感到驚詫。 就在革命爆發之前的兩個月,布爾什維克中一貫以倡導革命論、作風強硬的領導人與貫徹者、畢業於「西波利亞流亡學校」的列寧(房龍語)在蘇黎世作的一個報告中說:「我們這些老頭子也許等不到未來的革命了」,其時列寧尚47歲。列寧是一貫的革命論派,出此語,其絕望可想而知。及至革命爆發之際,列寧尤藏匿在日內瓦一個鐘錶匠的家中,因為雪崩速度太快,竟無法迅速返回俄國控制局勢。布爾什維克黨內外的其他一些革命家也持這種懷疑態度。彼得格勒著名的布爾什紹克瓦•卡尤羅夫(蘇聯歷史學家很樂意引用他寫的回憶錄)就講過,在革命前夕,布爾什維克(同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一起)實在是「提心弔膽地」決定支持罷工運動的,因為「誰也沒有想到可能發生的革命會如此臨近」。 史學家尼•蘇漢諾夫對卡尤羅夫的看法表示同意,他說,「沒有一個政黨直接參加了革命的準備工作」。他還補無說,「幾乎誰也沒有把二月二十三日在彼得堡開始的那件事情看作是革命的開端。人們認為,這一天發生的運動同上星期的運動很少有什麼差別」。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姆斯提斯拉夫斯基也堅持認為,革命是突然爆發的。他說:「革命來臨時,我們這些黨內人士還象福音書中熟睡的無知少女一樣」。另一位社會革命黨人晉季諾夫斷言:「革命猶如晴天霹靂,不僅使政府驚慌失措,而且也使杜馬和各個社會團體措手不及。對我們革命者來說它也是一件十分出人意料而又令人高興的事情」。連布爾什維克歷史學家波克羅夫斯基也寫道,在革命前夕,布爾什維克也「遠未想到要武裝起義」。克倫斯基則回憶當各社會主義政黨的代表於二月二十六日晚在他的官邸聚會時,布爾什維克派尤烈涅夫曾斬釘截鐵地說「沒有也不會有任何革命,軍隊中的運動正在消失,必須準備採取長期的應付辦法」。 當時,關於這方面的一份非常著名的文件,是羅將柯呈遞沙皇的最後一刻「奏摺」。這封奏摺和隨後的面折廷爭發生在二月十日,即革命開始前兩個星期.它一方面證明了杜馬主席的勇敢、耿直和有先見之明(不知為什麼卻遭到一些歷史學家不公正的諷刺和蔑視),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帝王的昏饋無知和疏忽大意。羅將柯說,上書之後他曾當面稟奏「我向陛下告警,我確信,不出三個星期就會爆發推翻陛下的革命,陛下就不能繼續統治了。」沙皇問路「您為什麼這樣認為呢?」羅將柯答「根據已出現的一切情況判斷…」沙皇相信命運地說,「啊上帝保佑吧。」羅將柯況「上帝不會保佑的,革命已經無可避免」 在所引以上上面這些話怎能說明革命是「合乎規律的」和不可避免的呢?怎能說這是黨和伊里奇的預見呢?……誠然為了公正起見,應當再加上一句:不但對於革命者來論而且對於沙皇及其許多親信來說這場革命部是出乎意料的。 當尼古拉二世讀完杜馬主席羅將柯報告彼得堡開始爆發革命的電報後,他說了一句已被載入史冊的話: 「這個胖子又來對我胡說八道,我甚至無需回答他!」 「雪崩」一開始,便猶如潘多拉的魔盒一打開,各種勢力一齊湧出且勢如江河決堤,一轉眼間,革命被引上血腥、暴力和依仗多數人的名義實行「暴政」的新一輪專制。雖然在前期,革命能控制在態度相對溫和的君主立憲黨人手中,但隨著局勢的發展,革命越來越朝著激進的方向運行,《四月提綱》、七月罷工接踵而至,最終在激進社會革命黨人與布爾什維克的聯合衝擊下,臨時政府為蘇維埃政權所取代。 一個歷史時代壽終正寢,世界共產主義革命時代到來了。 俄國一九一七年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之間有很多相近的因素,似乎都暗示了一個封建王朝不可避免的最終崩潰,同樣的山雨欲來風滿樓——儘管在俄國認識到危機的嚴重性的人不多:知識分子在此前百年間不余餘力的「啟蒙」與形式上千差萬別的反抗、教會腐敗墮落在知識界與高層已不是新聞——甚至牧首本人都是沙皇任命的、沙皇本人的無能與殘暴、宮廷醜聞時有發生——尤其是瘋癲聖愚拉斯普京干預朝政已使民眾對皇族的信任蕩然無存、官僚集團內部腐敗墮落、斯托雷平改革之中的程序不公導致貧富差距急劇擴大、民眾之中的怨恨劇增……,俄國局勢的「法國化」似乎都徵兆革命已然不可避免。一七八九年,法國人在自由女神的召喚下,通過一場來勢異常迅猛的大革命宣告了一個動蕩不安且激蕩人心的十九世紀提前到來,英國近代史家霍布斯鮑姆以法國大革命為開端,將1789—1848年這一時間段名之為「革命的年代」。一九一七年,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十九世紀」之後,發生在歐洲大陸另一端——俄國的兩場接踵而至的革命把漫長等待、黑暗無邊、冷漠且腐敗墮落的十九世紀終結了。無論今日世界對於前蘇聯和共產主義體制如何污衊,但無法否認一個事實,即十月革命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創的又一次革命傳統與典範意義,絕不在法國大革命之下。 1917年俄國革命,一如法國大革命,一浪高過一浪。今日研究革命的史家,不出兩種類型,一,研究大革命為何會發生,二為研究革命當止於何處?需要指出的是,這兩種歷史研究中存在不同的態度,前一種態度肯定歷史發展的因果必然關係,從而以此完成歷史研究的當下意義——「以史為鑒」、「明史知世」。後一種歷史研究關注的重心是革命的結果,即把歷史研究從結果往原因倒退,假設結果為惡,然後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尋找惡因,在一種意識形態的支配之下,後一種所謂的「歷史研究」(或者革命史研究)往往不過是當下的政治策略和話語策略。以法國大革命與十月革命為例:後一種雅好歷史的人士喜歡如此設問,若法國大革命止於吉倫特派這些溫和人士之手,那就不會有雅各賓黨人的恐怖與血腥,若俄國革命止於克倫斯基為首的溫和立憲黨人,那大概也不會有後來的那個充滿廣場恐怖症的社會主義帝國。不妨補充一句,這一類歷史學家所做的工作基本上已經單調到了只會複述一個「真理」,「革命即是惡」。 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究竟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這一問題在西方歷史學家、蘇聯歷史學家、以及現在的俄羅斯歷史學家的不休爭吵中延續了一個世紀之久——答案似乎仍不明了,蘇聯專家攻訐西方學者的方法論為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方法,即使不是唯心主義的,似乎也難以掌握真正的歷史觀去研究革命之原由、真相以及革命之功業,在多數蘇聯學者看來——尤其是相對自由開明的二十年代之後,二月革命委實不過一場鋪墊,猶如列寧所說1905年革命僅是1917年大革命風暴來臨之前的一場斜風細雨,而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恰恰是打開了帝國主義鏈條之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依照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的偉大設想,即使十月革命有悖西方先知——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社會主義革命首先應該同時在幾個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進行,進而通達世界革命——的初衷,但他絕非修正先知的觀點,而是切實執行了先知們的觀點,不過先在一個落後、野蠻、愚昧的國家為世界革命打開一缺口而已。二十年代之後的蘇聯史家多數依照列寧生前的設計來描繪這場革命,不過又添上一個主要的操作者——斯大林,而把托洛茨基、米高揚等人置之一邊——非但無冷豬肉可供侍奉,而且多加撻伐與污衊。 西方學者對在蘇聯出現的汗牛充棟的研究1917年革命論著——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之際,這一研究著作的數目已達2萬之多——似乎多有輕蔑,此種毫無價值的研究著作不過是為完成克林姆林宮的定貨而浪費紙張的工業產品,猶如蘇聯製造的輕工業品,雖能在機械化操作下批量完成,但質量之低劣則可想而知,甚至一度在斯大林時代執掌蘇聯歷史正宗的波克羅夫斯基及其門生,無不被人認為僅僅是挖掘或詮釋能增列寧、斯大林歷史光輝而給旁人抹上黑色的資料搬運工或純然不懂歷史的門外漢。至於波克羅夫斯基等人所反覆論證的十月革命的偉大意義,則多被認定是一幫組織有效的特卡喬夫分子在列寧這個充滿烏托邦式的狂熱、對鮮血麻木不仁的撒旦的領導下的一次對現代民主制與自由主義的反攻倒算,此次革命,較之尼古拉二世捲土重來猶更為殘暴酷虐,更因斯大林這撒旦二世的所作所為實在令西方學者寒顫不止。在十九世紀令眾多哲人、革命者、詩人人心目眩暈的「社會主義」一詞儼然成了「動物莊園」或「古拉格群島」的現代表述。在二月革命之中起中堅作用的立憲民主黨人、自由主義者所設想建立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雖則在這次可怕暴動之後成了不幸的犧牲品,不過歷史若能選擇——此一問題,著實讓近世所有先哲頭疼不已,畢竟先知們亦如愚人一般短命,都無法站在歷史的終點告訴後人歷史是否是一幕可喜的話劇或歷史終是徘徊無定的鬧劇——那麼,這一問題根本無須與蘇聯史家爭議,二月革命便是最佳選擇。 這種來自來意識形態之間的不休爭訴直至冷戰之後似乎方有和解,正因為74年之後,歷史又一次反攻倒算,日裔美國學者福山驕傲地向世人宣稱——歷史到此終結,民主制最終戰勝了集權專制,而今日俄羅斯之史學界也開始檢討當日之失算,以至讓雅各賓黨人篡權,致使俄羅斯在黑暗與暴政之中逡巡70餘年。 本文所評述的秦暉教授關於俄羅斯十月革命所做的歷史研究,絕不是後一類無史感的史家所做的「歷史研究」。秦暉教授及其夫人金雁女士通過對俄羅斯大革命之前兩百年農奴制的發展與解體的研究,並著重考察了斯拖雷平改革及其後後世(1917年)所施加的影響之後,秦暉教授在兩篇論述十月革命的文章中基本認為,社會公正的缺失導致了1917年立憲自由派的失敗,從而走上革命之途。2004年,呂新雨女士曾就俄羅斯大革命問題做過一次比較詳盡的論述,呂新雨女士將十月革命的背景納入到一個全球化的互動體系之中加以分析,並駁斥了秦暉教授關於俄羅斯大革命的一些的看法。本文不打算評述秦呂之間的爭論,但需要指出的是,我認為秦暉教授與呂新雨女士對於革命的看法之中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自己的缺失。革命,並不是一個後來需要去被論證可行或不可行的歷史事件,而是一個在當日無法預估卻已經發生的事件,在後人看來卻明白無誤的歷史事件,身在歷史當中的重要人物卻是一團迷糊。今天,十月革命及其歷史意義,無論是她的贊成者還是反對者,所見到的幾乎都是相同的方面,只不過措辭大有不同而已:十月革命開創了一個共產主義革命的時代、十月革命締造了蘇維埃、十月革命開創了另一種社會革命的模式、十月革命確立了另一種範疇的價值觀與社會觀,總而言之,十月革命給二十世紀提供了另一種歷史想像的可能。 從「皇宮與前景的對抗」到「混亂的帝國」 1833年,普希金在他那旨在紀念十二月黨人革命的長詩《青銅騎士》中,以1824年彼得堡大洪水喻指沙皇治下之俄羅斯,「在那可怕的一年,先帝(指亞歷山大一世)依然帶著無上的光榮統治著俄羅斯。現在,神情憂鬱又帶困惑,他走上露台說道:『沙皇不能遏制這些自然力量,因為它們屬於上帝。』帶著哀傷悲戚的眼神,他沉思地看著這可怕的景象。街道象是一條條騰瀉的河流,公共廣場變成了一片片湖泊。巍峨的皇宮像是一個陰鬱的小島,被困在水的中央」。[1]而四周的洪潮卻不斷衝擊著彼得大帝所開創的現代帝國,帝國象是一個泥土和物什堆砌的巨人,在洪潮之中不斷散架,「一起鋪天蓋地式的包圍!一場橫掃一切的風暴,洪訊像是一群兇殘的野獸,攀緣到千家萬戶的窗檯。小船亂糟糟地游來盪去,船舵敲打著房屋窗戶的玻璃。橋樑被洪水搖撼得鬆鬆垮垮。水面漂浮著閣樓散架後的碎片、木椽、頂板、囤積商的什物雜件、可憐窮人家的日用傢具、輕便四輪馬車的車輪、以及來自被沖毀的墓地的棺柩——所有這些雜亂的物什,橫七豎八地在大街上飄蕩」[2]。1825年之後的俄羅斯帝國,「巍峨的皇宮像是一個陰鬱的小島,被困在水的中央」,在皇宮與洪潮的對抗中,巍峨的皇宮隨時有可能象1824年彼得堡大洪水中的什物一般被現代洪流所捲走。在普希金的天才筆意之下,一個現代悲劇正從彼得大帝一手創製的彼得堡展開,彼得堡城市的恢弘與壯麗,這座城市以之為基礎的瘋狂思想——即認為帝國的一直可以永遠馴服和主宰變幻莫測的自然的瘋狂思想;自然的報復如同地殼即便那樣突如其來,粉碎了人們的各種生活和希望,把彼得堡的恢弘莊嚴碾成了碎石碓,彼得大帝那座魁偉的青銅騎士神人雕像成了一座偶像,彼得的王位後繼者是如此的無能且令人悲哀,「他們的皇宮是一個孤島,與布滿周遭的、沸騰騷動的城市相互隔絕,沒有希望;記錄了第一次反叛被鎮壓後過了很久還在塞內特廣場的反叛精神,不管它是多麼的微弱——『等著瞧吧』」。[3]普希金的聲音尚未被尼古拉的警察帝國所熄滅,赫爾岑與歐加繆夫已在麻雀山上擊掌而誓,「我們互相擁抱在一起,面對整個莫斯科,發出了誓言:我們要為我們所選擇的鬥爭而獻出我們的一生」[4],『等著瞧吧』,「漢尼拔的復仇」遲早將會來到。 失去動力的帝國 在赫爾岑諸多評議尼古拉一世(1825—1855)文字中,以下一段文字是最為切中要害的,「他沒有變成一個俄羅斯人,從而不再是一個歐洲人……在他的系統中沒有任何原動力……他把自己圈限在對於任何渴望自由和進步的思想的迫害上……在他長期統治下,他最終影響了幾乎所有的制度,給每一個地方都引入了癱瘓和思想的因素」[5],赫爾岑將尼古拉一世的帝國視為一個缺乏原動力的帝國,這一比喻中恰當地引入了現代技術成分。顯然,這一對尼古拉一世的判詞的基點確立在俄羅斯——西方這一橫向對比的語境中,在十九世紀的早期,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化並在世界範圍內大量佔有殖民地,西歐——主要的是法國和德國的普魯士,工業化完成的時間段也差不多是在十九世紀的早期,而在北美,新興民族—國家已經日益強大,甚至有稱霸西半球的野心。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赫爾岑以及其西方派同仁在1840——1860年間對尼古拉一世及其帝國發起了批判,但這一批判在俄國語境之中,只得到了一部分西方派自由知識分子的附和,卻很難得到官方以及斯拉夫派的稱譽。 自彼得大帝到亞歷山大一世以來的俄羅斯帝國,政權的合法性主要地取決於國家在經濟政策上的成功以及對外軍事的不斷成功和帝國領土的不斷擴張。彼得大帝引進西學,遷都至波羅的海之岸的彼得堡,改革軍政,移風易俗,發展俄羅斯近代工業,從另一個角度看,十八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其在世界上的處境並不如中國於19世紀中葉的處境那般艱難,只有西歐國家英國與荷蘭開始了真正近代化與工業化之路,西鄰德國尚處於四面紛爭、諸侯爭霸,而長城之內的中國又長期沉湎於黑暗與專制的中世紀之時,彼得大帝把眼光轉向西歐,以引進近代工業發展俄國的軍事、經濟實力,建立了龐大的官僚機制,改革教會並使之屈從於國家權力,這些措施在當日而言,具有相當的前瞻性與開放性的眼光。但與這些措施具有的現代化的功用的同時,彼得大帝的改革並沒有掉轉向度,而是朝向加強沙皇專制、加強中央集權、強化農奴制與國家對精神世界的操縱與控制之路上奔去,此正馬克思所謂彼得「以野蠻制服了俄國人的野蠻」。 「彼得大帝採用謀殺和恐嚇的方式,強行向歐洲打開一扇窗口,開闢俄羅斯進步與成長的道路;尼古拉一世和他的警察則以武力鎮壓和血腥屠戮來關閉這扇窗口」[6],尼古拉一世拒絕任何觸動其利益或農奴主、貴族利益的改革,對於增進農民的福利、解放農奴以發展工業、引進現代先進技術等等這些來自西歐的「瘟疫」,他和他的政府一概敬而遠之,他唯一關心的是如何消滅俄羅斯內部的反對派和擴張帝國的疆域。「各類思想家對於不發達的所付出的代價與人的代價都很清楚,莫斯科的貴族恰達耶夫和彼得堡的平民別林斯基就是如此;兩位思想家都說俄羅斯亟需要的是新的彼得大帝。重新打開的西方的窗口。」[7]但這類思想家畢竟是少數。這個帝國以及帝國的思想界仍然是缺乏動力的,在這一缺乏動力的思想界中,毫無疑問地包括了艾愷所指出的「國家正統派」和斯拉夫派,甚至還包括一部分西方派,「在尼古拉時期,即使那些激進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贊成西方世界的思想家們,也具有政府所贊成的許多經濟的和社會的偏見:贊成增進農民利益的運動,歌頌農民地方直治的各種傳統,反對資產階級和工業」[8]。在十九世紀早期西歐工業化大背景之下,俄羅斯沉滯不前了,彼得的子弟們依然以彼得的皮鞭和血腥向他的子民橫徵暴斂,但無論如何,這個大帝國的政治合法性卻在一步步減弱。1812年和1848年,兩任沙皇以其淫威使歐洲恐懼,衛國戰爭以及協助東歐君主撲滅1848年革命火焰使得沙皇和帝國官僚的狂妄自大進一步提升,然而,在這將近半個世紀的停滯之後,但這個虛弱的巨人實在已不堪一擊了。 皇宮與前景的對抗 普希金死後,繼承其事業並敏銳關切社會問題的俄羅斯大詩人萊蒙托夫曾在1841年作長篇敘事詩《惡魔》,詩歌尾聲處,萊蒙托夫寫道「我的悲哀永遠停留在這裡,象我的生命一樣沒有終結的時期,身而在墳墓里也不能安息!有時,它象一條蛇似地糾纏;有時,它象火焰似地燃燒,畢畢剝剝地響;有時,又象巨石緊壓著我的思想——一座永遠無法毀壞的陵墓,埋葬著我的死去的熱情與希望!」[9]萊蒙托夫的「惡魔」,是一個高傲的、痛苦的惡靈,這個形象陰沉而又莊嚴:他有著無限的痛苦,因為「做惡使他厭倦」,同天國和解又不可能。在他看來,世界「變成了一個寂靜和沉默的」世界。在普希金的《青銅騎士》中,莊嚴肅穆的皇宮依然巍然矗立,但四周卻已是洪水洶湧。然而,在萊蒙托夫的筆下,魁偉的宮殿不見了,即使是天國也令詩人厭倦。這是1840年代與皇宮相對的「前景」——「埋葬著死去的熱情與希望」。這一「前景」在1840年代—1860年代的俄羅斯的藝術家們所留下的藝術品中留有深刻的印痕。「惡魔」的孿生兄弟「畢巧林」,岡察洛夫的懶漢「奧勃洛摩夫」,甚屠格涅夫那位偉大的演說家「羅亭」也因厭倦俄羅斯之沉悶而戰死在異國的街壘,「你動彈不得,甚至不能做夢;稍顯思想之跡——稍露心中無懼之象,便涉危險;你必須裝出畏怖、顫抖模樣,即使沒有真實理由要畏怖、顫抖——那幾年,把俄國民眾造就到這種地步。長年累月的恐怖……處處瀰漫,壓跨了大眾的意識,剝奪了他們思考的慾望與能力……極目而望,不見毫芒之光——『你完了』。天和地、空氣和水、人與獸喊道——萬物膽裂心碎,倉皇避禍,有洞就鑽」。[10]這便是那一連串「多餘人」故事的由來。尼古拉親手設立的第三廳的監視和恐怖,使俄羅斯知識階層不得不隱遁幕後,但在另一個緯度上,帝國知識階層以無聲的抗議對抗整個國家,更有涅克拉索夫仍然在堅持他的《現代人》,儘管這行動卑微且謹慎。 如果把前景的幕布往前拉大,那麼這一抗議的表達形式主要是由帝國各省份蜂擁而起的農民運動完成的,尼古拉一世治下的三十年間農奴反抗次數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並且規模不斷擴大,以四年為界限,以下為統計數據: 時代 1826——1829…………85 1830——1834…………60 1835——1839…………78 1840——1844…………138 1845——1849…………207 1850——1854…………141[11] 這一幕布的最廣闊的背景處,宗法農奴體制正在不斷瓦解,商品貨幣關係的作用日益增大,交換的作用急劇增加,工業發展和機器的使用儘管依然緩慢但卻已經受西歐的影響開展了,世襲領地的和佔用國家土地的手工業生產逐漸衰弱,僱傭工人已經明顯多於農奴,現代城市在發展,形成資產階級核心的商人在增加。[12]這個過程,包括農業,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農業中的發展越來越明顯,因此,必須解放農奴這個嚴重問題更加尖銳起來。「這是資產階級上升的階段,一般說,這是資產階級民主運動的時代,特別是資產階級民族運動的時代,是迅速摧毀過時的封建專制制度的時代」[13],「歐洲民主運動的再起,波蘭的動蕩不安,芬蘭的不滿情緒,所有報紙和整個貴族階級的要求政治改革,《鐘聲》在全俄國的廣泛傳播,善於通過被檢查的文章來培育真正的革命家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強有力的宣傳影響,鼓動傳品的出現,農民由於對『常常』要用血腥鎮壓才能強迫他們接受洗劫他們的『法令』的不滿而產生的激憤情緒,貴族——調停官的集體拒絕行使這樣的『法令』,大學生的混亂不安——這樣的情況下,最細心而冷靜的政治家是應該承認革命的爆發完全可能,農民起義是當時非常嚴重的危險」[14]。改革已經迫在眉睫,不是自上而下地改革,便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絕對主義:自我更新與「混亂的噩夢」 1856年,克里木戰爭師敗辱國,在歐洲工業化強國英國與法國面前,俄國這個患上了時代錯亂症的虛弱的巨人一敗塗地,沙皇絕對主義國家的合法性受到挑戰。戰爭落敗暴露了整個俄國經濟的落後和國家管理制度的缺陷,這一切都說明了已經不可能繼續保持老朽的制度。尼古拉一世的繼承者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承認,「從上面來解決這一點,比從下面解決要好些」[15]。經過一翻討價還價,「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法令」終於出台[16]。 在「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法令」體系之中,尤以「關於農民脫離農奴依賴地位的一般法令」最為重要。該法令廢除了農奴制,確立了農奴人身自由的地位,以及從產權上肯定了農奴獲得私有財產的合法性,但該法令依然規定農奴必須以高價向地主或國家贖買土地。然而,在一八六一年之前,俄國農民與地主根本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俄羅斯的Помещик(地主、領主)一詞,本身就是Поместь(領地、領土)一詞衍生而來,而Поместь(領地、領土)又是從Место(地方)而來。Место與人發生聯繫,是指一個人統治一塊Место(地方),而不是成為這塊Место(地方)的產權所有者。Помещик是由傳統波雅爾貴族或軍功貴族演化而來,他們是獲得封建世襲權力的血緣貴族。因而,一八六一年前的俄國土地制度並不是近代意義上的土地私有制,在俄羅斯農奴的觀念之中,全俄羅斯的土地被理解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改革之後,Помещик退出了對Поместь的傳統權力,但通過法令,依然享有部分原有Поместь,並且獲得了最為肥美的土地。農奴非但要出高於原土地市值的價格購買土地,而且傳統村社中的土地被分割出去,使村社的土地重分功能進一部喪失其可調動資源。「在俄國北部,土地價值較低,實行食物代役租,地主索取了幾乎兩倍於市場價值的土地贖金。在俄國南部,主要實行勞役租,而且富饒的黑土地適宜生產利潤很高的出口商品糧,因此鄉紳想方設法奪取了高達25%的農民土地」,因而,農民非但「背上了沉重的贖金債務,又要忍受對他們原來耕地的土地的剝削」[17]。 絕對主義國家在1861年的自我更新,重塑了自彼得大帝以來的司法體系,土地貴族獲得了地方自治局,城市也建立了市政議會,從一定程度上說,改革部分滿足了溫和派自由主義者的要求,解放農奴的行為也使政府獲得了道義上的合法性資源。但改革並沒能平息風起雲湧的農民運動,反而使國家更進一步陷入了危機之中。由於改革之前的無土地產權概念,「在公社農民的意識中留下的印象是,農村公社現在只有以前產業的一半。1861年改革只得到了一半的土地,似乎還沒有完成改革。於是農民們便夢想著要完成它,並且根據關於土地公社的觀念,土地被認為並非屬於個人的財產,而只是供個人使用的一種分配。這樣一來,農民就認為全國內的土地是一種可以抽取分派的資本,甚至用盡了為止,這就是後來革命的胚胎」[18]。如果把這一改革置入資本主義體系向全球擴展、工業資產階級開始興起的藍圖上來理解,1861年絕對主義帝國的自我更新運動是這一歐洲最為漫長的絕對主義國家在面對西歐與本國的雙重威脅之下的努力,但絕對主義帝國的積弊太深,未能使俄羅斯走上純粹的「普魯士道路」。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產生》這部具有開創性的著作中,列寧寫道,在1861年改革之後,「資本主義經濟不能一下子產生,徭役經濟不能一下子消滅。因此,唯一可能的經濟制度只能是一種既包括徭役制度特點又包括資本主義特點的過渡的制度。改革後的地主經濟結構也確實正好具備了這些特點。過渡時期所固有的形式雖然多不勝數,但是現代地主經濟的經濟組織卻可以歸結為各種方式結合起來的兩種基本制度——工役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上述兩種制度在實際生活中是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奇妙地交織在一起的:它們在許多地主田莊上相互結合,並被應用到各種經濟工作中去」[19]。農業生產方式的不易改變則無法產生成熟的工商業,而無成熟的工商業則無從改變農業的生產方式,由此,帝國在工業化層面上又一次陷入了一場混亂而無法自拔的噩夢之中。1905年日俄戰爭失敗,只能證明絕對主義國家在1861年的最後努力失敗了。 在1861年後帝國的前景幕布之中,紛繁各異的對抗正在加劇,各種思想流派的紛爭無可避免地以正面形式展開,自由主義在獲得了瞬間的主流地位之後再一次被帝國所邊緣化,左派運動也越來越熾,並成為了取代自由主義之後的社會思潮的主流。非但帝國政權的外部力量處於混亂之中,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帝國的內部力量也產生了混亂,在1861年之後,國家機構中的內務部與財政部時常發生衝突,內務部強調穩定,有妥協地支持工人,但也堅決打擊工人的罷工運動;而財政部則站在新興產業階級一邊,反對任何形式的工人與企業主之間的鬥爭,這一帝國政權的內部矛盾,充分顯示了改革使帝國走上新的道路,混亂但也前途未卜的道路。如果把1861年之前——尤其是尼古拉一世的帝國看成一個雖是潛流涌動,但其高壓專制局面尚可控制的瀕危政府的話,那麼,1861年之後,它卻成了一個異常混亂、對抗異常激烈的帝國。打破這一混亂局面而重塑統一,惟有這一絕對主義國家的最後咽氣。 嚴格說來,1860年代之前的俄羅斯思想界,並不存在整全統一的社會思想,斯拉夫派與西方派爭執於「莫斯科之昔日榮耀」還是「彼得堡之未來文明」,都不過是一種文化爭執,儘管間或可能涉及政治和社會議題,但其話題的核心部分還是停留在文化爭執層面之上,究其原因,不外乎政府之高壓與俄羅斯思想之萌芽狀態。1860年之前,唯一一個稍具政治性質且組織鬆散的小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組,團聚在別林斯基與赫爾岑或霍米雅科夫周圍的,不過是文化人、德國哲學愛好者,而對於老大帝國之土地與及農民的發見,惟有赫爾岑去國之後,經德國人的指點,始認出俄羅斯之農村公社是非但可以引領俄羅斯走出既區別於沙皇專制,又能擺脫資本主義之醜惡的「第三條道路」。按艾愷的分析,1840—1860年間,俄國知識界主要由三股相互競爭的思潮所把持,除斯拉夫派之外,另兩股思潮分別是「一是西化派,或稱現代化派,由赫爾岑和別林斯基所倡導;另一是保守的『國家正統派』,是為國家的官方教條,其主要人物有科門也柯夫,伊凡•契里夫斯基……」[20]。需要進一部區分的是,「國家正統派」在1860年代之前後,並非俄羅斯知識階層之中的一員,即使溫和如屠格涅夫,也將卡特科夫之流的鷹犬視為「時常發作的關節炎」,更遑論俄國的激進派。自1825年十二月黨人革命以來以來,俄國知識界與政府經歷35年的揆隔不合之後,首次在改革這一旗幟之下與政府達成了表面上的一致。然而,改革的欺騙性與不徹底性,徹底激怒了俄國激進派,並使俄國之自由派人士委疑難決,非但俄國自由派與保守派之「兩面一心的雅駑斯」之局面從此一去不復,更使激進派與自由派之間拉開一條巨大的鴻溝——兩派人士無復前此之友善往來。依照伯林的看法,「十九世紀的自由主義者,敵人往往來自右邊——君主主義者、教士、支持政治或經濟寡頭體制的貴族。蓋此輩掌權治事,對人的貧窮、無知、不公、剝削及墮落,若非推波助瀾,即是無動於衷」[21]。但一八六一年的改革卻使俄國生出一個巨大的悖論,政府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儘管改革之中進一步剝削了原國家農奴與自由農奴的土地,同時地主治權之下農奴的土地亦復為地主所肆意掠奪,但無論如何,改革給出了一個「解放農奴」的自由徵象。自由派人士雖有反抗意識,但自此之後則開始與政府合作,致力於地方自治與中央官僚機構的改革,希冀通過合法化的努力使俄國漸行憲政之道。而激進派人士則愈加不滿,以為沙皇行改革不過是一騙人之把戲,職是之故,他們號召兩京大學生以及受教育者潛入底層,發揚民智,倡村社主義——此則俄羅斯之民粹主義大行其道之根由,又因受政府之壓制,激進派人士更進一部分裂,或圖謀以暗殺改變政治格局,或潛遁異國,尋求西方精神滋養以救治俄羅斯之沉痾。 1840—1860年代,俄羅斯絕對主義由一統一而沉悶壓抑的封建帝國而轉化成混亂分裂的半開明的君主—貴族專制帝國,帝國的思想界也由雖然各自訴求不一、但保持了形式統一的「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而急遽分裂。 範式轉換:自由主義的衰弱與左派運動的興起 諸神紛爭 「諸神紛爭」,是馬克思•韋伯面對現代性語境所下的一個斷語。馬克思•韋伯對於歐洲與世界現代性的探討至今為止仍然最具深刻原創性魅力,馬克思•韋伯對於歐洲現代性或資本主義起源的經典分析架構於其對於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關係的分析之上,在韋伯的諸世界宗教與倫理的分析之中,他認為現代性或資本主義的產生必須建立於新教倫理之上,這一經典性的分析把基督教新教倫理作為資本主義在近代歐洲萌芽的首要條件,從而使歐洲之外的世界成為被「拖入現代性」的國家,也因此,世界被劃分成內部(歐美民主自由國家)和外部(歐美之外的國家)。 在佩里•安德森這部研究晚期中世紀向現代性歐洲轉化的傑作《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之中,安德森區分了歐洲的絕對主義和俄國、土耳其的絕對主義。安德森的絕對主義概念發源於卡爾•馬克思,在馬克思所分析歐洲絕對主義時,絕對主義常用來指稱西歐中世紀晚期向資本主義過度時期的「絕對君權」,而指稱東方時則以「亞細亞生產方式」或「東方專制主義」,這一東方(或外部世界,也包涵著十九世紀的俄羅斯),馬克思將絕對主義納入歷史目的論的框架之中,將絕對主義視為向資本主義過度的一個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安德森儘管試圖在他的著作中一洗歷史目的論的論述框架,但在有意無意之間仍然將俄國的絕對主義納入到向「資本主義」過渡這一目的論框架性分析架構之中。 在前述兩種對於現代性的生成的經典分析之中,都將俄羅斯作為一個獨立於西方的外部世界,而俄羅斯由絕對主義向資本主義(或現代性)的過程則被納入世界歷史的普遍進程之中,亦即這一外部世界是作為一個被拖入現代歷史的世界,這一外部世界的思想世界將由內部世界所提供的思想理論方法所劃定。具有反諷意味的是,在十九世紀俄羅斯知識分子的論述之中,普遍存在著將俄羅斯視為一個獨立於歐洲和世界而存在的「想像的共同體」。在這種普遍的認同之中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內在分歧:俄羅斯或擔負著拯救墮入現代泥淖的歐洲的重任,或是現代歐洲的自由民主精神必將拯救東正教俄羅斯的黑暗陳腐。無論是哪種論述,都將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視為其理論堅核。在宗教哲學家葉夫多基莫夫教授的《俄羅斯思想中的基督》這部探討俄羅斯知識分子與東正教倫理的關係的傑作之中,葉夫多基莫夫也認為俄羅斯知識分子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烏托邦作風與東正教的「第三羅馬」說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22]。這一分析的敘事框架之中隱約蘊涵著東正教倫理與現代性精神的討論,但其探討方法卻依然是援引西歐早已建立的敘述框架。 現代俄國史的開端,即十七世紀晚期,這是元歷史概念的確立,是與彼得大帝引導俄羅斯帝國與西歐交融開始的,無論如何,這一事實只能證明東正教的倫理資源並不足以引發俄羅斯的現代性,而斯拉夫派與西方派關於改革的爭執恰好形成了對俄羅斯現代性的認同或否定,把彼得大帝改革這一既成事實當成俄羅斯現代性的開端的話,斯拉夫派的思想資源恰好正是啟蒙主義,只不過他以一種援引或融合了德國「反啟蒙」的浪漫主義思想資源的方式展現出來[23],而現代俄羅斯知識分子史則是以啟蒙思想為其精神資源展開的[24]。 自由主義的衰弱左派運動的興起 在「現代性」的地平線上,父與子的對抗將被描繪為更加複雜的思想紛爭:傳統與現代,保守與激進,守舊與革新等等,在前一歷史語境中,父與子的對抗之所以出現是帝國的自我更新並不能滿足激進派所提出的社會政治要求,反而加深了這一本來就瀕臨危機的上層與下層的社會危機,從而使帝國陷入了長期與下層(包括要求實行公正改革的平民知識分子激進派)之間的緊張狀態,而在後一語境中,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之後的思想界的紛爭將不僅僅被理解成帝國與「激進知識階層」的衝突,更應當被理解成知識階層內部的衝突。在帝國的改革本身已經使其統治失去了往日的合法性,無論是自由派還是社會民主派,都對帝國的統治持保留態度,只不過兩種態度之間存在著天壤地別的差異,也因謀求改變傳統帝國的方式不一,而導致衝突的產生。在這裡,歷史語境與現代性語境已經混合在一起,從而其使站在一個緯度上加以考察這一事件分析都不可避免地成為單向度的思考方式。 那麼,有理由進一步追問為什麼自由主義的政治方案在這一歷史語境之下難以挽回歷史敗局,而左派運動則日益強健?同樣是現代性的政治思想方案,同樣是致力於使帝國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的政治方案,自由主義卻在1861年之後卻無可避免地暗淡下去,難以承擔這一歷史重任,內在因素究竟何在,其內在因素與當日外部世界之間的關係又如何?自由主義作為近代一股政治思潮,在1861年之前就在英美獲得將思想安排進實際制度之中,儘管當日在歐洲有馬克思主義與自由主義思潮相對抗,但1861年之前在俄羅斯卻並沒有傳播,更遑論國家政治制度安排。在論述俄羅斯思想與俄國一九一七年大革命之間的關係的重要著作中,往往忽視最為重要一點,即俄羅斯左派運動的興起恰好是在自由主義衰落這一歷史背景之下,而不僅僅是知識分子在與帝國的對抗之中產生的,這一思路將可能提供一條更為廣闊大道以分析俄羅斯知識分子在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努力。 自由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的競爭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俄羅斯思想界的主題,究竟哪種力量更有能力安排當下俄羅斯之政治制度,或為改革之後的艱難局面提供一條通往未來「理想政治」的合理道路,這是當日俄羅斯知識界最為關切的問題。「知識分子何不以觀念創製一個有利其發展的國家」?這一嘗試在俄國大命之前並非沒有——俄國自由主義從其譜系來看,一直可以追溯到歷史學家格萊諾夫斯基。一八五六年,克里米亞戰爭師敗辱國,此前一年,被赫爾岑稱為將永受詛咒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殺。此役失敗,非但使朝野震驚,更使國人憤慨難當,即在此前7年,俄國的憲兵猶自橫行歐陸,充當1848——1849年間歐洲守舊勢力的保護人。。新即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力爭排除其父給知識界以及上層開明貴族的惡劣影響,又迫於國內國際的壓力,不得不擺出開明的姿態,謀求改革。改革尚在議論之際,來自知識界中激進派的壓力似乎有所緩和,一貫姿態激進的俄國左派領袖人物赫爾岑與車爾尼雪夫斯基都對改革抱以巨大期待,俄國自由主義者卡維林等人自不待說,下層農民更是翹首以盼,希冀早日能免費分到田地並獲得人身自由。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亞歷山大二世簽署了「關於擺脫農奴制度依附關係」的法令和廢除農奴制度的宣言。改革使俄國農民獲得了人身解放,成為享有權利的公民;贖買的實行在實際上結束了封建生產關係;地主土地所有制雖然被保留下來,但其性質已發生根本變化,已具有一般資產階級私有制的特徵。此次改革,雖然在實際已驅使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改革之中尚存的問題甚多,農奴制問題在根本上依然沒有解決,並促使原先的地主階級與封建貴族成為新興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者所期望的走英美民主道路的理想在實質上沒有得到絲毫滿足,——這不僅是自由主義者對沙皇本人的期望值過高,其根源性的因素是俄國資產階級無法對抗強大的封建勢力而只能冀望於自上而下的變革。在激進左派人士看來,改革乃一次徹頭徹尾的騙局,至此,左翼知識分子與專制體制徹底決裂,專心於推翻政府為業。一九零四年,尼古拉二世的軍隊在新興帝國主義國家日本面前再度潰不成軍,號稱擁有世界領土六分只一的大帝國,竟敗於東方一方始開化的黃種島國之手,國內輿論愕然,偌大一帝國,再不改革,必成爛死在「中世紀的中國」的後繼(梅列日科夫斯基語)。一九零四年之前,俄國自由主義運動已有復甦的趨勢。雖然政府屢次脅迫,但各地的集會仍然不斷,各種小冊子也隨之四下流傳。俄國的自由主義按其路數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兩路,第一路轉化自原來的民粹派。信奉農民村社與暴動的民粹運動在1880年代,已趨末流,以米海伊洛夫斯基等人的自由主義民粹派開始佔據主潮。自由主義民粹派雖然觀點多參差交織,但有其共同點:即一反以往民粹論者所認定的在俄國不存在資本主義的觀念,而肯定資本主義在俄國存在,但卻是沒有根基,毫無前途的;一如前期的民粹派一般,自由主義民粹派對國家觀念充滿了敵視與憎恨,他們認定,「國家」是罪惡的淵藪,革命的大義是廢止國家的運轉而非用另一個「國家」來掣制人民的自由。這一路人便是俄國二月革命之後的第一大黨——社會革命黨的前身。社會革命黨人其關切更傾向於社會公正,在嚴格意義上說,自由民粹派並不是自由主義者。第二路人是在觀念上信奉英美實證哲學、相信通過漸進方式、合法合理的程序可以改造俄國的自由主義者,大多是來自高層的開明貴族、地主以及新興的資本家。及至1904年俄國在遠東戰場上的失敗,激化了這一路人的政治主張,由聚會清談轉為政治鬥爭,並同情或暗中支持下層造反,與自由民粹派和合法馬克思主義合流,在1905年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自由主義運動。 1904年日俄戰爭把自由主義運動推上前台,1905年的革命確確實實是一個轉折點,1905年前,俄國信奉馬克思主義的學徒們尚不存氣候,儘管現在傳述的俄國史對這一情況作託大描述,但就事實而言——工人階級的在總人口中比例不足2%對俄國大勢的影響微乎其微。此年之後所發生的變故都將俄國無可避免地拖入大革命。 走向1917年 1890年代,自由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的「政治聯盟」在大論戰中粉碎性地戰勝了民粹主義,至此,自由主義(合法馬克思主義)成為俄國社會思潮的主潮。及至俄國1904年蒙受東亞之恥,俄國自由主義日趨激進。按照列寧的說法是「世界上最革命的議會和幾乎最反動的專制政府間的對峙」[25],說首屆杜馬議會是當日世界上最革命的議會,確實不過分,——由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的議會的主張十分激進:實現君主立憲;由國家出面分配土地。君主立憲,這是自由主義要求法製取代專制,分配土地,打破束縛農民的農村公社,從而完成俄國向自由市場經濟與工業化轉型,此二項要求,可說是近代古典自由主義最具典型的特徵。而說最反動的專制政府,那此說有偏差,當日政府總理維特,頗為開明大度,不僅對公社積弊有所了解,決心推動經濟改革,甚至熱中憲政改革。政府在與杜馬反對派在憲政框架內就政治與經濟問題進行了幾輪會談中,雙方的分歧之在於改革的速度和利益的分配問題。[26]如果此次會談成功,那麼1905年俄國自由主義運動就不會失敗,1917年的雪崩便不會發生,更談不上未來的布爾什維克暴政。但由於總理維特過於「溫和」,幾輪會談之後,仍猶豫不決,終於被沙皇一腳踢開。 2月18日,沙皇迫於壓力,簽署了內務大臣布里根起草的諭旨,表示在不動搖現存基本法的條件下,允許居民選出代表更廣泛地參加立憲活動。激進的自由主義者注意到,這並不意味著專制君主政體的改變,因此,他們堅持原來的立場。由於專制政府的不妥協,自由主義的激進運動日甚一日,5月,《解放》雜誌直截了當地寫到:「顯然無能的政府應該向民族投降,如果政府不讓步,民族將認為自己是自由的,並廢除不願自動下台的政府。」7月,在地方自治代表大會上,彼特隆剴維奇慷慨激昂地說:「只有一條出路。在這以前我們一直希望從上面實行改革,而從現在起我們的唯一希望就是人民。我們必須用簡單明了的語言把真實情況告訴人民。政府的無能和無力引起了革命。這是大家都必須承認的事實。我們的責任是盡一切努力來避免流血。我們中間許多人為祖國效力已經多年。我們現在必須勇敢地走向人民,而不是走向沙皇。」[27]以上言論表明,激進自由主義已經和民主主義合流,以革命姿態出現。 為使羅曼諾夫王朝免於傾覆,10月17日,沙皇發表宣諭,確認公民自由和立憲君主制。俄國自由主義出現分裂,一部分繼續走激進道路的演變成後來的立憲民主黨人,而自由主義中的主流卻出現了妥協的傾向。12月武裝起義失敗之後,俄國1905年的自由主義運動轉入低潮,而當第二年夏季農民運動開始消退的時候,自由主義運動也逐漸消退。此後,沙皇依照10月17日的宣言進行了一些改革:杜馬(議會)、國務會議與沙皇分享立法權;政府改組;新憲法參考近代君主立憲國家的憲法,基本確認了近代資產階級民主與自由權利。 1905年俄國自由主義運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事實上卻仍是一空頭支票。除了第一、二屆杜馬中立憲民主黨人占議員多數,自由主義成為主流之外,至1917年革命之前,其餘幾屆杜馬多數由沙皇親信組成或暗中受黑幫分子控制。 1861年俄國自由主義蒙受了一次欺騙,同樣,1905年的自由主義運動換來的也仍是一張高額空頭支票。尚在1905年自由主義運動高潮之際時,彼特隆剴維奇憂心忡忡地寫到:「19世紀60年代開始改革,到1905年由沙皇並非自願的決定和人民的堅決鬥爭完成了。但是……憲制這種生產方式能保證它的鞏固嗎?」[28] 不具備一個羽翼豐滿的資產階級,自由主義中的大多數希望能夠通過西方式的文明手段獲得君主立憲制,在無痛苦的情況下獲得所需一切的文明果實,因此,他們既懼怕東方式農民運動,又擔憂工人暴政。兩相恐懼之中,在1905年又一次選擇了與沙皇的謊言合作。 1905年俄國自由主義運動來勢洶洶,但退潮來得也同樣的快。很多自由主義者內心中明白這恩賜的自由並非是真自由,這次運動後,路標迅速轉向。 大學生中的自殺人數明顯上升,1906年有71起,1907年有160起,1908年有237起。新上任的總理斯托雷平實行雷厲風行且嚴厲的改革,由於高壓過劇,這一時期「斯托雷平領帶」風行一時——領帶特指絞刑架。知識界發生分裂,一部分知識分子倒向沙皇專制政府一邊,另一部分知識分子則向右傾斜,「路標」轉向,最有名的是1909年出版的《路標》文集。在此部文集中,幾個作者紛紛批判俄國知識分子自別林斯基開始的激進路線,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在這一點上全是胡說八道,當然,此部文集所包涵的學術價值不可忽視。 1905年,俄國自由主義再遭挫折,知識人的痛苦可想而知,懷疑、游移、絕望、憤恨種種情緒同時噴發,各種宗教或邪說竟在最為智慧的知識界不斷流布,這足以說明問題。在這場知識分子獨立對抗整個反現代化的戰爭中,他們一敗塗地,延續近百年的激情不再,剩下的只是無邊的絕望或對超越世界的期盼。對俄國知識分子中流布的激進觀念導致俄國革命,這是一個比較著名的責難。俄國知識分子幾乎是創世紀以來反政府姿態最為火暴劇烈的一批,非但濃烈,而且好走極端,以至在英、美知識界多數的眼中,俄國知識分子多半是一幫滿口仁義道德但在實際行動上卻嗜血成性的病態惡魔,更加上十九世紀俄國小說在西方的流布,西方知識界眼中的俄國知識分子立馬便形象化為「巴扎羅夫」(《父與子》)或「彼得」(《群魔》),因是之故,俄國大革命成了一場布滿血腥的無賴式革命。以此種眼光分析,俄國革命所帶來的災難的責任似乎要全部落到知識分子的肩上,正因為俄國知識分子的烏托邦狂想曲過於濃烈才致使可怖的「動物莊園」落到自己的頭上,流氓革命之後所帶來的恐怖亦應由知識分子的無賴式革命負責。革命之後,大批知識分子不是流亡異國便是死於牢獄之災確確實實是「罪有應得」?俄國激進主義路線的知識分子——從別林斯基到列寧——確實迷信未來烏托邦,不過是否是知識分子的迷信造就了俄國大革命之後的暴政,觀念人真的有此偉力鍬動歷史的槓桿?十月革命之際,在彼得堡唯一正式抵抗過「道德變態」(別爾嘉科夫語)布爾什維克的正是士官生(士官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軍官或未來軍官),而士官生學校,卻正是此前一百年間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培育地之一。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俄歷1917年10月,公曆1917年11月,社會主義大革命在俄羅斯第一次取得勝利。 本文注釋: 1 普希金:《普希金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2 普希金:《普希金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3 馬歇爾•伯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第四章 《彼得堡:欠發達的現代主義》 頁245 4赫爾岑:《往事與隨想》上冊,項星耀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版,頁78 5 轉引自馬歇爾•伯曼:《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第四章 《彼得堡:欠發達的現代主義》 頁246——247 6 同上書 頁246 7 同上書 頁248 8 同上書 頁248 9 萊蒙托夫:《萊蒙托夫詩選》 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烏斯賓斯基語,轉引伯林:《俄國思想家》,彭淮棟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頁17 11扎依翁契可夫斯基:《俄國農奴制度的廢除》 叔明譯,三聯書店,1957年版,頁40 12 關於俄國1861年前農奴制改革前的農村自然經濟瓦解部分,具體請參金雁、卞悟所著《農村公社——改革與革命》,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版 第129——142,金雁和卞悟在該書的129——142頁著重考察了俄國1861年改革之前農村出現的種種運動,例如已經出現新興的「工業村」、「工業農奴」——即名義上依然是農奴而事實上已成僱傭工人的農奴、商業農奴等等,這些狀況無不說明了俄羅斯舊時代自然經濟的瓦解,同時,身份等級制不僅束縛工業的發展,而且也使俄國農業的發展也受束縛。在現代化進程不可扭轉這一意義上,農村自然經濟出現瓦解的趨勢也可將之視為封建「皇宮貴族」以及保守利益集團對抗現代化的絕望努力 13列寧:《列寧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125頁 14 列寧:《列寧全集》,中文版,第5卷,第22——23頁 15 轉引:扎依翁契可夫斯基:《俄國農奴制度的廢除》 叔明譯,三聯書店,1957年版,頁74 16 限於本文篇幅與題旨,在此不擬詳細討論「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法令」出台的前的政府高層之間、各反對派之間的意見,以及最後意見的形成,和「一八六一年二月十九日法令」的具體條款和最終施行過程,關於這些問題的詳細論述,請參閱扎依翁契可夫斯基的精彩著作《俄國農奴制度的廢除》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17佩里•安德森:《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劉北城 龔曉庄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頁368 18維爾納茨基:《俄國史》(全五卷),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頁233 19列寧:《俄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全集,卷三,頁194——195 20艾愷:《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頁61 21伯林:《俄國思想家》,彭淮棟譯,譯林出版社,2001年版 頁354 22 見氏著《俄羅斯思想中的基督》,頁35——37,楊德友譯 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23關於斯拉夫派與西方派對於彼得一世改革的爭論,請參見索洛維耶夫等著《俄羅斯思想》,浙江人民2000年版。十九世紀俄羅斯思想界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是眾多研究俄羅斯思想史的學者都意識到的問題,俄羅斯思想受德國浪漫派思想影響始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十九世紀晚期和二十世紀早期的俄羅斯新宗教哲學運動的思想資源亦和尼采哲學在俄羅斯知識分子階層的普遍流傳有著極大的關係。浪漫主義一直是俄羅斯思想的一條主線之一,這一思潮的終結直到十月革命之後通過國家意識形態強力推行馬克思主義為止。可參閱伯林《俄國思想家》,《輝煌的十年》一章,亦可見洛斯基《俄國哲學史》,在這部以思想家為敘述主軸的哲學史中,洛斯基對俄羅斯哲學家與對德國浪漫主義思想資源的援引有著深刻的洞識,見氏著《俄國哲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值得注意的是,浪漫主義在俄羅斯與德國一般,被不同的思想派別所運用,而並非以單一的保守主義或激進主義的面貌出現,赫爾岑曾援引黑格爾的辯證法,認為是「革命的代數學」,斯拉夫派亦引用浪漫主義的思想資源,作為重新啟動東正教倫理和傳統俄羅斯帝國的外在力量,十九世紀晚期的宗教哲學家更是把浪漫主義的思想資源作為一種俄羅斯精神復興的指導性力量。 24 別爾嘉耶夫將拉吉舍夫視為現代俄羅斯知識分子的開端,正是基於這樣一種歷史——時間觀念之上的現代認同,他將俄羅斯的開端置於東方——西方這一緊張命題之下,並承認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個對保守僵化的帝國進行改變的一個無可避免的歷史過程。參見氏著《俄羅斯思想》,三聯書店,頁14——25 雷永生等譯 25《列寧全集》人民出版社 19卷 頁362 26 秦暉:《問題與主義》 頁265 27姚海:《俄羅斯文化之路》頁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8 《俄羅斯文化之路》 頁302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加泰羅尼亞民族問題
※重溫革命黨與梁啟超大論戰 楊光
※新一輪工業革命與中國製造強國戰略
※<阿凡達>引爆觀影革命 影院經理後悔3D廳太少
※評「工農同盟」政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