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太宗與許敬宗的《君臣對》

《君臣對》一文出自《貞觀政要》。

唐太宗問許敬宗曰:「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人有議卿非者,何哉?」敬宗對曰:「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恨其光輝,天地之大尤憾而況臣乎?臣無肥羊美酒以調和眾口是非;且是非不可聽,聽之不可說。君聽臣遭株,父聽子遭戳,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絕,親戚聽之疏,鄉鄰聽之別。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帝曰:「卿言甚善,朕當識之!」以上是唐太宗和許敬宗的問答。許敬宗當時任中書待郎,深為唐太宗李世民所器重。一天,唐太宗問許敬宗:「朕觀群臣之中,惟卿最賢,人有議卿非者,何哉?」意思為「我看這麼多官員中,只有你最好,可是有人說你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許敬宗對這個問題回答的很妙:「春雨如膏,農夫喜其潤澤,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恨其光輝,天地之大尤憾而況臣乎?」這就是說,春雨那麼好,農民喜歡它,可行人卻因路滑難走而厭惡它;秋月那麼好,漂亮的女子喜歡它有明亮的光輝能夠用來欣賞,但是盜賊卻怨恨它的光輝。好與不好都是相對而言的,都是由時間、地點、條件決定的。普天之下,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嘆,何況我呢?以春雨和秋月打比喻,雖說明了一些問題,但給人的印象還不深。於是,許敬宗接著又說:「臣無肥羊美酒以調和眾口是非;且是非不可聽,聽之不可說。君聽臣遭株,父聽子遭戳,夫妻聽之離,朋友聽之絕,親戚聽之疏,鄉鄰聽之別。」這段話回答得更妙。許敬宗說,自己沒有好吃的和好喝的東西去堵塞人家的嘴,只好任憑別人說三道四。最重要的是,你當皇帝的不應該偏聽偏信那些搬弄是非的流言蜚語。許敬宗一口氣列舉了六個事例。說明了君臣、父子、夫妻、朋友、親戚和鄉鄰之間,聽信是非會造成多麼嚴重的惡果。最後,許敬宗更深一層地點出了問題的實質:「人生七尺軀,謹防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那些慣於顛倒黑白、造謠中傷、誣陷好人、美化自己的花言巧語者,他們的三寸不爛之舌就像殺人不見血的龍泉劍不可不防啊!這篇短文的結語是:帝曰:「卿言甚善,朕當識之。」從結尾唐太宗的回答,可以看出李世民不愧是一個善於採納別人建議的一代明君。從唐代到現代,1000多年過去了。歲月如梭,往事如煙,世事變遷,但今天我們重溫許敬宗答唐太宗問這篇短文,仍有現實意義。人應該大公無私如春雨,光明磊落如秋月,所作所為雖不能盡遂人願,但要盡量對自己嚴格約束,對人不可說是非,更不可聽信是非。

許敬宗(592-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少有文名,隋大業中,舉秀才,授淮陽郡司法書佐,不久入謁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其父許善心被宇文化及殺害後,許敬宗即參加李密瓦崗起義軍,為元帥府記室。瓦崗軍失敗後降唐。後太宗聞其名,召為文學館學士。貞觀八年(634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國史,不久改中書舍人。十七年,因完成武德、貞觀兩朝《實錄》封高陽縣男,權檢校黃門侍郎。十九年,太宗親征高麗,許敬宗為本官檢校中書侍郎。太宗在遼陽駐蹕山大敗高麗兵,許敬宗立於馬前起草詔書,深得太宗讚賞,從此專掌誥令。唐高宗嗣位,任禮部尚書。後因子女嫁娶、受賄被彈劾,貶為鄭州刺史。永徽三年 (652年),入為衛尉卿,加弘文館學士,兼修國史。奉敕主編《文館詞林》一千卷,分類纂輯自先秦至唐代各體詩文,保存了大量文獻。六年,復拜禮部尚書。此年高宗欲立武則天為後,眾大臣諫阻,惟許敬宗促成其事。顯慶元年(656年),加太子賓客。不久拜侍中,監修國史。三年,進封郡公、中書令。許敬宗為鞏固其在朝地位,阿附武則天。龍朔二年(662年),改任右相,加光祿大夫。三年,拜太子少師,同東西台三品,仍監修國史。及許敬宗掌知國史,竟以己所愛憎曲事篡改,後世非之。著有文集80卷。子許昂、孫許彥伯俱歷官太子舍人。


推薦閱讀:

★唐太宗李世民修養箴言《百字銘》兩則
李淵是怎麼大權旁落的,為什麼沒人幫李淵?
唐太宗納諫
李世民的長子李承乾身為太子,為何卻要謀反得天下?
一群敢diss唐太宗的詩人,讓唐詩飆進盛世!

TAG:唐太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