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造神運動

中國道教信徒頂禮膜拜的神靈,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渾沌時期天地未判前的先天仙真,二是修道成仙或神仙點化的後天仙真,再有,就是那些有功於國家,護國佑民的的凡人,在人們的崇拜中不斷被神化,成為神仙。  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第三種神。  其實,道教所信奉的神,一開始就是凡人神化的形象。比如老聃李耳,被奉為道教的超級神——太上老君。李耳本是凡人。《史記》記載,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曾任周守藏史,學識淵博,孔子曾問禮於他。老子著述十五篇,以《道德經》為經典著作。李耳在正史上被奉為道家創始人,在宗教里被奉為成為太上老君,名譽地位都高高在上了,可《西遊記》中的太上老君,卻並不得志,風頭不健,趕不上玉皇大帝不說,連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都無緣參加,還被孫猴子大肆搗亂,辛辛苦苦煉得的仙丹被吃個儘管不說,還是孫悟空練就火眼金睛鋼筋鐵骨,正是晦氣滿身,成了一個可憐蟲。  有了這個開始,後來,把凡人供奉成神的事例就接二連三不勝枚舉了。而從凡身肉體的化為神仙身份,也越來越火爆。一開始還是零售,到了西周,更有封神之神姜太公,一下子就批發出仙帽無數。姜太公也是凡人,前半輩子一直懷才不遇,在朝歌宰過牛,在孟津賣過飯,直到垂垂老矣,為維持生計,還在渭水邊結草為廬,釣魚為生。直到白髮蒼蒼,才遇到禮賢下士的當朝賢主周文王。周文王心懷大志,一心伐紂,遇到姜太公,真是一拍即合。於是後來周文王假託天命,來了上聽天命,下合民意,大行改朝換代之實。於是,由姜太公領導的一班人馬,都成了下凡真仙或者是神仙候選人。事成之後,按功行賞,封神列仙。  很多凡人成仙,不斷被人神化,由於年代久遠,已經很難說明真實身份了。但是,像關聖帝君關羽,門神秦瓊、尉遲敬德,都是有血有肉的凡胎肉體。三國時劉、關、張桃園結義,關羽是老二,因自己的失誤敗走麥城,身首異處。自魏至唐,關羽的名頭很小。直至宋代,民間突然出現關羽顯靈的傳說,之後,關羽才不斷走紅。順治九年,被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甚至成為與孔子並列的「武聖人」。  在很早的時候,門神是神荼、鬱壘。神荼、鬱壘的職責是如果發現有作惡的鬼,就把它捉起來喂老虎。後來演變為在門上畫神荼、鬱壘,鬼魂就不得進入。至於門神秦瓊、尉遲敬德,其成神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段時間,唐太宗剛準備睡覺,就會聽見外面拋磚弄瓦、鬼哭狼嚎的聲音,唐太宗就把這事告訴眾文武大臣,秦瓊站出來說他願意和尉遲敬德一起保護皇上。於是,他連夜間就在唐太宗門外守了一夜,保了唐太宗一夜安穩。唐太宗還是比較有點以人為本的意思,覺得老師讓兩個大臣在門外守著也不是個辦法,就派人把秦瓊、尉遲敬德的畫像貼在門上,「邪鬼」居然很給這畫像面子,再也沒有出現過。後來,老百姓也把他們的畫像貼在門上,供奉起來。  縱觀這些有人到神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都是被利用的對象。只不過利用他們的代價也很高,把他們分為神靈供奉起來了。僅此而已。  比如說李耳,是道家的信徒在創始道教時,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宣揚教義。隨著道教的發展壯大,出於發展信徒的需要,老子才逐漸被神化成神。  而姜太公的發跡,是古代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產物。從姜太公遇文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作為一個讀書人的代表,把他看作是神,寄託了讀書人對明賢君主的期待。  關羽是一個忠肝義膽的人,忠義的特點符合曆代君王加強統治的需要,於是很得封建君主的抬舉,很多君主不斷給他加封封號,好在這些封號不佔編製不領俸祿!至於黑社會團體,模仿桃園三結義,更把關羽放在很高的位置。  而秦瓊、尉遲敬德,更多的是意外。  中國古代的造神運動,尤其是把人神化成神,大多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要。無論是老子,還是姜太公,都打下封建社會封建統治的影子。當我們對這些原本是和我們一樣凡胎肉體的人頂禮膜拜時,我們心中充滿了真誠。畢竟,他們在古代社會為我們的文明進步做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他們的思想、他們的道德,在現在、在未來,都不能摒棄。即使工業化已經把神的作用摧毀了,但我們還需要一種精神。這些被人們神化了的形象,給我們留下了典範的作用。
推薦閱讀:

台媒解讀鄧小平:不搞崇拜不造神

TAG:中國 | 運動 | 古代 | 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