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0世紀以來教育目的觀的哲學思考
山東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高漢運
摘 要:20世紀以來,基於科學主義、人文主義和科學人文主義三種文化思潮,形成了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和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它們有各自不同的哲學基礎和基本特徵,也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起了主導作用。然而,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對立,導致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對立,也導致了對教育目的的片面追求和教育的失衡。當今世界與社會發展越來越強烈地要求,必須堅持統一的教育目的觀,構建一種完整的教育。因此,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人學和系統整體論為指導,使科學主義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走向融合。
關鍵詞:教育哲學;教育目的觀;科學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科學人文主義教育;融合
人類社會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教育科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教育目的觀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向,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種,即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和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這是基於一百多年來一直存在著三大文化思潮即人文主義、科學主義、科學人文主義而產生的教育目的觀。目前,大多數學者都承認,現代世界文明中一直存在著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對立與融合,並且這兩種文化越來越呈現出相互融合的趨勢。筆者就三種教育目的觀的哲學基礎、基本精神與特徵以及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等問題進行論述,以期為今後確立科學的、正確的教育目的觀提供一點理論和實踐依據。
一、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哲學基礎與基本特徵
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是以人為中心和以人自身的完善與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的教育目的觀。20世紀以來,持這種教育目的觀的教育思想流派主要有永恆主義教育和存在主義教育等。
(一)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哲學基礎
永恆主義主張,教育的基本原則是不變的或永恆的。因為人性是不變的,所以教育的本質和目的也是不變的;教育的顯著特點是有理性,教育就應集中發展人的理性能力;教育應該培養的唯一的適應性是適應普遍而不變的真理;教育不是與生活完全相同的,而是生活的準備;應該教給年輕一代一定的基礎科目,這些科目將使他們知道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的永久性。
存在主義認為,有限性是人的境遇中最重要的特點。應該給學生指明,為存在而存在並不高於所有其他價值,教師應該通過描述典範來激勵學生;不把學生作為個體,而把他們放在群體中進行教育是非常錯誤的;應當充分發揮自己個人的才能;學生必須親自關心自己本性的充分發展和「敢於成為自己」;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激發學生潛在的獨創性,還必須鼓勵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人文主義者認為人性是美好的,並且是永恆不變的,教育的本質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性,使美好的人性得以展示和發揮。無論在何時何地,人性依然如故,教育亦依然如故。人文主義者主張,理性是人的最高價值,這種理性是指價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和科學理性。在人文主義看來,人類所生活的世界之所以是一個有序的世界,就在於人具有理性。人的理性超越人的生物和社會本性,是人性中最寶貴的財富。因此,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養和發展人性中的理性,這不僅是使人類世界具有理性的前提,也是使人獲得理想生活的根本保證。理性是人性中的靈魂,是人性的嚮導,是人的最高價值,失去理性,也就失去了人性中真善美的原則。人性能否獲得完美髮展,取決於理性的自我約束和相應的能力培養與鍛煉。
人文主義非常強調個人價值,認為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其最高層次是個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是形成完善的人性和獲得美好精神生活,而不是獲得個人謀生的手段和求得物質生活的滿足。人文主義認為,社會有助於個人的幸福時才顯得有價值,人類的任何一項活動,當然也包括教育活動,衡量其價值的最高標準,在於它是否有利於增進個人的價值。從以上觀點可以看出,人文主義在價值觀上是重個人輕社會,重內在輕外在,重精神輕物質,重人文輕科學。
(二)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基本特徵
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哲學基礎決定了其基本特徵主要有三:第一,追求永恆化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決定於人性,人性是永恆不變的,教育目的也是永恆不變的。人文主義教育崇尚傳統文化,在教育內容上明顯地重人文輕科學,認為科學只能幫助人們決定事實,而只有人文精神才能決定如何處理這些事實,課程的中心只能是人文科學,而不是經驗科學。人文主義教育在總體上反對當前社會的適應,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學生適應真理的能力,其次才是適應變化中的客觀世界。它猛烈抨擊實用主義的「適應論」,認為「適應論」破壞了學校課程的穩定性,降低了教學質量,沒有價值取向,過於消極,違背了教育的獨立性,會引發教育本質的破壞;第二,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人文主義比較重視超現實的非功利目的,輕視現實的功利目的。它堅持精神高於物質哲學世界觀,認為精神往往就是一種超現實的理想存在,一心追求現實和物質的人太世俗、太平庸,教育目的應盡量離現實生活遠一些,離精神生活近一些。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文主義也主張教育應為個人今後的謀生和承擔社會責任做一定的準備,但同時認為功利性的謀生教育只能在實施好人文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第三,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這一特徵在存在主義教育哲學中體現得最為突出,它以把人從機械文明中解放出來為己任,認為提高人存在的價值是教育目的核心。應當把教育當作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手段,而不應看作是為學生謀求職業出路作準備的工具。應著重開展人文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個性教育和自由與責任教育,過分專門化的教育會降低人的重要性,因此課程的全部重點必須從事物世界轉移到人格世界。
二、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哲學基礎與基本特徵
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是以社會性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宿,以科學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觀。它是伴隨著科學的發展以及科學功能的日益顯現而產生的。20世紀以來持這種教育目的觀的教育哲學流派主要有實用主義教育和學科結構主義教育。
(一)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哲學基礎
實用主義認為,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須具有靈活性,並且永遠易於接受修正,採用教育的目的和方法要依據有關的事實和價值觀,而不是單憑思辯地推理,教育即生活,而非生活的準備;人性是有可塑性的,教育必須使個性完全發展。必須教給學生怎樣在一個由許多人組成的團體生活中,使自己明智地適應別人的需要和理想;價值觀是相對的,可以依靠的絕對準則是沒有的,應培養學生的民主精神並給予學生儘可能多的自治機會;教育不是一個事物,而是一個過程,它是永遠無止境的。
在實用主義教育哲學思想的引導下,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特彆強調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實在是變化的而不是永恆的,也不是獨立於人之外的,所以人性是可塑的,教育必然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價值觀也是相對的、變化的,因而價值觀是創造出來的,而不是以事物的本性為依據的;第二,事物應該具有有用性。科學即真理,真理的唯一標準即有用。學校教育應更實際些,要增加更多的活動,設置較多的職業課程和技術課程,培養學生適應社會和職業的能力。
(二)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基本特徵
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基本特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重視教育目的社會適應性。教育應儘可能適應社會變化,為社會的改造和發展作出貢獻,只有把教育同社會變化聯繫起來,才能消除舊教育與社會隔離的弊端。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須是靈活的,應當根據所有有關的事實和價值觀用科學的方法來決定。它們所強調的「行動」、「實踐」、「生活」等等,都是在強調教育目的的社會適應性;第二,重視教育目的的社會功利性。科學主義教育目的觀所重視的是現實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它反對抽象地談論教育目的和人的自我實現,認為離開了社會現實就無法說明教育目的真正意義,強調教育必須對人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的繁榮進步有用;第三,重視科學教育。20世紀50年代後,科學教育逐漸佔據了主導地位,學科結構運動就充分反映了美國和西方各國對科學教育的片面重視。教育從進步主義的以人為中心轉到了要素主義的以科學為中心,數學及自然科學成為課程的核心,科學人才的培養成為教育關注的焦點。為了提高學生廣泛的適應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智力,科學教育反對一般地強調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反對去掌握繁瑣的事實材料,而是更加重視讓學生掌握比較抽象的基礎理論和科學原理。
三、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的基本精神
科學人文主義教育目的觀是以科學精神為基礎,以人文精神為價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觀。科學人文主義既信奉科學,又崇尚人道,它以科學為基礎和手段,以人文為方向和目的。科學人文主義的最高目的是在科學和人文的相互協調、相互補充中促進人和社會在物質與精神兩個方面的和諧發展,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人的解放。
(一)科學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礎
人類對物質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因而對科學的追求也是無限的,物質的進步越來越直接地依賴於科學進步。因此,教育必須以科學精神和科學訓練為基礎,在這一點上,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現代科學正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知識經濟的出現已充分證明這一事實。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人類所面臨的許多災難性問題的解決,雖然需要人們覺悟的提高,但在手段上還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社會正日益走向科學化的時代,在科技競爭已經成為社會全方位競爭決定因素的當今社會,教育目的就必須以科學精神為基礎。
(二)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價值方向
儘管科學的功能日益巨大,但它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尤其是科學本身不能直接解決價值問題。科學萬能的信仰,技術決定一切的理念,是人的物慾惡性膨脹的結果。科學萬能論者企望科技能夠克服人類社會的一切危機,解決人類社會的任何難題。然而,科技和物質給人類帶來的並非都是幸福,在科技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由於科技的非人道化使用,也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威脅。隨著人類理性的不斷覺醒和需求的不斷完善、科學局限性的逐漸暴露以及人文主義的復興,以科學為基礎,以人文為價值方向的社會發展觀和教育目的觀正在深入人心,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已表現出明顯的融合趨勢。無論從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角度來看,還是從教育目的自身發展的角度來看,科學教育都需要人文教育的價值導向,長期以來嚴重偏於科學教育,忽視人文教育的畸形教育必須徹底改變。
四、馬克思主義人學和系統整體論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基礎
新世紀高等教育的使命就是促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使弘揚人性、提高素質、完善人格的高等教育功能得到充分體現,使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更加和諧。科學教育是對「事實」和「真」的追求,是解決「是與非」的問題;人文教育是追求「價值」和「善」的問題,從本質上講,二者是相融和一體的。因此,研究和實踐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必須以馬克思主義人學和系統整體論作為指導,實現人的自由、和諧、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質是指人的自由、充分、和諧、全面發展,而且不僅僅是個人的「自由發展」,「全面發展」更是全體社會成員的普遍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系統整體論認為客觀事物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作為一種客觀存在,也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因而人的發展需要一種完整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統一,也就是需要和諧、全面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一再強調,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構建未來社會的「基礎」和「基本原則」。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實質就是要解決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就是要把人的發展放到社會的整體中去錘鍊和考察,就是要實現人的物質滿足和精神追求的完整統一。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都依賴於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兩者具有內在的統一性,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就是真、善、美的統一。人文中有科學的基礎,科學中有人文的內涵,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學、技術,社會和教育及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充分體現了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關係。
人類需要一種完整的生活,個人嚮往一種和諧的發展,社會需要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保持平衡,這是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融合的必然性所在,也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所在。科學與道德、物質與精神的內在一致性,是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融合的可能性所在,也是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所在。科學與道德,科學與人文在本質上並不是對立的,科學的發展和物質的進步既不會自然地帶來道德的進步,也不會自然帶來道德的墮落。當今世界與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強烈地要求,必須堅持一個完整的教育目的觀,構建一種完整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人和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
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兩者都是構成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它們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又有其各自固有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二者具有互補性,單純地強調任何一方,都將會導致教育的失衡,進而導致人和社會發展的失衡,這正如清華大學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都是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也僅僅是一部分。面對21世紀教育的現狀和人與社會發展的要求,除應不斷加強科學教育外,還要把幾十年來被忽視的人文教育提高到應有的地位上來,使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實現實質性的融合,而不是機械地、簡單地相加。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應當相通相融,「相通相融則利,相隔相離則弊。」21世界呼喚「人的回歸」和「以人為本」,所以既要崇尚科學,又要弘揚人文,使人們的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渾然一體、相互促進,使人與社會都能得到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就是要構建完整的教育目的和完整的教育,共同奠定正確的追求基礎,形成正確的,具有創造性的整體思維。
《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推薦閱讀:
※揭秘中國綜藝節目的職業觀眾,「表情帝」們是怎麼煉成的?
※賞心悅目的春景
※網點轉型的目的和意義
※那些反覆上相親節目的人,是因為和我一樣找不到對象嗎? | 界面 · JMedia
※光彩奪目的鉤針抱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