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改善親子關係的十句話,你說過幾句?

Hi~我是小白媽見字如面!說話之道,其實就是相處之道。我們對孩子的愛無以復加,但孩子好像並不是時時刻刻能感受到我們的愛。正是一些語言和表達方式的負面影響,以及背後隱藏的一些教養價值觀,雖然出發點是為了孩子,但卻忽視了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慢慢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遠。改善親子關係,並不需要做翻天覆地的變化,把細枝末節的日常對話做好,才是造就親密親子關係的基礎。

溫馨提示:免費領取美國BeginAgain品牌積木的投票活動正在激烈進行中,如果想給咱家寶貝兒爭取一套,快快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吧!心動不如行動,GO! 申請成功的親們,可以直接回復「投票」或者「投票1」到公眾號小白愛讀書進行投票哦!

另外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最近小白媽媽又爭取到了百詞斬新品和經典套裝的試用機會,還有其他出版社給寶貝們提供的試讀or獎品贈送活動哦!隨時關注,千萬不要走開哦^_^

ps:【精心送上適合孩子們暑假看的資源】

1.回復「209」領取《粉紅小豬Peppa Pig》1-4季;

2.回復「520」領取520本經典繪本;

3.回復「109」領取百年珍藏高清雙語迪士尼動畫;

4.回復「書單」查看《我所知道的最權威的0——12歲書單》

更多海量童年必備資源,在文末有列表^_^ ,關注微信公眾號:小白愛讀書,即可領取!

華麗麗的分割線

美國改善親子關係的十句話

文/方柏林 微信公眾號(fangberlingz)

文章節選自《知識不是力量》、《及格主義》、《你該懂得些世故再老呀》等書

這幾個星期,我一直在參加一個關於親子關係的班。 班上成員來自各行各業,有經理、律師、地質師、警察、會計、教授、雜工,等等。主講的老師讓我們從各自童年愉快和不愉快的經歷出發,尋找怎樣去影響我們的下一代。聽了大家七嘴八舌的分享,結合我過去的觀察,我不斷聽到一些同樣的主題在重複,我這裡濃縮為十句說法,或許這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美國人的家庭觀念。另外很多說法,也一樣適用於其他文化之下的家庭。

「I care.」

(我在乎。)

家庭成員之間說「我不在乎」(I don』t care.) 可能是很危險的事。 愛的對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和無所謂。父母和孩子之間,理應相互關心對方的福祉,看有什麼事情讓對方開心,盡量避免讓對方難過,讓對方摔跟頭。如果一切都不在乎,家庭成員之間就會各顧各,相互孤立,如水上浮萍。而在乎,如同紐帶,讓家庭成為一個緊密的集體。

「You can have your space. 」

(你可以擁有自己的空間。)

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間,孩子不需要你的24小時環繞立體聲包圍。孩子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空間,有時候需要和父母保持適當距離。有些話,沒有必要一再嘮叨。給他人一點空間的同時,也給我們自己一點空間。有「安全的距離」,反而會讓關係更親密。就好比樹一圈籬笆,反而能讓鄰里相處更和諧一樣。(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Let』s talk.」

(我們聊聊。)

孩子和父母發生矛盾,不如找個雙方都很放鬆的場合,比如咖啡館,茶樓,用「我們來談談」開始,推心置腹談談。話悶在心裡,誤會了他人看不見,委屈了他人也看不見 。有問題就要解決,問題不會長腳跑。迴避是不行的,因為一轉角,問題接著又和你撞見。不如直面問題,面對真相,那真相讓你自由。可是在生活里,多少人在過著「捂著耳朵吃炒米 —— 自己哄自己」的日子啊!與其在背後論他人的短長,使得話傳來傳去傳走樣,不如直接和對方說。這很難,可是誰許諾過關係的經營容易呢?

「Let"s forget and forgive. 」

(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寬宏大量的大道理誰都懂,但落實到具體人身上就難了。家庭內部,相互之間有所得罪,要是計較下去,一環套一環,錯誤和冒犯相互糾結,沒有理得清的時候。外人往往都明白「清官難斷家務事」,不多插手,可是自己怎麼辦呢?快刀斬亂麻的辦法,只能是忘卻和原諒。記仇可恥,原諒高貴 —— 這種品質,違反我們的本能和人性,如逆水行舟,但也往往是我們擺脫關係困境的唯一辦法。 這是日後夫妻關係中常遇到的一個問題。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胸懷是練出來的。得從小就讓孩子練習,使得他們把忘卻和原諒當成理所當然的事,這樣他們以後的各方面人際關係更和諧。

「You"ve got an anger issue.」

(你好像有些憤怒。)

很多家長忽略青少年發怒這些性格上的因素。當今社會戾氣很重,人人都一肚子憤怒。有時候,表現出義憤,使得我們顯得富有正義感。美國人往往把憤怒看成是一個不好的品質。常發怒的人,被視作有怒氣問題(anger issue), 嚴重的被視作心理疾病。雅各書1章19-20節稱:「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 20 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人被怒氣控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也不一定說明我們內心正直。我們必須學會面對自己的憤怒,甚至將它管制住,不讓其產生負面影響。這是孩子童年時代所需培育的修養。

「We are all dysfunctional.」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在視野狹隘的時候,我們擔心自己的家庭和別人的不一樣,並因此難為情。「跟人一樣」是不少家長鼓勵、鞭策自己和孩子的一個說法。問題是沒有一個家庭是正常的,家家都有自己的問題。讓孩子接納家庭的不完美非常重要,這會讓他們學著接納以後勢必也不完美的單位、婚姻和他們自己的孩子,比在此基礎上尋求改進。我們也不能過早給孩子們灌輸宿命感,讓孩子認為自己生在某樣的家庭里,結果就一定先天決定。不要告訴他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人是可塑的,也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樣的家庭里,都可以成長出傑出的、健康的、高效能的人。同樣,也不要把任何失敗,怪罪給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父母,形成一種走不出去的無助心理的泥沼。

「My kids are probably just average. 」

(我的孩子可以很普通。)

我們常聽美國小孩誇孩子特別,出色,等。為了這樣的出色, 美國一些中產家庭對孩子推得很厲害,不亞於虎媽,只不過可能他們是在體育方面推,而不像我們在文化課和音樂方面。據說美國小孩打棒球的時候,那些兒童棒球聯賽(Little League Baseball)能激發出孩子身上最優秀的東西,比如團隊協作和隊友之間的關愛,同樣也能激發出家長身上最壞的東西,因為家長求成心切,會催逼自己的孩子,甚至對其他孩子或者對方球隊話語粗魯。但我也發現,大部分美國家長,在孩子失落的時候,對他們的平凡非常包容。沒有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但有時候我們需要放鬆一些,允許孩子普通,這樣就更容易接受他們的方方面面,包括他們的挫折和失敗,這反而能拉近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我們也能在孩子最脆弱的時候去接受、關心他們。不要做勢利的爸爸媽媽,孩子有出息了才去關注他們。

「Let"s create some memories.」

(我們製造一些回憶吧。)

美國家長非常重視給孩子創造一些未來能回憶的事件。這包括打破生活的常規,去別的地方度假。但這未必要花錢。一些蓄意製造的親子機會,作用不比花錢度假小。中國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比較「順其自然」,但美國人強調一些有結構的活動。比如我記得我孩子上學的時候,學校安排Doughnuts with Dad(和爸爸一起吃多納圈)、Muffins with Moms(和媽媽一起吃鬆餅)、Mom and Son Day(媽媽和兒子親子日), Dad and Daughter Party(爸爸和女兒親子日)這些活動。有些活動還是頗有必要的,我發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有時候父母一方可能會和孩子疏遠,比如青春期的女兒,有時候會跟爸爸疏遠。這些刻意安排的活動,有助於讓這些關係更親密,也能創造留給未來的記憶。當然,記憶總是有好有壞,我們不能光當攝影師,還要學會當剪輯,把不好的地方給編輯掉。帶著垃圾往前走,生活是無法精彩的。

「I"ll be there for you.」

(我會永遠支持你。)

當小孩有所需要的時候,沒有什麼比父母親都不在、不管更無助的事了。父母不必任何時候都得在孩子身邊圍繞著轉,有時候他們只需要沒油的時候,你像一加油站一樣,等在他們的下一個出口。幼子在,不遠遊,能守護在孩子身邊,非常有必要。不要把自己的離開,說成是生活所逼的「無奈」。這樣的無奈其實比我們想像地要少得多,很多是個人選擇,我們歸結給外部原因,以求內心安寧而已。你真有心,總是有辦法。

「The particulars get us.」

(細節定成敗。)

上述大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你給孩子講的大道理孩子也知道。可是你要告訴他們:魔鬼在細節中。任何一件可能會影響親子關係的細節上,我們如果先別急著順著自己的性子和本能,而停下來想一想再說,再做,可能會好很多。孩子們也一樣,不要讓他們贏在道理,輸在實踐的細節上。

帶孩子成長大不易,珍惜吧。有朝一日,回頭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已經長大了,離開了,我們想影響他們,再無機會。作為父親,我在以上任何一條上都需要進步,不過還是先寫下來,或許他人會得到些許啟發,咱們影響一個是一個。我也意識到,關於親子關係的道理現在網上傳得滿天飛,可是具體該怎麼做?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具體的說法中找到一些啟示。

有媒體報道我引進了「冰書挑戰」而「走紅網路」。據說人走紅之後,就不要洗碗了。我怎麼還在洗?看來還要繼續引進別的。好了,我再挑戰一下家長,大家不要說大道理,仿照上面的例子,你覺得哪十句話對你自己當年的成長最有利,或者最有害?

推薦閱讀:

簡單瑜伽4式改善脊柱,矯正含胸駝背
改善人際關係的5大訣竅——你都具備了嗎?
更年期不適別忍著,改善只需一招
改善胰島素抵抗,DPP-4 抑製劑直擊降糖核心
改善「錯誤走姿」從這些生活細節開始|走路|姿勢

TAG:美國 | 親子關係 | 親子 | 改善 | 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