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詞不能亂寫,他因為一首詞丟了性命

今天我們講一個天真害死貓的故事。歷史上有一個人,他是一代帝王,卻不好好地管理國家,整天的詩詞歌賦。最終成了亡國奴。他管理國家的水平成了歷史的笑料。可是他的才華卻為他贏得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席之地。這個人就是李煜。

李煜的詞,繼承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到李璟、馮延巳的影響。他的詞情感真摯,格調悲沉,意境優美,直抒胸臆,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為宋詞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是我國詞史上的一代宗師,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然而也就是因為他的直抒胸臆的真性情,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

李煜是五代十國期間的南唐後主。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北方之後,於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派大將軍曹彬攻破金陵城,李煜投降,被押送到汴京城,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應該說趙匡胤對李煜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汴京城給李煜建了豪華住宅,日常供給也算豐厚,態度上對李煜也是頗為尊重。可是好景不長,李煜歸宋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趙匡胤駕崩,他的弟弟趙光義繼位,就是宋太宗。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宋太宗對李煜心存防範,他曾經派李煜的老部下徐鉉前去探望李煜。李煜見到徐鉉之後嚎啕大哭,哭了很長時間,最後拉著徐鉉的手說「後悔殺了潘佑,李平」。潘佑、李平是什麼人呢?這兩個人是當年南唐的主戰將領,在對北宋的作戰中,兩人屢建奇功,曾是趙匡胤攻打南唐的主要阻力。後來李煜聽信讒言,殺了潘佑、李平,其實就是自毀長城。李煜歸降後還說「後悔殺了潘佑、李平」。就暴露了他有復國之心。宋太宗得知以後,非常惱怒,就動了殺機。

後來李煜填寫了他的千古名篇《虞美人》,讓宋太宗趙光義勃然大怒。公元978年,也就是李煜降宋後的第二年的七夕節,在李煜四十二歲的生日宴會上,趙光義命人毒死李煜。千古詞帝從此千古。這首《虞美人》也就成了這個亡國之君的絕命詞。

圖片來源於網路

為什麼宋太宗趙光義看了《虞美人》之後,就立刻命人毒殺李煜呢?今天我們就研究下這首詞中的玄機。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圖片來源於網路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三春花開,中秋月圓,象徵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然而,春花總會謝,秋月也會由圓滿變得缺失。所以古人常用傷春和悲秋來渲染詩詞。李煜也不例外,開篇就用了「春花秋月何時了」,意思是:春天花開,秋天月圓,歲月不斷更替,什麼時候終止呢?「何時了」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活了,期盼著死亡的到來。直接表達了李煜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往事知多少」這一句,讓我們看到,李煜依然對過去的帝王生活充滿了懷念。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現在居住的小樓又一次被春風吹拂,春花又將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他們李家的江山都已經不復存在了。那曾經是一個象圓月一樣興盛一時的王朝,現在又到月圓之時,可是李家王朝卻不能象月亮一樣圓滿了。所以詞人才會說「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表達了詞人心中的悔恨和悲憤。其中的「又東風」的「又」字,則強調了詞人一直處在悲憤交加的情緒之中。這就是亡國之君的大忌。宋太宗最怕的就是臣子的反叛之心。李煜現在是宋朝的臣子,懷念故國,也就是表明了自己沒有從內心深處降宋。這兩句話就足以讓他丟了性命。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這兩句就是具體寫「回首」「故國」的情形:故都金陵華麗的宮殿大概還在,只是那些喪國的宮女的容顏已經改變了。這裡暗含著李後主對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朱顏」在這裡指往日宮中的紅粉佳人,同時又是過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徵。以上六句,詩人竭力將美景與悲情,往昔與當今,景物與人事的對比融為一體,把蘊蓄於胸中的悲愁悔恨傾瀉出來,凝成了最後的千古絕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這最後一句中,詩人用滿江的春水來比喻滿腹的愁恨,不僅顯示了愁恨的悠長深遠,而且顯示了愁恨的洶湧翻騰,充分體現出奔騰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在詩詞寫作上,稱得上雄偉闊大,氣勢磅礴。但是這麼洶湧澎湃的仇恨,這麼奔騰不息的幽怨,就讓宋太宗更加睡不著覺了。千古絕唱的詩句,也就成了李煜千古的絕筆。

這裡是乾訸書苑,這裡有文學,有歷史,有遠方,還有詩。


推薦閱讀:

李白經典詩詞20首
八年級語文上冊詩詞鑒賞題集錦
永樂堂詩詞集(五)
《吟秋詩詞集》
宜春詩詞 第129期

TAG: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