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專論)?(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研究員金沖及
2011年09月07日11:47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手機看新聞
孫中山先生不愧為「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面對近代中國千頭萬緒的社會矛盾,他提綱挈領地提出三個基本問題: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也就是他所說的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並且要用革命的手段來實現。這些主張,在中國歷史上還不曾有人提出過,深深地影響了不止一代的中國人。辛亥革命時期其他思想家和政治家,在某些問題上可能比他說得更深刻,但要作為一個時代的代表,沒有人能同他相比。 當然,作為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還存在嚴重的弱點:他提出了這些目標,卻沒能真正找到實現這些目標的具體道路,對這些目標的理解和後人也不盡相同,更沒有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長遠目標。但不管怎樣,在中國人面前提出民族獨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三大奮鬥目標,主張用革命的手段去實現它,並且成為人們相當廣泛的共識,在歷史上是邁出了很大的一步。10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堅持為實現這些目標而不懈奮鬥。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直到今天,絕大多數中國人依然把自己看作是孫中山先生開創的事業的繼承者。 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歷史功績,是了不起的事情。 對這個歷史性巨大變化的意義,人們往往缺乏足夠的認識。中國同盟會最早會員之一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林伯渠在1941年曾很有感慨地寫道:「對於許多未經過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義是常被過低估計的,這並不足怪,因為他們沒有看到推翻幾千年因襲下來的專制政體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中國在君主專制制度統治下已經幾千年了。這一專制制度不僅依靠經濟、政治、軍事的支配和統治,而且通過一整套嚴密的意識形態牢牢地束縛著人們的頭腦。人們從幼年時起,頭腦里就根深蒂固地被灌輸「三綱五常」那一套封建倫理觀念,把它看成萬古不變的天經地義。「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到處供奉著。君主還被用神秘的色彩裝點起來,被稱為「天子」,彷彿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頂端。古代中國是封建制度和封建倫理觀念異常發達的國家,舊統治秩序經過長時期經營已編織成一個嚴密的網路。皇帝便站在這個網路的頂端,獨攬一切大權,成為整箇舊統治秩序賴以穩定的重心。 到了封建社會末期,雖然出現一些質疑君主專制制度的「異端」思想,但「國不可一日無君」的觀念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人們設想不出還可以用什麼政治制度來代替它。到了近代,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國各種進步的社會政治運動不管如何激烈,都沒有觸動這個問題。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實還是皇帝。戊戌維新運動,想依靠的是光緒這個「好皇帝」來推行變法。義和團運動,旗幟上寫的還是「扶清滅洋」。中國同盟會綱領上的「創立民國」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觀念,有如石破天驚之論,逐步深入人心。 還要注意到:那時,共和政體在世界範圍內還為數很少,西方大國中實行了共和政體的只有美、法兩國,亞洲連一個共和國也沒有。處在這種狀況下,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同盟會成立前夜的一次演講中斷然決然地指出:「世界立憲,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稱為真立憲。同一流血,何不為直截了當之共和,而為此不完不備之立憲乎?」這是何等的氣概! 辛亥革命不僅推翻了極端專制、腐敗、媚外的清政府,掃除了中國歷史前進的這個嚴重障礙,而且一舉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中國封建社會有個頭,就是皇帝。一旦把這個頭砍掉了,整箇舊秩序就全亂了套。儘管以後從袁世凱到蔣介石,一個又一個政權輪流登場,舊勢力卻再也建立不起一個統一的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來。這為舊社會的崩潰和革命的最終勝利創造了重要條件。 有一種看法,認為辛亥革命的結果帶來的只是軍閥割據和混戰那種更加混亂的局面,並沒有帶來進步。這是一種膚淺的看法,沒有把事件放在長時段的歷史大背景下來考察。軍閥的割據和混戰,在一段時間內可以張牙舞爪、胡作非為,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但這樣一種落後於時代、極端不得人心的赤裸裸的野蠻軍事統治,註定是不能維持長久的。而且,它反映出中國舊社會勢力的統治已經分崩離析,連表面上統一的和比較穩定的統治也難以維持,從而為以後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提供了方便。有如產前的陣痛,這正是歷史大轉折前夜常出現的過渡現象。 第三,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在思想領域也引起十分深刻的變化。它的主要表現有兩點:民主精神高漲,思想得到很大解放。 先說前一點:民主精神高漲。民主意識的前提是民眾對自己在國家中的地位有正確的認識。在君主專制制度下,只有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他的話便是「金口玉言」;國家大事只能由他作決斷,稱做「乾綱獨斷」。老百姓被稱為「子民」,根本沒有參與國家決策的權利。戊戌維新運動時的公車上書算得是轟動一時的大事,但上書的只是一小批已有舉人功名的士大夫,由於都察院拒絕代奏沒能送達朝廷,並且在上書中處處把「忠君」和「愛國」看成一回事。現在叫「民國」了,孫中山先生指出《臨時約法》中一定要寫上一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還把政府官員稱作「人民之公僕」。儘管許多事實際上依然如故,但民眾的心理有了巨大變化,覺得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了,有權對國家的事情發表自己的意見。於是,社會輿論空前活躍,報紙刊物上對國事紛紛發表種種議論,各種社會團體像雨後春筍般成立,推動並組織起許多群眾性的活動。如果沒有這種變化,如果沒有形成這樣的新的社會氛圍和民眾心態,7年多後五四運動的發生是很難想像的。
推薦閱讀:
※蒲松齡聊齋志異的歷史地位與評價
※辛亥革命的歷史地位
※葛江波:如何看待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十五大的歷史地位和十五大報告的總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