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經絡
06-30
系列之03-臟腑經絡初涉中醫之門講座――中醫愛好者入門學習系列之三:人體生理之謎-臟腑經絡本篇內容比較滿,應該是十二次講稿中,知識量最大的一篇,也可能是震動最大的一篇。但這部分內容的確非常的重要,是整個中醫理論的基石。希望大家能堅持。光明就在前方了。。。中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內容,是臟腑理論。我們常說「五臟六腑」,你有聽說過五臟五腑,五臟四腑,甚至是五臟二腑嗎?中醫學中究竟是如何認識臟和腑的?這些臟腑又各自有哪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呢?臟腑是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有形結構,然而單是有臟腑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有物質來為這些臟腑提供營養,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的源泉。這些物質,就是氣血。血比較好理解,我們都有見過;但氣是什麼?氣與血有著怎樣的關係呢?氣血在體內的運行,不是隨心所欲的到處亂走,而是依循著一定的途徑和方向前行的。這個途徑,就是經絡。大家可能有見過經絡小人的模型,至少是看到過一些經絡圖。這些在循行在人體內的經絡線,古人是如何發現的呢?好,現在我們開始本次的篇章,揭開人體生理之謎-臟腑經絡。一臟腑古人最初發現的臟腑,與我們今天掛在嘴邊的五臟六腑是有所不同的。發展演變的軌跡,大體經過了五臟二腑、五臟四腑、五臟五腑、五臟六腑、六臟六腑這樣幾個過程。隨著臟腑數目的增多,臟腑理論本身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同時也有更多人文社會的因素,摻雜進入了中醫學的理論。我們這裡不做專業的學術探討,只給大家做下簡單的歷史回顧。不了解歷史,也就無法理解今天,也就沒有能力去把握明天。五臟部分的內容一直是比較穩定的,包括肝心脾肺腎這五臟。只是到最後將臟腑與十二經相配時,把心包也納入到「臟」的行列,才成了六臟。這部分歷史我們就不多說了。臟腑數目的變化,主要發生在腑上。從二到六,究竟是增加了哪些內容呢?首先二腑,包括腸與膀胱。我們如果仔細去品味,會發現這二腑的說法,其實是很有些道理的。(胃)腸是我們消化道的主體結構,基本的功能是消化傳導飲食物,被中醫形象的稱為「穀道」;而膀胱主要是用來貯存和排放尿液的,被稱作為「水道」。有了這兩條水谷之道,我們每天吃掉的飲食物,就可以經過人體的消化吸收轉運,最後將有用的部分利用,將糟粕的部分排出了。二腑的說法,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對水道穀道的一種精鍊的概括。接下來的所謂四腑,包括胃、小腸、大腸和膀胱。這裡將穀道進一步的細化為三個獨立的腑,分類更加合理一些。再下來的五腑,就是補充了膽。最後的六腑,再補充了三焦。古人將臟腑的數目不斷的擴大,原因是什麼呢?依據是什麼呢?對這部分內容深入探討下去,我們就會發現古人思想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所謂的「術數思想」。這部分更加複雜,我們暫且忽略過去。只給大家簡單的看下這些數字,和他們所代表的一些意義。五與五行相合;六為天之數,所謂「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九為陽數之極;十一是天六地五的數目之和;十二是月份之數。這些大家只做了解即可。我們還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中醫學本身的理論上,來看一看經典的中醫學臟腑理論。先來認識下五臟:1肝中醫學中肝臟被比喻成將軍。這個比喻,就是從我們講過的肝臟的「木性」發展出來的。我們前兩次講座,都有涉及到肝。這裡簡單的和大家一起回憶一下。通過最基礎的解剖觀察,古人直觀的發現,肝臟是人體內藏血量最多的一個臟器,從而認為肝臟具有「藏血」的功能。古人又把血液比作滋養人體生命的水,而木正是從水中而生。古人於是將肝臟的五行屬性歸於木,從而將「木喜條達」的特性移嫁到肝上,認為「肝主疏泄」。也就是肝有保持人體內氣的運行順暢、舒展,不出現郁滯的功能。隨著臟腑理論的完善,肝主疏泄的功能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成為肝臟最為重要的生理功能。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人心情不好,常常會見到兩種不同的反應。一種人喜歡的生悶氣,把所有的不快憋在心裡不講;另一種人點火就著,遇到些不順心的小事就暴跳如雷。這兩種情況,都與肝的功能失常有關。第一種情況,主要是肝木疏泄的功能太弱了;當體內出現氣的郁滯時,肝沒有足夠的能力,把郁滯消散開。氣滯越來越嚴重,導致了一些病證。中醫把這種情況叫做肝氣鬱。對這樣的肝木不及的情況,就需要用柴胡一類疏肝的藥物,幫助肝來加強疏泄的功能,把氣滯散開。而對於第二種情況,原因主要是肝木的功能「太過強盛」了。中醫把這種病證,叫做肝火旺。需要用龍膽草一類清瀉肝火的藥物,把肝臟中過於亢盛的陽氣清除一些,來維持肝臟自身的陰陽平衡。2心古人將人體解剖之後,發現心臟與血管連在一起,裡面存留有血液。古人把血管稱為脈,是氣血運行的通路,於是提出了心臟的第一個生理功能,「心主血脈」。接下來,古人又發現,心臟所處的位置,最外面有胸骨、肋骨在保護;近一層後,心臟還受到肺臟的保護;最裡面的一層,在心臟的表面還有一層心包。這些結構,把心臟包裹的嚴嚴實實,外界的風吹草動根本無法傷害到心臟。這樣優厚的待遇,在古代只有君主才有資格來享受。古人於是把心臟比作人體的君主。國家有大事發生,必須先稟告君主,聽從君主的安排。要治理好一個國家,沒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是萬萬不行的。古人把這種身負重任而不驚,日理萬機而不亂的能力,稱作「神明」。相應的,人體要完成正常的生理過程,保持良好的狀態去工作,學習,生活,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心臟來主持大局。所以中醫學認為「心主神明」。講到這裡,必須提一下「腦」的問題。現代醫學通過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研究,發現在人體真正主管「神明」的,也就是主管人的思維意識精神的器官,是腦。這是不爭的事實,無疾不想對究竟誰主神明作任何爭辯。只想舉兩個事例,與大家一起來思考。硃砂的顏色是紅色,與心火同;中醫經常用此葯來安神,用於治療心煩,癲狂等精神性病症。百會是頭頂中央的一個重要腧穴。古人治療精神情志類疾病時,經常會用到此穴。這兩件事提示我們:古人在進行醫療實踐的過程中,「心主神明」的理論,是可以為醫生提供治療思路,對臨床發揮指導價值的。同時,「心主神明」的理論,並沒有對古人的思想產生根本禁錮;發現針灸頭部腧穴,可以很好的治療精神情志疾病後,古人不會因為受到「心主神明」的影響,就將寶貴的經驗置棄不用。今天的我們,在學習古代先賢智慧的時候,態度很重要。我們是以古人為師為友,恭謙的來學習;還是與古人為仇為敵,尖刻的吹毛求疵。態度會決定你最終從古人那裡得到的東西,是有用的智慧,還是無用的故紙。3脾中醫學所講的脾,實際上包括西醫解剖學中脾臟和胰臟兩個臟器。由於二者在位置上與胃緊密相連,古人便聯想脾臟的功能,主要是把吃進到胃中的飲食物進行消磨轉運,進而演變成為「脾主運化」的基本生理功能。飲食物在體內的運化過程,我們在六腑部分會詳細講到,這裡就不做重點分析了。飲食物通過消化吸收,轉化為氣血,為人體提供營養和動力。而消化吸收的功能,需要脾臟來主持。中醫學因此將脾稱作「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除此之外,脾臟與肝臟相似,也是一個儲藏有大量血液的器官。古人把這種現象,與脾為氣血化生之源,以及下面要講到的氣血關係結合在一起,提出了「脾主統血」的功能。而這裡所謂的脾,實際上更多的是指氣而言的。下面我們講氣對血的固攝作用,大家就可以理解了。4肺肺與氣管相連,通於鼻竅。這就決定了肺臟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主氣司呼吸」。肺臟通過主持呼吸運動,使人氣與天氣相通,人與自然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主持呼吸運動,肺臟同時主持了人體內氣的升降出入。呼氣時,氣向外,向上;吸氣時,氣向內,向下。再來看下肺臟的位置和形態,他像一口大鐘一樣,守護在心臟的周圍。古人據此認為,肺臟就像威嚴的宰相,身居君主兩側,將君主的旨意傳達給百官,協助君主對百官進行治理。這位宰相的職能,在中醫學中被稱作「肺主治節」。肺主治節的功能,與肺主氣的功能其實是密不可分的。人體內氣的升降出入,都會隨著一呼一吸而井然有序的進行。恰似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運籌帷幄,時時掌控著全國上下的局勢。最後,肺臟還有一個功能,叫做「通調水道」。中醫治療疾病時,有一個很有趣的治法,非常形象的表現了肺臟通調水道的功能,叫做「提壺揭蓋法」。生活中我們會有這樣的體驗,我們每天用到的茶壺,在蓋子上都會留出一個小孔。當我們用茶壺倒水時,空氣可以從小孔進入,水就會順暢的流出來了。如果不要這個小孔,而且把壺蓋的四周用泥巴糊住。這時再想把水倒出來,就萬萬不能了。其實在物理學上,道理其實很簡單,是由於的大氣壓的作用而已。但在中醫學中,古人卻根據這個生活中的現象,把他用到醫學的領域,成為一種治療小便不利的重要方法。肺的形態像一口大鐘,不但護衛著心臟,而且護衛著下面所有的臟腑,與茶壺上的蓋子何等相似。當肺的功能正常時,人氣與天氣相通,就像壺蓋上留有小孔。肺臟一旦受到病邪侵襲時,肺臟主氣的功能受到影響,就像壺蓋上的小孔被封死了,就可以出現小便的不暢通。此時我們無論用多少通利小便的葯,效果都不會明顯。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壺蓋揭下來,也就是宣肺的方法,讓天氣與人氣相通,小便就自然會順暢的流出來了。5腎「腎虛」這個中醫學辭彙,在今天幾乎成了人所共知的流行語。似乎中國人都多多少少的都需要補補腎,才是對身體最好的呵護。中醫學中的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器官呢?前面我們提到過,古人通過對人體的解剖,發現腎臟的位置是五臟中最靠下的;而且腎臟中可以聞到很強的小便氣味。古人據此認為:腎臟與人體的水液代謝功能關係十分密切,從而提出腎臟最基本的生理功能「腎主水」。但今天我們常說的腎虛,往往不是指腎主水的功能出現了問題,更多的是指腎臟更重要的一個生理功能――腎主藏精。這裡的「精」,最初主要指的是生殖之精。腎的位置與生殖器比較接近;腎臟的形態與男性睾丸的形態比較相似(睾丸有「外腎」之稱);腎臟與腰部相鄰,中醫有「腰為腎之府」之說,而過度的性生活很容易引起人的腰部酸軟無力、疼痛等表現。種種跡象都表明,腎臟與性方面的生理功能有著很密切的聯繫。伴隨古人對「精氣」概念的推崇,腎主藏精的範圍也日益擴大,腎也漸漸成了人體的「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的元陰、元陽,也成為人體一身陰陽的根本。**思考下自己或家人的身體,哪一個臟出現的問題比較突出?具體表現是什麼?批註:以上對五臟生理的講解,目的僅是幫助初學者對中醫理論有一個入門級的認識,不屬於嚴謹的學術討論範圍。希望進一步深入了解五臟功能的朋友,請自行參考《中醫基礎理論》教材學習。六腑1胃小腸大腸人體要進行正常的學習工作,人要正常的思考,五臟功能要得到正常的開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需要不斷的從外界吸收營養,向外界排出對人體無用的廢棄物。這一過程,在現代醫學中被認為是由消化系統來完成的。在古代中醫學中,這個過程又是如何實現的呢?胃、小腸、大腸,是前後相續,關聯密切的三個腑,共同形成了人體內將飲食物消化傳輸的「穀道」。在古人的眼裡,人體消化過程的認識,大體是這樣的:首先我們吃下去的飲食物,會由胃來接收。並由胃中之火來腐化食物,為進一步的消化吸收打好基礎。胃的這個作用,被稱作「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如果胃裡的火不夠了,就沒有能力把食物很好的「腐熟」。就像鍋下的火很小,每次蒸出來的米飯都是夾生的。面對這樣的飯,恐怕很難有食慾可以吃的下去。如果反過來,下面的火太旺了,鍋裡面頓好的肉都化成糊糊,怎麼吃都感覺吃不飽;這就是胃火太盛了,中醫所謂的「邪熱能殺谷」。接下來,經過腐熟的食物被傳送到小腸,小腸所從事的工作,有點像一隻篩子(呵呵),把這些食物「過濾」一下,對人體有益的部分被留下來,進一步消化成精微的營養物,被人體吸收。而糟粕的部分,則繼續向下傳遞給大腸。小腸的這一功能,中醫稱為「泌別清濁」。如果小腸泌別的功能出現問題,人體就無法區分出食物的哪些有用,哪些無用,最後這些精華和糟粕混雜在一起排出體外,就出現了腹瀉。(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幾種,由於小腸的問題導致的腹瀉,是其中之一。)最後經過小腸濾出的食物糟粕部分,繼續向下傳遞給大腸。大腸在中醫稱為「傳導之官」,主要的職責,就是傳導這些食物糟粕,排出人體。千萬別以為這個傳導的芝麻小官就不重要哦,今天不知有多少朋友,都是由於大腸的問題,而出現長期的便秘或腹瀉,給身體帶來很多的不適。便秘都是上火嗎?腹瀉都是腸胃虛弱嗎?與具體病證相關的內容,我們在診斷、辨證的章節里還會詳細講到,請繼續關注。實際上,我們上面講到的三個腑:胃、小腸和大腸,如果要實現正常的功能,也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氣化」。其實何止是這三個腑,人體的各個臟腑內,氣化都是時時刻刻在進行著的。僅就這三個腑而言,所謂的氣化,更多的是指脾氣的推動,來保證三腑的實現正常功能。脾氣的虛弱,在胃,則表現為不思飲食;在小腸則表現為腹脹、腹瀉;在大腸則表現為便秘。這裡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癥狀,順便說一下,叫做大便「初頭硬,後必溏」。是說排大便時,開始的部分比較硬,到後面反而是稀的了。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問題呢?2膀胱古代的交通運輸,只有水路和陸路兩種;於是也把這樣的知識應用到人體上,形象的將胃腸的消化道稱作穀道,而膀胱出小便,則被稱作水道。與胃腸消化傳導的功能實現,需要脾的氣化作用來支持一樣,膀胱主水道的功能,也需要一個髒的氣化作用來主持,就是腎。中醫學對人體水液代謝的過程,是這樣認識的:首先水液進入胃,通過脾氣的運化,將水向上布散到肺,再通過肺臟來通調水道,把水液向下傳遞到膀胱。通過這樣一上一下的傳遞,水液得以遍布周身,滋養各個臟腑。當然水液在體內的運動,都離不開腎臟的主持。以上就是經典中醫學理論中,對水液代謝過程的大體描述。不知大家看後,是何感想?無疾在這裡,簡單的談下自己的看法。古人沒有對解剖學發生濃烈的興趣,因為對於「真理」的追求,從來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方向。我們的古人,更加在乎的,是如何將已有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在實踐中發現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對理論進行修改。最終形成了今天的中醫理論。水液代謝的問題也是這樣。古人最終將理論確定成上面的形式,最重要的原因,還是源於醫學實踐。中醫學治療水液代謝方面出現的問題,比如水腫,比如小便失禁,比如小便不通,都會講到三個重要的臟器:肺、脾、腎。而針對此三個臟器給予的治療,往往又是對上述病證非常有效的方法。正是基於這些實踐的基礎,古人嘗試思考三者與水液的代謝的關係,才最終在頭腦中構建了這樣一個水液入胃,經脾,達肺,到膀胱的理論模型。對於這樣的理論,如果我們完全拋開歷史,不考慮古人的環境,硬是用今天科學的解剖學知識來否定古人,那麼你會在滿足了自己作為勝利者的虛榮心的同時,也就失去了與古人交流,吸取古人寶貴經驗智慧的機會。3膽膽作為一個腑,實際上與上面的四腑不太相同的。食物的傳導不會經過膽,水液也是一樣。所以古人還有一種見解,認為膽屬於所謂「奇恆之腑」之一。奇恆之腑這個概念比較偏一些,實際運用的價值遠不及五臟六腑,對大家理解整個中醫理論的幫助也不是很大,我們這裡也就不講了。我們只從兩個側面,來認識一下膽髒的功能。一個人臨危不懼,泰然自若,我們會講他膽識過人。這裡的膽,就體現了中醫理論中,膽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所謂「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無論所處的局勢多麼混亂,無論面臨的困境多麼險惡,都有勇氣面對一切的挑戰;這樣的人,膽氣充盈,剛毅果敢,心中有正氣,言語顯決斷,稱為勇士。反之,遇事萎縮不前,環境稍變,其心大亂,惶恐不安;這樣的人,膽氣不足,懦弱膽小,猶豫不決,稱為怯士。另外一個詞,這些天在群里反覆有朋友提到,叫做「肝膽相照」。講五行時我們提到,膽的位置依附於肝內,緊密相連,二者的關係非常密切。而肝臟脾氣暴躁,剛烈勇猛,是一位能征慣戰的將軍。而膽臟則性情中正,威嚴果斷,是一位穩坐中軍帳的軍師。譬如廉頗與藺相如,張飛與諸葛亮。只有肝膽齊心協力,並肩作戰,才有可能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4三焦三焦,顧名思義,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歷來是中醫理論中爭議最大的一個腑。我們這裡也不想在三焦上面花費太多的筆墨。只是簡單的讓大家對三焦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了解下三焦對於中醫診治疾病有怎樣的作用,也就夠了。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三焦:解剖上和生理病理上。解剖方面最好講也最難講。好講,你只需要認為整個人體內部,包括胸、腹內的全部器官,都在三焦內就可以了。三焦像個大口袋,把所有其他的五臟五腑都裝在裡面。難講,三焦到底長什麼樣子呢?胃腸膀胱膽我們都可以看到摸到,三焦怎麼看不到呢?如果對上面剛剛講過的六腑數目的演變還有印象的話,就會了解古人創建五臟六腑的體系,並不是完全依照實體解剖知識建立的。古人心中深深埋藏的信念,或許古人心中有一種對天地之理的崇拜,這種崇拜反映在外的,就是所謂的「術數」。根據這樣的觀念,古人堅定的認為:臟,就應該是五個;腑,就應該是六個。因為臟腑的數目,需要與天地之數,即「天六地五」這個神秘數字相合。而臟腑之中,臟在內,主封藏,屬陰,為地;腑在外,主通行,屬陽,為天。因此形成了五臟六腑之數。如果哪位朋友對這些數字很敏感,希望繼續研究,可以去讀些術數方面的書籍。無疾無志於此,也請不必追問無疾這方面相關的問題了。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古人在五腑之外,增加了三焦作為六腑之一,更多的,其實是出於一種信仰,而與實體解剖無關了。那麼,三焦這個概念,是不是就毫無價值呢?我們繼續看一看生理和病理上的三焦。既然三焦是人體內最大的一個腑,其餘的臟腑都在其中,那麼我們就可以把三焦理解為一條通道,貫通人體上下。在這條通道中,有氣的運行,也有水的運行。如果三焦通道的功能出現異常,就很容易發生氣的鬱結,水的不行。方劑學中有一個經典的方子,叫做三仁湯,就是分別用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來清利上中下三焦的濕熱,從而通暢三焦的氣機。清代醫家吳鞠通,更是依照三焦的理論,確立了一套辨證方法。可見,古人對三焦的認識,並不是純粹的擺設、配件,而是可以在治療思路上,給人以啟迪,教人以大略的有價值的概念。此外,將三焦分開作為上中下來解時,實際上往往講到的所謂上焦,主要是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是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是講肝腎的功能。此時的三焦更傾向於是一種按部位不同而進行的臟腑分類法。實質的內容,與三焦本身的關係已經不大了。二氣血人體只有五臟六腑,軀幹四肢這些形體還不夠。人體還需要有一些物質專門來為營養,以及激發這些臟腑的功能。這些物質,就是氣和血。血的概念比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運行不息,流動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於為全身提供營養。但氣究竟是怎樣物質呢?簡單的說,氣的作用就像鍋底的火。人體正是由於這一份氣的存在,才使得死的臟腑運轉起來,才使得生命真正成為生命。具體來講,由於肺臟有氣,肺才可以主持呼吸運動;心臟有氣,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亂;脾臟有氣,脾才可以主持胃腸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臟有氣,肝才可以梳理氣機讓氣的運行暢通;腎臟有氣,腎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謝。有氣,人體才可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有氣,人體才會維持保持溫暖的體溫;有氣,人體才可以保衛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襲;有氣,人體才守護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質不致任意流失。中醫基礎理論把氣的作用歸納為推動、溫煦、防禦和固攝四大方面,可見氣對於人體之重要。最後談一下氣與血之間的關係。中醫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對氣血關係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的作用在於推動有形的血液,讓血在經脈中正常的運行,即「帥」。血的作用,在於讓氣有所歸屬;氣本身是無形的,必須依附於有形的物質上,才可以正常的發揮作用,所謂「皮之不存,毛將安附」。那麼當氣有不足時,推動血液運行的力量就缺乏,很容易出現血瘀的情況。我們仔細觀察老年人的舌頭,會發現經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點在,口唇的顏色也比較暗,這些就是體內有瘀血的表現。這種瘀血,很大程度上,與人上年紀後,氣的推動作用減弱有關。反過來,如果體內的血量不夠,那麼氣失去的安身的住處,就會很容易消散掉,從而出現氣血兩虛的局面。三經絡武俠小說里經常講到,高手過招,只需輕輕在對方腧穴上一拂,便覺全身麻木,動彈不得。無疾沒有研究過武學,對點穴這門功夫其實如何,確實無法妄加評論的。我們這裡還是把注意放在中醫學上吧。近兩年中醫學在社會上的升溫,與《人體使用手冊》和《求醫不如求己》這兩本書有一定的關係。這兩本書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普通百姓對中醫的熱情,更激發了學習經絡腧穴,運用經絡腧穴來養生除病的熱情。「敲膽經」三個字,也在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養生妙法。那麼備受大家推崇,被認為神奇奧妙的經絡,究竟是如何被古人發現,並最終成為今天我們見到的一條條經絡線的呢?近幾年,針灸理論界在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為我們一步步揭開了經絡神秘的面紗。下面我們就一起回到兩三千年的古代,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千古之謎的經絡吧。1973年,在今天的湖北長沙馬王堆,發現一個西漢時期的陵墓。在這個陵墓里,保存有大量珍貴的漢代文獻。其中就包括一部與針灸學有關的著作,叫作《十一脈灸經》。這是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最早的有關針灸學方面的著作了。從書名上看,我們可以輕易的發現,這部書里所講的經脈,不是今天我們認為的十二條,而是十一條。而且這些經脈的名字,並不是今天我們看到的如手太陰肺經這樣,把經脈與臟腑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在十一經脈名中根本見不到臟腑。這兩個問題,就是幫助我們認識經絡本來面貌的重要線索。我們上面講臟腑,提到了「天六地五」這個神秘數字,古人據此提出五臟六腑的觀點。其實十一條經脈的數,也同樣是受到這組神秘數字影響而形成的。陽經有六條,陰經有五條,正與天地之數相合。當時的經絡與臟腑之間的確存在聯繫,但並非像今天一樣,是一條經脈對應一個臟腑這樣一一對應的關係。所以古人也無法將臟腑與經絡完美的配合起來。然而,隨著中醫學理論的不斷發展,古人發現,這套理論還存在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就是人體的上下內外,臟腑軀幹四肢之間,缺少一個有力的溝通途徑。現代醫學中,人體各個組織器官的營養供給,主要是通過血液循環系統來實現的。通過動脈靜脈形成的網路,把全身上下內外表裡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閉合的環路。而我們的古人在缺少現代解剖學知識的情況下,是怎樣解決這個理論上的難題的呢?對古人來說,用經絡體系來彌補這一理論缺憾,最合適不過了。經絡的循行經過了上下內外,把四肢與軀幹頭面臟腑都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使人體可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當時的經絡數目是十一條,臟腑數目也是十一個。十一是奇數,很難形成一個環形的結構。古人於是對十一脈的體系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心包作為六臟之一,又增加了手厥陰經。並以實踐經驗作為主要依據,在臟腑與經脈之間,形成了一一配伍的關係。此外,古人又在舊有經脈循行路線的基礎上,增加了大量的分支,使得十二經脈完整的連接成為一個環路。最終形成了今天我們見到的十二經脈體系。到這裡一定有朋友要發出疑問了,如果經絡的理論,的確如你所講,主要是古人靠想像憑空捏造出來的,那經絡理論不就是騙人的嗎?可是用經絡來治病,確實是有效的啊?用經絡理論來指導針灸按摩等方法時,我們所用的經絡,和今天講到的經絡體系,實際上是有一定區別的。這一點是我們後面講到再識經絡一章時重點需要解決的。這裡先不展開來說,只簡單的提一下先:經絡理論的建立,有著非常堅實的實踐基礎,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從歷代的文獻記載,到今天的實驗研究,都有充分的理由讓我們相信,經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只是目前,我們的思路和手段,還不足以認識到經絡的實質。以上和大家一起,一步步的了解了經絡理論發展的過程。真可謂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只有通過這樣的分析,我們才不致於被經絡華美的外衣所迷惑,不致於在一陣狂熱的吶喊過後不知所措。冷靜而不是盲從,尊重而不是譏諷,我們才可以從古人的思想中,挖掘出最閃亮的寶藏。本節經絡學部分的學術觀點,主要來自於黃龍祥老師《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趙京生老師《針灸經典理論闡釋》兩書。兩位老師的辛苦研究,幫我們理清了經絡的來龍去脈。這裡向兩位老師表示尊敬與感謝!最後,關於十二經脈的具體循行、經脈與臟腑的配合、經脈流注的次序,從兩千年前到今天,從來沒有變過。網路上這方面的介紹隨處可見,無疾這裡就不再重複了。再留下一道思考題:經絡循行、流注以及經絡臟腑配伍等方面,都蘊藏著很多的規律,看看你能發現幾條?至此,中醫學對人體的認識就基本講完了。我們會發現,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中,最重要的兩個個部分,臟腑理論和經絡理論,都是在一定的解剖學知識,或者臨床實踐知識的基礎上,經過古人豐富的想像和思辨,最終在頭腦中完成的「理論模型」。自民國以來,科學之風漸盛,就開始不斷的有人對中醫學的理論提出質疑,甚至發展成要廢除中醫的極端主張,原因主要就在這裡。我想最後有必要再作些解釋。如果中醫學的理論,就如上面所言,是在一點點可憐的解剖學基礎上,完全依靠「臆想」而發展出來的,那麼中醫學所遭受的各種批判,就都是咎由自取,無可厚非的了。然而關鍵的問題是,今天的中醫學理論,絕非臆想的空中樓閣。試下一下,如果肺主通調水道的功能是編造的,那麼有可能用治療咳嗽的葯來治療小便不通嗎?如果經絡的概念是虛無的,那麼有可能針刺手上的合谷來治療牙疼嗎?如果氣虛的概念是空洞的,那麼白朮可能既用來通便,又用來止瀉嗎?如果氣和血之間的關係是臆想的,那麼有可能在大出血時不先去補血而需要先來補氣嗎?太多的如果,也太多的不可能。中醫學是怎樣來認識疾病的呢?中醫對付細菌病毒的方法,與西醫有怎樣的區別呢?同樣是高血壓,有人是熱,有人是寒。中醫是對大量的現代疾病,是怎樣認識的呢?歡迎繼續來天下無疾博客(http://blog.sina.com.cn/noill),關注初涉中醫之門講座下一期――中醫愛好者入門學習系列之四:中醫病理之謎――外感內傷感謝您的關注,也感謝您對中醫的支持!天下無疾2008年8月15日本次講稿全文一萬餘字。凡已經在博客內對系列二貼發表過評論的朋友,請將自己的QQ名及郵箱地址,發在中國中醫論壇(www.tcmbbs.com)/中醫愛好者版,「系列之三:中醫生理之謎-臟腑經絡」貼下。我會儘快將全文內容發送至您的郵箱。並請閱讀後,對文中提到問題的給出自己見解,以及自己學習的感受,發帖在天下無疾博客(http://blog.sina.com.cn/noill),「系列之三:中醫生理之謎-臟腑經絡」貼下。凡獲得全文,但沒有發表有意義評論貼的朋友,將被視作無心學習,將無法繼續獲得下一次的講稿。還請見諒。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經絡圖
※經絡導引法
※日夜不停,晝夜不歇,氣血在經絡中是怎樣運行的?
※經絡論述
※五春經絡養生操 -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