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經典名言解讀

 老子的名言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老子的名字,幾乎有華人的地方都會有人說"老子怎麼樣"「老子怎麼怎麼樣」了,這是一句玩笑話。《老子》(《道德經》)一書的智慧是大家公認的,《老子》書中的名言警句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道德經》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古往今來,解讀《道德經》的書籍可以說是汗牛充棟,這些書籍的作者都認為別人解釋的《道德經》有失偏頗。可是至今,仍有學者出版書籍,重新解釋。這些事實一再說明《道德經》「非常道」。下面習古堂國學網挑選了一些老子經典名言,並引用名家的翻譯,主要是陳鼓應和傅佩榮兩先生的,然後作了一點感悟式的引申發揮。既然是引申發揮,必然不能向翻譯那樣只能局限在原文的意思中,但即使是這樣也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整體的取向。我們整體的取向是在當下人們的經歷中尋找一些老子智慧仍然活動或者可以重新活動的影子來比附。萬物並作,芸芸眾生,事實中又有許多不盡我所引申者,希望這些老子的名言幫助大家加深對《道德經》的理解。參考閱讀《老子道德經全譯》。

  【老子經典名言解讀】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傅佩榮)這是說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對產生的。老子經常用這樣的角度來看問題,如「大道廢,有仁義。智惠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有些現在看起來合理的,有得則不是很合理。很顯然,如果我們困在這樣的邏輯中,不管我們作何種辯說,似乎都是徒勞。這個時候就需要「超越」。類似的話題在生活場景中時常會遇到。

  2、「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後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陳鼓應)在現代社會,我們當然不必標榜自己,要求做成聖人,但這種舒張胸懷的態度還是值得學習的。有時候泥於一得一失,看起來像是很務實很真實地活著,實際上卻讓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彈性。失去了彈性的生活怎麼能持續很久?

  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陳鼓應)「處眾人之所惡」千萬不能理解為做為大眾所厭惡的事情。這是用水來比喻,說明謙下不爭的道理。因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的,所以處眾人之所惡並不意味著被損害,反而預示著「擁有」的到來。這是老子的道理。

  4、「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

  這段話的意思是,「車輪上的三十輻條彙集到一個轂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陳鼓應)三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說明了「無」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較容易掌握的,「無」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視掉。但如今也許人們對老子的這個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無」形來否定「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個碗若沒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沒有碗的概念。因此我們再用「相需為用」來概括這四句話。

  5、「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第十五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誰能在渾濁中安靜下來,使它漸漸澄清?誰能在安定中活動起來,使它出現生機?」(傅佩榮)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跟這有相通的地方。當局者容易迷,但並不意味著不能「清」。怎樣才能從混亂中找到頭緒,唯有鎮定沉著。言之易而為之難,需要靜下來。

  6、「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第十六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致虛』和『守靜』的工夫,做到極篤的境地。萬物蓬勃生長,我看出往複循環的道理。」(陳鼓應)不管我們怎麼提倡超越,回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我們總需要比較實際的措施。『致虛』和『守靜』是比較實際的建議,能做得來,但不是做做樣子就好的,只有你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別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長。」(第二十二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彰顯;不自己誇耀,反能見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長久。」(陳鼓應)老子對這一點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個地方用肯定的語氣又說了一遍,「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二十四章)很明顯這些警句都指向一個方向,怎樣面對自我的問題。什麼時候可以被稱為果敢堅定?什麼時候才叫剛愎自用?這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

  「踮起腳跟,無法站得久;跨步前進,無法走得遠。」(傅佩榮)一個人的才華展示就像用腳尖跳舞一樣。用這種方式固然可以創造出美麗的芭蕾舞來,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時候才用腳尖,日常行走還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著我們必須有堅實的基礎,哪怕是才華橫溢,也要修鍊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實,從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時常可以立,關鍵的時候可以立。

  9、「聖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聖人要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傅佩榮)很多人覺得《老子》書中有很多智慧,但真的要去讀時,一時卻未必有切理厭心的感覺。其實,只有讀完《老子》後,再返回來觀察社會和身邊的生活,我們才會真實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去甚,去奢,去泰」,就是去掉過分的意義,看上去普通,但若作合適的聯繫我們就會感覺很有道理。比如我們在生意或者事業很好的時候,我們想進一步發展,計劃往往做得很有野心。然而時勢是變動的,當下有利的條件不會持續幾年甚至一年。所以計劃的時候不僅是個展開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個控制收縮的過程。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第三十一章)這句話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處之。」(傅佩榮)這句話反映了老子反戰的思想,同時也揭示了一個道理。很多人贊同把社會看作是像戰場一樣,充滿了殘酷和陰謀。雖然這種看法無可非議,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樣的,屬於「不祥之器」。是要謹慎對待的。

  11、「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未微明。」(第三十六章)

  一種解釋是,「將要收斂的,必先擴張;將要削弱的,必先強盛;將要廢棄的,必先興舉;將要取去的,必先給與。這就是幾先的徵兆。」(陳鼓應)另外一種解釋是,「將要收斂它,必須暫且擴張它;將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強化它;將要廢棄它,必須暫且抬舉它;將要奪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這叫做微妙的啟明。」(傅佩榮)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是否把老子的這句話看成是「權謀術」。前者以一種自然的心情靜觀事態的起落,後者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參與。也許這兩個之間的差別已經給了我們很多積極的啟示……

  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反而沒有稜角,貴重的器物總是最後完成,最大的音樂反而聽來無音響,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見形跡,『道』幽隱而沒有名稱。」(陳鼓應)這幾個詞最為人們所喜歡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種各樣,但有一種可能大概是因為他告訴我們有些事情在「數量」的層次上聚合是沒有意義的,從「小」超脫到「大」的境界總是要等到一定的時候才能悟到。相信這一點,我們可以坦然面對很多挫折。

  13、「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您愛不愛「名」?您好不好「財」?您對生命如何珍視?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名聲與身體,哪一個更親近?身體與錢財,哪一個更貴重?獲得與喪失,哪一個更有害?過分愛惜必定造成極大的耗費;儲存豐富必定招致慘重的損失。」你愛不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為它所累。

  14、「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第四十七章)

  「走出戶外愈遠,領悟道理愈少。」(傅佩榮)這種解釋似乎有點違反我們的常識,但若不拘泥於習慣的話,我們似乎感到其中也透著鮮活的氣息。一個人不斷地去追尋某個東西,越走越遠,越走越深入,越來越專業,但他的興趣和知識也就越來越集中,那麼他所關注的範圍相對來說就比較狹窄了。若我們承認知識是無限的,那麼那有限的精力該如何分配?或者問一聲,我們當前追求什麼最合適?專業就是最好嗎?專業就能代表我們前進的方向嗎?

  15、「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第五十六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塞住出口,關上門徑;收斂銳氣,排除紛雜;調和光芒,混同塵垢。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榮)這句話老子也重複過,可見他很看重這種與世沉浮的生存姿態。我們說「與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義上的,實際上老子所理解的聖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們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來罷了。其實,聖人也罷,俗人也罷,「和光同塵」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智慧。

  1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以清靜之道治國,以詭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攪擾人民來治理天下。」(陳鼓應)這不僅是治國的道理,也是作為為人處世的借鑒。遇到難題,我們可以用智慧,出「奇招」來解決,但正常的時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時候,事業也保持一種正常的常態,就像老子曾經說過的「企者不立」一樣,歸於自然之道,方是天下歸仁之時。

  1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六十四章)

  這幾句話沒有任何難以理解的字眼,說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經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他的學生李斯也說,「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雖然學問的家數不盡相同,但同樣的重視程度正了表明這句話內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遠。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七十四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時,怎麼能用死亡來恐嚇他們?」(傅佩榮)同樣這也是老子闡述治國之道的話。將大道理變成小道理,「死」是人人畏懼的,是人生存的底線,可以絕境中必須面對的。一旦天天面對這個絕境,便不復畏懼,死不再是人們的不可逾越的底線。也就是說,不要時時挑戰他人的底線,也不要輕視別人的底線,否則您的自大將使您自己毀滅。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19、「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第七十九章)

  這句話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經過調解,一定還有餘留的怨恨,這樣怎能算是妥善的辦法?」(傅佩榮)這是討論解決怨恨的辦法。一旦結上怨仇,其在雙方心理上的影響是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經過調解,只是將顯性的情感障礙變成隱性的罷了。怎樣才能徹底消除呢?這也許是與人生存相始終的一個話題。只要是人,心理上的所遺留的惡劣感覺便不會輕易的消除,或者說補救的代價是無法預測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本著寬和的心態,在交往開始的時候,就控制導致結怨的因素。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實在的話不動聽,動聽的話不實在。」(傅佩榮)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可能還相當普遍的,但未必盡然。「信而美」仍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

  【老子經典名言100句欣賞】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36.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1.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3.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5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56.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61.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62.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6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

  6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嗇。

  69.治大國,若烹小鮮。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7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72.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7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5.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76.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7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8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81.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86.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87.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88.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90.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92.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9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95.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97.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簡介】

  老子(約公元前571~公元前471),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 曾作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人認為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裡。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說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萊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

  《老子》,又名《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一九七三年,馬王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給幾千年來的老學研究帶來了從未有過的光明。帛書《老子》有甲乙兩種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尤其乙本在兩篇後分別有「德」「道」二字明確分出篇名。這使得自魏晉以來被誤名為《道德經》,及顛倒《德篇》與《道篇》編排次序的事實真相大白。在敦煌藏經洞中發現的老子《老子》(《德道經》),多以《德篇》為上篇,《道經》為下篇,不分章,與今天流傳的《道德經》上下二卷(《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八十一章)次序不同。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銀雀山竹簡和馬王堆帛書《老子、德道經》為漢文帝二十年(公元168年)以前的版本,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後。可見《老子、德道經》以「德」、「道」分上下是戰國以來的舊傳,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敦煌寫本、銀雀山竹簡本和馬王漢堆帛書保持了這個真面貌,是研究老子的最好材料。不僅如此,先秦韓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可見魏晉以前的《老子》實為《德道經》「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而且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老子既是周的史官,因此《漢書·藝文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此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至於班固的諸子均出於王官說,又當別論。金德建《老聃學說出於史官考》認為:"老聃學說的來歷,大約是因為做周史的緣故"。他列舉了《左傳》、《國語》、《論語》、《大戴禮記》等書中史官屬於格言形式的話,並將16 條有關材料與《老子》相對照。比如"《左傳》成公二年:"仲尼聞之曰:。。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慎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左傳》這些話,顯然是《老子》的"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語意所本。"。。從這些材料的對比中,說明《老子》的語句,是"史官們向來保存的知識"。可見,《老子》與史官的知識有其思想上的淵源。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玄)元 趙孟頫 老子道德經真跡
《老子》八十一章
論 道 ——老子說的道到底是什麼
老子道德經講義連載(第四十八章)
老子名言一百句

TAG:經典 | 名言 | 解讀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