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上海大學洋氣之最,還數這家|大學記憶
1980年代,學校西點店的法棍、拿破崙、蝴蝶酥和餅乾筒讓愛美的女生一年發胖10斤;
1990年代,魯迅公園的英語角是學生們豁出去練外語的好去處;
2000年代,教室電視里播放的《老友記》別開生面,展現了西方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還有一些特點是每一代的上外學生共通的:互相之間用外語名字稱呼,比如本位所有的受訪者,都有英文名;班級的男女比例都有點失調;打扮和作風多少在向老外靠攏……
上海外國語大學內外,總不自覺地透露著一點洋氣。
「一拿就破」,一吃就胖
故事擁有人:Mia Zhu&Weibo Sun,1983年-1987年在校
寢室女生裙衣飄飄的年代
進上外第一個印象,就是被師姐們的氣質給震住了。
我記得很清楚,報到那天,從火車站下來被接到學校,正是上午十點左右。有一排工作人員,忙著為我們新生進行登記註冊。沒一會,課間休息,只見各個年級的學長們三三兩兩地在校園內穿梭。
當時我就看呆了:怎麼上外這麼多婀娜多姿的美女啊?其實那時男女生比例並不是很失調,我們班10個男生,6個女生。只是那些學姐們既漂亮穿得又好看,大多數女孩子都是一件套頭的短衫,底下配一條百褶長裙,走在校園裡,清純又飄逸,實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入校第一天,我也是特地挑選衣服的。我當時穿的是一條紅色連衣裙,上衣領子很大,往後翻著,就像海軍衫一樣,腰上還有一根紅色的腰帶。本來自我感覺挺不錯,可看到學姐們的穿著,頓時就自慚形穢起來,覺得自己穿得太孩子氣了。
開學伊始,我的眼睛就不自覺地跟著師姐們轉,上外女生有一種特有的氣質,她們講究穿著,會打扮,很洋氣。這並不是照著國外雜誌模仿的結果,而是學外語過程中的耳濡目染,看了那麼多外國電影電視,多多少少就會被影響。
那時四川北路、甜愛路上有一些小店,我們就學著師姐們去那裡淘衣服,我在那裡買了一條百褶裙,配上一件鵝黃色的短衫,加入了上外女生的時尚大軍,記得這種打扮流行了很久。
在上外的學習並不輕鬆,上課,自習,看視頻,聽錄音,晚自習更是雷打不動。
可是,進校之後,即使學業如此繁重,我們很多同學不約而同地胖了。
那時東體育會路上並沒有很多餐館,即使有,對於每月生活費只有三四十元的我們來說,也是去不起的。好在學校的食堂非常好,早就滿足了我們的需求。
大概是外國語大學的緣故,食堂內會有一些西式食物。我記得那時食堂賣吐司,很厚的切片麵包,塗上一層蛋液,放上肉糜,油里一炸,又脆又香。早餐東西也很豐富,我們一寢室人總是同時出發,你去排隊買豆漿,我去排隊買包子,有一次輪到我排隊買油條,隊伍很長,好不容易排到我了,我說來12根油條。後面排隊的同學鬱悶了:你們寢室就靠一人排隊?現在想來,那時還真不太守規矩。
在校園裡走著,走到某一處,總會邁不開腳步,忍不住就會往裡面鑽去。那裡就是學校的西點店。
1983年的上海,即使再時髦,西點店也只有那麼零星的幾家。而每次經過學校的西點店門口,總有一股混合著麥香和黃油香的味道飄散出來,教人怎麼能受得了這個誘惑。
聚餐時,男生們特別愛吃法棍,那時覺得稀奇。
有的時候,剛剛在食堂吃好午飯,經過西點店,雙腳就不受控制地往裡走了。法棍剛看到的時候感覺很稀奇,以前沒吃過,我們叫它棍子麵包。它做得比現在一般的法棍細,烘焙師傅手藝很好,烤得外脆里也脆,買上一根,咔擦咔擦一下子就吃完了。
我們一個室友很愛吃法棍,每次吃好飯還能吃完一整根,有時為了吃法棍,她會在食堂點得節省一點,省下飯錢去買麵包。現在她在德國生活,我們問她是不是還很愛吃法棍,她說:當然不了,現在一根法棍放在我面前,我看都不會看它一眼,可當時就是擋不住的誘惑。
法棍賣得便宜,所以我們買的最多的就是它,手頭寬裕一點的時候,才會買蝴蝶酥或拿破崙。
拿破崙也是在上外第一次開「洋葷」的。為什麼叫拿破崙?「一拿就破」啊,學長的這個解釋非常貼切。我們都用它來指代拿破崙。
我非常喜歡吃拿破崙,大學時的口味影響至今,只要有人和我說哪裡有好吃的拿破崙,我一定會跑去買,有一次聽人說起大寧那邊有一家店的拿破崙好吃,只是地址語焉不詳,我開車過去,地毯式搜尋了一個多小時。
愛吃法棍的女同學大學第一年胖了14斤,她笑著埋怨說,她媽說她的臉都炸開了。不過究其原因,似乎並不是法棍、拿破崙蝴蝶酥讓我們發胖的,不能讓學校的西點店背這個鍋。
發胖的原因是深夜枕頭邊的餅乾筒。晚自習結束後,我們會結伴回學校,從學校到生活區會經過東體育會路。那條路不像現在這樣有很多店,但有些攤販算準了我們下晚自習後回宿舍的時間,在那裡擺著賣食物的攤位。其中有一個小販賣餅乾蛋卷,蛋卷價格貴,只能偶爾買一次,但碎掉的蛋卷皮好像才幾分錢一斤,我們常常買回來裝在餅乾筒里。晚上洗漱完,躺在床上邊卧談邊吃,想不胖都難。
我的第一專業是英語,只是單科成績考得並不是很理想,調劑到了德語系。當時對德國真的一點都沒概念,只知道二戰時有希特勒,學德語能幹嘛呢?
大約1986年,德語系的學生在魯迅公園聚會,魯迅公園是上外學生的後花園。
不過上外的學習條件非常好,每個教室有一台電視機,給我們播放外國實景的影視資料,還給每人發了一台錄音機讓我們練聽力。有很多外教,也有很多國外留學回來的老師。我們很羨慕他們,他們外語非常流利,也見過世面。
我們經常能拿到電影票,去新華電影院看沒有被翻譯成中文的原版片,像《飄》、《傲慢與偏見》等等,記得當時看《愛情故事》哭得稀里嘩啦。
我們畢業的時候是包分配的,所以那時安心讀書,不像現在大學生還沒到大四就忙著各種實習,為找工作而忙碌了。也不忙著談戀愛,記得給我們上國際關係課的老師對我們說:你們都很優秀,不要急著談戀愛,你們以為現在身邊的男孩子都很優秀,可等你們走上工作崗位,會認識到更優秀的人。
真的是實打實地學滿了四年,畢業分配時,能被分到事業單位是求之不得的,像去大學教書,進出口貿易公司,教育局下的培訓單位等,而分配到大眾這樣的合資企業,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只是到了1990年代,外企紛紛進入上海,我們的同學們大多都跳到了外企,說起來,是又一個時代,又一段故事了。
Mia和Weibo 班級的合影
在男女比例1:6班級中的男生回憶
故事擁有人:Paul Yang 1998年-2002年在校
當時本科生還在大連西路校區上學
我對上外的第一個印象,是大連西路550號正門東側的可頌坊。
1998年,去上外參加口語面試,有一段較長的等待時間,那時還沒有很多便利店,也沒有遍地的咖啡館時,只能到門口的可頌坊休息。
當時還不知道它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只知道它是一家賣西點的店。角落裡坐著一個老外,桌前放著一杯咖啡、一塊蛋糕,低頭正在看書。
那應該是上外的外教,可頌坊開在學校門口,想來就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日常生活所需。
不過對於學生來說,可頌坊並不是當時最理想的去處,一來價格貴,二來門面小,我們有免費而廣闊的天地可去。
越過大連西路,就是魯迅公園,在公園東北角的位置,流行過好一陣子的英語角。去的大多是上外的學生,也有一些想來練口語的高中生或社會人士。英語角的目的就是開口說,所以大家到了那裡都很豁得出去,隨便找個陌生人就聊上了。
「你好,你叫什麼名字?你做什麼的呢?住在附近嗎?」一般我們會用這幾句話開頭。由於英語角說的是很日常的語言,所以一些口語水平高的同學去了幾次之後就不去了,在那說話的人發音大多不太標準,語法也會用得亂七八糟,不過大家都不管這些,盡量表達自己會表達的,碰到說不出來的詞,就用中文說出來。如果對方恰好知道這個詞,就會幫忙翻譯一下。
除了去英語角,魯迅公園也是我們常常聚會的好地方。
魯迅公園,當年厚臉皮練外語以及軋朋友的聚點。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有一天,室長突然公布一個消息:今天中午我們去魯迅公園和聯誼寢室聚會。我們還有點莫名其妙,等到了公園之後,聯誼寢室一個很厲害的女孩子就對我們的一個室友說:你快表態。
當時的聯誼寢室往往是以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為連接點的,聯誼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撮合這兩人。
記得那天的聚會,雙方寢室的一半成員在就這個表態的話題討論,而其他的成員就各自在邊上活動聊天。在此之前,男孩子態度並不明朗,那天聚會很有成效,兩人就在這麼撮合之下確立了戀愛關係。
談戀愛之後,可選擇約會的地方就多了,魯迅公園旁邊的花之林,肯德基,延展出去的四川北路,甜愛路,這些都是上外學生談戀愛會去的地方。
上外的教學區和生活區隔著東體育會路,是代表著物美價廉特色,具有服務學生意識的商戶聚集區,有理髮店、文具店、小賣部、小餐館、小餐車等等,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早晨的東體育會路上,多的是飛奔去早鍛煉簽到的身影,到了傍晚,則站立在小餐車旁等待著炒麵炒飯的新鮮出爐。 夜幕降臨,路邊就架起了羊肉串燒烤架,那些網吧歸來的同學們是常客。後來,聽說那位攤主還做得挺好,開起了招牌店面。
我們班男女比例嚴重失調,18個女生,只有3個男生,所以男生之間聚會很少,要說到印象深刻的飯店,幾乎沒有。只記得散夥飯是在上外迎賓館吃的。男生們比較文氣,沒有喝白酒的習慣,只喝一點啤酒。席中調節氣氛的活動是,有人朗誦英文詩歌,背誦外國電影的台詞,俚語,甚至戲謔地說一些英文髒話。
好像我們當時的生活並不流行吃,只是流行看外文片,聽外文歌和廣播。
看得多,聽得多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也慢慢學習著。那時生活區宿舍的最南端是學生活動中心,定期會有舞會。有一次,隔壁寢室的師兄向大家展示了一段邀請女生跳舞的禮儀: 彎腰,一手收於背後,另一手前托伸手邀請,面帶微笑:May I have a dance with you(我可以和你跳舞嗎)?
當時我們這群看熱鬧的人,大聲叫好。只是等到真正跳舞的時候,覺得這太過於做作,誰都不敢拿去嘗試。
這些故事好像還在昨天,但已十年過去了。畢業十年之後,大家失散在全球各地。
在一個男女比例1:6的班級里,在陰盛陽衰的校園裡,一個男生和幾個回憶片段還算挺寶貴的吧。
嚮往《老友記》里的生活
故事擁有人:Ben Pan(之前有個德語名叫Karl,後來去留學,德國人都覺得很老派,就像中國人的建國、秀英什麼的,他們已流行給孩子取英文名了,所以我後來也改用英文名),2000年-2007年上外附中,2007-2014年上外
Ben上大學時,從虹口搬到松江,那裡現代的氣派沖淡了他的失落。
表哥考進上外之後,向我大力推薦這所學校,於是2000年我考上了上外附中,和上外一路之隔,一步步來嘛。
剛進初中那會,我在表哥的宿舍借住過一段時間,那是在東體育會路上的老舊宿舍,六人一間,很有年代感的上下兩張的鐵床。那時上外男女生的比例已嚴重失調了,男生宿舍樓很少,女生很多。等到我大學讀的時候,我們本科生搬到了松江,宿舍區只有最後兩排是男生樓,前面十幾排都是女生樓。
所以上外的男生,機會很好,一般到大二都有女朋友了。女生選擇太少,一般能湊合就湊合了,為了增加交友圈,也會去找別的學校的聯誼寢室,不過即使這樣,大學沒談戀愛的女生人數還是比男生多多了,因為不一定分得到。
當時表哥會帶我去校園裡走走,看到每個教室都有電視,還在播放著美劇。那時放的是《老友記》,我坐在教室里看得愛不釋手,從來就沒有看過這麼好笑的電視劇。這就是西方社會的樣子嗎?他們的生活中只有朋友,沒有父母,幾個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來就和朋友們呆在一起,沒事的時候就去咖啡館聊天,相互之間開什麼玩笑都沒有關係。
一代經典美國連續劇《老友記》,讓上外學生初次形成對西方生活方式的理解。
這樣的相處方式對我的衝擊很大,讓我也不自覺地憧憬起來,畢業之後是不是能和同學一起租房子住,一起過那樣的生活。我們很多同學後來想去留學,都是因為受美劇的影響,對西方社會產生了興趣和嚮往。而我感覺也是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之後,越來越開放了。記得在我剛進上外附中的時候,學校的榜樣就是那些被哈佛、耶魯等大學錄取的學生,每年只有那麼一兩個,而現在,基本上班級里一大半同學都會出國留學。
學外語最早的形式很枯燥,進了上外附中後才知道英文還可以通過看電視電影,了解外國文化的方式來學。
那時網路還不是很發達,表哥就帶著我去淘盜版DVD。東體育會路上有幾個盜版DVD的攤位,我們就在那裡找片子,像《勇敢的心》、《阿甘正傳》、《木乃伊歸來》這樣的片子都是買的盜版碟,一開始看中文字幕,之後把字幕去掉,直接聽英文。
東體育會路上有學生所需要的各種店,大概是外國語大學的關係,總有一些西式的飯店,而和外國食物有關的店,學生們都挺願意去的。我第一次吃壽司就是在學校門口的兄弟壽司吃的,小小的一家店,賣壽司,也賣芥末章魚等小食,開了很多年。
等到我考上上外的時候,本科生已搬到了松江大學城,虹口校區只留研究生和留學生。剛開始還挺失落的,離開了生活了七年之久的地區,搬到郊區,回一趟家需要很長時間。不過等我們搬去的時候,大學城已熱鬧起來了,配套設施也很齊全,學校旁邊的文匯路堪稱美食一條街。
各式風格林立的上外松江大學城校區,一天游遍世界。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不過這條街上店面總在不斷變化,一年之後可能就換個老闆了,倒是有一家叫Le Villa的西式簡餐店一直屹立不倒,我們想請同學吃好一點的東西的時候就會選擇那裡,看來老闆當時選在離上外近的店面真是選對位置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