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醫療】浮針連載5:浮針療法的組織學基礎

浮針療法的組織學基礎

浮針療法操作時主要涉及皮膚和淺筋膜。了解它們的結構有助於對浮針療法機理的理解,下面分別介紹。

一、皮膚及皮下組織

皮膚的面積為1. 2--2平方米,約佔體重的8%,是個面積廣大的器官。皮膚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皮下組織與深部組織相連。皮膚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對人體有重要的保護作用,能阻擋異物和病原體侵入,並能防止體內組織液流失。皮膚內有豐富的感覺神經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多種刺激。

表皮是皮膚的重要保護層。角質層細胞干硬,胞質內充滿角蛋白,細胞膜增厚,因而角質層保護作用尤其明顯。因此表皮對多種物理和化學性刺激有很強的耐受力,能阻擋異物和病原體侵入,並能防止組織液流失。

真皮位於表皮下面,與表皮牢固相連。真皮深部與皮下組織接連,但兩者之間沒有清楚的界限。身體各部位真皮的厚薄不等,一般厚度約1--2mm。

皮下組織即解剖學中所稱的淺筋膜,由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組成。皮下組織將皮膚與深部的組織(如肌肉組織)連接一起,並使皮膚有一定的彈性且能在一定範圍內可移動或者牽拉。皮下組織的厚度因個體、年齡、性別和部位而有較大的差別。疏鬆結締組織的纖維束交錯成網狀結構,網狀結構內含脂肪組織,只有眼皮、陰囊、陰莖、乳頭和乳暈等處沒有脂肪組織。腹部皮下組織中脂肪組織豐富,厚可達3cm以上。

皮下組織內除了疏鬆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外,還有:小血管、小淋巴管、毛囊根、腺體、細小神經支等,如下圖。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下,皮下組織中的神經末梢極少,這就是為什麼用浮針治療在運針和掃散的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病人一點痛感也沒有。

二、疏鬆結締組織

疏鬆結締組織又稱蜂窩組織,是浮針療法所涉及的主要對象,或者說是靶組織、有效組織;其特點是細胞種類較多,纖維較少,排列稀疏。疏鬆結締組織在體內廣泛分布,位於器官之間、組織之間以至細胞之間,起連接、支持、營養、防禦、保護和修復等功能。

疏鬆結締組織的細胞種類較多,如下圖

此外,血液中的白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等在炎症反應時也可遊走到結締組織內。各類細胞的數量和分布隨疏鬆結締組織存在的部位和功能狀態而不同。

疏鬆結締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漿細胞、白細胞等,具有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參與和調節免疫應答、參與炎症反應等調節和防禦的功能,這些功能也許就是浮針療法等外治法的療效保證及安全保證。

疏鬆結締組織中的膠原纖維是一種三維長程有序的結構,應具有液晶態性質。這對於浮針療法的機理研究非常重要。

疏鬆結締組織中的基質是一種透明膠狀物質,參與調節細胞的生長和分化,如果組織水腫或者脫水使得基質的成分比例發生變化,則疏鬆結締組織的物理性能就會改變,從而影響疏鬆結締組織的功能。所以,基質與浮針療法的聯繫緊密。

推薦閱讀:

TAG:醫療 | 特色 | 組織學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