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實行土地公有制的國家沒有一個能吃飽肚子
魏雅華
全世界沒有一個實行土地公有制的國家能吃飽肚子
在當今全世界的180個國家中,完金排斥土地的私有制的,在上個世紀,還有二三十個國家。現在僅有中國和朝鮮了。連越南和古巴都打開了土地私有制的大門。
縱觀世界,我們發現凡是實行土地公有制的國家,幾乎沒有一個能吃飽肚子的。本文將完全拋開政治,從純經濟學的角度,對世界範圍內的土地公有制,進行歷史性的解剖和反思。
土地公有制的始作俑者前蘇聯的農業
土地公有制的始作俑者為前蘇聯。那麼,讓我們看看前蘇聯從1930年到1992年這62年的土地公有制下的農業狀況。土地公有制的誕生與消亡的全過程,這超過了半個世紀的歷史,時間不算短了。是能夠說明問題的。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先回顧一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的俄羅斯。儘管俄羅斯自然條件惡劣,大部分國土處在高寒的凍土帶,但歷史上的俄羅斯仍為糧食出口大國,在二十世紀初,俄羅斯70%的糧食用於出口,比現在的美國出口的糧食還多,俄羅斯的糧食富富有餘。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蘇聯用集體農莊和國有農場的方式,完成了全國境內的農業集體化,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前蘇聯的農業成為了中國和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效法的模式和榜樣。
可這用政治加武力強行推行農業的集體化,給前蘇聯帶來了什麼?是豐衣足食嗎?
這一時期,蘇聯爆發了災難性的大饑荒,1933年到1934年,農業總產值下降了30%,牲畜頭數減少了50%。無數人全家餓死,甚至全村死滅。
據《不列顛百科全書》統計,這一時期在蘇聯全境造成600-800萬人餓斃死亡,其中400-500萬人是號稱「俄羅斯的糧倉」的烏克蘭人。而這一可怕的數字仍被廣泛質疑。
2000年11月24日,烏克蘭在首都基輔的「烏克蘭之家」展示了保存完好的克格勃檔案:在1932年至1933年,僅蘇聯十五個加盟共和國之一的烏克蘭,就餓死了700萬至1000萬人。每天餓死25000人。更有學者指出,當年的官方檔案並不完善,實際上每天餓死2.3至3.3萬人,總共餓死人數占烏克蘭當時人口的三分之一。
烏克蘭總統尤先科在萬人的追悼紀念集會上發表演說,他認為1973年前的檔案曝光,烏克蘭有一千萬人被活活餓死。而烏克蘭的人口總共不過3000萬人,也就是說,每三個烏克蘭人中,電影有一個被餓死。
中國的三年大饑荒
這一狀況我們看上去如此眼熟,因為中國在實行人民公社之初,也複製粘貼了曾經發生在前蘇聯的災難。
從1958年到1961年,中國的災難比前蘇聯更加嚴重,好端端的中國,被稱作「三年自然災害的」這三年,查一查這三年的《中國氣象史》,卻發現這三年中國風調雨順,自然災害發生情況輕於往年。那三年,中國餓殍遍地,哀鴻遍野,赤地千里。從中國的已經解密檔案來看,儘管數字並不完全統一,但可以肯定,中國死於饑饉的人超過了3000萬人。
並且從此拉開了中國以數十種票證為特徵的,從1958年到1995年,長達近四十年的短缺經濟時代的大幕,中國人對飢餓的記憶是銘心刻骨的。
俄羅斯的土地私有化
蘇聯的農業集體化不僅是自上而下強加給農民的,而且實際上是依靠近於「國內戰爭」的手段和「大饑荒」才把農民「征服」了的。農業集體化的目標實現了,但農業產量卻多年下降,直到1938年才略微超過1928年的水平(仍未恢復到戰前水平)。
1951至1953年,前蘇聯糧食年平均產量為8450萬噸,單產每公頃為7.9公擔,按人口平均每人每年為450公斤,都低於1913年的水平,(1913年糧食產量為8600萬噸,單產為8.2公擔,人均為540公斤)。
也就是說,在蘇聯建國以後,實行集體農莊制度後的四十年中,蘇聯糧食年人均平均佔有量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90公斤。
這可不是個小數字。
在整個七十年代,蘇聯從國外共購糧1.4億多噸, 平均每年進口1400萬噸。為了吃飽肚子,蘇聯每年都要付出大量外匯和黃金向國外購糧。
.1992年,俄羅斯政府開始實施激進的「休克療法」,俄羅斯開始了經濟自由化進程,解散了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將土地分給了農民,效仿西方推行美國的私人農場的經營模式。
但是,由於俄羅斯農民不具備西方家庭農場主的生產條件和技術裝備,沒有進入市場的思想準備和獨立經營能力,加之俄羅斯整體經濟環境惡化,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進一步擴大,以及國內市場受到進口食品的衝擊,俄羅斯農業一度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6年的陣痛之後,俄羅斯的農業生產在1998年前後觸及谷底,普京上任後的8年內,俄羅斯農業走上了復興之路。
從1999年至2007年間,俄羅斯農業生產蒸蒸日上,農業總產值猛增了40% !
俄羅斯大農業企業率先在農業危機中站住了腳,特別是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盧布急劇貶值,進口食品大量減少,為俄農業發展提供了契機,一些實業家開始涉足農業,對農業的民間投資大幅增長,出現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的大企業集團。
俄羅斯目前已經有80多個這樣的大企業集團。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先進的技術裝備和較豐富的市場經驗,這些企業集團成為農業的重要支柱,俄羅斯農業開始走上規模化和效益化的發展道路。最近3年,俄羅斯農業生產總值累計增長了20%。
俄政府還通過了《農用土地流通法》,允許自由土地買賣,為農用土地的進一步集中奠定了法律基礎。
現在,俄羅斯己經是世界糧食第三大出口國。每年至少出口2000萬噸的糧食。長達62年的飢餓,永遠成為了一個逝去的噩夢。
全球飢餓指數與朝鮮的飢餓
如果不是每年一屆的《全球飢餓指數》的發布,也許我們不會知道,堅持土地公有制並以集體農場為主的朝鮮,飢餓問題有多嚴重。
2012年10月,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2012年世界飢餓指數排名》出爐。
朝鮮的飢餓指數1990年為16.1,1996年為20.3,超過了紅色警戒線,2001年為20.1 2011 年為19.0。2012 年仍為 19.0、
也許,這些數據有些抽像,讓我們接著讀2013年8月9日《新京報》的報道《朝鮮逾八成居民缺糧》。該文中說:
據新華社電,韓國聯合通訊社援引世界糧食計劃署公布的季度報告稱,目前66%的朝鮮居民接受政府發放的糧食配給。
去年,朝鮮有87%的居民面臨糧食短缺的難題,而在今年第二季度,這一比例下降到81%。
調查顯示,76%的朝鮮居民依靠別人的幫助, 或者食用更廉價的食品渡過難關;14%的受訪者減少了每餐的餐食數量;另有3%的朝鮮居民選擇通過減少吃飯次數來應對糧食短缺。
在全球十大飢餓指數(GHI)惡化國家中,朝鮮是惟一的非非洲國家。在1990至2008年期間的《飢餓指數惡化排行榜》上,朝鮮繼剛果之後位列第二。
GHI是反映相對於總人口的營養不足率、未滿5歲兒童的低體重率、死亡率等的綜合指數。朝鮮以18.8被歸類為「嚴重」級別。
目前平壤自由市場上的糧價已經達到2004以來的最高紀錄,大米的價格為每公斤2000朝鮮元,而去年4月為700至900朝鮮元;豬肉現價為每公斤5500朝鮮元。朝鮮人均月工資約為6000朝鮮元。也就是說,朝鮮人均月工資只能從敞開供應的市場上買到3公斤大米,或一公斤豬肉。
朝鮮元的官方匯率1美元兌換150朝鮮元,而民間1美元可兌換2,900朝鮮元左右。我們歷來關注的是自由匯率,因為它才是真實的市場價。也就是說,朝鮮人均月工資約為2.01美元,中國的人民幣15元。
朝鮮的貧窮以至於斯。
據韓聯社報道,WFP平壤事務所所長瑪勒祖里當日在北京召開記者會表示:「最近3個星期與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一起在朝鮮全境實施了緊急糧食安保評估。」
瑪勒祖表示:「500-600萬名朝鮮居民因糧食緊缺而挨餓,或以野果、草根、樹皮充饑,朝鮮的饑荒已達到非常嚴重的地步。」
他還稱:「朝鮮政府每天向城市居民配發的糧食由以往的人均450~500克,減少到了150克。」
你可以想想,每天150克糧食,即3兩糧食,人該如何生活。
經歷過中國的1959、1960、1961年大饑荒的人都還記得,那時,中國城市居民的定量為每月27斤,學生30斤,即每天450克到500克,人被餓成了什麼樣子。全身浮腫,面有菜色。想想都讓人毛骨悚然。那種惡夢般的日子,這輩子不願見到第二次。
可朝鮮的情況更糟。
我們接著讀外電報道:
美國《洛杉磯時報》報道說,世界糧食計劃署曾對375戶朝鮮家庭進行過調查,發現超過70%的家庭吃野菜,作為對糧食不足的補充。這種野生植物很難消化,對兒童和老人來說尤其如此。調查還發現,大部分朝鮮成年人開始省略午餐,每天只吃兩頓。
如果不是改革開放,如果不是包產到戶,如果中國不解散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中國比朝鮮更糟。
在古巴發生了什麼?
曾經在很長一個歷史時期實行非常極端的土地公有制的古巴,情況更加驚人,古巴的糧食85%依賴進口。而美國是古巴糧食最大的供應商。
由於世界糧食價格的上漲,古巴政府的經濟戰略一直謀求增加農業生產,減少糧食進口。
從2008年起,古巴實行了新土改政策,經營有成的古巴私營農場主(古巴己出現了私營的農場主,所以將古巴納入「單一的土地公有制國家」己不妥),最多可以向國家申請99英畝的農地,租期10年並且可延長其租約。古巴釋出國有農地供私人經營農場的目的,是希望藉此增加該國糧食生產。
這項政策實行後,古巴的農業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2009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確認,古巴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唯一消滅了兒童營養嚴重不良的國家。
越南的土地改革
十五年前,越南進行了土改,越南的土地是「私有化「的,是可以自由買賣的。實行「土地國家所有+農戶20年使用」,(有消息說將延長至50年),單一的公有土地制度不復存在了。在20年之內,農民可以出租、抵押和買賣土地,也可以申請土地「農轉非」後出讓土地。
越南 「革新開放」後,1992年版《憲法》賦予個人以更大的土地權利,包括了商業和個人財產權利。
按照1993年首次制定的土地法規定,政府給了許多農民20年的耕地使用權,以取代類似合作社的農業生產模式,這就相當於長期承包制。而居住用地及工業、基礎建設等投資用地土地使用權年限是50年,且該權利包含了交換、出讓、出租、繼承、及作為抵押物的權利。
但越南的理論與實踐出現了新舊矛盾與衝突,尚有待解決。
凡是實行土地公有制的國家,沒有一個能吃飽肚子
在當今全世界的180個國家中,仍然保持著土地公有制一統天下的僅有中國和朝鮮。在上個世紀,還有二三十個國家。
歷史所呈現的史實告訴我們,凡是實行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國家,幾乎沒有一個能吃飽肚子。也許有人會說,中國不是吃飽了嗎?
《2012世界飢餓指數排名》中,中國的飢餓指數為5.1,在120個發展和轉型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亞塞拜然,接近「低飢餓國家」水平。2017年,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尚不到90%。
實際上,中國的「包產到戶」己將土地集體所有制架空,中國才會有今天的溫飽。可我們能不問一聲嗎,為什麼在中國十五連豐之後,中國將中國的「糧食安全」提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
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10%的糧食缺口,己經讓世界提心弔膽。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糧食進口的第一大國。這樣的現實能喚醒我們的危機意識嗎?
從新中國建國60多年以來,作為一個農業大國的中國,一直未能很好地解決糧食自給問題,那麼糧食自給真的是件很難的事嗎?
世界上解決了糧食自給的國家很多,在北美,有加拿大、美國。南美,有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西北歐也有很多,如芬蘭、瑞典、丹麥、挪威、法國等。東歐主要是烏克蘭和波蘭。
東南亞很多國家糧食自給,並是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國,如泰國、越南、緬甸等中亞部分國家也能自給,如哈薩克等,中東地區,以色列、土耳其等國能自給。
美國自給率高達120-150%,(不同的年份)法國自給率更高達300%以上,(也就是四分之三以上的糧食用來出口)。
重讀這段歷史,我們會從中悟出些什麼?
推薦閱讀:
※中國土地學會副理事長黃小虎: 地方政府不宜包攬太多保障房建設
※怎樣才能讓人民合法擁有自己的土地?怎樣促成這件事?
※美國一個農場主有1萬幾千畝土地,咋看??
※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 對抗雙重挑戰可以做什麼?
※去年查處3000餘件土地礦產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