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初學者必須學永字八法嗎?永字八法又是怎麼一回事?
各位學書法的朋友們應該都聽說過「永字八法」,不過它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會成為大家初學書法的必修課呢?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
「永字八法」的來源
相傳為隋代智永或東晉王羲之,也有說是唐代張旭所創,因其為書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
「永字八法」的地位
它被歷代書法家所重視,特別是唐宋以來,幾乎成為學習書法的必修課。「永字八法」基本概括地反映了楷書基本用筆規律,對於初學者領悟書法基本筆畫的寫法,促進書法學習大有裨益。
「永字八法」指的是:
一是點畫,「永字八法」(下略)稱之為「側」。點畫須用側鋒,迅速落筆,鋪毫引筆,回鋒收筆,要寫得沉著有力,像高峰墜石。
二是橫畫,稱之為「勒」。寫短橫須逆鋒落筆,引筆緩慢,行筆穩健,收筆急回,保持「無往不收」的筆勢。
三是豎畫,稱之為「努"。豎畫先逆峰起筆,再回鋒中峰向下行筆,豎直中要略有曲勢,富有彈性。
四是鉤畫,稱之為「趯」。出鉤時須先駐鋒蓄勢,後迅速提筆鉤出。行筆用力均勻,出鋒力到筆尖。
五是策畫,稱之為「挑」。挑畫多用在字的左邊,其勢向右上斜出,與右邊的有關點畫相策應,形成向背拱揖的情趣。
六是掠畫,稱之為「長撇」。掠畫應如以手拂物之表,雖然行筆漸漸加速,出鋒輕捷(與捺相對而言),取其瀟洒利落之姿,但是力量卻要送到末端,否則飄乎不穩。
七是短撇,稱之為「啄"。短撇要像鳥啄食一樣,落筆迅速左出,運筆快速有力有氣勢。
八是捺,稱之為「磔」。捺畫要逆鋒落筆、按筆緩緩下行,出鋒收緊,沉著有力,整個捺畫要有一波三折姿態。
八法並非孤立存在,我們在考慮每個點畫如何安排,實際已涉及字的結體法則。因此,八法作者意圖,在想通過永字的剖析,來說明基本點畫的寫法和組合。
「永字八法」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楷書的點畫用筆與間架結構之間的關係,對練慣用筆和結字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但它絕沒有包括書法的全部內容和技巧,不可迷信盲從。
在學習書法時,儘可能地找一些有典型筆畫的典型範字練習,這樣可能會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一個筆畫的書寫技巧,從而達到快速提升的目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推薦閱讀: