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學指導的思想方法
太極圖 中醫學認為機體只有陰陽平衡協調,才能維繫正常的生命活動,反之則生疾病,甚至導致生命活動終止。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中醫診斷疾病,抓住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字,即「八綱辨證」,其中陰和陽為總綱,即表、熱、實歸屬於陽證;里、寒、虛歸屬於陰證。當然這僅就其原則上的屬性而言,也就是診斷時分析病情最基本的依據。而實際上每個患者的臨床表現要複雜得多,不可能如此單純,常常是對立的兩方面交錯出現,這就體現出前面所講的陰或陽中又有陰、陽的思想。因此對病情分析越客觀、細緻,那麼診斷也就越準確,制定的治療方案也越與病情吻合。 中醫治療疾病是以調治陰陽,使其恢復平衡,即以「陰平陽秘」為目的。隨之中藥的性、味、功用也分為兩大類,如辛、甘、淡味,性溫熱、燥烈、升散的藥物屬陽;酸、苦、鹹味,性寒涼、滋潤、降斂的藥物屬陰。由此可見陰陽學說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辨證、藥性、治療等各個方面。 (2)五行學說 有關「五行」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儒家的經典《尚書》。大約春秋時代,用五行解釋事物已很盛行。於是古代醫學家也把五行學說滲入到醫學領域。五行學說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用五種屬性來歸類,用以概括它們的性質,說明它們之間的聯繫。凡生髮的屬木;炎上的屬火;長養的屬土;堅勁的屬金;寒而下行的屬水。他們以木、火、土、金、水、木的順序相生;按木、土、水、火、金、木的順序相剋。這種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不息運動,推動了事物的發展,所以稱之為「五行」或「五常」。 以五臟為例,肝、心、脾、肺、腎,依次屬木、火、土、金、水。如肝屬木,功能主調暢全身氣機,像木的生髮條達之象。五髒的相生關係中,如「水生木」,指的是腎強精充則可以涵養肝臟。五髒的相剋關係,即相互的制約關係,如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即「金克木」。以此類推。關於五行相剋的規律,嚴格地分,凡屬生理上制約的現象,稱為「克」;若成為過分的制約和排斥的反常變化,如一臟偏亢,導致另一臟偏虛的病理現象,則稱為「乘」。還有「反克」現象,即本臟虛弱,其應克之臟反而克本臟,這種情況稱為「侮」,或稱「反侮」。五臟在生理上、病理上均循著相生、相剋的規律互為影響,這就構成了生理上的充分協調和病理上的錯綜複雜的局面。
五行關係示意圖 運用五行學說在治療學上,其內容也是極其豐富的。如治療肝病,應注意同時健脾,這是預防肝病傳脾;又如用補腎的方法調治肝虛之病,就是運用「水生木」的理論等等。同時藥物的五味也歸屬於五行。如酸味葯入肝經,甘味葯入脾經等,故五行學說也指導著用藥規律。 五行所屬表
五 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自然界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色 | 青 | 赤 | 黃 | 白 | 黑 | |
五化 | 生 | 長 | 化 | 收 | 藏 | |
五氣 | 風 | 暑 | 濕 | 燥 | 寒 | |
五方 | 東 | 南 | 中 | 西 | 北 | |
五季 | 春 | 夏 | 長夏 | 秋 | 冬 | |
人體 |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五腑 | 膽 | 小腸 | 胃 | 大腸 | 膀胱 | |
五官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
五脈 | 弦 | 鉤 | 緩 | 毛 | 石 | |
形體 | 筋 | 脈 | 肉 | 皮 | 骨 | |
情志 | 怒 | 喜 | 思 | 悲 | 恐 |
五行學說不但把人體各組織器官聯絡成一個恆動的整體,而且把人體與自然界各種物質、生物、季節、時間、方位、氣候、自然現象、致病因素等,也形成了有機的聯繫。所以說五行學說的運用是中醫學「天人統一觀」的充分體現。
推薦閱讀:
※我國古代哲學中指宇宙的本原
※中醫學習筆記:第6講 第一章 中醫學與中國古代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與中醫學
※中華民族的智慧——中國古代哲學(一)
※蘊含古代哲學思想的龜座鳳形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