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人生觀

儒家的「人生觀」2009-07-08 09:48 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人生的終極目的到底又是什麼呢?人類自從有了思維以後,就開始思索,如何才能讓自己身體的感官能獲得最大的愉悅,並開始思索一種抽象的意義。於是,食物、衣物、房屋、車輛舟船等被相繼發明出來。然後這些東西就越來越精細,越來越符合人們的需要,越來越使人們離不開。那麼,人生的意義就是為了使自己的身體感官舒適嗎?顯然不是。有人說,是精神上的滿足才有意義,可是極貧苦的生活能使精神、心理得到滿足嗎?顯然也不可能。正因為人類想要生活得更好一點,才會有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生在世,都是有慾望的,這些慾望換句話說就是需要;需要吃、需要穿、需要愛、需要名利地位等。而人的這些需要一般來說是沒有止境的,是無法滿足的。明明一盤菜就可以下一頓飯,但總想要十盤、八盤的,吃得豐富一些。而某些食物的搭配對身體沒有一點好處。明明愛一個人就可以了,但總想愛她十個八個,愛得浪漫一些。被一個人愛也就夠了,可很多人卻想要被所有的人愛,人人都來愛我,我就太幸福了。而很多愛是需要付出的。這些都是「需要」的過度、過份!而獲得更多更好的東西,即可以滿足人們身心的愉悅;於是人們的欲求心就越來越強。而人的所有慾望統而言之,即是尋求快樂。無論是財富、名譽、地位、情愛的求得,都是為了滿足心中的快感。以至於到現在,再高明的科學技術也滿足不了人們的慾望。而慾望(包含著貪求、貪婪、渴望、熱望、貪戀、恐懼、挫折感、自負、煩惱、憤怒、焦慮以及尋求欲、獲得欲、享受欲、貯藏欲、消費欲等)卻得不到滿足,除了極少數人似乎能得到滿足外——不論是狂喜的滿足還是恬靜的滿足——人們都不會突然中止自己的欲求,好了還要想好,然而大部分人的慾望都是得不到滿足的。雖然有些有短暫片刻的滿足,但那只是瞬間的滿足,轉瞬間即象泡沫一樣消逝在廣大的慾海中,人們又開始新的慾望的渴求,有了新的期盼,希望擁有未來的意向。然而快樂和幸福卻是稍現即逝,難得長久的,長時間留給人們的只有痛苦的追求和感受,因而快樂就越來越少了,因此人們就越來越痛苦。 然而,要徹底消滅人的慾望是不可能的,最起碼人類要欲求食物與空氣,使自己能得以生存。所以孔子認為,人的需要、需求應該維持在中等的需要和需求上(中庸),既不要有過高的要求,也不能明明有這個條件而非要去過苦行的、低賤的生活。這與老子的「知足常樂」是同一個道理。所以,人的精神狀態良好,心態平和,即使生活得簡單粗糙一點,卻也是快樂的了。那麼,人們滿足於既得的或容易滿足的目標,樹立起「仁、義、禮、智、信」的信念,就能使自己身心的愉悅能夠保持得長久一些,人的這一生也就是快樂的了。對此,在《論語》中孔子闡述得很清楚,用智慧(智),用真心誠意的態度(信),尋求一種最佳行事方式(義),遵守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禮),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係(仁),從而創造出自己良好的生存空間,良好的生存環境,以使自己和別人都能獲得快樂而幸福的生活。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得更好,但究竟要生活得怎樣好,意見就很難一致了。象商紂王那樣「大最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相信大部份人都不同意,象顏回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很多人又不願意。那麼,人類需要維持在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上呢?子思繼承孔子的思想傳統,認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應該維持在中等的需要和需求上,更應加以強調,故寫下了《中庸》。中,即是不偏不倚,不上不下;庸,按照《詩?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庸。」《詩?齊風?南山》:「齊子庸止。」《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說文》:「庸,用也。」等說法,應理解為用、需要之意。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是根據天地萬物的道路和規律而總結出來的人們最需要遵循的一種生活方式,遵不遵循這種生活方式,全在於各人自己的意願。因為只有遵循這種生活方式,人生才能夠得到快樂和幸福;如果是勉強自己遵循這種生活方式而造成痛苦,那也就不對了。「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即不要羨慕自己地位以外的名利。如果誠心於富貴的生活方式,就行為於富貴的生活方式;如果誠心於貧賤的生活方式,就行為於貧賤的生活方式;如果誠心於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就行為於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如果誠心於患難的生活方式,就行為於患難的生活方式。君子無論進入什麼情況下,沒有不是悠然自得的。 所以,儒家認為,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於使自己快樂,同時也使別人快樂!自己身邊的親人都快樂了,自己也就快樂了。如果自己身邊的人都是痛苦的,自己又怎麼快樂得起來呢?人人都比你窮,你能快樂嗎?不快樂,因為你會害怕他們的妒忌、紅眼病,害怕窮人的偷盜、搶劫、甚至於綁架勒索。總想著要使別人不如自己的人,最終也是痛苦的。因為總會有人比他過得好。所以,人生在世,不能去攀比,一山總比一山高,某人物質生活不如你,可是他的精神很快樂,比你快樂,你又該痛苦了吧!有人說:「只有富貴才能快樂。」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無論古今中外、古往今來,大部分富貴的人都不快樂。儒家首席代表孔子就認為:「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可見,孔子的人生觀並不是富貴,而是快樂。所以,富貴並不等於快樂。 快樂從哪裡來呢?從調節自己的心理、行為而來。以《論語》第一句話為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習」為調節之意(詳見「中國傳統文化」網www.chinactwh.com,《字意辨析-「習字辨」》)。學,便是一種「調節」,學了就要調節,否則等於不學;我學會了一樣東西,也就是調節了我自己對社會、對大自然、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因為只有調節了才能獲得快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亦是快樂的問題。「里仁」講的是內心的仁愛,亦是心理學上的問題。而《論語》一書從頭到尾都貫徹了這個「調節」的思想,因為只有內心調節了,行為上才能調節,「正名」也好,「過猶不及」也好,其實都是講「調節」。而學,就是要學會怎樣尋求到快樂,學了,調節了,才能獲取快樂。不學習,不調節自己的心理、行為,怎麼能獲得快樂呢? 《孟子》一開篇就是: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雁、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在《梁惠王下》中孟子與齊宣王討論快樂問題: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這一段意思是說:孟子說:「獨自一人快樂地享受快樂,和別人一起快樂地享受快樂,哪一種快樂?」 齊宣王說:「不如和別人一起。」 孟子說:「與很少的人快樂地享受快樂,和大眾一起快樂地享受快樂,哪一種快樂?」 齊宣王說:「不如和大眾一起。」 孟子說:「臣請求為大王解說快樂的根本含義。今大王鼓樂喧天於此地,百姓聽聞鐘鼓之聲,笙簫之音,都愁眉苦臉地互相訴說:『我們的大王這樣喜好鼓樂,為什麼使我們落到這種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大王在此打獵,百姓聽聞大王車馬的聲音,見到旌旗的華麗,都愁眉苦臉地互相訴說:『我們的大王這樣喜好打獵,為什麼使我們落到這種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見,兄弟妻子離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因為不能與民同樂。 「今大王鼓樂喧天於此地,百姓聽聞大王鐘鼓之聲,笙簫之音,都眉開眼笑地互相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生病吧,要不然能鼓樂於此?』今大王在此打獵,百姓聽聞大王車馬的聲音,見到旌旗的華麗,都眉開眼笑互相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生病吧,要不然怎能在此打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就是能與民同樂。今大王與百姓們共同享受快樂,就是王道了。」 《孟子》一書大都討論的是行為方式問題,因為只有行為方式對了,人才能獲得快樂。行為方式不對,那麼永遠得不到快樂。俗話說:「一步錯,步步錯」,又說:「一步走錯,全盤皆輸」。所以,我們人生既然是要尋求快樂,那麼我們只有按照孔子提倡的「仁、義、禮、智、信」來生活來行為,我們才能找到快樂! 所以,儒學的「人生觀」,就是尋求現世的快樂,快樂地度過這一生,快樂地走完人生的道路,「不亦樂乎」!
推薦閱讀:

三觀是哪三觀,分別是什麼,怎麼樹立正確的三觀?
胡適:略談人生觀———天益:學習型社會領航者
「無為子說風水」八字強弱的人生觀
尼採的審美人生觀
掌握編程技能可能對人生觀有哪些改變或啟發?

TAG:人生 | 人生觀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