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經》七字訣四、病能
中醫《內經》七字訣
陳一列 編輯
四、病能
邪氣入侵人體時,正氣必首先虛弱。
邪氣盛多為實證,精氣耗多為虛證。
痛癰熱寒癢痺麻,一脈象管多病症,這是因邪氣引起。
真氣源先天自然,合後天谷氣養身。正氣為正常風氣,一方向不實不虛。邪氣如賊乘虛入,傷人深而不自去。正風弱不勝真氣,人體抵抗力合之,所以輕病能自愈。
陰經陽經有會合,陰陽經循環流動,陰陽氣血均平則,氣血調和充其形,三部九候脈統一,這就稱為正常人。邪氣來源分陰陽,生於陽風雨寒暑,生於陰飲食居住,喜怒悲恐之不節。風雨傷人從皮膚,孫脈絡脈大經脈,邪與血氣並肌肉,故脈大多為實證。實證外面堅而滿,故不可以按多痛。
寒溫飲食傷人體,不從皮膚肌肉入,從內傷榮血衛氣,故脈大多為虛證。虛證能量氣不足,按之則氣足而溫,故按則舒服不痛。喜怒不節陰氣逆,上逆下虛陽氣走,大厥證由陰生實。喜則氣下悲氣消,消則脈虛空虛脫;因寒食寒氣熏滿,血氣無居泣去虛,虛寒腹瀉陰生虛。
陽主表其氣熱故,陽虛外寒陽盛熱。陰主里其氣寒故,陰虛內熱陰盛寒。
風勝則動熱勝腫,燥勝則干寒勝浮,濕勝則產生濡泄。
病生於氣怒氣上,喜則氣緩悲氣消,恐則氣下寒氣收,炅則氣泄驚氣亂,勞則氣耗思氣結。
陽氣衰於下寒厥,陰氣衰於下熱厥。
煩勞則陽氣亢盛,陽勝陰病陰不足,太過於夏病煎厥:眩暈耳瞀病洶湧。
大怒傷氣又傷肝,氣升血逆病薄厥。
血氣並走於上病,稱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生否則死。
寒邪侵陽氣密閉,合發熱則開鼓汗,起居失節陽氣浮,寒邪更容易入侵。因於寒體若燔炭,衛陽爭汗出而散。因於暑汗煩喘喝,入心包靜則多言。濕氣至病頭重脹,因濕熱肌肉患病,松馳患痿證癱瘓,軟短患拘症抽筋。怒氣熱氣風氣者,均可至腫脹疾病,腹腫癰腫肢腫等。寒暑濕氣四情況,均可使陽氣耗竭。
春天傷風風傷肝,木乘土夏患洞泄。夏天傷暑邪伏於,半表裡秋患瘧疾。秋末土旺可傷濕,上逆咳嗽久痿厥。冬傷寒體若燔炭,伏邪留春必溫病。四季之主氣不同,對五臟所傷有別。
冬傷寒春必溫病,溫熱病發夏至前;發夏至後為暑病,治清里熱讓汗出,暑邪與汗出勿止。
陽偏勝如實熱證,陽盛表實身發熱,腠理閉喘粗無汗,齒干煩燥實內結,腹脹滿閉塞而死,冬天能過夏天無。陰偏盛如虛寒證,身寒汗出數寒慄,陽虛不熱則暈厥,陰寒內結腹滿死,夏天能過冬天無。此陰陽病機病態。
外感發熱傷寒病,先病太陽頭痛項強,次陽明目疼鼻干,再少陽脅痛耳聾,復太陰腹滿嗌干,進少陰口燥舌干,入厥陰煩滿囊縮。三陰三陽經脈及,五臟六腑皆可病,榮衛阻五臟不通,最終會導致死亡。
風邪引起的疾病,寒熱外感疾病也;熱中風入陽明胃,人肥目黃風不泄;人瘦風外泄而寒,則為寒中而泣出;癘風即為麻風病,外風惡邪客脈留,衛氣凝生瘍麻木;偏風為臟腑之風。
肺痿白毛敗痿足,心痿赤關節不利,肝痿蒼爪枯筋急,脾痿黃渴肉不仁,腎痿黑齒枯駝背。
風寒濕三氣致痺,風勝為行痺寒則,痛痺濕氣勝著痺。
卧出風吹衛氣弱,血凝於皮膚為痹,凝於脈凝滯為泣,凝於足發冷為厥。
陽氣偏衰不養筋,四肢馳縱不能動;半身汗偏枯先兆,汗多鬱熱生痤痱,高梁厚味化熱毒,肌膚虛易生疔瘡。勞汗當風虛極寒,易薄厥郁生痤瘡。
五臟六腑使咳嗽,外感風寒於皮毛,肺合皮毛受致咳;寒食入胃從肺脈,肺寒內外合邪咳。人與天地相參照,五臟各以四季病,或各臟病傳與之;
外感風寒微病咳,甚咳胸腹痛泄瀉;乘秋春夏至陰冬,肺肝心脾腎先病。
肺咳喘息甚唾血,心咳心痛喉梗痛,肝咳脅痛不可轉,脾咳右脅痛引背,腎咳腰背痛咳涎。五臟久咳傳六腑,脾咳胃受嘔吐蛔,肝咳膽受嘔膽汁,肺咳大腸受遺矢,心咳小腸受失氣,腎咳膀胱受遺尿,久咳聚胃三焦受,腹滿且不欲飲食,及肺多涕唾面浮。
心脹煩氣短不卧,肺脹虛滿而喘咳,肝脹脅滿痛少腹,脾脹善噦煩不卧,腎脹腹背滿腰痛;胃脹腹滿脘痛秘。大腸脹腹痛鳴泄,冬感寒食泄不化。少腹脹引腰痛。膀胱脹小腹滿癃。三焦脹皮浮不堅。膽脹脅痛口苦嘆。
瘧疾寒戰發熱理,陰陽交爭虛實移,陽並陰陰實陽虛,陽明虛寒戰扣牙;巨陽虛腰背頭痛;三陽俱虛陰氣勝,骨寒痛中外皆寒。陰陽勝內外皆熱,所以喘咳欲冷飲。病因夏傷暑伏邪,熱藏營汗空腠開。誘秋氣汗出遇風,浴水氣客衛氣並。衛氣行日陽夜陰,得陽出得陰內薄,內外相薄是日作。間作因是邪客深,陰陽邪正氣交爭,不能同衛氣俱出。
飲食起居力過度,陽絡傷血溢衄血,陰絡傷內溢便血,腸胃絡傷胃出血;腸胃有寒與相搏,凝聚不散成積塊。
脾病不胃行津液,四肢失養日漸衰,脈失利筋骨肌肉,無氣生故不能用。
癲癇病又名胎病,母親妊娠期受驚,驚氣上與精氣並,影響胎兒生後病。
寒邪客經脈不通,衛氣不復聚為癰。寒氣化熱肉腐膿,若不引流排膿變,筋爛骨傷消髓空,經脈敗漏熏五臟,臟傷膿毒血證亡。熱氣盛下陷肌膚,筋髓枯內連五臟,血氣竭當其癰下,筋骨肉無餘為疽。癰紅腫熱痛病淺,皮薄光亮屬陽症。疽漫腫無頭痛輕,皮不變色無光澤,麻木病深屬陰症。
五臟氣化功能病,心肺肝脾腎分為,噫咳語吞欠為嚏;胃為氣逆噦為恐;大腸小腸為泄瀉;下焦為水膀胱者,不利癃失約遺尿;膽為怒這是五病。
心屬火性熱惡熱,肺屬金體寒惡寒,肝屬木招風惡風,脾屬土應濕惡濕,腎屬水性潤惡燥。
病機十九條皆屬,諸風掉眩屬於肝,諸寒收引屬於腎,諸氣憤郁屬於肺,諸濕腫滿屬於脾,諸熱瞀瘛屬於火,諸痛癢瘡屬於心,諸厥固泄屬於下,諸痿喘嘔屬於上,禁鼓栗喪神守火,諸痙項強屬於濕,諸逆衝上屬於火,諸脹腹大屬於熱,諸躁狂越屬於火,諸暴強直屬於風,病有聲鼓如鼓熱,浮腫疼酸驚駭火,轉反曲液混濁熱,水液澄澈清冷寒,嘔吐酸暴注下熱。
推薦閱讀:
※「河圖」「洛書」與《內經》
※黃帝內經;靈樞經;九針論第七十八
※《<內經>中的古中醫學——中國象數醫學概論》(4)
※菜農白話內經--
※《內經圖》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