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輯(悟性修養)
一、了解悟性以及悟性與編輯工作的關係
關於悟性,《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指人對事物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辭海》認為悟性亦稱「知性」,是劃分認識能力或認識能力發展階段的用語,一般是指理解的性能,包括規定、判斷、分析、推論、區別、比較等認識的性能或求知的能力在內。知性也即是「理智」「理解力」等。
編輯的悟性,是指從事編輯工作的人,對出版工作(包含編輯工作)客觀規律的認識、理解能力,是編輯對自己工作認識比較深入、自覺的階段,表現在對編輯創造力的理解與自覺的運用。如對出版形勢的審時度勢,對應對策略的深入思考;對編輯行為有較好的職業敏感,構思策劃能先人一步,有創造的直覺、靈感;對編輯核心競爭力(較好的作者人脈關係,選題創意的自覺構思、策劃,優質書稿的準確判斷、選擇,書稿質量提升的措施有力、到位,產品營銷,資金、市場的經營全方位運作)有自覺的提升;善於開拓創新,善於規避風險,有突出的編輯成果與市場業績;有較高的文化品位與出版追求,用智慧來從事編輯工作。
編輯的悟性來自編輯工作的大量實踐,來自編輯經驗的積累與總結,更來自善於學習與思考,運用科學思維的各種方法,解決編輯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打開編輯工作的新局面。
一般談到悟性,以往多體現在藝術的學習與創作上,現在很多研究思維科學的人,也認為談科學思維、科學發明,離不開悟性。他們共同的認識是:要創新,離不開科學思維,也離不開悟性修養。其實編輯工作與藝術創作、科學發明有相通之處,都是一種創造、創新,都要不斷探求新的知識、新的表現形式;都要不斷破解難題,尋求解題方法;都要發揮從業者的聰明才智與創造潛能,都需要提高自己的悟性。
從編輯業務知識構成看,提高悟性也是必不可少的。編輯業務知識構成,傳統的分析,既有書本知識,也有實踐知識。書本知識是指學習編輯專業的人,通過學校教育,通過看書學習,了解編輯業務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而實踐知識,是指編輯在實際工作中學到的編輯技能、經驗。一般地說,實踐知識,即人們在生活與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實際技能、經驗等知識,具有獨特性,難以用語言文字說明,是師傅「做給你看」,主要靠徒弟自己「體驗感悟」。學習技能的有效方法,也往往是通過師傅帶徒弟,通過實際工作來積累經驗。要真正掌握一門知識,既需要掌握文本的、編碼的、固化的知識,更要掌握實際工作中體驗的、技能的、靈活的知識,有機地將兩種知識結合起來。編輯業務的實踐性,運用性,靈活性很強。學習編輯業務自然可以從學習文本的、規範的、程序化的編輯業務知識開始,但是編輯業務實踐的豐富、多樣、個性化、創新性,又要求從業者必須有實踐經驗,掌握實際工作的技能。所以出版部門多年來也採用老編輯帶新編輯的方法,帶領新從業者逐步入門。這裡就非常需要培養新編輯對業務的理解、分析、運用能力,即提高他們的編輯悟性。
二、提高悟性是為了編輯創新
一些研究中國書畫創作的專家在總結自己學習書畫、自成一家的經驗時,提出了學習的三種境界:實境、悟境、靈境。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總結自己學習書法時,也是走過由低到高三個階段:一是臨摹,臨摹古人的作品,力求形似;二是妙悟,即反覆多看古人的名作,用心去感觸古人名作的精髓與神韻,追求古人書寫之神氣;三是自創,不滿足於做古人的仰視者、崇拜者,而是要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藝術創作忌雷同重複,所以繼承傳統,尋求超越,提高悟性,以達靈境,是藝術創作成敗的關鍵。
從普通編輯成長為編輯行家,也要經過由實境、悟境到妙境的過程。
實境,是指一位新編輯剛剛入門,老編輯怎麼教,他就怎麼做,處於「照貓畫虎」的階段。
悟境,是指工作多年的編輯,不僅能獨立完成編輯任務,而且逐步積累了經驗,逐步認識了編輯工作的客觀規律,也有了工作的自主性、創造性。不僅在工作中做出實績,也開始有心得發表,有了自己特殊的領悟。
靈境,是指從事編輯工作,對這項工作摯愛的人,不僅對編輯工作規律有了通透的認識,還能學習世界各國的經驗,與時俱進,關注編輯工作研究的發展、前沿。在編輯活動中形成特殊的風格。指導完成一系列重大編輯創新工作,著書立說,卓有創見。自己也成為學問家、編輯家,甚至成為大家,在把握出版規律上達到一種真正「自由」的境界。
提高悟性有什麼具體作用呢?
一是可以幫助自己認識出版工作規律,在行動上方向明確,目標堅定,有更多行動的自由。目前中國出版業正處在大變革中,體制變化、企業化運作,使一部分出版人迷失了方向與目標。一些老出版家明確指出:出版行為,經濟是手段,文化是目的。只有對出版行為、編輯工作有通透的認識,工作上方向才清,目標才明,行動上不會搖擺、失誤,才會成功。
二是可以開發編輯智慧,為破解工作難題找到方法。近些年來,由於出版工作客觀環境的變化,許多人都感到出版工作越來越難做。不僅國內如此,國際上也不乏此種反映。前些年日本出版過一本《出版大崩潰》的書,講述了在困境下,日本同行面臨的問題與無奈。但是日本的同行並未退縮,仍在奮力開拓,突出重圍的案例層出不窮。近年日本又出版了一本《出版大冒險》的書,介紹了一些日本中小出版社,打開思路,調整方向,殺出生路的經驗,體現了出版人以自己的智慧,為出版的生存、發展找到了目標、路徑、方法,獲得了新的成功。
三是可以開發自己的創造潛能,打開編輯創造之門。提高編輯悟性,就是要努力學會以創新思維解決編輯工作中的難題。一般人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往往是根據常規的思路,按照已往的經驗來尋找對策。但是任何一項工作,要取得創造性的成果,就要突破思維定勢,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變單一線性思維為多種創造性思維。提高自己的編輯悟性,會使我們在編輯創新上有一種自覺。
三、提高編輯悟性,要著重提高想像力、判斷力、構思力、親和力
結合編輯工作實際提高編輯悟性,要培養、訓練、提高以下幾種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1.編輯想像力
想像力,《現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新形象的能力。」想像力有以下特點:一是可以使人們的思維超越現實的時間限制,向未來延伸;二是可以使人們的思維超越現實空間的限制,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聯結起來;三是可以幫助人們形成一個非常純化的環境條件,從而使事物呈現出在通常環境條件下不可能呈現的性質。
編輯的產品是書,發揮想像力對做好編輯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書一般可分為虛構類與非虛構類。虛構類的文學作品,離開了作者和編輯的想像力是寸步難行的。《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作家根據自然中的猴子形象,結合人間的喜怒哀樂,想像出來的一個能上天入地,嫉惡如仇,有七十二變的擬人化的神猴,是靠文學想像力虛構出來的文學形象。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離不開作家、編輯的想像力的運用,發揮。《編輯人的世界》一書談到審稿時,曾舉出美國的文學編輯是如何「發揮絕佳的想像力,構想出許多可能的戲劇化情節」幫助作者創作成功的。關於非虛構的作品,編輯的想像力是否還有用武之地呢?非虛構類的作品,如知識讀物,內容必須是真實的,但如何向讀者介紹這些知識,採用什麼樣的題目,如何結構、分類介紹,編輯仍然有充分的想像餘地。比如向兒童介紹百科知識,既可以按知識分類,按條目解釋,也可先向兒童徵集問題,再請專家答覆,後一種方式,即是編輯想像力的充分運用,效果也好得多。
從事出版、編輯工作,從出版社經營目標的確定,發展思路的選擇,出書方針的制定,工程項目的決策,選題策劃的構想,書稿的選擇判斷,書稿的修改加工,產品的營銷宣傳,讀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發揮出版人的想像力、創造力。
在目前出版產業化、大型化的趨勢中,中小型出版社如何做特、做優,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出版大冒險》(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6月版)一書介紹了日本13家中小出版社產生利潤的機制與結構,無一不是獨闢蹊徑的結果。迷蹤出版社專做「指南書」的文章,在東京、大阪等幾十個都道府縣推出幾十個版本的《孩子遊玩場所的指南》。航海者·日本出版社咬定電子書不放鬆,推出《CD-ROM版新潮文庫100冊》。密涅瓦書房在專業書、學術書領域獨闢蹊徑,年年都有獲獎。求龍堂以翻譯書帶美術書《第十二個天使》《東山魁夷全集》而重開生路……這些自創產品、特色產品的推出,與出版人出色的想像力分不開。
編輯人、出版人發揮想像力,自然不是胡思亂想。一切想像還是來自工作人員的專業修養,業務能力,信息收集。經過頭腦的分析、思考,形成新的結論、方法、對策、創意。想像力的運用,也是要解決實際問題,一切結論、方法、對策、創意是否正確,是否成功,也要接受實際工作的檢驗。
2.編輯判斷力
眾所周知,編輯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選擇判斷書稿。選擇來自判斷,判斷正確與否,判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編輯效果。在實際工作中發生編輯誤判的事例屢見不鮮,明明是好書稿,卻被編輯拒之門外;明明是平庸書稿,編輯卻為其大開出版之門。
2007年7月20日《參考消息》刊登了一則《伯樂難尋》的報道,摘引自7月19日英國《泰晤士報》。
目前,英國的一位失望的作家,證實了那些懷才不遇者一直擔心的情況:如果出版商沒有慧眼,縱然傑作也難以出版。
這位名叫戴維·格拉斯曼的43歲作家,花了數月的時間給自己的新書《自由之塔》尋找出版商,卻無果而終,這讓他充滿了挫折感。
因而,他想檢驗一下如今的出版商是否具有慧眼,能發現真正優秀的作品。於是他將簡·奧斯汀的三部著作(《傲慢與偏見》、《諾桑覺寺》和《勸導》)的首章發給了18家出版商。他只對簡·奧斯汀作品的標題和人物名字作了改動,並署了一個假名,然後坐等出版商的迴音。
結果,格拉斯曼收到了一沓拒絕信。企鵝圖書有限公司在信中說,那些作品很創意,很有趣,但不太適合該公司出版。有意思的是,簡·奧斯汀的這幾部作品都是該公司出版過的。
在18家出版商中,只有一家認出了這些作品出於簡·奧斯汀之手。
國內一些編輯審稿誤判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不審型,對書稿不審、不看,只聽別人彙報。權力型,誰權大誰說了算。上級主觀武斷,下級不敢堅持實事求是,據理申辯,看頭兒眼色行事。偏愛型,自己喜歡哪一類書,就上哪一類,不考慮分工、性質、特色、品牌、市場。另類型,認為另類作品走俏,有市場,一心一意當另類作家、另類編輯。死板型,抱著老經驗、老框框不放,不理解市場、讀者的變化,以堅持原則自許。交際型,把手中的權力,看作交易的資本、交換的籌碼。你幫我出書,我幫你辦事,出書總在幾個朋友圈子裡打轉。見錢眼開型,有錢、送錢來就出書,審不審無所謂……這些都是編輯誤判的實際情況。
造成編輯誤判的原因很多,從客觀上看,書稿是精神產品,本身具有個性化、多樣、豐富、複雜的特點,書稿好不好,不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判斷起來,有難度。編輯對書稿前景的判斷,又是一種預測性的判斷,判斷是否符合實際,還要等書出版後,投入市場,接受讀者的檢驗。有的書如工具書、教材、專業書,讀者數量是可以計算出來的,有的書如大眾讀物,讀者數量就很難預測。所以我們不能要求編輯對每本書都判斷準確,判斷八九不離十就很不錯了。有時候編輯的判斷也是一種模糊的判斷、直覺的判斷,不可能像醫生那樣,通過化驗、透視、CT掃描等科技手段,來作出準確診斷。一本書到底行不行,還是要推到市場上,送到讀者手中才知曉。所以,即使判斷可用的書稿,起印數也不會很高。市場走得動,就加印,走不動,就不能加印。編輯的工作成績,不能只看他是否看走眼了幾本書,而要看他的整體命中率如何。
從主觀上說,判斷書稿還取決於編輯對作品本身的感覺如何,即編輯讀了書稿後感覺如何,書稿是否打動編輯。但是具體到每個編輯,經歷、修養、學識、興趣都不一樣,各有所好,所以書稿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知識面寬一點,雜學多一點,判斷力可能好一點,知識面過窄、過專,對出了這個知識圈的書稿判斷就有困難。編輯判斷書稿,必然要藉助自己的經驗。有經驗自然比沒經驗好,但是經驗也會成為一種思維定式,成為一種框框、教條,妨礙你作出正確判斷。編輯判斷有時要藉助市場調研,但這種調研費時費力,調研的結論也只是描述一種趨勢,僅供參考。具體到每本書,判斷時要搞調研,有的可行,有的也難。編輯判斷書稿,有時要集思廣益,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比如召開書稿論證會,但論證會上,隔行如隔山,種種意見,也只能擇善而從,主意還得自己拿。再加上影響編輯判斷還有一些外在因素:比如上級領導的意見,外部投資者資金的吸引力,編輯、出版社關係網的種種要求,都會影響編輯對書稿的判斷與決策。總之要客觀、全面、準確的判斷書稿不是很容易的事。
從編輯判斷力的角度看,應當抓好以下幾個環節:觀察—提問—分析—決策。每一個環節都思考到位,判斷就可能比較準確。
觀察:編輯的觀察對象主要是書稿、作品。觀察書稿就是要認真通讀書稿,要儘可能與作品對話、交流。編輯應當深入了解作品,理解作品,又要能跳出作品,進行全方位的觀察。觀察要能抓住主流、抓住本質,能「越過缺點,看到優點」「發現書稿潛力」,能對有潛質的優秀作品產生共鳴。觀察作品要既欣賞、又挑剔,為進一步完善作品出謀劃策。觀察作品還要評估其社會效益與市場前景。
觀察要深入,就要進行提問。圍繞書稿進行全方位的提問。作品到底寫得如何?有可能吸引哪一部分讀者?書稿還需要如何完善?需要多大規模、什麼方式的宣傳?這本書的看點、賣點是什麼?如何說服經銷商接受這本書?如何擬出明確、響亮的宣傳文稿?裝幀設計方案如何考慮?定價策略?如何打動媒體關注這本書?如果書稿還不成熟,有沒有修改提高的希望、方案?書稿存在的問題是全局性還是局部性的?誰來修改、完善?
即使是一本國外暢銷書,要引進中國,也要進行提問,權衡利弊。《哈利·波特》是一本知名的暢銷書,幾經爭取版權落入人民文學出版社,但是為了在中國營銷成功,人文社策劃班子還是反覆提問:
①巫師、魔法、懸疑、幻想是西方兒童文學的傳統,中國的孩子、家長習慣上接受的是知識性、學習性的讀物,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哈利·波特》會不會在中國「水土不服」?不受歡迎?
②不少國外暢銷書引進中國後因譯文缺陷,導致無人喝彩而無聲無息,《哈利·波特》如何跨越語言障礙?
③《哈利·波特》在日本等亞洲國家,銷售遠不如歐美紅火,原因是什麼?
④國內現有的促銷手段,遠不及歐美成熟,如何讓中國的小讀者著迷《哈利·波特》?
⑤可能出現大量盜版會帶來負面影響,如何應對?
正是深入的提問、思考,使人文社想出了針對性的對策:請高手翻譯,制定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促銷方案:搞單品種書全國訂貨會;利用五大媒體進行有梯次宣傳;製作特殊宣傳品配合圖書宣傳……終於讓《哈利·波特》在中國大受歡迎。
分析:是在提問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各種利弊,為決策提供方案、依據。
決策:圍繞書稿的取捨,運作、製作、銷售制定行動方案。
觀察、提問、分析、決策,基本上是運用邏輯思維來作判斷,有時也有依靠編輯直覺、經驗作判斷的。
直覺,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說法,是「未經充分邏輯推理的直觀。直覺是以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累積的經驗為依據的」。
具體來說直覺有以下幾個特點:直覺是對問題內在規律(即客觀事物的本質聯繫)的深刻認識與理解;這種理解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它是經驗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突然達到理性與感性產生共鳴時,而表現為豁然貫通的一種頓悟式的理解。有靈感時,一定會有直覺頓悟,直覺卻不一定出現在靈感中。
編輯用直覺判斷書稿是很自然的事,特別是經驗豐富悟性較高的編輯,往往憑自己的直覺就可以作出判斷。直覺本身就是一種發現的意識、捕捉的意識,對編輯敏銳地判斷書稿是非常有用的。編輯培養自己的直覺,有以下幾種可供參考的方法:
①要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斷。不相信直覺的人,即使產生了直覺,也會由於不敢相信而泯滅了直覺中滲出的可貴信息。
②養成快速思考的習慣,反覆思考,快速思考,靈感、直覺、頓悟才會出現。
③多思多想,形成高品質的思維能力。進行編輯工作,要多思多想,每作一決策,事後成功還是不成功,都要思考總結,學習一些思維科學的原理,並運用到編輯工作之中,多思、多想才能有直覺、悟性的產生。
④多積累經驗與相關知識。經驗、知識、直覺是互通的。
綜上所述,我對編輯提高判斷力作了以下十點概括:審時度勢,客觀判斷;積累雜學,文化眼光;把握趨勢,力求創新;了解作者,心中有數;體察讀者,換位思量;善提問題,反覆考量;把握本質,看到潛力;積累經驗,相信直覺;對話作者,溝通心靈;集思廣益,科學決策。
3.編輯構思力
構思力,原指作家、藝術家在孕育作品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從選取、提煉題材,醞釀、確定主題,一直到探索最適當的表現形式和結構方式。在敘事性作品中還要考慮人物活動與事件進展的場景等。構思決定於創作者的知、情、理、意等心理要素匯合成的完整的心理結構。構思力從文學創作的角度看,即是作者對未來作品的設計能力。
編輯構思,是編輯對圖書的預先設計。編輯構思力,則是編輯對未來要出的書進行預先設計的能力。
編輯構思與作者構思有相同之處:都是對一個未來作品的預先設計。但編輯構思又有自身獨特之處:作者的寫作構思一般只是針對具體的一本書的創作構思;編輯構思除了針對具體一本書,也包括對一套書、一類書以及年度出書與長遠出書的宏觀構思、多層次構思。編輯構思從時間上說有主動構思、被動構思與平行構思。主動構思是早於作者創作的編輯構思,即編輯主動策劃選題,然後按策劃方案向適當的作者組稿,按預定的方案審稿、編稿。被動構思是指作者主動投交作品,編輯認為適合本社出書方針、範圍,納入出版計劃後根據書稿情況與本社要求進行的編輯構思。平行構思則多見於文學創作。文學編輯組稿一般無固定的選題目標,在與作家交往過程中,得知作家有一創作構想即可進入編輯構思,與作者同步討論作品的主題、故事、人物、情節、矛盾、衝突,幫助作者進入創作。較早研究編輯構思的是徐柏容先生,他在與闕道隆、林穗芳合著的《書籍編輯學概論》中寫有「編輯構思」一章。他指出:編輯構思具體到一本書,主要是「編輯主旨、編輯方法、針對的對象、要起什麼作用以及由這些決定的書的總體結構和以何種物態形式面對讀者等等的構思」。
編輯構思力主要的著力點是要解決一本書或一套書的創意構想,如何別出心裁,與眾不同。也要按照本社的出書方針、出書範圍、讀者定位,引導、幫助作者適應特定的寫作要求。編輯構思的基礎、前提是對出版資源信息的充分收集與分析研究:包括作者資源、書稿資源、市場動態,然後形成編輯意圖。這種編輯意圖是將創作資源與讀者需要及市場動向彙整後構思出來的。比如考慮這一選題有沒有人寫過?什麼人寫最合適?怎麼寫才會吸引特定的讀者等等。
編輯構思實際上是將一個創意具體化的構思。出書的創意一般可以理解為預想要出的這本書的看點和賣點。看點是指這本書有新的或可以吸引讀者的內容,賣點是這本書有一定的目標市場。在考慮創新和看點時,要確定這個創意是否可以擴展成一本圖書,而不是只能寫成一篇文章,畢竟圖書要求內容更系統、有深度和豐富的內涵。在考慮市場或賣點時,必須思考是否有人會買這本書,樂於讀這本書。還必須到市場上調查是否已有同類書,你的圖書是否能以獨特的視角填補此類市場的某些空白,即了解某一類圖書的市場飽和度。編輯構思的具體化就是要寫出一本書的策劃方案與編輯方案。
編輯構思的另一個作用即是要解決作者與編輯的互動,發揮在一本書創作、寫作過程中作者與編輯兩方面的積極性,並規範作者與編者的行為要求。作者與編輯目標都是一致的,都希望出一本受讀者歡迎的圖書。這樣從內容到形式,從結構到語言風格,既要靠作者認真寫作,也要靠編輯審視與修正。有一個好的編輯方案,明確了一本書的主旨、內容、特點、寫作要求、體例等,則有利於作者與編輯互動,避免交稿後大返工。
編輯構思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即是解決出書的系統化、有序化、合理化、規範化。如前所述編輯構思與創作構思不同在於其有宏觀和多層次的特點。一般情況下,作者構思往往只針對一本書,寫完了一本,才會去構思另一本。而編輯則不同,既要構思一本書的編輯方案,還要構思一套書、一類書和長遠出書的方案。在考慮一套書、一類書或長遠出書方案時,就更要構思出書的系統化、有序化、合理化、規範化。這可以產生「系統效應」。
4.編輯親和力
親和力,原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互相作用的力。引用到人際關係上是指人與人交往時謙虛友善的狀態。親和力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表現。作為編輯,只有具備親和力,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作者交上朋友,當好伯樂,發現人才,推出好的作品。日本講談社的學術局長、學藝局長、顧問鷲尾賢也在《編輯力》一書中專門研究了編輯的人際交往。他非常強調編輯要建立自己的人脈。他說:「編輯就像硬碟,如何擁有豐富的優秀軟體,決定一個編輯的價值。因為編輯都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如果只合作一次就放棄作者這種超優的軟體,不是很可惜嗎?編輯必須擁有許多在關鍵時刻可以變成重要軟體的作者人脈。」這是對編輯親和力的很好闡釋。編輯親和力即是編輯建立作者人脈的能力。
編輯親和力的構成,可以分四個方面:一是「識」,即要善於識別作者,從眾多作者中認識人才,發掘優秀作者,從眾多作品中識別優秀作品。二是「交」,能以文會友,與作者交成朋友。要能成為特定文化圈中的平等成員,可以和作者平等的交流溝通。對不同的作者:年輕的、中年的、老年的、不知名的、著名的能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當好參謀,給予幫助。三是「誠」,編輯與作者交朋友要以誠信交人,以優質的工作取信於人。四是「勤」,編輯與作者的聯繫,不能是出完一本書就中斷了聯繫。對基本作者、重要作者要保持經常聯繫,並儘可能聯繫更多的作者,請他們為編輯部出點子,當好編輯部的「智庫」。
總之,提高編輯的悟性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既要從理論上學習:學點哲學,學點思維科學,甚至學點兵法、謀略;也要從實踐中學習:做一本書,就總結一次,打一仗,進一步;還要善於向同行學習,向朋友學習,在生活中學習。藝無止境,學無止境。
推薦閱讀:
※情商最高,悟性最強,凡事一看就透的三大星座,讓人羨慕
※洞見佛性——悟性從哪裡來?
※搞收藏需要什麼樣的悟性?
※悟性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