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敏長篇小說《奔月》研討會在京召開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1月5日,魯敏長篇小說《奔月》研討會於中國作家協會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人民文學出版社、江蘇省作家協會聯合舉辦,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潘凱雄、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應紅、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等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並講話。研討會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主持。
長篇小說《奔月》是魯迅文學獎得主魯敏的最新作品,故事從一輛開往梵樂山的旅遊大巴意外墜崖展開。女主人公小六在這場事故中「消失」了,她的丈夫賀西南不相信她已死,開始尋找她的下落,過程中意外發現了她的情人張燈。與此同時,小六以無名之軀來到了完全陌生的小城烏鵲,遭遇各種沉淪起伏……一個小六不在場,一個小六在場;一個小六是舊我,一個小六是新我,故事就在這兩個時空中交替上演。
相比魯敏此前的作品,《奔月》的主人公的設置更為日常,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男女。其實,越是我們熟悉的生活越難構成小說。在《奔月》中,魯敏正面書寫生活,卻傾聽著人物的私密呼吸,用精微的細部構建了一個更具深度和廣度的隱秘生活。
面世以來,《奔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中國作協副主席、批評家李敬澤認為《奔月》某種程度上「有一種史詩的氣概」,因為這是「對當代都市生活的一次全面檢視」,記錄下了「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中的都市人的精神狀態」。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批評家張莉將《奔月》中的男女主人公視為「脫軌者」,「脫軌使不可能的變得可能,使風平浪靜的生活變得痛楚不堪」,「魯敏不僅和她的人物一起站在了平庸生活的對立面,也一起直面了人性的無盡深淵」。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麥家抓住了《奔月》一書的懸疑色彩:「我估計沒人能猜到結尾:因為生活本身就沒有結尾,因為魯敏本人就一望無際。」
除此之外,《奔月》還入選了多個榜單,包括: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中國好書」9月榜、中國出版集團「中版好書2017年度榜」文學藝術類十大好書、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十大好書;《光明日報》光明書榜11月榜、新浪好書榜9月榜、十點讀書「11月最值得讀的7本書」等。這些榜單的產生機構既有傳統媒體,也有新媒體,讀者群體跨度很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奔月》一書所引起的廣泛關注與共鳴。
《奔月》藝術地反映了當代中國城市化進程,這部長篇小說不僅是魯敏個人創作道路上的里程碑,也是2017年中國文學非常重要的收穫。(葉聰)
推薦閱讀:
※最新小說<素顏相伴醉了誰>txt資源
※玉璧記(三)
※媽媽,蛋應該怎麼煎?
※小說里經常出現的花葉永不相見的「彼岸花」,說的就是它
※我的父親是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